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编制地球的“万年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几百年来,人类在时间的概念和计时的方法上都取得了极大的进步,成功地将天文计时和物理计时结合起来使用;然而,在地质的时间尺度上,至今缺乏统一的天文计时标准。为研究地球系统的历史变迁,迫切需要在日、月、年之上,在地球运行轨道的参数中,寻找更长时间的天文周期,为编制地质年代的“万年历”使用。研究的进展表明,近几百万年内可以用二万年的岁差周期,而整个地质历史可以用40万年的偏心率长周期作为地质计时的“钟摆”。本文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对地质尺度的时间问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蒋志刚 《科学通报》1986,31(16):1264-1264
经济生态系统是人类经济生产、社会活动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综合体,我国学者已经从理论和实践上开展了广泛而有益的工作,国外学者也注意到人类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提出了人类生态系统的概念。人类有目的生产劳动,改变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使自然生态系统成为人类种群赖以生存、繁衍的基础。凝结在生态系统内的劳动产品、在产品中的抽象  相似文献   

3.
吴汝康 《科学通报》1964,9(8):701-701
关于人的概念,我和安志敏先生有着不同的看法,主要分歧在于两个根本问题:1.什么是恩格斯的“劳动创造人类”理论的基本观点和人与猿的分界标志;2.从猿转变到人的过程中是否有一个过渡时期以及这个过渡时期是否属于人的进化系统。一关于劳动创造人类理论的理解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首先从人类生产财富的劳动出发,提出了劳动创造人类的理论,接着把现代人与现代猿作了详细的比较,顺次指出了人类区别于动物的各种特征有:直立行走、  相似文献   

4.
人类未来的火星旅行,其周期可能缩短至利用圣诞节假期就能进行.以色列科学家发现的这一节省时间的燃料,甚至使人们有可能见到只需两周时间就能在地球上与火星间作飞快旅行的宇宙飞船.而目前人类航天器飞抵火星所需的时间平均为8至10月.  相似文献   

5.
时间计量单位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本文中我们既不讨论时间概念本身,也不介绍时间的测量技术,只对计时单位的沿革作一个比较系统的回顾.  相似文献   

6.
人类是喜欢偷懒的,人类的这一毛病好多时候却成了人类进步的动力.人类为了满足自己好逸恶劳的特性,不断地创造着,使得各种各样的事情变得简单起来.人们一直幻想着发明一种机器人代替自己的劳动,人类就可以从一些机械性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去从事更加高智力的劳动.  相似文献   

7.
自动化与人     
“自动化”一词的含义说法不一。根据Chapanis的说法,自动化就是旨在改进人类生产和物质、能源和信息运用的技术,经过自动控制和程序元件的应用实现不同程度的自动化操作。在这个定义中所用的“人类生产”一词的含义是什么呢?它是不是泛指一直是人的生产,或指生产过程中实施各项劳动功能所必须参与的人? 这个问题还由于存在着生产过程自动化会导致  相似文献   

8.
<正>如果你要和艾孩约会,告诉她后天见,而没有精确地告诉她是后天下午三点,那约会肯定会让你失望。因此能以小时计的时钟是不可或缺的。21世纪的今天,我们有很多方式可以用来计算和测量时间,但在3千多年前,人类是如何测量时间的呢?计时的漏壶、漏刻很早之前,用来记录时间的工具是漏壶。一只装满水的陶壶,底部流失的水就像流逝的时间,漏的水越多,代表流逝的时间越长。公元前1  相似文献   

9.
舞蹈艺术是伴随人类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同步产生的,并成为人类历史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门最早形成的艺术形式之一。藏族人民创造了悠久的历史文化,同时也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歌舞,文章就藏族舞蹈作一浅谈。  相似文献   

10.
从今天开始,我将同青年朋友们谈谈有关发明创造的一些问题。 人类劳动历史是一部 发明创造的历史 翻开人类的文明史,人们在劳动中创造了工具,从而从猿进化到了人。人们发明了取火的方法,发明了用石头制作狩猎工具、切割工具和生活用具等,在劳动和生活中创造了语言,脱离了穴居生活,逐步形成了人类社会。  相似文献   

11.
舞蹈艺术是伴随人类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同步产生的,并成为人类历史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门最早形成的艺术形式之一.藏族人民创造了悠久的历史文化,同时也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歌舞,文章就藏族舞蹈作一浅谈.  相似文献   

