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8 毫秒
1.
目的 系统研究和比较<至大论>和<苏利亚历>中的日食时差算法.方法 文献考证和比较研究.结果 <至大论>中的日食时差算法采用了一种相当漂亮的近似算法,而<苏利亚历>中的日食时差算法则采用的是和现代数值计算中单点迭代算法完全等价的一种算法.结论 从时差算法的合理性方面考虑,<苏利亚历>要明显优于<至大论>,但是在符号选择上,<至大论>远较<苏利亚历>科学.  相似文献   

2.
浪漫主义诗人雪莱有其理性的一面,讲求科学的一面,这极大丰富了浪漫主义文学创作的思想内涵,促使人们加强对整个社会发展进程的深层次的关注,而非囿于在文艺作品中对人类和自然之现实与未来世界的感性挥洒与落托不羁的想象。雪莱认为理解世界的力量来源于人类的官能,改变世界的力量大多来源于科学与艺术。没有道德意识,没有成熟的想象所带来的共鸣,科学将成“无风之帆”。  相似文献   

3.
针对现代西方主流认知理论,金岳霖提出了独特的“非唯主的”知识论.他从解决休谟问题入手,不断反思西方现代知识论的前提性观念或理论根源,认为那种仅以主观的感觉内容为认知中介物的唯主方式是受到笛卡尔关于自我意识上的实体化理论的局限,也是盲目奉行自然科学方法的成见,导致对经验认知过程的错误理解.他提出正觉关系论这种全新的认知框架,给予事物和心灵以无限多样的可能性或渗透力.这种颇具中国特色的认知理论,为改变中国哲学传统上欠缺认识论意识的状况和建构中国现代哲学的主体意识做出了实质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分形论、界壳论及其与地理学的发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地理学的发展大体经历了由古代地理学到历史地理学 ,再到现代地理学的发展历程。现代地理学较其前两个发展阶段而言 ,无论是研究方法、手段上 ,还是研究内容上 ,都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但是距离钱学森教授所提出的现代地理学必须是集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工程科学3位一体的科学的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要实现地理学3位一体的宏伟学科目标 ,地理学必须主动关注和积极应用近些年来兴起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分形论(Fractaltheory)和界壳论(jieketheory)作为两门新兴的理论 ,不仅已在哲学、美学等多个学科领…  相似文献   

5.
李云 《科技资讯》2007,1(12):63
否证论是波普尔哲学思想的灵魂,他独树一帜的否证论思想,引起了人们的浓厚兴趣,同时在哲学界也引发了广泛的争论。在广泛地关注波普尔否证论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波普尔否证论内涵的科学精神。其思想里蕴涵着丰富的科学精神:科学的创造精神,科学的批判精神和从错误中学习的精神。这些精神对现代的科学研究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研究《势力不灭论》(1900年)探讨能量守恒原理、热力学第二定律等物理学知识最初在中国的传播情况。方法 采用科学史研究的献分析和比较的方法。结果 该书是最早将能量守恒原理和热力学第二定律等宏观理论物理学知识介绍到中国的科学译,其底本是德国大科学家赫耳姆霍兹的名《通俗科学讲义》英译本中的一节。其中涉及第一类永动机、能的度量、能量的转换、宇宙热寂说、天体演化等许多科学问题。结论 该书是最早由中国人独立从西直接翻译的科学作之一,译的科学概念把握准确,名词术语处理得当,无论在中国近代物理学史上,还是科技翻译史上均应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7.
扬森茂先生美学论著《艺品论稿》中的“视象诗情”关学观,隐含了深刻的哲学观念和美学思想,提出“把物象的表现与诗境的本质特征结合在一起”,主张以“情感”打动人,以“意趣”摄人心魄,凸显了他对近现代美学学科的审视与人文走向的敏锐思考,是对我国传统美学创造性的继承。  相似文献   

8.
1848年2月在英国伦敦公开发表的《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是马恩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光辉文献,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战斗纲领.《宣言》阐述的基本原理是科学的、正确的,150年来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中不断得到检验和发展,至今仍然是我们行动的指南.  相似文献   

9.
数学与实践是什么关系?经验在数学发展中有何作用?数学真理怎样判定,它有什么特点?数学形式化的进程与作用如何?数学哲学界的这些热点问题困惑了当前许多数学工作者。李浙生先生新著《数学科学与认识论》(北师大出版社1992年)以其深邃的思想、丰富的内容与独特的风格对这些问题作出了明确的回答。作者运用深厚的哲学功底来分析把握现代数学发展的脉搏,对数学认识论的开创与发展作出了大胆的探索,读来令人耳目一新。作者首先通过概率论起源与中国古代数学特点的分析,从正反两方面论述了数学与实践  相似文献   

