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旨在研究受试者对不同特征音乐的心理生理反应, 探索脑电长程关联特性. 招募 10 名在校学生作为受试者, 参与 4 种具有不同物理特征的音乐聆听任务, 并完成自我情绪评价, 同步采集受试者任务期间的头皮脑电信号. 针对音乐刺激脑电的非平稳非线性特性, 使用一种检测非平稳时间序列的长程相关性非线性方法——去趋势波动分析, 通过计算脑电信号分频段序列的标度指数分析脑电信号长程相关性, 并结合行为学数据, 探究不同音乐特征对情绪加工的影响. 实验结果显示, 升调版欢快乐曲诱发的积极情绪感受会显著降低, 而无论升调还是降调都会显著降低悲伤音乐诱发的悲伤情绪效应; 在不同音调特征的音乐刺激诱发下, 受试者在 alpha, beta 频段上还表现出明显大脑偏侧化特点, 左半球脑动力表现更活跃. 所应用的标度指数可以反映不同音乐刺激下脑电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音乐与政治的相互作用关系。即音乐内容即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又是对政治的反映;政治不仅影响音乐作品的题材内容,还影响着它的体裁形式;音乐既从属于政治,又影响政治。因此我们应该依据音乐与政治互相作用的关系唱响时代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3.
疲劳干预与缓解一直是脑科学领域研究的重要问题,其中音乐干预已成为疲劳的调节措施之一。然而,现有音乐对疲劳的干预效果参差不齐。目前,有研究使用脑电信号转化成的音乐——脑波音乐进行生理状态调控,其在多项调控研究中(疼痛、睡眠等)表现出了积极的干预效果,我们猜想携带生理信息的脑波音乐对疲劳可能具有更佳的干预效果。为了探索脑波音乐干预疲劳的效果和机制,本工作招募了75名健康大学生,随机分为4组,在利用自主设计的范式对被试进行疲劳诱发后,分别让他们聆听游戏态脑波音乐、睁眼静息态脑波音乐、非脑波音乐和无声刺激进行疲劳干预。实验全程记录被试脑电信号,并让被试在音乐干预前后填写疲劳自评量表。对音乐干预前后的疲劳行为数据的分析显示,游戏态脑波音乐、睁眼静息态脑波音乐和非脑波音乐均对疲劳具有干预效果,而其中游戏态脑波音乐的效果最为显著;进一步的脑电脑网络分析结果揭示了游戏态脑波音乐可使被试在beta频段下前额叶、额叶、顶叶、双侧颞叶和枕叶间的连接减弱。  相似文献   

4.
陈小宁 《科技信息》2009,(23):I0118-I0118
音乐作品能适时强有力的反映时代特征和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民族风格给了音乐创作的广阔舞台和顽强的生命。中国的传统音乐,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浓缩着中国文化的精髓,凝聚着各族人民的智慧,中国传统音乐不仅是中国民族音乐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是中国音乐的本质。要发扬光大中国的民族音乐,唱响时代精神,就必须扎根于民族的土壤,反映民族文化,反映时代特征,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5.
优美的音乐可以带给学生感官上的刺激,能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乐趣。优秀的音乐作品还能让学生的情感在欣赏音乐的联想中得到关得熏陶、精神上的满足,从而达到陶冶情操、升华人格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在音乐艺术的领域中,钢琴音乐是最重要的一环。自钢琴发明以来,制作技术不断改进,涌现出了许多名的钢琴演奏家,同时演奏艺术也随之迅速发展,许多名作曲家们也对钢琴特别偏爱,写下了不可胜数的优秀的钢琴作品。  相似文献   

7.
陈思 《韶关学院学报》2002,23(7):103-106
如何对不同的钢琴作品作出合理的呼吸处理,是让音乐“活”起来的重要手段之一。要根据音乐特点划分出乐句,乐段等,通过呼吸变化的二度创作,反映出作品的深层意蕴。钢琴演奏在速度,力度上的处理与呼吸关系也很密切,演奏一部钢琴作品,反映了演奏的心声和情感,这些心声和情感往往通过呼吸来体现,器乐音乐有了呼吸才能有韵。  相似文献   

