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超滤装置研究成膜工艺与膜结构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羟乙基纤维素含量的增加、总固含量的减少、成膜温度的上升、预蒸发温度的下降、凝固浴中乙醇或氯化钠含量的减少及热处理温度的降低,分离膜的水通量单调增加,截留率单调降低。但在实验范围内,当预蒸发时间达到3min时,水通量和截留率分别出现最小和最大值。同时,凝固浴温度升高,截留率单调减小,但水通量在40℃时达最大值。  相似文献   

2.
含盐羟乙基纤维素溶胶的粘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一种混合盐的存在使羟乙基纤维素溶胶粘度变化的情况,为其实际应用提供了有价值的基础数据和拟合公式.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一种混合盐的存在使羟乙基纤维素溶胶粘度变化的情况,为其实际应用提供了有价值的基础数据和拟合公式.  相似文献   

4.
纤维素作为丰富的可再生资源,在储层改造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纤维素压裂液近两年在气井压裂上的先导试验也取得了较好的增产效果。通过实验,对其稠化剂羟乙基羧甲基纤维素与高价金属离子的交联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纤维素交联凝胶点的时间与频率无关,与交联剂浓度关系密切。在优化压裂液配方时,可根据需要调节交联时间;羟乙基羧甲基纤维素与高价金属离子交联即存在化学交联,同时也存在物理交联,纤维素分子链上的羟基同交联剂配位体中的羟基或有机锆中的离子产生强烈的氢键作用,形成物理交联点;纤维素分子链上的羧酸根同交联剂中的金属离子形成化学交联点。  相似文献   

5.
含磺酸甜菜碱侧基羟乙基纤维素接枝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硝酸铈铵(CAN)/四乙酸乙二胺二钠盐(EDTA)复合引发体系合成了羟乙基纤维素接枝磺酸甜菜碱两性单体共聚物,研究了反应温度、时间、引发剂浓度、原料HEC及单体用量、pH值对接枝聚合反应的影响,并用IR和TGA对接枝共聚物进行了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6.
选择羟乙基纤维素(HEC)作为两亲性聚合物主体,合成具有两亲性的活性单体二甲基十四烷基环氧丙烷氯化铵(M EQ),采用大分子反应法,制备出具有不同增粘性能和表面活性的羟乙基纤维素(M EQHEC)。系统地对M EQHEC的溶液性质进行了研究,包括增粘性、盐敏性、温敏性、流变性、表面活性等,并采用荧光光谱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分析对聚合物在溶液中超分子聚集形态进行了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聚丙烯腈/羟乙基纤维素(PAN/HEC)共混溶剂的选择及体系的相容性和流变性.结果表明,二甲基亚矾是PAN/HEC的较理想溶剂,而且它们在热力学上是不相容的.然而,由于体系粘度高,大分子链运动困难,因此在某些条件下相对稳定,显示了典型的非牛顿流体的特征.随着HEC/PAN共混比的增加,总固含量的提高,以及温度的降低,共混溶液的非牛顿指数降低,结构粘度指数上升,剪切弹性模量和最大松驰时间增加.  相似文献   

8.
羟乙基纤维素/NaOH溶液体系动态黏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碱溶性羟乙基纤维素(HEC)具有独特的碱溶性和成纤性能,采用气固相反应制备碱溶性HEC.研究了碱溶性HEC纺丝原液在不同温度、不同质量分数和不同角频率下的动态黏度特性,表明HEC/NaOH溶液为切力变稀的非牛顿流体.溶液动态黏度随HEC质量分数的增加呈非线性增大.由于HEC的半刚性分子链,溶液黏度对角频率,尤其对温度的变化不敏感.  相似文献   

9.
羟乙基甲基纤维素对水泥水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等温量热法、核磁共振谱(NMR)分析、X射线衍射相分析以及热重一差示扫描量热(TG-DSC)分析等方法,研究了羟乙基甲基纤维素及其掺量对水泥浆体水化放热、水化产物以及水化进程的影响.研究表明,羟乙基甲基纤维素能够延缓水泥早期水化,降低早期水化放热速率和水化放热量,但其对水泥中后期水化则没有明显的延缓作用;羟乙基甲基纤维素与水泥水化产物之间发生了相互作用,使得水泥浆体水化产物C-S-H凝胶中的硅氧四面体由-聚合态向-聚合态和二聚合态共存转变.  相似文献   

10.
用半渗隔板法测定了控乙基纤维素(简称HEC)对岩心毛管力的影响,利用岩心流动试验仪测定了未酸化HEC和经酸化后的HEC对岩心渗透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未酸化的HEC对岩心的渗透率有严重的损害,而被HEC污染的岩心,经酸化后其渗透率能完全恢复.酸溶试验表明,HEC经15%盐酸酸化后溶液的粘度几乎与15%盐酸溶液的粘度一样.从而证明,HEC对产层起保护作用的主要原因在于HEC容易被酸化.这一结论与R.N.Tuttle等人的试验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11.
采用环氧乙烷(EO)与原始纤维素的气固相反应,成功制备了具有独特碱溶解性能的低摩尔取代度(MS)羟乙基纤维素(HEC).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和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表征了HEC的微观结构和摩尔取代度,并通过测试HEC的溶解性能,探讨醚化对纤维素溶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EO与原始纤维素质量比的增加,HEC的摩尔取代度增大,结晶度减小,溶解度增大,溶液黏度呈非线性下降.  相似文献   

