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探究人口的数量与质量对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影响,资源利用开发对环境的影响。换言之,中国的资源环境能否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口问题的解决,包括人口数量问题、人口素质问题和人口结构问题。  相似文献   

2.
江汉湖群湖泊资源特点及其开发利用保护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在大量野外调查和遥感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湖北省江汉平原及鄂东沿江平原湖区湖泊资源的特点,湖泊环境变化及其发展趋势,针对湖区面临的生态环境压力,进而提出了湖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明清时期,地处江汉平原的潜江自然灾害特别是洪涝灾害频仍,灾害影响了潜江的人口发展,制约了农业经济与城镇的发展,并带来了流民、田地不清等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4.
江汉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棉基地之一,有着丰厚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发展特色农业条件得天独厚。然而人口剧增、自然灾害频繁、农业生产结构不合理等因素制约了江汉平原特色农业发展。江汉平原农民的增收,应针对特色农业发展的限制因素采取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文章系统回顾了2000多年来贵州人口增长与区域开发的进程及其人地关系的演进特征,从人口增长、水土资源开发和环境变迁等角度揭示了这一自然、社会环境特殊的地域,现代社会人地矛盾形成的历史根源,以此为契机,论述当前主要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探讨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20世纪中叶以来,人类社会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等一系列问题的严竣挑战。篷勃发展的工业又明实践活动,加剧了人与自然的冲突。  相似文献   

7.
《世界知识》2008,(17):11-11
美国最新的人口普查报告预测,到本世纪中叶,美国人口将从目前的3.02亿增加到4.39亿。届时人口的种族构成将进一步多样化,白人将失去占人口大多数的族群地位,成为少数民族。  相似文献   

8.
从历史的角度阐述了江汉平原垸田开发的过程以及效应.通过分析,发现垸田兴衰与湿地演化呈现出明显的负相关性,垸田开发不但改变了湿地空间格局、降低了生物多样性,而且影响了地区发展的可持续性.要实现江汉平原湿地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协调好人地关系,切实保护湿地资源.  相似文献   

9.
曲靖开发历史较早,环境、资源、人口形势更严峻,在中心城市周围,工业污染与生活污染已到了不治理不行的地步。人口密度接近全省的2倍,就业形势日趋紧张,人口素质期待迅速提高。资源、环境和人口策略均亟待改革和调整。再造自然,扩大资源储备,花功夫整治环境污染,落实“科教兴市”战略,建立人才优势,是曲靖市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0.
信息资源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大开发不仅面临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人口等人类生存空间的挑战,又面临现代科学技术进步与地区不平衡的挑战。实施西部开发应以信息资源为基础,用准确、高质量的信息作为西部开发的基础性、指导性依据,宏观规划、因地制宜,实行西部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1.
大气细颗粒物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主要污染物之一.该文以湖北省为例,采用LUR(土地利用回归)模型对各监测站点的PM2.5浓度进行空间化模拟,并考察污染暴露强度的空间分异特征,为PM2.5污染分区防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湖北省各站点PM2.5浓度差异较大,平均浓度高于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浓度大小受到站点风速、气温、海拔与3 km缓冲区内绿地面积等因子的显著影响,风速升高会加重污染,后3个因子增加则有利于降低污染.2)基于LUR模型的空间化结果显示,PM2.5浓度在省域尺度上呈现出明显的“中部高、东部低、西部最低”的梯度差序特征,其中武汉城市圈、江汉平原与襄阳部分地区污染较重,鄂西地区普遍较低.3)构建顾及人口分布疏密的PM2.5暴露强度指数,发现PM2.5暴露强度与人口密度大小存在较高的空间相关性.全省超过90%的人口和面积处于中等及以下暴露强度,总体健康风险较低.暴露高值区相对分散,主要集中在以武汉城市圈为核心的中东部地区.  相似文献   

12.
湖北省土地利用状况遥感调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采用1999年最新的LANDSAT TM假彩色合成图像,采用人机交互式遥感解译方法和ARC/INFO地理信息系统对湖北省的土地利用进行了1:250 000比例尺的遥感调查与制图,调查结果显示,湖北省土地利用结构中,农用地占92%,而耕地占农用地的42%,耕地中基本上是水旱各半,耕地主要集中在江汉平源,鄂东沿江平原和鄂北岗地,耕地 化程度最大的江汉平原耕地占其土地面积的68%,全省水域用地约占土地总面积的6%,建设用地约占2%。  相似文献   

