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王梅 《科学之友》2003,(4):25-26
但丁: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巨匠但丁是欧洲由中世纪过渡到近代资本主义那个时期的文学巨匠、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1265年5月,但丁诞生在意大利佛罗伦萨一个颇受当地人尊敬的小贵族家庭里。《神曲》是其代表作,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为重要的文学作品之一。对于但丁这位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诗人,恩格斯这样评价他:“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可见,他对但丁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神曲》是一部比较特殊的史诗,因为诗中叙述的是诗人自己想象中的经历。全诗分《地狱》、《炼狱》和《天堂》三部,每部由33首“歌”组成,加上全书的序曲,总共有100首歌之多,计14 000多行。  相似文献   

2.
对于绍兴,毛泽东的那句诗:"鉴湖越台名士乡"最是溢美之辞。绍兴的历史,是由一串响当当的名字组成的。治水英雄大禹、卧薪尝胆的句践、写出传世名章《兰亭序》的书圣王羲之、鉴  相似文献   

3.
美与爱     
徐志摩和闻一多都属于20世纪20年代中国文坛上极为活跃的新月派诗人。他们的诗有一种让人震撼的力量。徐志摩的诗温柔抒情,深受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雪莱的影响,让人深受感染。闻一多的《死水》借鉴法国象征派诗人皮德莱尔的《恶之花》,以丑为美,抒发了内心的苦闷与看不到中国前途的绝望。朱自清先生曾如此精到地评价:“这不是‘恶之花’的赞颂,而是索性让‘丑恶’早些‘恶贯满盈’,‘绝望’里才有希望。”  相似文献   

4.
<正>古代中国人对三峡、桂林、浙东这三个地方最为痴迷。为什么这样说?有诗为证,这三个地方被古诗吟咏得最多——据统计,描写桂林的诗有10 000多首;《唐诗三百首》中写三峡的诗就有12首之多;而浙东,仅是写于唐代的诗就有1 000多首。三峡和桂林受到推崇,很容易理解,因为它们至今还受人青睐,这里着重要说的是浙东。今人可能不解古人为何喜爱浙东,这里虽然风景依旧,但人们已经不像往日那样痴迷。这里说的"浙东",是指今绍兴、宁波、台州所在的区域。这个区域里有三条主要山脉:会稽山、四明山、天台山。一条名为"剡溪"(今"新昌江",下游称"曹娥江")的河流及其一条条支流,  相似文献   

5.
诗外之诗     
诗外还有诗吗?有的。艾青在《诗论》中写道:“一首诗不仅使人从那里感触了它所包含的,同时还可以由它而想起一些更深更远的东西。”这“更深更远的东西”,就是诗外之诗。在2005年第1期《扬子江》诗刊上,我读到张德强的一首《也算春色》,诗不长——一大片金色的油菜花被房产商  相似文献   

6.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诗中的美好田园生活离不开鸟儿的点缀;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描写春色时也不忘用鸟儿的拂晓鸣唱来渲染其美丽。我们总能目睹鸟儿翱翔的身姿,也常常会羡慕鸟儿的自由,我们更是喜欢鸟儿将婉转动听的歌声萦绕在我们的周围,告诉我们和谐的自然是多么  相似文献   

7.
梦是可以相信的吗 ?数千年以来 ,人们很慎重其事地将自己的梦当作纪念物保存下来。现代人假设 ,洞穴壁上的作品、《圣经》中的故事不少是先人关于梦的记录。梦还是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人们尝试着根据自己理解的程度去解释梦。原始人以为他们在睡眠时是将灵魂与身体分离的———此时的他们来到了一个生活着相象中的人和动物的精神世界。在《圣经》和《可兰经》中 ,梦常常被当作上帝的声影。古埃及法老做的“七丰收及七饥荒之梦”就是这种预知梦的典型。古代文明期间有专事解梦的人 ,他们被称作占梦者 ,《圣经》里记载的预言者达尼尔就是当…  相似文献   

8.
章海斌 《科学》1999,(12):52-55
李白的诗《梦游天姥吟留别》常常会在我的脑际回荡:“海客谈瀛洲,烟波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拨五岳掩赤城。……”它或许正是现在我们心中未来都市的写照。  相似文献   

9.
几千年来,我们迫切想了解我们行星的邻居.在过去十年里,我们终于得到了某些答案.木星的月亮I。曾经是不可思议的。多少世代,在望远镜中,它只不过是一点微弱的闪光。如果它真有什么引人注目的特征的话,那么对于从遥远的地球海岸进行观测的观测者来说,这些特征基本上是看不清楚的。不过,到了1979年3月,所有这一切都起了变化。当时,于18个月前从卡纳维尔发射的小型细长的《旅行者》1号接近木  相似文献   

10.
对古诗《桑中》主题含义进行分析,通过与前人观点的比较,对《桑中》一诗进行深入解读,并在《桑中》主题的探索方面作了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伊始,联合国秘书长签署新千年计划,推出《发展投资:实现千年发展目标的实际计划》的最佳策略,其中重要的一项内容是,在全世界范围内消灭极端贫穷和饥饿。为实施这一任务,联合国于2002年10月成立了扶贫工作组,规划具体方案,其目标是在1990~2015年的25年间,使饥饿的人口比例减少一半。扶贫工作组成员由不同背景的科技专家和管理人员组成。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材中选入了李白的诗《越中览古》,诗人借“鹧鸪”这个意象抒发了昔盛今衰的感慨。诗中的鹧鸪和杜鹃、鸳鸯、鸿雁等一样,都是古诗词中常见的禽鸟意象。鹧鸪是产于我国南方的一种珍禽,形似母鸡,头如鹌鹑,背腹部有黑白两色相杂,脚黄色。其鸣为“钩辀格磔”,俗以为极似“行不得也哥哥”,成为迁客骚人所歌咏的对象。鹧鸪曾大量出现在古诗词中,如唐代的李涉、李珣、郑谷,宋代的苏轼、辛弃疾,元代的萨都剌等,都借鹧鸪抒写过丰富深沉的情感内容,使鹧鸪具有了某种固定的意象功能。鹧鸪作为一种意象,在送别诗中经常见到,借以渲染和烘托离愁别绪…  相似文献   

