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每个民族都有植根于自己土壤的独特文化,然而文化的这种差异对翻译造成的影响可谓举足轻重。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翻译工作者,不仅要精通源语(Source language)和目的语(Target language)两种语言,同时还要熟悉这两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在本篇论文中,笔者将探讨文化和翻译之间的关系,并着重从以下六个方面介绍文化对翻译产生的影响:地理环境,宗教信仰,思维模式,风俗习惯,文化心理以及文化空白。  相似文献   

2.
刘爽 《科技资讯》2006,(2):148-149
翻译的根本任务就是进行思想文化交流、促进社会进步。文化是一个民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民族特点,是不同民族在特殊历史条件里的独特创造。可以说翻译与文化有密切的关系。翻译促进个民族互相交流和理解。因此,翻译应像一面镜子反映出原著当中的异国情调,译者应把“文化传真”作为文化翻译的一个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3.
杨柳 《科技信息》2012,(22):157-157
民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因其语言和文化背景的不同而不同,因此,研究民俗翻译要在文化翻译研究的大背景下进行。本文从文化翻译观角度,结合文化翻译观的理论知识,以民俗翻译为例探讨民俗文化英译中的翻译策略,分析文化翻译理论在民俗英译中的适用性问题。通过对民俗翻译的研究和分析,了解文化翻译策略的优越性,以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实现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4.
由于民族文化差异,中西方对颜色词所赋予的文化内涵也不尽相同。了解并掌握这些颜色词的差异,并在翻译时采用直译、意译和替换等不同的翻译技巧,有助于人们克服中西方文化冲突,促进英汉民族间的跨文化交流与融合。  相似文献   

5.
英语习语短小精悍,寓意深刻。它清晰地反映了英国民族的文化特征,所以说做好习语的翻译工作,不仅能够更好的弘扬一个民族的文化,而且可以让人们更好的了解一个民族的历史传统和风俗习惯。  相似文献   

6.
借助文化翻译观的研究理论,探讨诸语境制约因素对翻译活动的影响。翻译是一种语言活动,也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文化翻译观强调翻译活动受到译语的文化语境的影响和制约。制约翻译活动的译语文化语境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译语文化传统、意识形态、民族心理、文化交流程度等。  相似文献   

7.
潘诚 《皖西学院学报》2003,19(3):110-111
翻译是一种艺术,是一种驾驭中西语言的艺术,是一种带有创造性的艺术。要搞好中西语言的翻译工作绝非易事。它要求译者要有扎实的中西语言的基本功,熟练地掌握所译语言,熟悉文字国(或民族)的地理、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等因素,加强文化修养,掌握中西语言互译时的特点及不同的表现方法。本文就翻译中涉及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剖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郑丽君 《科技信息》2010,(26):I0157-I0158
翻译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它的最终目的是文化交流。不同民族的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环境,语言风格都是不同的,这难免就会造成社会文化的差异。所以在翻译过程中,必须把文化的差异作为考虑的第一因素。同时,人类的思想观念又有惊人的相似,两种文化是有相似性和相通性的。本文从文化的角度,谈及文化移植在翻译中的体现,具体分析了文化的冲突,空缺和重叠。  相似文献   

9.
文化角度下的中英隐喻互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隐喻作为一种语言修辞现象和认知方式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无所不在,同时,它也是一种文化现象.由于中英两个民族拥有不同的社会价值观念、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就使得中英隐喻在共性基础上又具有鲜明的民族个性.而英汉互译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不仅涉及英汉两种语言,同时也涉及两种文化.正是由于文化因素的影响,隐喻的翻译就成为翻译中最为复杂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翻译不仅是一个语言转换过程,更是一种文化传递过程,文化的普遍性和民族规约性决定了文化意象的共性和特性,文化意象在翻译中有不同的生成方式:归化、异化、描写翻译、减译法和功能翻译等.  相似文献   

11.
黄宇杰 《科技咨询导报》2009,(1):229-229,231
每一种民族文化都有其长久发展的独特魅力,诗歌就是这一文化的集中体现。如何处理好源语和目的语之间的文化差异直接影响翻译的质量和效果。诗歌翻译就是一座桥梁,中西不同的文化就是两个岸,桥梁应尽力稳固地连接着两个迥异的岸。而诗歌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也必将更好促进文化的交流与交融。只要译作能够生动、全面地再现源语作品并为目的语读者所接受,处理文化差异的方法就是合理的、恰当的,且值得在文学翻译领域内宣传和传播。  相似文献   

