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测定了双十六烷基二甲基氯化铵正丁醇/水体系三元相图,确定了溶致液晶区的存在.应用2H核磁共振的方法结合液晶纹理像片做对照,对液晶的精细结构变化进行了研究.并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手段对液晶的相态转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介晶单体4,4′二羟基α,α′二甲基苄连氮与不同摩尔比的对苯二甲酰氯和癸二酰氯采用界面聚合的方法共聚而得系列聚合物P1~P7·通过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偏光显微镜(POM)、广角X射线衍射分析(WAXD)等手段对聚合物的结构、热致及溶致液晶性能、热性能进行了表征·单体DDBA与聚合物P1~P6均为向列型热致液晶,呈现清晰的丝状织构,但聚合物的热致液晶性能随刚性链段对苯二甲酰含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弱;所有聚合物均具有溶致液晶性能,其织构从柳叶状逐渐变为砂粒状;聚合物均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热分解温度在320℃以上,且热稳定性随... 相似文献
3.
海藻酸钠溶致液晶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激光散射技术,偏光显微镜、熔点偏光显微镜及X-光衍射等方法剖析了海藻酸钠水溶液聚集态结构,它表现出明显的向列型液晶态特征。升温或降低浓度,液晶行为分别增强或减弱。存放导致溶液分层,上清液各向异性小于下层混浊液,经离心处理,这种差异增大。存放还引起粘度下降,估计这与液晶生成会使粘度下降有关。离心后的上清液在存放中会再度出现混浊,久置后再度分层,由此推测可能存在向列型液晶-各向同性相平衡。 相似文献
4.
溶致液晶及其显微织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寿颐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3)
溶致液晶是液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详细地研究和讨论了目前溶致液 晶体系中存在的主要的液晶相(SL, M, NL, Nbx, Nc,ChL.及 Chc)及其特征的显微 结构。 相似文献
5.
测定了双十六烷基二甲基氯化铵正丁醇/水体系三元相图,确定了溶致液晶区的存在,应用2^H核磁共振的方法结合液晶纹理像片做对照,对液晶的精细结构变化进行了研究,并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手段对液晶的相态转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工业生产的三醋酯纤维素(分子量约 10~5)溶解在三氟乙酸(TFA)和二氯甲烷(CH_2CI_2)混合溶剂中,在一定浓度下可形成液晶。选择了不同条件进行液晶纺丝,再把初生纤维经过235℃热处理,通过不同皂化处理,得到强度为11.02cN/dtex,模量为 348.98cN/dtex的高强高模纤维素纤维。X-光衍射分析表明该纤维素纤维属于纤维素I族。 相似文献
7.
8.
董炎明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34(6):928-934
用偏光显微镜和透射光强分析技术,观察乙基纤维素-间甲酚和乙基纤维素-苯酚两个溶致液晶体系条带织构的生长和松弛的动态过程。结果表明条带织构生成的临界浓度高于液晶态形成的临界浓度,但低于两相并存向安全各向异性转变的浓度。 相似文献
9.
对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氧乙烯油醇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混合体系溶致液晶的相图及层状液晶的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中极性基较小时,其相行为类似于脂肪醇,易和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共同形成层状液晶。当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极性基较大时,与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易形成六角液晶。在混合体系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比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相似文献
10.
离子型与非离子型混合表面活性剂体系溶致液晶相图及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氧乙烯油醇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混合体系溶致液晶的相图及层状液晶的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中极性基较小时,其相行为类似于脂肪醇,易和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共同形成层状液晶。当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极性基较大时,与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易形成六角液晶。在混合体系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比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更强一些,表现为相图中形成的液晶区域较大。当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确定时,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复配比与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复配可形成液晶的范围更宽。 相似文献
11.
