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为提高战骨(犘狉犲犿狀犪犳狌犾狏犪)的产量与质量,研究基肥和追施化肥对战骨生长特性及生物量的影响,以期为战骨生产中的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方法,在大田种植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基肥(鸡粪、猪粪、牛粪、火土、鸡粪+猪粪、鸡粪+牛粪、鸡粪+火土、猪粪+牛粪、猪粪+ 火土、牛粪+ 火土)、追肥种类(磷肥、钾肥、尿素、复合肥)、追肥量(20g/株、40g/株、60g/株)和追肥次数(1次、2次、3次)对战骨生长特性和生物量的影响.【结果】4种单一基肥中,鸡粪处理后植株的基径、株高、冠幅、茎重和根重都较大;两种基肥混合处理的植株长势和生物量优于猪粪、牛粪和火土3种单一基肥处理;火土和猪粪处理的基径、株高、冠幅、茎重和根重值较大;追肥以复合肥效果最好;追加钾肥和磷肥处理的植株生长指标和生物量较差.【结论】基肥以火土+猪粪(1∶1);追肥以施用复合肥,施用量为40g/株,追肥3次,战骨的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2.
不同配方液体滴灌专用肥的肥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膜下滴灌棉花施用3种配方液体滴灌专用肥进行肥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水施用液体滴灌专用肥可有效促进棉花干物质积累,增加产量,提高肥料利用率。其中A型(N15.7%,P2O57.8%,K2O1.5%)液体滴灌专用肥适宜于砂质土棉田,B型((N18.9%,P2O54.7%,K2O1.4%)适合壤质土棉田施用,而C型(N20.6%,P2O53.1%,K2O1.3%)则在粘质土棉田施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对湘潭市郊稻田生态系统冬闲期间植物群落的生物量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旱田的平均生物量为127.57g/m^2,水田的平均生物量为72.418g/m^2;同一样点的旱田生物量均大于水田生物量;光能实际利用率低,仅有6.04%-27.37%。  相似文献   

4.
福建永春毛竹种群生物量和能量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研究了福建省永春县毛竹种群的生物量结构、能量分布,研究结果表明:(1)永春毛竹种群的现存生物量为6474.874g/m^2,其中地上部分为4676.639g/m^2,占72.23%;地下部分为1798.235g/m^2,占27.77%;其各组分分别为:杆3736.200g/m^2、枝772.069g/m^2、叶168.370g/m^2、竹蔸 1059.115g/m^2、鞭根737.120g/m^2;(2)毛竹 种群生物量在I至Ⅳ度的分配为:5.12%,40.52%,39.82%,14.54%。(3)毛竹种群能量现存量为124689.576kJ/m^2,其中地上部为91218.361kJ/m^2(占73.16%),地下部为33471.215kJ/m^2(占26.84%);(4)能量现存量在I至Ⅳ度的分配为:5.08%,40.38%,39.80%,14.74%。  相似文献   

5.
天然割草地补充施用亏损营养元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天然割草地补充施用亏损营养元素的研究结果表明:当补充施用制取部分的各种营养元素量时,不但可以与对照群落生物量持平,而且还增加了2.57%.当补充施用割取部分加留茬部分各种营养元素量时,较对照增产4.36%.在割取部分加留茬部分的基础上,增加10%的补充施用量时,较对照增产19.33%.在割取部分的基础上,减少10%的补充施用量时,养分达不到平衡,较对照减产4.37%.另外,禾草生物量得到不同程度恢复.  相似文献   

6.
李森  范航清  邱广龙  彭胜 《广西科学》2012,19(3):276-278,288
于2006年3月到2007年2月,研究广西珍珠港交东海草床高潮区、中潮区、低潮区矮大叶藻(Zosterajaponica)地上高度、覆盖度和生物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矮大叶藻地上高度4月最大(10.2cm),9月最小(4.3cm),平均6.8cm;平均覆盖度46.1%,3月最大(65.0%),9月最小(36.1%);地上部分、地下部分的平均生物量分别为27.8g·m^-2和30.9g·m^-2平均4月最大,8月最小;地上高度、覆盖度及生物量低潮区〉中潮区〉高潮区,中潮区与整个海草床最相近;生物量与地上高度、覆盖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  相似文献   

