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利用汤阴县1965—2017年53年日照时数的资料,运用线性趋势、统计分析的方法,对汤阴县日照时数的年际、年代际变化和月份变化、季节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汤阴县日照时数随着时间呈现显著减少趋势,气候倾向率为-18.8h.10a-1,日照时数在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和70年代偏多,年代际变化不明显,80年代急剧减少,年代际呈显著急剧减少趋势;月总日照时数最高值为5月,最低值为1月,最高值和最低值相差较大;季节变化春季最高,夏季次之,冬季最低,四季均呈显著性减少的趋势,其中夏季减少趋势最显著。  相似文献   

2.
60年来湘江干流径流泥沙过程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M-K非参数检验法、小波分析法和均值差异T检验法对1951—2011年湘江干流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探讨了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均呈逐步减少趋势,但输沙量的减少趋势较为显著;(2)年径流量未发生明显突变,年输沙量在1997年发生了突变;(3)年输沙量在演变过程中表现出很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可以将输沙序列分为1951—1996年的多沙期和1997—2011年的少沙期;(4)年径流量存在35年、11年、16年、6年和4年的周期性,输沙量存在32年、11年、20年、4年和6年的周期性规律;(5)在1951—2011年湘江干流年降水量无明显变化的情况下,其年输沙量显著减少归因于人为作用,主要是水利工程拦沙和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导致湘江输沙量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3.
贾斯 《河南科技》2020,(32):143-146
本文以卢氏县气象局1990—2019年地面气象降水量观测资料为基础数据,得到卢氏逐年(月)的降水资料,利用5年滑动平均处理、线性趋势分析法寻找降水的季节变化趋势和周期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近30年来,卢氏县年均降水量为619.4 mm,降水量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近10年内距平值为4.4 mm,与前10年相比呈缓慢下降趋势;卢氏一年四季降水变化明显,夏季降水对全年贡献最大,秋季、春季次之,冬季降水为全年最少;卢氏月降水量基本呈正态分布,每年的7月为全年降水量最多的月份,7—9月降水量相对集中,随后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4.
利用呼伦贝尔市16个气象监测站1960—2014年月气温观测资料,应用线性倾向估计、t检验及M-K突变检验法对呼伦贝尔市近55年的气温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呼伦贝尔市近55年的年平均气温上升趋势显著,线性倾向率为0.42℃/10a,春季气温变暖趋势明显,对全年气温变暖贡献较大,线性倾向率为0.49℃/10a,年平均气温的突变点在1985年,1991以后一直到2014年这段时间气温上升趋势非常显著,这也和全球变暖的大趋势相吻合。  相似文献   

5.
黄河上游河川径流变化多时间尺度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应用小波变换理论,采用兰州站1919~1996年共78年间天然径流资料,研究黄河上游河川径流变化规律,分析不同时间尺度下的周期及突变点.小波方差检验表明,黄河上游径流变化的主要周期是22年,其次是15年、4年和37年,以22年的主要周期预测黄河上游1996年后直到2007年前后径流将处于偏枯期。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阳城自然保护区林火活动的特征进行分析,有助于对森林火灾的发生及蔓延做出有效预判,为保护区林火防治工作提供一些基础性建议。【方法】利用2001—2016年阳城自然保护区林火燃烧面积数据,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Morlet小波分析和Pettitt突变点检验等方法,对保护区林火活动的趋势、周期和突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2001—2016年阳城自然保护区燃烧面积呈增加趋势;燃烧面积的主周期为12月,并于2010年4月发生突变。【结论】2001年以来阳城自然保护区林火活动主要集中春夏和初秋季节;林火活动变化受温度影响最大,受相对湿度和风速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7.
额济纳绿洲水资源变化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额济纳绿洲水资源变化状况的归纳、整理、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额济纳绿洲的水资源主要来自黑河;(2)人类对黑河水长期过量地蓄积与利用是导致该绿洲水资源减少的基本原因;(3)半个多世纪以来,额济纳绿洲地表水资源趋于减少,其今昔差异是惊人的;(4)在额济纳绿洲地下水资源补给量逐年减少的同时,地下水消耗量又在逐年增加,这2个方面的因素势必会加剧地下水位下降的速度以及泉水出水量的减少甚至干涸.  相似文献   