10.
方法论问题在科技开发和学术研究中的特殊作用日益突出并为人们所自觉关注与反思.民国时期在中国社会政治变革与学术发展历程中的地位至关重要.多年来对民国时期诸多学人和学术思潮已有比较广泛的研究,但从学术研究方法论的角度来概括和总结还相当不够,整体性和系统性的研究则尚未见到.我自己多年来关注哲学研究方法论,也曾从梳理社会认识史的角度对中国古代的治史方法有些触及,但对民国时期的学术研究方法则鲜有涉猎.正是如此,当我看到薛其林同志送来的厚厚一本博士学位论文<民国时期学术研究方法论>时,一种特殊的亲切感觉油然而生.该文向我们展示出一个内容丰富多彩的中国民是时期的学术方法论世界.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比较《中国现代汉语》、《中国文法要略》、《汉语语法论》三家对语气问题的分析,认为三家的研究对现代汉语语气系统的建立、对句类的划分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伊芙琳》和《马贩子的女儿》分别是现代著名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和D.H.劳伦斯的短篇小说代表作,不约而同地表达了两位作家对工业文明弊端和现代女性生存状态的关注.从空间理论和文学伦理学批评角度出发,解析两部作品中呈现的相似而又不同的物质、心理和社会空间,揭示伊芙琳和梅布尔在沉闷压抑的伦理环境中的矛盾心理和模糊的伦理身份,比...  相似文献   

13.
论罪刑法定原则及其中国化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罪刑法定原则源于英国大宪章,随实践的发展而逐步为各国的法律件所认可。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法律程序的正当和法律规定的正当。罪刑法定原则的理论基础是资产阶段的自由主义思想、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论、费尔巴哈的心理强制说及现代民主思想、人权理论。现代西方罪刑法定原则有其片面性,只注重人权保障而忽视对犯罪的预防。我国罪刑法定原则把打击犯罪和保护人民作为不可偏废的两个方面,并且把打击犯罪放在首位,体现了更为全面和科学的精神。  相似文献   

14.
人是交往中的人,目前我国社会交往存在交往异化的客观事实.现代西方哲学家历来关注交往异化问题,形成各具特色的交往异化理论.从现代西方哲学交往异化理论中汲取科学养料,扬弃我国交往异化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科学》杂志的发展史进行回顾,研究其办刊的过程、编辑出版情况及其对中国社会、科技等方面发展的贡献,以及与其主办者中国科学社的关系。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和考证法。结果《科学》杂志的编辑出版受到了国内外学术泰斗、名人政要的关注,虽然经历了一个复杂曲折的过程,但在其主办者中国科学社的努力下,一直持续到1959年。《科学》的办刊理念、管理机制、编辑出版的方式等都有自己的特色。结论《科学》杂志的编辑出版,在中国出版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它不仅传播科学知识,影响了国人的科学观念,还开创了最具现代意义的中国科学期刊模式;它还通过其示范作用,把西方科技社团的办会方式和与之依存的科学期刊办刊方式介绍给中国学会工作者和科学期刊工作者,并且将科学期刊的社会功能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6.
上个世纪初叶,一位严肃的思想家、伟大的艺术家--劳伦斯,在他的<虹>和<恋爱中的女人>这两部小说中表达了他希望建立一个全新的社会,实现人、自然和社会之间的和谐发展,以摆脱现代工业文明对人性的异化.当前我国正在提倡建立和谐社会,本文作者认为,劳伦斯的理想社会和我们的和谐社会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妙,二者都意欲在人、自然和社会之间构建和谐,以医治现代社会的一些痼疾及促使社会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7.
第一,认为语言不可能表达思想的全部内容。《易.系辞上》:“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言,其不可见乎?”第二,魏晋玄学命题。与“言尽意”相对。魏荀粲等提出“言不尽意”说,认为“象外之意,系表之言”都是“蕴而不出”的,所以“六籍(六经)虽存,固圣人之糠秕。”第三,西晋哲学家欧阳建提出“言尽意”的学说,认为“形不待名而圆方已著,色不俟称而黑白以彰,”客观世界是离开人的概念和语言而独立存在的。语言概念是人们用以说明客观事物的工具。他说:“诚以理得于心,非言不畅,物定于彼,非名不辩。”驳斥了魏晋玄学家“言不尽意”的论点。欧…  相似文献   

18.
以西方近代科学构造理论的公理化方法作为参照,研究明代农书《农说》中记载的农学阴阳论.结果表明,农学阴阳论运用了准公理化方法,即农学阴阳论中作物生成原理与天时、土性二论是定律与推论的关系,后者由前者逻辑地推出.  相似文献   

19.
诺贝尔奖是世界科技界的最高荣誉.20世纪早期,上海<万国公报>、<科学>和<东方杂志>等报刊先后向国人介绍了诺贝尔奖的设立情况;分别报道了1903年、1905年、1914年、1920年度诺贝尔奖得主名单;有的还对历年诺贝尔奖得主进行分类统计,并呼吁中国人奋起直追,争取获得诺贝尔奖.  相似文献   

20.
鲁迅曾经说过:"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1]基于这样的启蒙立场,鲁迅始终关注病态社会里的人的精神病苦,残酷地鞭打着人的灵魂,引发人们对国民性的深刻思考.本文力求从对<呐喊>与<彷徨>里的女性角色分析这一角度来探讨鲁迅是如何借用女性形象作为批判国民劣根性的载体,来表现小说深刻的思想主题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