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DNA中的孤子     
一、引言实验证实,DNA碱基中嘌呤和嘧啶环上的氢键质子,在室温下可与溶液中的氘核进行交换。这意味着DNA双螺旋的局部在室温下可自行打开或关闭。为了解释这一现象,1980年,美国学者恩格兰得(S. W. Englander)等  相似文献   

2.
含羞草碱可与脱氧胸苷三磷酸在DNA复制点直接竞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力  王树蕙 《科学通报》1999,44(11):1186-1189
含羞草碱,一种植物氨基酸,是一种可逆的细胞周期抑制,生物化学研究发现,含羞草碱可以在靠近G1/S交界的多种水平上起作用,用微注射方法证实,含羞草碱对未孵化非洲爪蟾卵核糖体DNA(rDNA)的复制有可逆性抑制作用,此外,含羞草碱与胸腺嘧啶化学结构的高度相似性说明,含羞草碱很有可能在DNA复制过程中直接与胸腺嘧啶进行竞争以阻止DNA复帽起始及(或)链延伸,这一结果对进一步确立含羞草碱的作用机制具有重要  相似文献   

3.
王素敏  吴骊珠  张丽萍  佟振合 《科学通报》2005,50(23):2565-2574
2-脲基-4[1H]-嘧啶酮四氢键体系在非极性溶剂中具有高的缔合常数, 是构筑多种复杂结构和特定功能超分子体系的理想结合单元. 自2-脲基-4[1H]-嘧啶酮四氢键体系被报道以来, 其衍生物被广泛地应用于自组装、超分子聚合物和光电功能材料等领域. 本文概述以2-脲基-4[1H]-嘧啶酮为基础的AADD四氢键体系构筑新型超分子组装体的最新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4.
陈次平 《科学通报》1994,39(2):139-139
人们对半导体颜料在水的分散体系中的光诱导的电荷转移过程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对其在低介电常数的溶剂中的研究还不多.光活性颜料电照相体系(Photo activepigment electrophotography,PAPE)正是基于颜料在低介电常数的溶剂中的电荷转移.在PAPE体系中,某些添加物如醇、胶等捕获空穴或空穴产物将对体系中电荷交换起稳定作用.虽然人们一直认为在这些体系中产生的自由基是关键的中间体,但这种假设还需要实验证明.  相似文献   

5.
邓兆祥  邱文丰  李惟嘉  李亚栋 《科学通报》2003,48(24):2515-2518
报道了氰基化合物环化反应的一种新型催化剂氮化锂Li3N, 可用来催化合成三嗪和嘧啶类化合物, 少量Li3N的存在即可使氰基化合物高效率地发生环化反应. 该合成方法简便, 在密封的溶剂热反应釜中进行反应, 不使用溶剂, 产物的分离纯化容易, 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 并对Li3N的催化机理及催化反应的动力学过程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胞嘧啶水溶液体系的脉冲辐解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骆坚 《科学通报》1993,38(8):715-715
辐射引发DNA直接损伤作用的原初过程主要是电离和电子俘获过程,显然得失电子中心的分布及其化学性质的研究是该领域的中心课题.目前,最为广泛接受的模型是T~+/G~+两极模型,即通过DNA链内的电子转移,电子主要陷落于胸腺嘧啶(T)而空穴主要陷落于鸟嘌呤(G).然而,近期一些工作却显示得电子中心可能是另一嘧啶碱基:胞嘧啶.同  相似文献   

7.
城市污水处理厂中磺胺类抗生素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常红  胡建英  王乐征  邵兵 《科学通报》2008,53(2):159-164
调查了我国北京6个主要污水处理厂中磺胺类抗生素的浓度水平, 检出了磺胺甲基异 唑、磺胺吡啶、磺胺甲基嘧啶、磺胺嘧啶和磺胺甲二唑5个目标抗生素, 其在进水中的平均浓度水平分别为1.20 ± 0.45, 0.29 ± 0.25, 0.048 ± 0.012, 0.35 ± 0.52和0.33 ± 0.21 µg∙L-1, 出水中分别为1.40 ± 0.74, 0.22 ± 0.19, 0.021 ± 0.008, 0.22 ± 0.21和0.01± 0 µg∙L-1. 其中, 前3个抗生素在所有样品中全部检出, 以磺胺甲基异 唑的平均浓度水平最高, 且除了磺胺甲二唑, 其他抗生素在进出水中的浓度水平相仿. 磺胺甲二唑在出水中仅被检出一次, 而磺胺甲基嘧啶则是首次在污水处理厂中被监测出来. 根据本研究的监测结果, 磺胺甲基异 唑、磺胺吡啶、磺胺甲基嘧啶和磺胺嘧啶在缺氧和好氧工艺段有一定程度的去除, 但是在厌氧处理过程中有增加趋势, 最终导致总的去除率较低, 甚至出现负去除现象; 磺胺甲基异 唑和磺胺吡啶在污水处理中的负去除现象可能是由于其乙酰化代谢物在厌氧处理中发生生物转化的结果. 此外, 在生物处理的缺氧和好氧段, 磺胺甲基异 唑和磺胺吡啶也能被部分降解, 而磺胺甲基嘧啶在缺氧和厌氧条件下被部分去除.  相似文献   