7.
通过多点田间氮磷钾肥对比试验,对永川区主要水稻土属在配方施肥情况下稻谷产量及氮磷钾肥利用效率进行观测.结果表明:氮磷钾肥配比施用能显著促进水稻稳产增产(+10.01%),对养分的吸收能最大限度减少肥料损失,并促进土体中营养元素的活化与吸收,提高肥料利用效率(N+10.19%、P2O5+3.30%、K2O+16.84%).  相似文献   

8.
通过整地与栽植深度对林木生物量影响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工程穴状整地(穴径100cm、深60、80、100cm)较一般小穴整地(穴径30cm、深30cm)之5年生林木径生长量分别提高7%、9.7%和11.3%;高生长量分别提高3.4%.7%和9.6%;林木根量可增加78.2%;栽植深度以40-50cm为宜,这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神农架地区广泛分布的米心水青冈林和锐齿槲栎林的生物量特征的调查研究表明:神农架地区102—130a成熟米心水青冈林的生物量在251.30—358.63T·hm^-2之间,平均为288.70±48.30T·hm^-2,20~60a锐齿槲栎林群落生物量在134.85—301.20T·hm^-2,平均为231.60±78.10T·hm^-2.两种类型森林生物量的95%以上集中在乔木层.在米心水青冈林生物量从大到小的序列中,前5种植物分别占乔木层总生物量58.67%-96.37%不等,同样锐齿槲栎林中,前5种植物占群落生物量的68.13%-95.26%.常绿植物占乔木层生物量的比例变化较大,米心水青冈林中占2.85-18.70%,锐齿槲栎林中一般常绿植物占0.8%-9.98%,只有一个锐齿槲栎林样地常绿植物(主要是粉白杜鹃)占乔木层生物量的44.04%.米心水青冈生物量根冠比为0.27±0.05,锐齿槲栎林为0.21±0.06.神农架地区米心水青冈林的生物量,在成熟的欧洲水青冈林和日本的水青冈林生物量范围之内,而锐齿槲栎林的生物量远远大于我国温带落叶栎林的生物量。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尾巨桉DH3229组培苗木施用原料来源不同的腐殖酸肥料,对比分析不施肥方式(施常规复合肥、桉专用肥、桉专用肥+泥炭腐殖酸、桉专用肥+风化褐煤腐殖酸肥)下桉树苗木生长及抗性生理特性差异.结果表明:施肥能明显促进尾巨桉DH3229苗木苗高、地径生长及干物质积累.其中,施桉专用肥+泥炭腐殖酸对苗高的促生效果比施桉专用肥+风化褐煤腐殖酸高2.03%,但二者均低于施桉专用肥处理;施肥处理极显著提高了尾巨桉地径生长,地径及其增长量均为对照的2倍以上,但添加腐殖酸与否对桉树地径生长的促进效果无明显差异;腐殖酸极大地促进了根的生物量累积,桉专用肥中添加泥炭和风化褐煤腐殖酸后,根生物量分别提高了8.5%和40.92%;施肥能明显提高或降低尾巨桉苗木叶片酶的活性,其中,施桉专用肥+泥炭腐殖酸对提高植株叶片的抗性生理能力比施桉专用肥+风化褐煤腐殖酸好.  相似文献   

11.
对雷州产的柠檬桉(Eucalyptus citriodora Hook f)、隆缘桉(E.exserta F.Muell)及雷一桉(E.Leizhou No.1)的木材进行了过热蒸汽干燥试验。干燥时干球温度高达110℃,湿球温度保持100℃。结果表明,隆缘桉与雷一桉比柠檬桉难干,心材比边材难干。 试验前曾运用分析弦向干缩系数对径向干缩系数比值的方法,预测在干燥期间木材可能发生应力开裂的含水率阶段。分析表明,在木材平均含水率降至30%以前,隆缘桉与雷一桉木材的弦,径向干缩系数比的比值远高于柠檬桉,心材的比值远高于边材。分析的预测和干燥质量相符合,即,隆缘桉与雷一桉板材中出现的应力开裂显然地多于柠檬桉;心材部分出现的应力开裂显然地多于边材。 对柠檬桉的气干材与高温干燥材的一部分力学性质作了对比测定。结果是:两种干材的顺纹抗压强度、静曲抗弯强度和静曲弹性模量的差别不明显,但高温干燥材的冲击韧性比气干材的小6%。  相似文献   

