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文教学是对学生进行认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训练,它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写作能力是语文修养的综合体现。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提高他们的作文能力,光靠课本上规定的每学期八篇作文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善于抓住契机,让学乍多练多写,做到能写、会写。[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语文课程蕴涵着丰富的潜在的人文资源,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但在现实教学中,学生的作业多机械重复,少创造活动;多抄抄写写,少思维训练,无形中抹杀了学生的天性和个性,这显然与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背道而驰。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应渗透“以人为本”的理念,让学生趣味盎然地去完成作业,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体验生活,培养积极的情感,张扬他们的个性,发展他们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标准”指出:“语文课堂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因此,在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突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使课堂呈现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5.
特级教师于永正曾提倡“煮书”和“煮课”。于老师为了把发现留给孩子,他在教学之前十分注意“煮书”和“煮课”。“煮书”就是备课前和写好教案后的钻研,认真地跟文本对话,细细品位作品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而“煮”课,则是教师上课之前反反复复地说课,细细和纸上的那个“教学假设文本”对话,实现最好的选择、最好的设计、最好的语气语调,力图把孩子们教出灵性和悟性来,真正实现“把发现留给孩子”。教学过程中,老师不仅是组织者、引导者,还是激励者,还要唤醒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多讨论交流。不做一番课前的“煮”功,教学怎么能上升到一种境界?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可见《语文课程标准》非常重视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应该贯穿于学生学习语文的全过程,甚至贯穿于学生一生的学习。这里强调的就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培养型人才的必经之路。下面,我就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谈谈一些可行的方法,供教育同仁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与学生积极互动。教师要创设让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怎样才能使这一理念走进课堂,并内化为可操作的教学行为,使语文学习充满乐趣、充满活力呢?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应拓宽语文学习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提高效率。学科教学的延伸成为贯彻课程综合性的最显著的形式和最有效的平台。那么,什么样的延伸才有价值呢?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基于这种理念和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尝试与学生、文本进行对话,但往往是“话”对不起来,学生对内容感悟不够,体会肤浅,使课堂中的对话失去了应有的生机和活力。那么如何才能使对话不流于形式,不浮在表面呢?  相似文献   

10.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而且《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自然界、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才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学要立足于课堂,但更要向课外延伸,让学生带着课本走进生活,养成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好习惯。走进生活,做个有心人,就能随处感受到活生生的语文存在。如何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新视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呢?笔者以为,若能积极地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并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语文实践空间,学生的课外语文生活就会更加多姿多彩了。  相似文献   

11.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低年级段要求学生“喜欢识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走“轻松识字”之路。  相似文献   

12.
刘凯 《科技知识动漫》2007,(6S):35-35,40
《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实践活动作为一种重要教学形式凸显出来,为此,我在语文教学中开展了“一月一主题”的语文实践活动,实践证明,学生学习语文的时空得到了拓展,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了提高。现择取一次主题实践活动整理评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教学中必须充分开发、利用情感因素,有效地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4.
严息美 《科技知识动漫》2007,(12X):44-44,48
《语文课程标准》中专门把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为语文课程的一项重要内容提了出来。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打破了课内与课外、学科与学科、校内与校外、课本与生活的壁垒,改变了目前语文教学封闭、单一的现状,给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那么,语文综合性学习该如何去开发、去实践呢?本人进行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里的对话含着两层意思:一是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间的对话过程;二是阅读是读者与文本的主体间的对话过程。基于这种理念和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尝试与学生、文本进行对话,但往往是“话”对不起来,学生对内容感悟不够,体会肤浅,使课堂中的对话失去了应有的生机和活力。那么如何才能使对话不流于形式,不浮在表面呢?  相似文献   

16.
魏东 《科技信息》2009,(36):I0288-I0288
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学生的理解、体验和感悟。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我们不太重视儿童在接受教育过程中的体验。《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较多的"经历……的过程,获得……的体验(感受)",可见,数学学习离不开个体的体验。学生体验学习,是用心去感悟的过程,在体验中思考、创造,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献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语文课程标准》中下列问题值得讨论:语文本质属性二元论?综合性学习是什么?语文能力是否错?语文现代教学手段可或缺?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新课改”更加强调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要求语文课程必须遵照语文本身以及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以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通过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掌握语言这一重要的工具。这一要求给语文教师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即探讨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合作探究法”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该从哪些方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又该如何落到实处呢?  相似文献   

20.
据2006年11月22日《新闻晨报》报道,某校一个班43名学生联名写信“弹劾”任课老师。“弹劾”的原因是:该老师不尊重学生。你不尊重我,我为什么尊重你?学生的逻辑就是这么简单!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得到别人尊重的权利,在尊重人与被人尊重方面,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教师不应该有特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