8.
基于北京市门头沟区葡东社区的大气污染物定位监测站的监测数据,研究评价2017—2018年北京典型社区空气污染物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4个季节各污染物日变化特征为:NO、NOX浓度的日变化曲线为双峰型,峰值时间为7:00—8:00和20:00—23:00;NO2、O3、SO2浓度日变化曲线为单峰型,峰值时间为15:00—16:00;CO日变化曲线无明显规律;(2)各污染物月季变化特征为:O3、SO2、CO、NOX月变化曲线分别在6月、2月、1月、3月,峰值分别为60.32×10-9、2.96×10-9、4 209.81×10-6、42.15×10-9,最低值分别出现在10月、7月、3月、8月,谷值分别为11.75×10-9、0.05×10-9、1 052.37×10-6、10.99...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开封地区五个气象站1971-2013年0~20cm(浅层)地温、0cm最低最高逐月平均资料,采用平均分析法、气候倾向率统计分析方法,对43a开封浅层地温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该地区的浅层地温、0cm最低地温逐年变化有增加的趋势,近年来增加幅度增大,0cm最高地温开封、尉氏、杞县站为上升,兰考、通许站为下降;0cm最低地温逐年变化为增加、0cm最高地温年变为下降的趋势,使得地表平均温差趋于减小。日平均5cm地温稳定通过14℃界限温度日数逐年总趋势为上升,稳定通过14℃初日逐年变化出现偏早趋势,终日逐年变化出现偏晚趋势。研究结果对于合理利用气候资源,适当调整种植区划和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布局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本文使用1980—2013年月平均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青藏高原为例,利用爬流和绕流的方程将高原的表层风场分解为绕流和爬流两个分量,得出了青藏高原地表面实际风场的绕流和爬流,从而分析青藏高原季节流场演变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利用2015~2018年哈尔滨市逐日空气质量数据,对年内、不同年份及不同季节的空气质量指数(AQI)、首要污染物出现频率的特征变化进行研究,并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哈尔滨市空气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2015~2018年哈尔滨市AQI为优良天数呈逐年增加趋势,轻度污染及以上天数逐年减少,2018年空气质量为最佳.(2)2015-2018年空气首要污染物以PM2.5和PM10为主,污染日数最多,属颗粒物污染类型,但逐年减少,而NO_2出现率均最低,但逐年增多.(3)夏季空气质量最好,以NO_2为主;春季次之,以PM10为首要污染物出现率最高;秋冬季节较差,以PM2.5为主.(4)2015~2018年哈尔滨的空气质量均属于轻污染等级,需采取进一步措施使哈尔滨市的环境空气质量更佳.  相似文献   

12.
目前,天津市西青区大气污染防治进入攻坚期.因此,本文对西青区2017—2019年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西青区空气质量有逐年向好的趋势,但O3污染问题日益突出;PM2.5占比有所下降,但它依旧是最主要的污染物;O3占比超过PM10和NO2,成为仅次于PM2.5的第二大污染物.O3各月浓度呈凸形分布,其他...  相似文献   

13.
基于2000,2005和2010年三期TM遥感影像解译土地利用数据,应用多样化指数、洛伦兹曲线、威弗-托马斯组合系数和区位指数等土地利用结构定量分析指标,对福州10年间土地利用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应用马尔科夫模型对福州未来15年土地利用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福州土地利用程度整体较高;土地利用特点区域空间差异明显.其中,仓山区土地利用类型最丰富,晋安区土地利用优势度高,马尾区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幅度最大.预测到2025年,福州城市建设用地持续扩展并还将占用大量耕地.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土地利用/覆被空间格局演变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都具有明显区域特征。利用DEM数据对研究区土地利用/覆被空间格局演变过程中的地形梯度规律进行讨论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耕地是河南省土地利用的基质类型,其主要分布在中东部平原地区,林地和草地则分布在其北部、西部和南部的山地丘陵地带;(2)1988-2008年间河南省除建设用地面积不断增加外,各土地利用类型均发生着波动变化,耕地面积在波动中面积不断减少,未利用地呈现较为激烈的变化态势,该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正由温和型向加速变化型转变;(3)土地利用发生变化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地形和土地利用类型的过渡地带,集中在1 000m、10°以下地区,在0-200m之间主要以耕地和建设用地为主,在这一区域耕地与建设用地的矛盾更为激烈,在500-1 000m之间主要是耕地向林地和草地的转换。  相似文献   