12.
文学离不开形象。不同的民族由于风俗习惯、历史文化、民族心理等方面的差异性 ,对同一形象有着不同的理解和感受 ;或者 ,表达相同意义却要借助不同形象。处理文学翻译中的形象有以下四种基本措施 :(一 )保留形象 ;(二 )更换形象 ;(三 )增加形象 ;(四 )取消形象  相似文献   

13.
受历史传统等因素的影响,不同民族和地域的人们对同一文化信息的接受、理解会出现历时性和共时性偏差,造成翻译中的错位。基于此,分析跨文化翻译中的文化错位现象,以阐释学作为理论基础,探讨《论语》中"君子"与"小人"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4.
盛媛 《科技信息》2011,(36):162-165
文化和语言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的关系。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的载体,反映了各种社会及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并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另一方面,文化的发展和传播要靠语言,并影响语言的各个组成部分。而要将一个民族的语言和文化对外进行传播,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翻译。翻译的过程不仅是语言转换过程,而且也是反映不同社会特征的文化转换过程。所以,要成功地进行翻译,必须掌握所翻译的语言及其所承载的文化,并消除因中西文化差异而给翻译带来的负面影响和不便。本文着重从地理环境、历史文化、思维习惯、宗教信仰、价值观念和风俗习惯等几个方面来探讨和分析中西文化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几种常见的处理文化差异的英汉互译的方法和策略,进而指出如何在翻译实践中选择适当的翻译方法和策略,从而进行恰当、合理、灵活的文化转换,完成翻译的文化交流之使命。  相似文献   

15.
邹少先 《科技资讯》2008,(1):148-148
翻译的复杂性与翻译理论研究的开放性决定了文化翻译理论产生的必然性。文化翻译是综合文化学、跨文化交际学和文化语言学来研究翻译活动的一种新的角度。把握和理解文化翻译的概念,认清文化翻译的目标,对我们研究翻译有着许多裨益。同时对文化翻译的基本原则和手法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适应今天全球化下的文化融合和冲突,更好的理解他国文化和传播本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6.
受历史传统等因素的影响,不同民族和地域的人们对同一文化信息的接受、理解会出现历时性和共时性偏差,造成翻译中的错位。基于此,分析跨文化翻译中的文化错位现象,以阐释学作为理论基础,探讨《论语》中"君子"与"小人"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7.
唐燕 《科技信息》2013,(12):170-170
什么是翻译?简单地说翻译就是把一种语言用另外一种语言表达出来,其本质是将两种语言所承载的信息进行等值互换。翻译涉及两种语言:源头语言(Original或Source language)和目的语言(译成的语言Target language)。翻译有直译、意译和音译。由于语言在词汇、语法、句子结构等方面的差异性,把源头语言机械地逐字逐句地转化成目的语言是不可能的,所以翻译又是再创作。而翻译又必须忠实于原文,讲究信达雅,将二者充分地结合起来就需要探讨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18.
结合非洲、美洲及亚洲等地口传文学翻译实践与理论研究,就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经典外译所涉及的翻译类型、翻译目的、翻译策略问题进行阐述,将少数民族文学翻译的目的分为"为舞台再现服务""为文化研究服务"和"为文艺研究服务"三类,并分别讨论相应的翻译策略,以期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文化"走出去"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韩蓉 《科技信息》2013,(19):253-253,256
文化负载词是民族文化智慧的结晶。对其的准确翻译可促进跨文化交际也有利于传播民族文化。本文以我国民族性文学作品中的翻译实例为例,探讨了将彼得.纽马克的交际翻译及语义翻译理论应用于汉语文化负载词翻译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从文化差异角度浅谈商标翻译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慧娟 《科技资讯》2007,(21):162-163
商标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地域、民族文化、美学特征,因而商标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形式,它不仅是一种语言翻译,更是一种文化翻译。因此,本文就从文化差异在商标翻译中的影响来探讨商标翻译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