12.
刘仁坤 《武夷科学》2010,26(1):105-108
分别从扦插基质、扦插时间、穗条状况、激素处理等方面系统研究了大花序桉扦插育苗的技术问题,为大花序桉优良无性系的规模化生产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就桉树林林下生物量变化规律开展调查研究,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桉树林林下植物生物量大小与种植年限有较大的关系,幼林的林下生物量远大于中龄林,2个幼林样地的生物量分别为1887.429g/m2和1470.883g/m2,明显比中龄林的要大的多;同中龄林林下生物量大小变化的规律是随着年降雨量的减少,生物量减少,特别是在儋州林场的林下植物生物量仅有3.227g/m2,远比琼海和定安的要少得多,后两者分别为626.988g/m2和512.894g/m2.研究结果还表明,桉树林林下植物生物量的分配方面存在的规律是草本植物的生物量要大过木本植物的生物量,而且随着地区降雨量的增大,年降雨量大的地区木本植物的生物量所占的比例会增大一些,而且表现出随地区年降雨量的增大,这种现象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4.
桉树林已经是东方市的主要人工林.本文对东方市桉树林的生境条件、林下植被、林分生长情况、土壤性质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开展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它们之间的关系极为复杂,在东方表现出最适宜的林下植被是以草本植物为主,覆盖率为70%的类型.  相似文献   

15.
巨尾桉和马占相思纯林、混交林造林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巨尾桉和马占相思纯林造林、混交林造林的试验结果表明:在贫瘠的赤红壤山地上引种巨尾桉和马占相思,纯林生长落后于混交林。混交林造林比纯林造林效益更加明显,林木速生,林相整齐,抗风与抗病性能好,可在本地区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16.
桉树是福建省主要造林树种,随着桉树面积的不断扩大,潜在的桉树害虫种类不断增多,为了有效地控制害虫的爆发,调查其害虫的种类和危害情况是基础。本文主要介绍桉树林间害虫种类,查明危害速生桉林害虫113种;确定主要虫害15种。  相似文献   

17.
速生桉林间害虫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翠琴  宋建英 《武夷科学》2008,24(1):114-118
桉树是福建省主要造林树种,随着桉树面积的不断扩大,潜在的桉树害虫种类不断增多,为了有效地控制害虫的爆发,调查其害虫的种类和危害情况是基础。本文主要介绍桉树林间害虫种类,查明危害速生桉林害虫113种;确定主要虫害15种。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fining of bleached eucalyptus kraft pulp (BEKP).Pilot plant tests were carried out in to optimize the refining process and to identify the effects of refining variables on final paper quality and process costs.The following parameters are discussed: pulp consistency, disk pattern design, refiner speed,energy input, refiner configuration (parallel or serial)and refining intensity.The effects of refining on pulp fibers were evaluated against the pulp quality properties, such as physical strengths, bulk, opacity and porosity, as well as the interactions with papermaking process, such as paper machine runnability, paper breaks and refining control.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rocess optimization,considering pulp quality and refining costs, were obtained when eucalyptus pulp is refined under the lowest intensity and the highest pulp consistency possible. Changes on the operational refining conditions will have the highest impact on total energy requirements (costs) without any significant effect on final paper properties.It was also observed that classical ways to control the industrial operation, such as those based on drainage measurements, do not represent the best alternative to maximize the final paper properties neither the paper machine runability.  相似文献   

19.
针对复合肥配料加工问题,笔者建立了生产成本最小化的线性规划模型.首先对所给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在加工复合肥过程中必然存在水分挥发现象,然后根据国家相关规定以及化肥厂对复合肥的要求,使用线性规划模型求得复合肥配料最优方案.基于原料价格变动情况,对建立的模型进行灵敏度分析,使模型更具有适用性.  相似文献   

20.
稀土微肥在林业生产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志颖 《武夷科学》2009,25(1):159-162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展了稀土农用的研究,但林业上的实际推广应用还十分有限.多年的研究表明,稀土林用是一项低成本、高效益的林业增产技术。该文综述了稀土微肥的含义、近年来稀土肥在林业生产中的应用及效果,并对其增产机理、毒理作用、施用技术和注意事项作了分析介绍。结合福建省实际,对稀土微肥开发应用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