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晓英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111-117
苗绣是苗族女性世代传承的手工技艺,是贵州苗族文化的瑰宝和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发展时期,其存在的短板愈加明显,苗绣如何在产业化、市场化规律中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做出贡献,成为一个值得重点探索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以中央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阐述贵州苗绣产业发展现状,分析目前苗绣产业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推动苗绣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以期为贵州苗绣的历史传承与现代发展提出对策,对推进贵州全面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乡村问题是关系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大事。乡村公共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与国家文化治理的重要举措,也是对乡村文化秩序和文化生态失衡问题的合理应对。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全面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文化服务布局,加快建设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推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深入发展。针对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文化体制机制不健全,人才匮乏等方面存在的一些突出矛盾,从战略实施背景下乡村公共文化建设的意义着手研究乡村振兴,围绕新时期农民群众的“三求”“六盼”,充分发挥好文化先行的优势,提出建设性路径,以此夯实中国乡村文化的根基,进而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3.
培育健康土壤,助力乡村振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是最基本的自然资源,是粮食和生态安全的重要载体,也是乡村振兴的基石。阐述了培育健康土壤面临的挑战,分析了健康土壤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营养健康安全、生态系统健康和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从大健康(One Health)产业发展的视角,讨论了如何从基于健康土壤的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来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4.
科技创新有利于农业发展突破瓶颈、拓宽空间、增加效益,有助于提高我国农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乡村振兴战略以"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原则进行了全面部署和规划.以农业技术创新概念出发,剖析了其与农业企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分析了面临的挑战与困境,提出了农业技术创新的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5.
6.
朱明霞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41(5):58-63
以湖南武陵山片区2市(州)为范例,分析了农村社会工作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契机,探讨了专业社会工作参与农村社会服务的实践样本,摸索出农村社会工作助力乡村振兴的3个实践模式.一是在嵌入方式上,从单纯的服务嵌入到服务与体制的分层互嵌;二是在工作范式上,由补缺性社会工作转向发展性社会工作;三是在工作方法上,从依赖专业工作方法到专业方法与本土经验相结合. 相似文献
7.
粮食行业高校作为我国粮食行业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排头兵,是实现我国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通过分析发现粮食行业高校在服务乡村振兴方面还存在思想站位不高、服务能力不强、体制机制不完善的问题。结合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分析认为人才培养、技术研发推广、粮农技术服务和文化传承传播是其核心功能。粮食行业高校可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加深校企多元育人合作、增加双师队伍建设力度和大力弘扬工匠文化传承的方式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能力,实现国家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8.
9.
10.
乡村振兴战略下贵州山区森林转型路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山区森林转型及其路径,为促进山区植被恢复与重建,实现山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提供参考。基于1975~2010年全国森林资源调查数据和遥感解译数据,选取贵州省森林转型研究案例,构建乡村振兴战略下森林转型路径分析框架,探讨贵州省森林转型及其路径,分析森林转型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研究发现:1)1975~2010年,贵州省森林转型呈现出U型曲线的形态,森林转型拐点为1984年;2)贵州经济林种植、人工造林等"森林短缺路径"对森林面积增长起着重要的驱动作用,但未来"经济增长路径"作用将越来越大,人口城乡迁移及其造成的农地边际化过程,对森林转型的驱动作用将更为重要;3)森林转型的两条路径对乡村植被恢复、景观优化乃至生态宜居环境建设都具有积极作用,进一步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促进了乡村旅游、农产品深加工等高附加值产业发展,提高乡村经济效益和农民收入水平。生态宜居、产业发展和收入增加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内容,森林转型将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1.
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有效保障,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乡村生态振兴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带动生态经济发展和提高村民生态意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推进乡村生态振兴的过程中,部分地区理念手段较为滞后,农业生产污染亟需解决,农村生活条件有待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仍需加强。推进乡村生态振兴,必须以新时代“两山”理论为指导,实现农业绿色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升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施农村绿化工程,让广大农民享受到乡村生态振兴的时代红利,共建美丽清洁新农村。 相似文献
12.
基于贵州NG镇的案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目前NG镇对三产融合发展进行探索的工农业深度融合、加工流通与康养及电子商务等产业深度融合、农文旅一体化融合发展和农业金融深度融合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相应困境,主要包括产业融合层次浅、要素支撑能力弱、利益协调不善等。针对NG镇现实存在的典型问题,研究认为三产融合振兴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应走以下路径:一是准确瞄准要素的投入:增加财产投入、吸引本地人才、引进先进技术、完善产业制度;二是加强融合后的保障机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建立科学利益联结机制、建立完善风险防范机制。 相似文献
13.
以检验新农合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作用机制为出发点,构建家庭效用函数与理论模型,选取2016年和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数据实证研究。农民参加新农合是提高劳动供给和推动农民增收的重要动力,劳动供给是农民参加新农合进而影响农民增收的重要机制;参加新农合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会因农民劳动供给时间的不同而表现出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
为避免乡村建设同质化现象,推动乡村振兴特色化发展,该文以宁德市屏南县白玉村体育文化发展为具体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SWOT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深入分析白玉村体育文化资源开发的优势、劣势、机会、风险,并提出村落体育文化资源的开发路径与若干对策,主要包括政策引导、激发动力、文化赋能等举措,推动满足乡村振兴目标要求的村落体育文化资源有效利用,并实现高效耦合开发,为丰富乡村文化振兴的研究提供有力的理论和实证支撑。 相似文献
15.
邹礼跃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22,(1):60-65
滇川藏交界区旅游资源丰富,民族文化特色鲜明,具有发展旅游产业的优势。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有利于该区域的产业兴旺,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当地政府、旅游管理部门有必要加强该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培育特色鲜明的旅游产品,增强旅游产品的差异化竞争,通过旅游职业技能培训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助力该区域的旅游产业兴旺。 相似文献
16.
邹宝玲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5):64-75
供销合作社是我国农村与市场连接的重要桥梁。研究运用组织化理论分析了我国供销合作社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内在机理,以重庆市多个案例总结供销合作社在乡村产业发展中的功能发挥及其成效。研究发现,供销合作社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机制表现为:基层供销社采用组织化功能,实现了对农业合作组织进行组织能量、组织统筹与社会动员,以及自身发展的协同。实践中,通过基层供销社相互入股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建立产加销一体化体系、构建统一社会化服务体系等路径,实现了基层供销合作社、农业合作组织的关联共进,进而通过组织化功能的水平提升有效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基于此,应继续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让供销合作社活跃于乡村产业中。 相似文献
17.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3):61-65
乡村振兴是全方位、多角度的全面振兴,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等方方面面,包括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等五个方面的振兴,其中生态振兴就是现阶段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生态文明需要建立环境发展的可持续机制,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文章结合可持续发展相关理论,梳理了广西乡村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存在的困境,并分析其困境产生的原因,探索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广西乡村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结合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19.
农业是否能持续健康发展直接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而农业保险能为农业生产提供风险保障,为国家的农业政策而服务,有助于促进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持续发展。以安徽省农业保险为研究对象,基于乡村振兴政策以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通过分析当前安徽省农业保险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地区农业保险发展特点,探索适合的农业保险发展路径,这对于加快安徽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以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李华香 《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4):104-108
为了探究农产品新媒体营销的路径,实现乡村振兴,从新媒体营销的内涵和特点出发,分析了农产品新媒体营销的可行性和存在的问题.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农产品新媒体营销的改进策略,包括改变片面认识、加强新媒体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注重营销差异化等,为广大农村地区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进行农产品新媒体营销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