8.
民间音乐作为中国民族音乐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是流传于民间的音乐体裁,包括说唱音乐、民间戏曲、民间乐器和民间歌曲等。民间音乐来源于民众,与民众的生活相贴近,直接反映出社会的变化发展和生产生活,发展和传承民间音乐是弘扬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途径,因此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发展十分之必要。本文就对湖南炎陵客家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发展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歌剧是莫扎特音乐创作的最爱,在他短短的一生中,共创作了22部歌剧。他在歌剧创作中突出音乐的主导地位,创造性地使音乐与歌词有机统一,赋予每个角色以独特的音乐形象,善于运用重唱的手法展开戏剧性情节和对人物的心理刻画。他的歌剧反映了时代的呼声,音乐通俗易懂,具有德国民族民间音乐的气息。  相似文献   

10.
音乐具有反映生活的审美特征,音乐审美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的声乐教学在审美方面存在种种问题,声乐教学必须重视音乐审美,有效克服当今声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对音乐速度差别感受阈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用最小变化法测量音乐速度差别感受阈限。采用两段速度分别为=80和=120的标准音乐材料(教堂歌曲《Amazing Grace》和贝多芬《G大调小步舞曲》,Midi格式),用Finale Notepad 2008进行编辑,每一段标准音乐有10段速度渐变的对比刺激(渐变节拍分别为2和4),用Windows Media Player 11播放器播放标准音乐和对比音乐,让被试判断两者的速度有无差异。结果表明,对速度差别的感受阈限随着标准音乐材料的速度增加而提高,差异显著,验证了费希纳-韦伯定律;同时对人们生活.作曲家创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发现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之下,学生对音乐课不感兴趣,积极性不高。因为音乐学科并未列入考试范畴,往往不被重视,课时也就常被挪用,学生又受经济、文化、家庭因素的影响,音乐知识薄弱,音乐素养不高。作为教师,就要充分利用每一节课,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以促使他们音乐素质的提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相似文献   

13.
王时 《科技信息》2009,(29):172-173
中国的本土演唱方法,具有区域性,方言性,和民族性。由于它的属性所决定了它的独特性。因此它更能反映出中国人文精神的内涵,更能代表中国人文历史的厚重。如今我国的社会现状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由文革后的一种思维模式,变成现今多种不同的思维模式,真正做到了百家争鸣。我们的时代是多元的思想,多元的文化,因此多元文化就必然以多元的面貌显现在音乐之中,音乐的多元性才能反映出社会与时代的多元性,一种模式只能代表一种思维,要想反映多种不同的思维,就必须有多种音乐的模式。  相似文献   

14.
《科技知识动漫》2008,(3):32-32
为什么有时候眼皮会无缘无故地跳起来?这是由于眼睛周围的肌肉受到刺激而产生的反映。比如,看书时间过长,眼睛过度疲劳;失眠或睡眠时间太长;喝酒,眼睛受到刺激;光线或化学药品刺激了眼睛,以及眼睛里混进异物,某些眼病,都会引起眼皮跳动。  相似文献   

15.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与绘画、建筑、舞蹈等是有区别的,音乐是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声响来表现内容的。音乐声响对感觉器官的刺激引起其他器官的感觉称为“联觉”。学生在音乐欣赏过程中,音的高低、音的强弱、音的长短与乐曲表现的内容、情感都有联觉体验。  相似文献   

16.
律动,是指音乐进行中的游戏、歌舞表演等内容。瑞士著名音乐教育家达尔克洛兹认为:人对音乐的情绪体验及人对自身情绪体验的认识反映都是通过自己的身体和动作来进行的,在音乐训练中,只训练耳朵和嗓子是不够的,人的整个身体都必须经受到训练。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们有责任帮助有不良情绪的中学生消除不健康的心理因素。实践证明,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有效的。音乐教学责无旁贷地分担这一重任,在培养音乐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发展,为塑造新一代接班人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音乐是时间的艺术、声音的艺术,它通过有组织的乐音来构成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人的思想感情。本文针对音乐这一特点,阐述了音乐教育中的美育、智商、德育三方面的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19.
食后宜欣赏音乐。《寿世保元》中:“脾好音声,闻声即动而磨食。”道家书中亦有“脾脏闻乐则磨”之说。从这里人们得到的启发是:柔和轻快的音乐,乃至赏心悦目的环境,都可以作为一种良性刺激而通过中枢神经系统调节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  相似文献   

20.
奥地利著名物理学家薛定谔从小在家庭里受到音乐的熏陶,他的母亲与姐妹都长于演奏。他工作以后,无论怎样忙碌,每晚总要聆听一支乐曲。他曾对朋友说:“音乐刺激着我的智慧。”在做学问时,遇到了难题,他就请人给他弹两支曲子,甚至一遍一遍地重复,直到他心中茅塞顿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