8.
白克智 《科学通报》1983,28(13):821-821
荧光染料DAPI(4′-6-二脒基-2-苯基吲嗓)能与各种来源的富于腺膘呤-胸腺嘧啶的DNA结合。它具有专一性强、灵敏度高和使用方便的特点,近年已应用于多种原核和真核生物的细胞内和胞外DNA的检测,但在蓝藻中尚未应用。本文报告经DAPI染色的满江红鱼腥藻的不同类型细胞的DNA含量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陆承勋 《科学通报》1986,31(18):1389-1389
一、前言在前文中,我们报道了含有胸腺嘧啶及尿嘧啶基的二元醇单体及其相应的聚酯的合成。这些单体是N-(1′,3′-双羟基-2′-甲基-2′-丙基)-2-(尿嘧啶基-1)丙酰胺(Ia,HMPUPA),N-(1′,3′-双羟基-2′-甲基-2′-丙基)-2-(胸腺嘧啶基-1)丙酰胺(Ib,HMPTPA),  相似文献   

10.
没有一种遗传病比镰状细胞贫血症更简单了。β珠蛋白基因上的一个碱基腺嘌呤为胸腺嘧啶所置换从而引起蛋白质的第6个氨基酸——谷氨酸改变为缬氨酸。在低氧张力条件下,异常的脱氧血红蛋白聚集,导致红细胞形成镰刀状的改变。变形的红细胞阻塞小血管,引起“危机”,临床上表现为相对短暂  相似文献   

11.
光化学降解是表层水体中抗生素类污染物的重要消减方式.研究了水中代表性唑烷酮类抗生素利奈唑酮的光降解动力学、影响因素与转化产物.模拟日光(λ>290nm)照射下,利奈唑酮的光解遵循准一级反应动力学,纯水中表观光解量子产率为0.834±0.054;与纯水中相比,淡水、海水中光解较慢,这归因于水中常见溶解性物质的影响.pH,Cl–和海水盐度对光解动力学无显著影响(P>0.05),但腐殖酸、NO3–和Fe(III)通过光掩蔽等效应显著抑制其光降解猝灭实验表明,模拟日光和UV-vis(λ>200nm)照射下,利奈唑酮发生了直接光解及1O2参与的自敏化光解,表现为光解速率常数与初始浓度呈负相关.两种光源照射下,主要光解产物和途径均有差别,UV-vis光照下主要发生了脱氟和光致水解,而在模拟日光照射下发生了吗啉环脱氢等反应.  相似文献   

12.
磺胺类抗生素(SAs)是水环境中普遍存在的新型污染物,光降解是其在表层水体中的重要消减途径,而SAs不同解离形态的光化学转化却鲜有报道.本研究以磺胺二甲基嘧啶(SMZ)为模型化合物,考察了3种解离形态与羟基自由基(·OH)、单线态氧(~1O_2)的光氧化反应动力学,比较了活性氧物种(ROS)光氧化和直接光解的产物、途径,评估了相应的环境归宿和贡献.竞争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3种解离形态SMZ与ROS的光氧化反应活性不同,由阳离子态到阴离子态依次增强,并且不同解离形态SMZ与~1O_2的反应活性具有数量级的差别.在天然水p H6.0~9.0范围内,SMZ与·OH反应的最小环境半减期为21.17~32.12 h,~1O_2反应的最小环境半减期为0.06~1.06 h.相对于直接光解和·OH氧化反应,SMZ的~1O_2氧化对其为表层水体中光化学归趋作用最大.通过固相萃取(SPE)富集及Agilent 6410B三重串联四极杆液质联用仪(LC-MS-MS)分析,鉴定了SMZ与ROS反应的主要产物.~1O_2氧化、·OH氧化及直接光解反应生成了不同的产物,表现为不同的反应途径.~1O_2氧化产物较为单一,而·OH氧化产物较为丰富,主要为4种不同位置的羟基化产物.以上结果对于深入理解表层水体中该类抗生素污染物不同解离形态的复合光化学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文章首先介绍了聚乳酸的合成方法,然后研究了以L-乳酸为单体,以二苯醚和苯甲醚为溶剂,以直接缩聚法合成聚乳酸,探讨了溶剂在反应过程中对聚合产物分子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文章首先介绍了聚乳酸的合成方法,然后研究了以L-乳酸为单体,以二苯醚和苯甲醚为溶剂,以直接缩聚法合成聚乳酸,探讨了溶剂在反应过程中对聚合产物分子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水中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加替沙星的光降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是在水环境中不断被检出的新兴污染物, 研究其环境行为和毒理效应具有重要意义. 加替沙星是一种代表性氟喹诺酮类抗生素, 本研究考察了模拟日光照射下, 水中加替沙星的光降解动力学、影响因素与机理. 加替沙星的光解遵循准一级反应动力学. 纯水中加替沙星发生了直接光解及·OH 和1O2 参与的自敏化光解, 其表观光解量子产率为(5.94± 0.95)×10−3. 与纯水中相比, 加替沙星在淡水、海水中光解较慢, 这归因于pH 及水中溶解性物质的复合影响. 在pH 5~11 范围内, 加替沙星在其等电点附近光解最快. Cl和Fe(Ⅲ)对其光解动力学没有显著影响(P>0.05),而腐殖酸(HA)和NO3 明显抑制其光解(P<0.1). HA 和NO3 可以通过光掩蔽效应减慢加替沙星的光解, 或者捕获·OH 和1O2, 抑制自敏化光解. 发光菌(Vibrio fischeri)毒性实验表明, 加替沙星光降解生成了具有较高风险的中间产物.  相似文献   

