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3 毫秒
1.
旅游资源丰富、闽南文化浓郁的厦、泉、漳地区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是这一地区的支柱产业之一。与海峡对岸的台湾实现产业互补并扩大合作,发挥旅游文化对区域旅游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预示着厦、金经济文化交流后的闽、台文化交流及闽、台旅游合作区的发展前景。因此,要逐渐由强调资源的原生性向强调文化的价值性过渡,综合评价和有效开发闽南文化资源,在突出“海峡旅游”主题的同时彰显两岸同根同源的旅游文化内涵,以此壮大区域旅游的实力,提升国内市场占有率,最终促成大闽南文化圈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河南济源的王屋山拥有丰富的道教文化资源,号称"天下第一洞天".然而目前王屋山旅游资源开发还未能充分展示其独特的道教文化特色.从文化特色游的角度可以从两点三线着眼,挖掘丰富深刻的道教文化内涵,以文化特色打造旅游品牌,具有经济效益和综合效益等多重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3.
王启 《河南科技》2013,(16):219+221
通过对中原经济区黄河文化旅游带内旅游资源的调查,按照我国旅游资源的分类和评价标准,对中原经济区黄河文化旅游带内的旅游资源进行了初步分类,同时,分析了区域内旅游资源的特征和价值。  相似文献   

4.
民族文化是民族地区重要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该文分析了民族文化与旅游业的互动关系,并对促进民族文化与旅游业的良性互动发展提出了具体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文化空间已经成为城市或区域发展的重要功能空间,城市内河也是一种文化空间资源,它的独特形态、环境和文化,使其具有显著的休闲旅游价值.休闲旅游的开发离不开对文化的挖掘,尤其是对目的地文化空间的解读与设计.在对文化空间理论进行解读的基础上,依据福州城市内河的区位、结构和资源禀赋条件,做出了福州城市内河休闲旅游的主题区选择和开发设想.以期对类似文化型城市内河旅游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和普适性意义.  相似文献   

6.
地域资源是旅游工艺产品生产的坚实基础,因此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资源在创意设计产业领域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站在文化创意产业的立场,坚持"资源换产业"的原则,通过对桂西北文化艺术资源现状的调查,分析并探讨了旅游工艺品的创意及其文化附加值提升的办法和策略,期望旅游工艺品真正成为桂西北旅游基地的一项拳头产品,使之成为地方旅游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进程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7.
传统村落旅游养老是以乡村的农业生产价值和旅游文化价值为吸引力,依托传统村落的自然景观、人文风俗、历史建筑等资源的旅游养老。以麻地坪村为例,通过围绕经济、气候环境、舒适度、休闲娱乐、医疗康复、精神文化及服务设施这7个因素的问卷调查分析,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得出现阶段旅游养老模式影响因素的权重关系,发现农家休闲型是当地发展旅游养老的趋势。在定性研究的基础上,基于保护传统村落历史风貌,开创乡村旅游休闲养老原则,结合乡村资源环境进行异地旅游养老规划设计,以达到促进乡村经济振兴及地区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扎龙湿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扎龙湿地是以保护丹顶鹤为主的珍稀水禽及其赖以生存的湿地生态系统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具有生态价值、科学研究价值、经济效益和政治影响 ,又兼有文化、旅游、教育等多种效益 .扎龙湿地旅游资源丰富 ,在分析了扎龙湿地旅游资源利用现状的基础上 ,结合其实际 ,提出了扎龙湿地旅游资源开发、保护的设想 :发展生态旅游 ;加强旅游设施建设 ,开展特色旅游 ;严格管理  相似文献   

9.
长寿旅游资源属于生态旅游资源的一种,是历史留给人们的一块文化瑰宝和重要的旅游资源,它具有稀缺性与脆弱性.论文总结了巴马瑶族自治县长寿旅游资源类型和形成机制,分析了巴马瑶族自治县的长寿文化旅游资源的形成和脆弱性机制,针对长寿旅游资源的脆弱性,提出保护优先、合理利用、明确主题并多元化宣传、设施建设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等持续利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齐志南  石培基 《松辽学刊》2007,28(4):101-103
“点—轴系统”理论作为区域开发的基础性理论,对区域旅游开发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本文在分析甘肃省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旅游开发空间布局现状的基础上,提出要以“点-轴系统”理论为指导,构建甘肃省旅游“点—轴”开发结构,从而达到优化旅游空间结构,实现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作为当代新儒家重要代表的徐复观,在坚持儒家文化主体论的同时,并不贬抑道家,而是力图把儒道两家思想置于一个更大的文化背景下进行融通,从而对中国传统文化作全面而准确的疏释与评价。为此,他对道家文化的创立者老子、庄子、道家支派及儒道思想的融通等问题作了细致入微的研究.提出了许多前人及同代人未曾提出的新见解、新论断。把现代道家文化研究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12.
王屋山是中国道教名山,早在道教创立之前,就有众多道家名人隐士修道于此;道教创立之后,王屋山又成为重要的道教活动中心。唐代高道司马承祯,更是将王屋山列为中国道教"十大洞天之首"。明清时期,中国道教文化中心南移武当山,王屋山道教日趋式微。王屋山在中国道教历史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对中国道教的发展演变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王屋山作为道教十大洞天之首,历史上宫观林立,高道辈出,是著名的道教活动中心。王屋山道教不仅在为国斋醮、弘扬道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职能,而且在编刊《道藏》、保存典籍方面也承担着应尽之责。本文主要根据碑刻资料,初步探讨了王屋山在元、明时期参与编印和庋藏《道藏》的史实。  相似文献   

14.
2011年12月下旬,济源市政协组织考察团,来到陕西周至县的西安楼观、四川大学及青城山、湖北武当山等地进行道文化产业开发专题考察。建议我市重视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尤其是王屋山道教文化的深度开发。  相似文献   

15.
漳州地区的道教宫观约占所有宫观庙宇总数的三分之一强,从其供奉的神灵及分布地区看,既有浓厚的地域色彩,又有较强的兼容性.从其始建年代看,又有很强的时代性.  相似文献   

16.
考察《重修王屋山阳台宫碑》和《王屋山通仙观记碑》等碑文,可推知上方真元派道教的八种经书皆出于金元时期,其祖本即北宋《道藏》收录的《丹华经》和《元精经》。进一步探寻《元精经》中的两篇经书内容,可以看出真元派的教义与道法,承袭了内丹学家吴筠的观点。进而将道教易学图书《参同契太易志图》与《丹华经》和《元精经》二经相较,可知唐末五代宋初,道教金丹派的易图学已经形成。  相似文献   

17.
从慎子的思想中可以看出,法家真正继承于道家的只是“道”的理论,法家从道家的观点中认识到了客观规律的存在,并且比道家更进步的是,法家更积极地对社会规律,社会现状,人的心理进行分析,力图找到规律而利用它,而不是实行道家消极的返古主义和法律虚无主义.  相似文献   

18.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旅游发展及其区域内乃至与相邻区域的旅游协作,将能快速提升北部湾经济区的对外开放形象,率先启动北部湾经济区的全面开发.北部湾经济区旅游资源构成体现了广西旅游资源四大特色的主要方面,其旅游发展及区域协作应以厚实的旅游资源为基础,强化营销联盟,树立广西北部湾旅游圈鲜明的旅游形象;在“4+2”旅游城市联盟的平台上构建三大旅游功能区;整合旅游资源,打造五大特色旅游产品;在区域内进行客源、企业、人才、信息的对接,并在机构与政策等方面予以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