13.
明朝中后期,社会商品经济发展,社会风气亦由简朴到奢靡渐渐转变。住宅作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在这种社会风气影响之下也发生很大变化:僭越行为日渐发生,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4.
建立农业生产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从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三个方面对2000年—2017年湖北省农产品主产区的农业生产效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 湖北省农产品主产区的农业生产效率总体表现不佳,说明农业生产的投入产出状态欠佳;2) 农业生产效率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时空分异规律:时间上表现为稳步提升,空间上,县域分异格局表现为农业生产效率水平较高的县域主要集中于鄂中和鄂北岗地,传统的商品粮基地江汉平原的农业生产效率相对较低,板块分异格局表现为咸宁板块〉孝荆板块〉襄随板块〉黄鄂黄板块〉宜荆板块;3) 农业生产效率的时空变化受自然条件与人文因素的综合影响,自然条件主要集中在地形和土壤;人文因素则包括农业劳动力、播种面积、农业机械化水平等.  相似文献   

15.
对今文山地区来说,移民活动的高潮是到了清代中叶特别是雍正朝大规模改土归流之后始出现,外地汉族移民主要分布在府县治所及其周围、交通大道沿线集镇,少数民族则主要居住在广大的山区、半山区。与明代相比,文山地区在清代得到较大的开发,特别是玉米的传入并迅速成为山区的主要作物,促进了山区的农业开发。清政府对边疆民族地区政治统治的进一步加强,地方政府对教育的积极倡导,特别是汉民的迁入并逐渐向其他民族聚居地区渗透、扩散,这些都对文山民族社会产生了渐进的影响,导致其社会逐渐发生缓慢的变迁。不过,由于移民的数量及其分布尚较为有限,民族地区的变迁是较为缓慢的,这也是今天部分民族村寨仍保存下来较多的民族传统习俗的基本原因。  相似文献   

16.
小说劝惩论与陆人龙的《型世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劝惩论是明代中叶以后小说理论家鼓吹小说作用的产物,晚明时成为小说家普遍遵守的一条创作原则。明末陆人龙的拟话本小说集《型世言》受劝惩论的影响极大,其表现不仅在于小说主旨的定位,还在于人物的塑造、通俗化的倾向、小说结构等小说艺术形式方面。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江汉平原北部蔡垱西剖面沉积物粒度、地球化学元素、孢粉等相关数据的综合分析,揭示了该地区约1250年以来环境演变历史。通过沉积物的野外观察、粒度数据分析及剖面所处地貌部位的综合分析认为,该剖面沉积物主要为汉江等周围水系洪水带来的泥沙泛滥至低洼平原区,并以近乎停滞的低缓流速沉积而成,所以沉积物以细粒的黏土质粉砂为主,...  相似文献   

18.
江汉平原是我国血吸虫病最严重的疫区之一.经过60多年的防治,该区域血吸虫病疫情处于低度流行状态.但是血吸虫寄生的唯一中间宿主——钉螺的孳生环境仍然存在,钉螺面积总体下降不显著,血吸虫病疫情随时都有反弹的风险.为了巩固来之不易的血防成果,助力精准血防,该文以江汉平原为研究区,基于2013年至2017年的村级螺情及控螺措施数据,以螺情状况及动态、钉螺孳生环境和控螺状况等三个要素构建钉螺防控分区指标体系,利用二阶聚类的方法开展钉螺防控的地理区划及其防控等级的探讨研究.结果显示:江汉平原钉螺增减动态变化类型以“无变化”为主,其次是“减少或不变”和“增加或不变”;螺情、孳生环境和钉螺防控措施等要素指标具有空间异质性.江汉平原被分为3个一级分区和7个二级分区,分析了各分区螺情主要特征及其防控的态势,提出了降低螺情风险、整治有螺环境、加强防控力度等方面的防控建议,为制定精准防螺方案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明朝末年,已成为清朝藩属国的朝鲜仍派人与明朝进行秘密联络。于是,一些明军将领便产生了“联鲜图奴”的想法。崇祯十三至十五年,副总兵王武纬先后三次率船队由登州出海,与朝鲜方面建立了初步的联系。但明朝在明清战争中居于劣势,并不能提供强大武力支持朝鲜公开反清,朝鲜与明朝并未能达成正式的盟约,“联鲜图奴”之议最终只能流于空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