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光电化学电池中测定球烯C60掺杂的过渡金属酞菁(MPc)在GaAs电极上所形成异质结的光伏效应,研究不同介质及不同过渡金属酞菁对光伏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1)C60与MPc在特定的有机溶剂中可形成新的加合物,以UV-Visible光谱表征,在长波部分有新峰出现;2)C60掺杂增强了MPc在GaAs电极上的光伏效应.与GaAs相比,△V可增强2~3倍;3)不同介质电对对光伏效应有较大的影响,I3/I是较好的介质电对.  相似文献   

2.
报道一种用溶剂热合成技术制备的配位光催化剂:[(ZnS)1.5NH2(CH2)2NH3]2。该化合物完全难溶于水、乙醇、丙酮、氯仿等有机溶剂,是一种多聚结构化合物。用该催化剂进行的活性紫X-2R染料光降解实验表明,催化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以TiCl4,有机羧酸等为主要原料,首先采用常温络合-控制水解技术制备出锶掺杂纳米TiO2无色透明水溶胶,然后使用0.5 mm口径的喷枪,在0.8 MPa压力下,利用普通喷涂技术将所制备的透明溶胶均匀的喷涂在玻璃表面或者烧杯内壁,得到了均匀透明的纳米薄膜。以酸性红3R染料溶液模拟染料废水,研究了锶掺杂纳米TiO2薄膜的光催化性能,同时探讨了体系pH,光照时间以及染料初始浓度对光催化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采用水热方法制备氮掺杂的二氧化钛纳米管(N-TiO2)光催化剂并进行光催化降解染料废水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水热法可以制备出结构有序、排列均匀的二氧化钛纳米管;分别用不同体积分数的甲胺、丁胺水溶液为氮源对二氧化钛纳米管进行掺杂,发现用丁胺水溶液[V(丁胺)∶V(水)=1∶3]为氮源的氮掺杂二氧化钛催化剂,当煅烧温度为500℃时,在模拟太阳光下对玫瑰红染料废水的降解率最高,可以达到98%,表明N-TiO2催化剂对玫瑰红染料废水具有较好的光催化效果.  相似文献   

5.
研究磺化酞菁铜(CuTsPc)L-B膜的制备方法,并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它的结构。结果表明:磺化酞菁铜(CuTsPc)是具有独特的平面分子结构的非两亲性长链分子,可采用静电相互作用来制备这种L-B膜。(CuTsPc)L-B膜中的磺化酞菁铜分子主要以面对面的二聚体形式存在,磺化酞菁铜分子平面按平行于载片平面的方式排列。  相似文献   

6.
在乙酸纤维素(CA)纺丝液中掺入多壁碳纳米管(MWNT),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得到MWNT掺杂乙酸纤维素纳米纤维MWNT/CA-NF,通过KOH水解将其还原为MWNT掺杂纤维素纳米纤维MWNT/RC-NF.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了纳米纤维的形貌变化和MWNT的排列情况.对MWNT/RC-NF进行表面改性后将四氨基钴酞菁(CoPc)修饰于纳米复合材料表面,制备得到碳纳米管掺杂、酞菁功能化纳米纤维(MWNT/CoPc-s-NF),初步研究其对染料废水的催化氧化降解脱色性能.结果表明,MWNT的引入能有效提高CoPc的催化反应活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加入去离子水和单独使用乙二醇、丙三醇配制成液体染料,在室温下测试它们的吸光度和最大吸收波长,从而了解这两种有机溶剂单独使用时对染料溶解度的影响,并尝试把乙二醇、丙三醇和乙醇混合使用,找出一个使染料溶解度达到最大的配方.实验结果表明混合使用乙二醇、丙三醇和乙醇对提高染料溶解度的效果最好.配方:黄色染料1 g.去离子水30 mL.乙二醇6 mL,丙三醇3 mL,乙醇6 mL.  相似文献   

8.
在PartisilsC18柱上,以磷酸盐缓冲液-乙腈-甲醇为流动相,215nm紫外检测,测定蜂王浆及其制剂中10-HDA的含量。实验结果,回收率分别为99.08%和100.3%精密度良好。  相似文献   

9.
张桂恩  张跃 《河南科学》1992,10(3):250-255
以酞菁环为母体研制的系列蓝色染料,具有色调纯正、物理性能良好、在水和水溶性有机溶剂中有优良的溶解性能。用这类染料所配制的蓝色记录液长期放置不会产生沉淀。不堵塞记录仪的喷头,从而可以广泛地用于各种记录系统和书写工具。  相似文献   