12.
人类是喜欢偷懒的,人类的这一毛病好多时候却成了人类进步的动力。人类为了满足自己好逸恶劳的特性,不断地创造着,使得各种各样的事情变得简单起来。人们一直幻想着发明一种机器人代替自己的劳动,人类就可以从一些机械性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去从事更加高智力的劳动。随着电子技术的逐步发展,人类的梦想实现了,越来越高级、越来越智能化的机器人使得人类看见了光明的前景。但是,任何技术的发展都不可避免地带来负面效应,机器人的发明也如此,机器人杀人事件的出现给出了一个血淋淋的注解。尽管著名的美国科幻作家阿西莫夫提出的“机器人三原则”…  相似文献   

13.
精准计时     
一秒有多长? 计时工具的精度与科技并肩提升.日晷将一天分割为若干个时或时辰,机械钟进一步将一天分割成1440分或86 400秒.作为计时工具,不同厂家制造的钟表必须用同一个计时标准校准,因此,人们想到了地球的自转.然而,地球每自转一圈所需的时间都会比上一圈增加几微秒,也就是说,地球会越转越慢,1秒也会变得越来越长.这样...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地球上的海啸、火山喷发、地震等自然灾害频繁危害人类,这些灾害给人类带来了无法估量的损失.我们知道人类都生活在地球的表面,矿工在矿井下劳动,一般也不过深入地下几百米.  相似文献   

15.
你问我答     
《知识就是力量》2008,(8):77-77
问:时钟的计时是60进位制,为什么体育赛事中的计时进入秒以后就改成了百进位? 答: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是最复杂的。在小时的上面是天(日),24小时为一天、30天或31天为一个月,而一年又分为12个月。通常情况下秒是最小时间单位,如果秒的下面还有另外一种单位,就应该以60进位制来计算。既然秒已经是最小单位,再往下计算就只能按数学方式采用百进位了,  相似文献   

16.
序言本文的标题在不久前,确切地说也不过是在八、九年前,曾被人们认为是离奇的。这一概念之所以形成,是由于人们把“自然保护”这个词领会成为对自然资源原封不动地保存和维持的同义词。由此产生了一个不自觉的结论:自然资源不参予经济周转,因此也谈不上什么经济效果。经济效果只能在对自然资源开发和使用过程中才会产生。根据马克思的观点,自然界与人类劳动一样,都是社会财富的主要源泉。在自然界与劳动之间,不仅在生产过程中有直接的联系性,而且具有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科学通报》1975,20(8):343-343
农业科学技术,是劳动人民生产斗争知识的结晶。几千年来,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留下了宝贵的农业科学遗产。“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我国古代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劳动人民通过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推动农业生产向前发展的历史。  相似文献   

18.
利用在树苗中移植萤火虫DNA 而培植了一种能在黑暗中发光植物的科学家,已经在这种植物中证实了第一种生物钟基因。他们发现的这种计时基因能控制生物节律,如叶片运动、气孔张开、开花时期和光合作用循环。它的发现可以产生许多实际应用,如园艺、农业,甚至人类  相似文献   

19.
芮氏线周期是研究牙齿生长发育特征的一个关键变量.本文通过制作牙齿切片和显微观察方法,研究了华南化石猩猩牙齿芮氏线周期,所研究的15枚牙齿芮氏线生长周期均为9d.将华南化石猩猩与现生灵长类、相关古猿以及早期人类的芮氏线周期进行比较,发现华南化石猩猩具有相对较长的芮氏线周期,位于现生猩猩、大猩猩和现代人的变异范围内,长于黑猩猩和其他现生灵长类的芮氏线周期;华南化石猩猩芮氏线周期与禄丰古猿、西瓦古猿的相当或相近,短于步氏巨猿,长于欧洲和非洲目前研究过的所有古猿及大多数早期人类,现有数据显示亚洲地区的大型古猿似乎较非洲和欧洲的中新世大型古猿的芮氏线周期要长些.分析讨论了灵长类芮氏线周期的类别差异及时代演化趋势.此外,对6种现生类人猿和5种化石人类的芮氏线周期与体重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发现芮氏线周期与体重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利比(W.F.Libby)是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1960年度诺贝尔奖金化学奖的获得者.在授予他的获奖证书上写着:由于利比发现了可用于较长时间计时的~(14)C同位素而授予化学奖,以表彰他在物理、化学方面所作的贡献. 无论在日常生活或科学技术领域中,“时间”的概念是十分重要的.人类现已掌握了短至10~(-9)秒、长至几十亿年的时间测量技术.由利比所发明的~(14)C年代测定方法,可用来追溯距今3~5万年前人类及自然界所发生的历史事件的年代,对于研究人类的发展史、冰后期自然环境的演变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因此被誉为“考古学时钟”. 利比在30岁时开始产生“时钟”设计的构思,但为了建立科学原理及测试手段,经过了12年不懈的努力,才诞生出第一批~(14)C年龄数据,其后又经历十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