12.
以工业级壳聚糖为原料,经过羟乙基化、硫酸酯化反应制备羟乙基壳聚糖硫酸酯,考察了羟乙基壳聚糖硫酸酯反应中诸因素对产物质量的影响,结合条件试验研究了合成方法和工艺条件.得出的优化反应条件是:2.5 g羟乙基壳聚糖,固定DMF用量10 mL,硫酸酯化试剂为6 mL,反应温度68℃,反应时间为4 h.通过IR结构表征,证明羟乙基壳聚糖硫酸酯化反应后,硫酸酯基团存在于壳聚糖大分子链上.  相似文献   

13.
通过较简单的方法合成了羟乙基纤维素负载钯(0)配合物(HEC-Pd),利用XPS、TG、DTA和TEM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 该配合物在空气氛围、较低温度以及水相中能很好地催化丙烯酸、苯乙烯与芳基碘的Heck反应,立体选择性地生成取代的反式肉桂酸、1,2-二苯乙烯,在60℃时,产率≥75.8%. 羟乙基纤维素负载钯(0)配合物还具有较好的重复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14.
羟乙基纤维素模板合成纳米银及其在SERS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羟乙基纤维素为模板,二水合柠檬酸三钠为还原剂制备纳米银;以罗丹明6G为探针分子,探讨了模板浓度、银离子浓度、还原剂浓度以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纳米银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效果的影响,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透射电镜对纳米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纳米银对罗丹明6 G的表面增强拉曼效果受反应因素的影响较大,对罗丹明6 G增强效果最好的纳米银制备条件为:50 mL质量分数0.075%的羟乙基纤维素,50 mL 15 mmol·L-1的硝酸银,0.1%二水合柠檬酸三钠,于75℃水浴条件下反应150 min,制备的纳米银主要为粒径介于60~70 nm的球形.  相似文献   

15.
利用热交联反应,在72℃下将丙烯酸酯单体和羟乙基纤维素聚合物合成交联羟乙基纤维素膜,用红外光谱仪表征交联羟乙基纤维素膜的膜结构.采用模拟汽油和催化裂化汽油评价了丙氧基化-甘油三丙烯酸酯交联羟乙基纤维素膜的分离性能.结果表明:1,6-己二醇双丙烯酸酯、丙氧基化-甘油三丙烯酸酯和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3种单体和羟乙基纤维素反应后,生成的特征峰(3749 cm-1)相同,但是交联度和对噻吩的相互作用参数不同,对噻吩的富集能力亦不同;交联剂含量增加,红外谱图中特征峰值增加,交联度增加,对噻吩的选择性增加而渗透性降低;进料为1.20×10-3的模拟汽油时,该膜对噻吩的富集因子达到26,通量为0.13 kg/(m2·h),进料为催化裂化汽油时,富集因子3.6,通量3.0 kg/(m2·h).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居里点裂解器—填充柱气相色谱系统,对羟乙基淀粉的裂解产物进行分离与鉴定,推断并证实出样品产生碎片的规律,指出羟乙基含量与乙醛峰高有线性关系,选择了最佳的PGC操作条件得到重现性、分离度较好的裂解谱图,用此方法可方便地计算出羟乙基淀粉中羟乙基含量,开辟了研究它的性能及应用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7.
实验采用HEC作为分散剂,采用旋转搅拌方式在其水溶液中对短碳纤维进行分散.对HEC的质量浓度、搅拌速度及搅拌时间对短碳纤维分散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通过SEM表征了短碳纤维在分散前后的镀铜效果.结果表明:短碳纤维经HEC分散后,分散性明显改善.HEC在水中的浓度要适中,过高或过低,短碳纤维的分散效果不显著;搅拌速度的提升和分散时间的延长会提高短碳纤维的分散率.当HEC质量浓度为1.5 g/L,搅拌速度为800 r/min,搅拌时间为30 min时,短碳纤维的分散率达到98%.分散处理过的短碳纤维镀铜层更加完整均匀,无黑心现象.  相似文献   

18.
以棉短绒浆粕为原料,在不同的纺丝条件下制备了羟乙基纤维素(HEC)纤维,并对所制备纤维的结构及拉伸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喷头拉伸率从-55.7%增加到-25.3%时,纤维的干态断裂强度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说明喷头拉伸率不宜太高,否则不利于纤维干态断裂强度和塑化拉伸比的提高;当喷头拉伸率固定时,随着塑化拉伸比的提高,纤维的干态断裂强度显著增加,可达2.2cN/dtex.傅里叶变换红外测试结果表明,戊二醛与HEC纤维发生了交联反应,交联后纤维的湿态断裂强度明显提高,其湿态断裂强度从原来的0.57cN/dtex提高到1.10cN/dtex.  相似文献   

19.
将海藻酸钠与羟乙基纤维素混合,采用戊二醛交联,制备得到复合膜(GHS),并将其用于吸附去除含铜废水中的Cu(Ⅱ);同时,考察吸附剂投加量、溶液初始pH值、初始浓度和接触时间等因素对Cu(Ⅱ)去除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GHS对Cu(Ⅱ)的吸附在60 min时基本达到平衡,溶液初始pH值为6时达到最佳吸附效果;其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且吸附动力学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R20.999);pH值影响及D-R模型分析结果表明GHS吸附Cu(Ⅱ)机理主要表现为离子交换﹒  相似文献   

20.
季铵盐作为相转移催化剂和杀菌剂,已被人们所认识〔1~3〕.近年来科学研究发现,某些季铵盐类化合物具有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而且具有毒性低,用量少等优点.取代的苄基三烷基卤化铵就是一类较好的植物生长调节剂〔4〕.为选取新的植物生长调节剂,采用无水丙酮代替乙醚作溶剂,由间硝基苄基溴与二乙基氨基乙醇作用首次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间硝基苄基二乙基羟乙基溴化铵.同时对反应物的摩尔比及反应时间进行了研究.其结构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质谱和元素分析得到证实.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对大豆具有明显的增长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