15.
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社会组织的结构和形式以及组织的形态和存在的外在方式发生巨大变化。面对变化,生活在组织“包围”中的个人,应转变观念,主动适应,加强自我认同感。  相似文献   

16.
据IAEA/WM0监测网具有长序列站点的资料分析了在月变化和年际变化尺度下降水中稳定同位素的时空变化特征.在月尺度下,除巴马科和亚的斯亚贝巴站外,温度效应主要分布在中高纬度.大部分站的δ^18O温度斜率与海拔高度呈正相关关系.降水量效应主要出现在300N以南和沿海区.无论在月尺度下是温度效应还是降水量效应,在年际尺度下,几乎所有取样站的年加权平均δ^18O与年平均温度之间均存在一定程度的正相关关系.与单站相比,空间合计的δ^18O/温度相关关系要显著得多.由月平均资料序列(Ⅰ)和年平均资料序列(Ⅱ)进行每10年滑动计算得到的平均温度曲线Ⅰ和曲线Ⅱ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但平均温度Ⅰ明显小于平均温度Ⅱ,两条δ^18O/dt曲线则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斜率Ⅱ的变化幅度明显大于斜率Ⅰ.从20世纪60~70年代,两曲线均表现出相同的增大趋势.之后二者的变化呈反位相.计算结果还表明,斜率Ⅱ序列与温度Ⅱ序列呈反相关关系.但斜率Ⅰ序列与温度Ⅰ序列则不同:从20世纪60~70年代,斜率Ⅰ序列和温度Ⅰ序列具有相反的变化趋势.但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两个滑动序列的变化趋势相同。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调用巨鹿县气象观测站1959—2018年的气候资料,利用折线图、趋势图、气候变化率以及统计图表,对巨鹿县近60年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巨鹿县气温、年平均气压和最高气压总体呈上升趋势,年最低气压、年平均降雨量、风速、相对湿度、日照时数、地温均呈现出逐步降低趋势。本文为指导巨鹿县工农业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陈建新 《河南科技》2023,(11):110-114
【目的】研究南阳市四季变化的趋势与规律。【方法】使用物候学来进行四季划分,同时采用线性回归方程计算气候倾向率来定量描述四季变化趋势。【结果】近50年南阳入春、夏、秋、冬的平均日期分别是3月25日、5月19日、9月10日、11月13日,春、夏季提前,秋、冬季推迟。近50年南阳春夏秋冬四季的平均长度分别为62天、118天、63天、123天,春秋长度短,夏冬长度长。【结论】近50年来南阳春季、夏季开始时间呈现提前的趋势,南阳秋季、冬季开始时间呈现延迟的趋势;南阳春季、夏季持续时间呈现缓慢增长的趋势,南阳秋季、冬季持续时间呈现缓慢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孙俊艳 《河南科技》2020,(14):147-149
本文利用南阳市2000—2018年的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分析雾霾天气的时空分布、能见度的变化规律及其原因。结果表明,南阳站3个日数中对雾霾天气能见度直接贡献的大小依次为霾日数、轻雾日数、雾日数。雾日数对雾霾天气能见度的直接效应最小,而且通过其他2个日数的间接效应都不大;霾日数对雾霾天气能见度的直接效应最大,为负向效应,通过雾日数的间接效应较大,达0.186 874,而且为正向效应;轻雾日数对雾霾天气能见度的直接效应不大,为负向效应,通过雾日数和霾日数间接效应也不大。  相似文献   

20.
蒋尚雄  张辉  李松 《河南科技》2020,(32):147-149
本文利用常规天气资料、NCEP全球分析资料以及雷达探测资料等相关资料,对2018年3月13日出现在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简称黔西南州)的一次冰雹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冰雹天气是主要受南支槽前的西南气流的影响而产生的。本次天气过程中,环境场具备较强的风切变和不稳定的能量条件,垂直速度场存在上升运动,促进了过冷层中的水汽的不断积聚,为雹胚的产生和发展创造有利的动力条件。对流系统(MCs)是本次冰雹过程的重要影响系统。冰雹云最大强度(CR)最强为70.5 dBz,回波顶高(ET)最高为11.6 km,二者合并后构成线型的对流系统,在移动时不断变强,导致本次冰雹天气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