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女性在性文化审美中占据主角地位,不仅仅因为从性美学角度看女性美是美中“精品”,还受历史、伦理、文化、心理等诸多因素影响,这一审美倾向的形成是生物因素、社会因素、文化因素与心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苏轼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文化现象,其人格代表了华夏文化豁达大度和乐观向上的民族精神,给人以“悦神悦志”的审美享受。本文从苏轼人格的文化内涵和美学特征两方面入手,认为苏轼人格立足于坚实的文化心理基础,代表了宋人立足社会的心理归隐方式,是宋代文人群体心态的反映;它具有风流标格、随物赋形、自然萧散、诙谐戏谑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3.
文章分析了当前文艺理论领域手稿派和美反映派对文学实验实践性的研究,认为审美反映理论强调作品对确立读者实践理性的意义是对文学实践性研究的发展,但从审美反映理论的理论根源来看,它对文学实践性研究必然面临着如下问题:正确认识作家的审美需要与人的社会实践需要之间的关系;正确认识作家审美需要的社会历史性。  相似文献   

4.
历史与审美、文化与哲学在中国美学的源头本是一体多元现象,近代学科分工独立后,学术研究往往又存在固守各自领域的习惯定势。本文融历史、文化、美学、哲学等交叉研究方法,重在以审美视角观照西域文化,选取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历史尘封的楼兰、胡杨墩、达玛沟、克里雅河等文化景观,展开文化旅行与审美历程,究诸史料,亦颇有据。  相似文献   

5.
刘富丽 《韶关学院学报》2005,26(10):110-113
文学语言能比普通词语更生动、形象、曲折含蓄并变化多端地反映时代精神,它最富于表现力。因此,通过学习文学语言是了解不同时期的文化态势的一个重要途径。英美文学课作为英语专业高年级的一门主干课程,其教学目的在于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同时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和文化的了解。文学现实层面与审美层面双层同构的特性和文化的两个层面,即公开文化和隐蔽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是契合的。文学课教师应利用这一特征在教学中于两个层面上观照文化。  相似文献   

6.
文章分析了当前文艺理论领域手稿派和审美反映派对文学实践性的研究 ,认为审美反映理论强调作品对确立读者实践理性的意义是对文学实践性研究的发展 ,但从审美反映理论的理论根源来看 ,它对文学实践性研究必然面临着如下问题 :正确认识作家的审美需要与人的社会实践需要之间的关系 ;正确认识作家审美需要的社会历史性。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种古老的历史认知方式,循环观在东西方文化与文学中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传统.无论是东方思维模式下的儒道佛文化体系,还是西方思维模式下的社会历史理论,都有将社会历史的发展看作是一个循环演化过程而不是线性进化过程的思想倾向.受这一文化传统的滋养,文学中的部分历史叙事不可避免地沾染了历史循环演变的悲观色彩,从而呈现出与历史进化论指导下的历史叙事相迥异的审美风貌.  相似文献   

8.
席勒美学始终表现着理想与现实、理论与行动之间的矛盾。他的美学思想中互相矛盾的两极,实际上是互相限定、互相补充的。作为精神自由而存在的审美活动,与对象是互相观照的关系,而不是欲学求的关系。只有将审美对象作为“活的形象”,人才可能是自由的。席勒美学的指向,是一个审美的社会的实现,而不是审美主体自我心性的愉悦的实现。席勒之后,西方美学发展中从现实退回到内心的理论是对席勒美学思想的误读。现代主义美学理论一味地向内心收缩,距离席勒的出发点越走越远。而后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对现代主义美学的修正,不过是又走到了席勒的终点。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文学批评形态以1995年为界,从形态学角度看,八十年代初期,文学批评珍藏讪文革时期的政治历史批语形态转型为现实主义批评形态,从文学本体观和价值观角度看,则由文革时的政治功利性转化为社会功利性,依然没有改变文学批评的功利性性质,而八十年代中后期以来的文学批评在主流意识开放的契机下,全方位的收西方现代思潮,呈现出多元化格局,明显地蕴含着审美性的性质。》  相似文献   

10.
审美与功能美首先表现在功能审美与人的精神占有的契合。室内设计所具有的功能美把科学技术、社会前进的目的性直观的以视觉感知的方式呈现在我们眼前,因而对功能美的观照就成为人们对先进技术、社会进步的一种感性和精神的占有。室内设计的功能美是通过人与物的关系体验使人感受空间环境的场所精神和氛围的。不同的地域文化、社会习俗,通过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价值观念等反映在室内设计中;  相似文献   

11.
综合运用语言学、文艺美学理论,结合当前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成果,探讨人工智能文学的生成逻辑和存在问题。人工智能写作是一种“为文本而文本”的制造行为,脱离了社会语境和历史文化的蕴藉,创作过程缺乏创造性,生成文本缺乏情感。从文学审美角度看,人工智能技术使类型化文学作品量产成为可能,审美趋同化现象日益明显。合理评价人工智能文学,除了摒弃极端思维,还需以客观理性、开放合作的态度看待科技进步与文学发展的关系,促进人工智能技术与文学创作相融合,为文学发展提供新的可能。  相似文献   