10.
MFI型沸石填充硅橡胶分离膜的制备、结构与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ZSM-5沸石或硅沸石(silicalite-1)填充硅橡胶制成了疏水性分离膜,它对有机溶剂/水系统的渗透蒸发性能与膜的组成、结构以及吸附、脱附行为有关.所填充的沸石结构性质(如硅铝比、阳离子、Si-OH缺陷以及结晶度等)是影响膜分离性能的关键因素.用结构完美、疏水性优良的硅沸石制备的填充膜其乙醇/水的分离系数α可达30.基材硅橡胶本底的分离性质也影响填充膜的性能.填充膜对正丙醇/水、异丙醇/水、丙酮/水系统的分离效果不同与这些有机分子的分子尺寸及极性有关.本文还研究了填充膜的机械性能随填充量改变的规律.  相似文献   

11.
报道一种用溶剂热合成技术制备的配位光催化剂 :[(ZnS) 1 .5NH2 (CH2 ) 2 CH3]2 。该化合物完全难溶于水、乙醇、丙酮、氯仿等有机溶剂 ,是一种多聚结构化合物。用该催化剂进行的活性紫X - 2R染料光降解实验表明 ,催化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采用掺杂和表面修饰技术制备LaFeO3乙醇气体传感器,明显地改善了传感器的特性。元件的灵敏度β≥10(当乙醇气体浓度为200×10^-6时),乙醇气体和汽油的分离度α为14.3,在整个相对湿度变化范围内,元件阻值的相对变化在4% ̄6%之间,元件不通电存放7d,其初期恢复时间为70s,不通电贮存270d,其初期稳定时间小于3d,在使用环境中连续工作90d其阻值相对变化率小于5%。  相似文献   

13.
采用掺杂和表面修饰技术制备LaFeO3乙醇气体传感器,明显地改善了传感器的特性.元件的灵敏度β≥10(当乙醇气体浓度为200×10-6时),乙醇气体和汽油的分离度α为14.3,在整个相对湿度变化范围内,元件阻值的相对变化在4%~6%之间,元件不通电存放7d,其初期恢复时间为70s,不通电贮存270d,其初期稳定时间小于3d,在使用环境中连续工作90d其阻值相对变化率小于5%.  相似文献   

14.
以莰烯为原料,先经Vilsmeier-Haack甲酰人反应制得E型莰烯醋,将后者控制氧化得E型8-莰烯基甲酸。在硫酸催化下使2分别与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进行酯化反应合成了2的四种酯,并进行了纯化和结构分析,氧化及酯化的得率都较高,而且甲酯与乙的香气良好。  相似文献   

15.
制备了一系列烷氧基轴向取代硅酞菁,改善了硅酞菁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轴向取代的金属酞菁配合物相对于周边取代的金属酞菁配合物更易于制备。对这3个化合物进行了系统的结构表征(核磁氢谱、红外光谱、液相色谱-质谱联用),证实了这3个化合物是目标产物,并在不同溶剂中对它们进行紫外光谱、荧光光谱测试。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一种新的数字信号处理方法——matrixpencil方法。叙述了matrixpencil方法的基本原理、矩阵的moore-penrose广义逆或伪逆以及矩阵的奇异值分解,推导了matrixpencil方法的计算公式,研究了matrixpencil方法在冲击电压数字测量中的抑噪能力,指出了对于指数型和指数振荡型冲击电压,matrixpencil方法是一种有效的算法,可提高冲击电压数字测量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7.
四磺化酞菁铝在水,醇—水,胶束体系中的二聚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四磺化酞菁铝(AlTSPc)在水、醇(甲醇、乙醇、丙醇)-水、胶束体系中的二聚行为,测定了配合物在上述体系中的二聚常数。结果表明:AlTSPc形成二聚体是一个慢反应,醇、胶束均可使二聚体发生解聚。  相似文献   

18.
报道了用溶胶-凝胶方法制备的染料掺杂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和纳米粒子掺杂复合材料的非线性折射率,光限幅效应,光致和电致二次谐波的产生,并讨论了这些非线性光学效应的起因。  相似文献   

19.
对不同结构与性能的聚苯胺,因电子或极子跃迁而引起的可见-近红外区的光学吸收特性进行了研究,详细讨论了掺杂聚苯胺分子构象对其光学吸收的影响.从该聚合物的染料增感作用研究中发现了孔雀绿、酞菁铜和分散橙对该聚合物均有增感作用,可较大幅度地提高其光吸收特性.  相似文献   

20.
以硫酸钛为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超临界干燥法制备TiO2纳米粒子润滑油载荷添加剂。采用红外光谱、BET氮容量吸附、透射电镜、热生-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TiO2纳米粒子的特性进行了表征,分析了制备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采用强烈搅拌、匀速滴加絮凝剂、控制反应终点的pH值以及用乙醇为介质进行超临界干燥的方法制备出的TiO2纳米粒子的平均粒径为15-20nm,比表面积约为100m%2/g,其结构为锐态型,表面有微量水和乙醇吸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