取代基上官能团位置对苄基壳聚糖衍生物液晶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4种N-苄基化壳聚糖衍生物,即N-(2-羟基苄基)壳聚糖、N-(3-羟基苄基)壳聚糖、N-(4-羟基苄基)壳聚糖和N-(3-甲氧基-4-羟基苄基)壳聚糖(分别简写为NOCS、NMCS、NPCS和NMPCS),它们的取代基上官能团的数目和位置不同.N-取代度相近,分别为0.72,0.62,0.71和0.68.衍生物溶解在甲酸溶液中均呈现胆甾型溶致液晶相.用偏光显微镜法和折射率法测得各衍生物的液晶临界浓度w分别为28%,37%,24%和27%,均比纯壳聚糖的12%有很大提高,因为取代基的引入破坏了壳聚糖分子内与分子间非常强烈的氢键作用.通过分子模拟,对4种壳聚糖衍生物分别从分子内氢键作用与分子间氢键作用两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在分子内氢键方面,NOCS较强,NMCS、NPCS和NMPCS均较弱.在分子间氢键方面,NOCS较弱,NMCS居中,NPCS与NMPCS较强.将分子内或分子间氢键作用与临界浓度相联系,可见分子内氢键强(如NOCS)或者分子间氢键强(如NPCS,NMPCS),都显著地提高了分子链的刚性,分子链的排列与取向更加规整,因而降低了壳聚糖衍生物的液晶临界浓度,这两个因素只要具备一个即可.若两者都不强(如NMCS),则分子链的刚性较小,临界浓度明显较高(37%).对于该体系,氢键的强弱对液晶临界浓度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N—苄基壳聚糖的合成和液晶性表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合成了新的液晶性壳聚糖衍生物-N-苄基壳聚糖,N-苄基壳聚糖/二氯乙酸浓溶液呈现液晶相。用偏光显微镜测得形成液晶有序的临界浓度为9%(重量百分数)。在溶液的红外光谱中,二氯乙酸的羰基吸收谱带1738cm^-1在相变时位移到1731cm^-1,利用这一突变测得N-苄基壳聚糖的临界浓度为10%,与光学显微镜法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3.
甲壳素/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开发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周友亚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6(2):175-178
对甲壳素/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食品工业、化妆品、医药等方面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在食品工业中,甲壳素/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可作为食品及蔬菜水果的保鲜剂、饮料的澄清剂,并对人体有保健作用;添加于化妆品中,它具有保湿、透气、消除毒素、防紫外线等作用;用于医药中,它有降血脂、血糖、血压,治疗缺血性贫血等功能。 相似文献
14.
用圆偏振光二向色性谱法研究了3种含氨酯基的壳聚糖衍生物的胆甾液晶螺旋性质.结果表明,3种衍生物的质量分数为65%的氯仿溶液都呈现胆甾液晶相.此外,CD谱观察结果显示侧基结构对其胆甾螺旋方向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16.
液晶聚苯胺及其衍生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国内外最新研究文献 ,系统论述了新型液晶聚合物———液晶聚苯胺及其衍生物的合成及液晶性 ,并合理解释了它们的聚合物链伸展化、刚性化进而导致溶致或热致液晶性的原因 .指出对于乳液或水溶液化学氧化聚合制得的聚苯胺 ,大分子功能质子酸如樟脑磺酸、十二烷基苯磺酸掺杂是其获得溶致液晶性的唯一途径 .介晶基元邻位环取代聚苯胺是侧链型液晶聚合物 ,具有热致液晶性 .该液晶在 10T的外加磁场中沿磁场平行方向取向 ,有序度参数可达 0 .6 8.N -烷基磺酸取代聚苯胺实质上是自掺杂型聚苯胺 ,其水溶液在室温下显示溶致液晶性 ,具有类似近晶相的光学织构 .聚苯胺及其衍生物的液晶性主要来自于外掺杂或内掺杂后π电子的离域、对离子或侧链的拥挤效应 ,醌式链节的构象规整性也是维持液晶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甲壳素及其衍生物在农业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甲壳素及其衍生物在农业上有着广泛的用途,可作为新型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土壤改良剂、植物病害诱抗剂、种衣剂、抗旱剂或保水剂、果蔬保鲜剂、饲料添加剂、农药载体、可降解地膜等,并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综述了甲壳质及其衍生物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包括在医用敷料、眼科材料及药物制剂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