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咖啡与健康     
《科技潮》2005,(12):50-50
清晨起床后喝一杯咖啡为的是醒脑.白天工作时轻呷一口可提神.此时的咖啡可稍浓。而餐后或晚间饮咖啡以略轻淡为宜。咖啡或茶都有提神醒脑的作用.但不适宜餐中伴饮,应在餐后饮用。  相似文献   

2.
闻香识咖啡     
咖啡是一种有刺激性的饮料.来自经烘烤和研磨的咖啡豆。对许多人来说,咖啡代表了一种生活方式。400年来,咖啡带着它那股特有的浓郁香味由西方传至东方,饮用咖啡俨然成为一种时尚。  相似文献   

3.
咖啡油酸价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咖啡油颜色较深滴定终点难判断时,可采用少取试样、多加溶剂、加NaCl饱和溶液、酸度计指示终点等方法,尤其是pH值一酸价关系图的绘制与应用,从而能较快较准较省地测定咖啡油的酸价。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油脂水化机理与产生乳化的原因及影响水化与乳化的主要因素,并在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咖啡毛油的水化工艺.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咖啡渣提取咖啡油过程中浸渍法、回流法、索式抽提法等提取方式以及提取时间对提油效果的影响,并通过比较得出了较优方法.  相似文献   

6.
咖啡物语     
爱上咖啡,是和他热恋时。 他是个充满朝气和青春的男孩,和他在一起,使我感觉温暖又清新。那时,我们常去一间叫“咖啡物语”的小店里品咖啡。我们常常在嬉笑中,给对方的咖啡不停地加糖,一块、二块、三块……直到把里中的方糖全部加在对方的杯中才罢休。然后慢慢搅拌,用彼此的目光纠缠在一起,燃烧着火一样的热情,就像杯中的咖啡,甜得直剌舌根,浸至心底,流入血液,蔓延四肢,游遍全身的神经未梢。  相似文献   

7.
《广西科学》2012,(4):383
科学家几十年来一直知道咖啡中有生物油。最近,美国科学家共收集50磅咖啡店的咖啡渣并用烤箱烘干了它们,之后将它们放入溶剂中,从中提炼出生物柴油。这些溶剂可以再利用,残渣还可用作肥料、乙醇原料和燃料球芯块。美国参与这项研究的几位科学家计划明年建立起一座小型试点咖啡循环系统,专门从咖啡店获取咖啡渣,再将它们送往生物柴油加工厂。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以大豆,齐可力为主要原料配制大豆咖啡的研究过程,并提供了配制大豆咖啡饮料的工艺和配方。配配制的大豆咖啡饮料富含养,色,香,味酷似咖啡,可部分替代咖啡。  相似文献   

9.
脱脂咖啡渣中甘露聚糖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D- 甘露糖为标准,DNS作显色剂,用分光光度法间接测定脱脂咖啡渣中甘露聚糖的含量.结果表明:它在492 nm 处有最大吸收峰,测定标准回收率高,相对误差小,重现性好.该法操作简单,效果良好,适用于测定各种类型脱脂咖啡渣中甘露聚糖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
《科技潮》2004,(11):54
很多人爱喝咖啡,甚至不喝咖啡就不能工作。咖啡的魔力在于它含有咖啡因和300多种芳香成分。咖啡因是一种生物碱,本是毒品,少量摄取能放松紧张的神精,驱逐睡意,而如果持续大量摄取,就会中毒,引起胃炎和胃溃疡。所以喝咖啡时搭配吃些奶油点心、奶酪、蛋.人造黄油、胡萝卜等,以此补充维生素A,以免受其害,就可以放心痛饮了。  相似文献   

11.
以咖啡渣为原料,结合电子扫描显微镜、红外光谱分析仪和Zeta电位仪等研究吸附条件对吸附效果影响及吸附机理.结果表明:pH值为4、咖啡渣投加量为20g·L-1时,咖啡渣对Pb2+和Zn2+的吸附量最大,分别为5.49,12.38mg·g-1;吸附反应在4h后达到平衡,用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和Freundlich方程拟合效果较好;咖啡渣的电负性随pH值增加而增大,吸附Pb2+和Zn2+后表面变平整且出现白色颗粒;红外光谱图结果发现咖啡渣中参与吸附反应的基团主要有酰胺基、酯基、酮基.  相似文献   

12.
云南咖啡豆烘焙温度曲线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l组云南咖啡豆的烘焙试验,观察并分析其烘焙效果,得出烘焙温度曲线中影响烘焙效果的主要因素是烘焙温升速度和出豆温度.通过试验得出,在烘焙初期用较高功率、10~15℃温升速度,后期用较低功率、1~2℃温升速度,既可以保证较高的烘焙品质,又可以保证较高的烘焙效率.  相似文献   

13.
介绍咖啡渣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制取D -甘露糖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以及最佳水解温度、水解时间和酸浓度等工艺条件对糖的收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中国咖啡主产于云南,云南咖啡在花果风味及甜香风味方面有所欠缺,发酵是影响咖啡风味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利用酿酒酵母在低温厌氧条件下发酵咖啡鲜果,添加香草、肉桂、热带水果、蜂蜜等原料为基底共同发酵,最终对发酵咖啡豆进行理化、香气成分分析及主观评价,探究发酵对咖啡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香草、肉桂、苹果、甜橙、香蕉、蜂蜜发酵的咖啡与无添加的对照组咖啡相比,灰分和脂肪含量无差异(P>0.05),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显著提高(P<0.05),底物的添加对最终咖啡豆中多糖、还原糖、总蛋白质、多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无明显规律。采用气相离子迁移色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 GC-IMS)对发酵咖啡生豆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共定性出36种化合物,9种酯、6种酮、8种醛、6种醇、5种烯萜、1种呋喃、1种酸类,其中酮、醛、醇、酯类共占挥发性成分的60%以上。结合感观评价结果,香草、肉桂、热带水果与咖啡发酵可赋予咖啡水果香气,提升咖啡花果香特质,其中香料组、甜橙组达精品咖啡标准,香蕉组香气较为突出,蜂蜜组在香气方面未有突出特点,且酸度过高对甜度提升不足。研究为进一步改善云南咖啡花果甜香特质,提升咖啡风味提供一定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5.
茶与咖啡是风靡全球的两大最重要的饮品。茶,包含中国多种文化元素;咖啡,代表西方多样的文化精神。这两种饮品已经上升为一种文化现象。两种文化的碰触,折射出两种文化的差异与内涵。从茶与咖啡的起源、传播,所承载文化等方面对茶文化和咖啡文化做以比较。来论证中西方文化全面、立体的交融趋势。  相似文献   

16.
样品中咖啡因经水溶解过滤后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配有紫外检测器的HPLC进行测定 ,并以外标法进行定量 ,结果表明 :咖啡因测定的质量分数在 0 .2 5 %~ 5 .0 0 %之间 ,方法的回收率为 92 .0 %~ 99.6 %.本方法对速溶咖啡中咖啡因含量检测的各项技术指标完全符合分析测试的要求 .  相似文献   

17.
以云南保山铁比卡、卡蒂姆2个品种咖啡豆为原料,使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质谱联用的方法,测定在不同烘焙强度下,2种咖啡豆的主要挥发香气成分,即吡啶、愈创木酚、2-甲基吡嗪、2,6-二甲基吡嗪、2-乙基-3,5-二甲基吡嗪、呋喃甲醇、5-甲基糠醛及麦芽酚的质量比变化;并使用扫描电镜,观察到咖啡豆内部多孔结构孔径可随烘焙强度的增强而变大,提高了香气成分的挥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