12.
从价值追求与价值取向变化轨迹的视角,通过对1978年以来知青作家部分知青文学“经典文本”的重新审视及“老三届”文化热价值导向的研究,提出“个人空间”和“公共空间”关系在“知青文学”价值追求中的意义;分析了知青历史参与者不同政治、文化、经济背景对历史本质认识的差异;考察了在80~90年代社会经济结构重大变化背景下,知青文学价值尊崇的不同倾向,价值标尺的转移与确立;探讨了文学、价值取向与历史语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从西方文化实体的宇宙观出发,对西方艺术的美学问题进行了探计,通过对古希腊、中世纪欧洲、近代欧洲文化和艺术发展的历史线索的研究,进一步论述了“典型”问题是贯穿于西方艺术创作和艺术审美过程的基本问题;也是西方艺术创作和艺术审美的最高理想.  相似文献   

14.
论葛利高里     
本文就肖洛霍夫的代表作《静静的顿河》中的主人公葛利高里的形象进行分析论证,从葛利高里的军役政治生活和爱情纠葛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提示葛利高里的性格特征,以及在其形象中表现出的悲剧美感,说明葛利高里世界文学中不朽的人物形象之一。从美学的角度来观照,这个悲剧形象是如何实现它的审美价值的,对读者的审美享受进行一番沉思和开掘,以期在审美质量上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5.
试从“文化蕴含”的广角,对京味儿文学予以观照,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探讨京味儿文学的历史成因和三个文化层次。其中论述了“一种地方特色的‘味儿’,实际上是一种地方文化特征的体现”,在构成“味儿”的诸因素中,“人是文化的结晶”。高层次、高品位的京味儿文学必须将注意力放在塑造既具有地方性格特征又具有深层次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人物形象上。指出了老舍的创作即是京味儿文学“高层次”、“高品位”的文化追求;并从老舍特殊的文学地位中进行了多向性的文化思考,得出了老舍是当之无愧的世界量级的京味儿文学作家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高尔基的美学思想与当时社会的审美理想有着迥然不同的特点,那就是:主张学应关注现实,服务社会,在反映生活真实性的同时。展示了社会发展的未来前景,体现了乐观,自信的情调;主张学应录肯定人,鼓励人生活的信心;强烈的悲剧精神和追求崇高。其审美理想开创了社会新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17.
电影《人生》把对历史的反思,对传统文化的观照,对当代社会发展的探索和对青年一代的理解综合在一起,通过主人公高加林的事业悲剧和爱情悲剧,塑造了一个“具体性和规律性、持久的人性和特定的历史条件、个性和普遍的社会性结合起来”(路遥语)的典型形象。其角度之新、容量之大,开掘之深,都说明高加林是个蕴含了极丰富的审美信息的艺术形象。本文试对高加林艺术形象的美学意义做个初步分析。高加林艺术形象的美学意义最充分地体现在他对社会的认识和事业的追求上。高加林是一个有知识、有进取心的青年农民。他生活在变革时代,具有双重的经济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文学是人学”的角度梳理当代文学50年的发展,认为当代文学所表现的人经历了这么几个阶段:政治性(神性)的人;真善美的人;非理性的假丑恶的人;日常生存中的俗人;感性欲望中沉浮的人。与此相应,当代文学的审美风尚也依次发生了这样的嬗变:政治伦理美学、人性论美学、审丑的现代主义美学、生存论美学、感性美学。当代文学审美风尚的变化是对人的认识的变化差不多同步进行的。对人的认识的更新,是新的审美表现方式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部系统研究当代十七年文学的专著 ,《十七年文学的时代性思考》的意义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 ,深刻的历史意识 :表现在本书中 ,即是自觉地将一种文学思潮、文学现象和作家作品放在时代背景和历史坐标上加以审视 ,在其价值认定和审美评定上 ,紧密结合一定历史时代的政治特征和文化特征进行自觉的思考 ,从而以许多创见性的成果弥补了此前的空白点 ;其次 ,鲜明的主体意识 :作者在深入历史的基础上 ,又能超越历史而立足于时代的审美制高点来建立自己的审视坐标 ,自觉地把十七年文学放在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考察 ,进而作出富有时代前沿的独特审美判断。将十七年文学作为一个文学时期或一个文学单元 ,从多方面来分析其成败得失 ,所体现出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从批评价值上说是超越时空的  相似文献   

20.
周月娟 《西藏大学学报》2001,16(3):51-53,56
藏族宗教雕塑的历史、品类和题材,并阐明撰写本文的目的和意义;用审美的眼光观照藏族宗教雕塑文化,再现宗教雕塑的艺术魅力,挖掘其蕴含的丰富的人性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