13.
李继宏  杨建邺 《自然杂志》2007,29(5):305-309
本文叙述了美国女性生物学家和环境科学家蕾切尔.卡逊的人生历程,以及她的《寂静的春天》所产生的影响。为了给人们一个美好和谐的环境,她在几乎没有前人关注的领域——环境科学里,艰难地与愚昧、恶势力(工业巨头和为他们服务的政府部门和媒体)作势力悬殊的斗争。最终,她取得了胜利,但她本人也付出了生命的代价!1962年,当蕾切尔.卡逊(RachelCarsen,1907—1964)所著的《寂静的春天》(Silent Spring)第一次出版的时候,在世界各国的公众政策中还没有“环境”这一款项。但到了30年之后的1992年,美国有一个杰出的组织推选《寂静的春天》为近50…  相似文献   

14.
无定形的柔软的水能显其锋利吗?"滴水穿石"这句成语,即可见自古已懂得水的锋利。宋朝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有"惊涛拍岸"的词句,也咏叹了水的威力。现代科学发现:如果用高压使流速相当于3倍  相似文献   

15.
<正>书院是我国古代学者大儒聚徒讲学,进行学术传播之所,其地位介于官学与私学之间。它发轫于唐,废止于清,延续了千年之久。书院之名,始见于唐玄宗(713-741年)年间。当时有丽正书院、集贤书院,皆建于朝省,作为朝廷"修书之地,非士子肆业之所也"(《随园随笔》)。唐德宗贞元  相似文献   

16.
<正>近期,地质科普作家马志飞撰写的科普文《河水倒流之谜》(刊登于2021年第1期)入选2022年湖北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题。此前,该作者为我刊撰写的《"海底造林"拯救珊瑚礁》(刊登于2020年第1期)一文入选2020年四川省泸州市中考语文阅读训练题。马志飞的科普文具有较强的科学性、趣味性和文学性,内容严谨,通俗易懂。多年来,他在多家报刊发表大量的地质专业科普作品,著有《石头记》《小石头里的大秘密》《玻璃地球》《走进冰川》等,译著《发现珍稀宝石与矿物》《给忙碌青少年讲地球科学》。  相似文献   

17.
夏禹龙同志主编的《科林小史(现代篇)》(以下简称《小史》),即将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这是一本有特色的通俗读物。从内容上看,它主要撷取现代科学技术的精彩片断和重大成就,通过对著名科学家创造过程和特点的叙述,熔材料和思想于一炉,集知识和智能为一体。在《小史》中,你能看到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七十年代科学发展的大致脉络,看到几十位科学大师是如何作出自己的主要贡献的。《小史》并不企求详尽描绘现代科学技术之林的浩瀚多姿,也没有多花笔墨来介绍科学  相似文献   

18.
几千年前人类就渴望制造一种像人一样的机器,以便将人类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如古希腊诗人荷马的长篇叙事诗《伊利亚特》中叙述的冶炼之神瘸腿海倍斯特司铸造出的美丽聪颖的侍女、希腊神话《阿鲁哥探险船》中的青铜巨人泰洛斯、犹太传说中的泥土巨人等等,这些都是美丽的神话激励人们将之变为现实的例子。近年来随着机器人研究的不断深入,不同功能的机器人已相继出现并且活跃在不同的现实生活领域中,从天上到地下,从工业拓展到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甚至进入寻常百姓家。特别是随着机器人技术在中小学中的普及推广,越来越多的同学加入…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人,取木建成家。在几千年的时间里,中国人一直用木头支撑着自己的家。中国人在建造居所时,始终对木头有着天然的依赖之情。木,长久滋养在中国的土壤中,它是一种材料,也是一种技术,是一种营造方式,也是一种文化心理。在《康熙字典》里,从"木"的字有1413个,其中有400个与建筑有关。从帝王将相的宫殿、衙署、府邸,到平民百姓的民居、祠堂等,曾经最常见的木构建筑,也是中国人生活起居里最长情的依托。木,储存了中国人世世代代的才智。木,易朽易焚,却成了我们永恒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20.
《科学之友》2020,(8):16-19
正"草木染",这个听起来有些陌生的词语,其实早已存在于中华民族历史文明的长河之中,是我国几千年传承下来的珍贵民族技艺之一。"终朝采蓝,不盈一襜。"这是《诗经·小雅》里对草木染的描写。草木染无需复杂的工序与设备,寻常百姓家即可尝试。古人的草木染有着水墨画般的意境与随性。最简单的染色方法就是直接染色:烧一锅热水,将植物染料丢入,等一两个小时,过滤掉染料留下染液,浸入布料后再煮一段时间,便可得到鲜艳的色彩。在清末合成染料传入我国以前,人们都是从这些天然的材料中萃取色彩。勤劳聪慧的劳动人民,用自然赋予的草叶花木,还原了五彩斑斓的大自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