16.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Keggin型α-[HxW12O40](8–x)–(x=1~4)的中心容纳质子数以及中心质子通过Keggin笼腔进行内外转移的机理.在O3LYP/LanL2DZ水平下,对气相中各物种结构进行了全优化,得到了质子化前后各物种的稳定构型,找到了质子通过笼腔进行内外转移的过渡态,并用频率分析方法和内禀反应坐标(IRC)方法对各过渡态进行了确证.在极化连续介质模型(PCM)下,考察了体系的溶剂化效应.理论研究不仅阐述了颇有争议的单质子中心和4质子中心物种存在的可能性,而且揭示了质子通过Keggin金属氧笼进行转移和传递的微观机制,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事实相一致.  相似文献   

17.
用c DNA-AFLP分析了3种不同生态型芦苇之间基因表达的差异,发现沙丘芦苇和盐生芦苇对干旱或盐胁迫逆境的适应可能涉及为数不多的基因,克隆了沙芦胸腺嘧啶二磷酸葡萄糖脱水酶(Phragmites communis dTDP-D-glucose dehydratsse,pcTGD)的全长cDNA,发现pcTGD基因在芦苇茎中高效表达,但在3种生态型根茎中,只在沙丘芦苇根茎中特异表达,同时,在沙丘芦茎中该基因表达量远远高于其他两种生态型,而在移栽的植株中表达量明显下降,推测pcTGD在沙芦适应水分胁迫的渗透调节机制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环戊二烯异丙苯铁六氟磷酸盐的光解反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旭东 《科学通报》1995,40(3):284-284
环戊二烯-芳烃铁配合物作为一种新型阳离子聚合光引发剂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我们曾报道了环戊二烯芳烃铁配合物的合成和它们对环氧化物光聚合的引发活性.迄今文献尚未报道此类化合物的光解反应过程.本文通过荧光光谱研究了环戊二烯异丙苯铁六氟磷酸盐(Irgacure 261)光解反应过程及其光解动力学.为研究环戊二烯-芳烃铁配合物引发环氧化合物阳离子光聚合的机理提供了证据.不同溶剂中荧光光谱发现,Irgacure 261  相似文献   

19.
陆承勋 《科学通报》1988,33(12):909-909
近年来我们报道了具有抗凝血效应的核酸碱基接枝氨基及亚胺基聚氨酯型核酸类似物的合成。从这两类高聚物的结构看,我们将含胸腺嘧啶和尿嘧啶的二元醇结构引进至高聚物上。鉴于这些二元醇单体如N-(1’,3’-双羟基-2’-甲基-2’-丙基)-2-(胸腺嘧啶基-1)丙酰胺(Ia,HMPTPA),N-(1’,3’-双羟基-2’-甲基-2’-丙基)-2-(尿嘧啶基-1)丙酰胺(Ib,HMPUPA),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脯氨酸三肽(甘氨酰脯氨酰甘氨酸、脯氨酰甘氨酰甘氨酸和脯氨酰脯氨酰甘氨酸)质子化离子的主要产物离子的解离机理.量子化学计算表明,a2离子的环状结构在能量上比其线性结构更加稳定,三肽结构中的脯氨酸对b2离子产生a2离子的解离过程的反应势能分布有较大影响.a2离子的裂解过程中发生了离子/中性复合物介导的分子内质子迁移反应,推测质子桥连复合物为质子迁移反应的关键中间体.此中间体对应于质谱图中a2离子丢失一分子CO的碎片离子峰.密度泛函理论模拟计算验证了b2离子和a2离子的裂解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