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精准扶贫是新时期我国扶贫开发的战略导向,是对新常态要求扶贫资源优化配置和发展质量提升政策的回应。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精准扶贫思想,高校作为人才、科技、创新的高度集中地,不但应该在精准扶贫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积极在"精准扶贫"政策中吸收营养,更应该和国家扶贫开发中的精准扶贫思想相结合。本文分析了目前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且以精准扶贫作为指导思想,从中吸取经验,用精准扶贫的思想来指导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以期对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开展和我国的扶贫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自我管理能力是当今时代人才必备的核心竞争能力,提升贫困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是助推贫困生走向成功、服务社会的必然路径。通过调研贫困大学生的自我管理现状,借助SPSS对7大因子进行定量研究分析,发现贫困生自我管理能力略高于非贫困生自我管理能力;不同家庭经济状况的学生在学习管理能力上有显著差异,在时间管理、人际交往管理等方面差异不显著;贫困生整体自我管理能力年级间差异不明显,但在时间管理、学习管理、人际交往方面存在年级差异,在网络管理、责任心管理等方面无明显差异,职业生涯管理能力普遍较低。为此,政府、社会、高校和学生应形成合力,共同助力提升贫困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目前,文化扶贫已进入精准扶贫的新阶段,我国文化精准扶贫的实践方兴未艾。在数字化、信息化、全球化的现代社会中,文化精准扶贫应该创新路径。跨越数字鸿沟,发展公共数字文化精准扶贫;实施"互联网+文化"战略,发展文化产业精准扶贫;健全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制度,推进社会力量助力文化精准扶贫。  相似文献   

4.
在党中央"精准扶贫"政策的总体部署下,实现高校贫困生的精准资助非常具有现实意义。基于当前大数据环境下,通过对学生消费行为的分析,实现对其生活状况的精准评价,运用大数据技术,将大数据分析的结果应用于贫困生资助体系,从而实现对高校贫困生的精准资助。  相似文献   

5.
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中存在政府资源有限、资金不足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需要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的广泛参与,才能更好的实现精准扶贫的目标。为了调动社会资源参与精准扶贫的积极性,必须了解社会资源参与精准扶贫的动机及其影响因素,才能充分调动社会资源的参与积极性。本文在当前社会资源参与模式进行简单的总结,进而分析社会资源参与精准扶贫可能的动机,包括:盈利动机、慈善动机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社会责任动机,并分析影响社会资源参与精准扶贫的因素,包括:激励机制、社会认知能力和社会环境。结合参与动机及其影响因素,提出激励社会资源参与精准扶贫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精准扶贫是六项扶贫创新机制之一,是新时代中国扶贫政策重要举措。光伏扶贫作为湖南省扶贫攻坚的新生力量,是湖南省精准扶贫工作的有益完善和必要补充,随着光伏精准扶贫项目的推广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结合问题提出职业教育助力精准扶贫的方式、对象以及途径,从而实现职业教育扶贫和精准扶贫的深度融合,提升精准扶贫效能。  相似文献   

7.
8.
精准扶贫战略提出后,山东省在评估自身优势和劣势的基础上,形成了靶向分析,解决脱贫着力点;"志智双扶",解决脱贫精神动力;科技扶贫,解决脱贫技术动力;制度帮扶,为脱贫提供长远保障的扶贫理念和实践之路,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但在限时性精准扶贫下,山东省乡村精准扶贫也遇到了内生发展动力不足,相对贫困问题难以解决以及一线扶贫人员压力过大的问题。因此,山东省未来的乡村扶贫,需要走多元治理主体共同参与和培育乡村发展"多元能力"的乡村振兴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9.
教育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内容,高职院校作为培养一技之长+综合素质应用型、技能型、职业化人才的主阵地、主渠道,是造血式扶贫的主体,为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提供支撑.本文正是基于此,以高职院校教育扶贫为例,分析教育扶贫存在的问题,坚持问题导向,探索高职院校教育扶贫精准滴灌的有效路径,真正实现扶贫先扶智的价...  相似文献   

10.
11.
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是实现精准扶贫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强力支撑。通过对S省F县的实地调研,基于"三保障"的核心指标和"五个一批"的主要途径,选取教育、社会保障、转移就业和易地搬迁四个方面对精准扶贫背景下乡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实施主体、方式、保障路径及其成效展开研究。在条块结合模式的有效推动下,各项公共服务政策落实到位,群众满意度较高。实施成效为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基础,实施路径为实现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农户决策与精准扶贫的关系分析,研究政策性金融支农扶贫的逻辑,并构建农户人力资本配置决策、风险规避决策和信息不对称下的融资决策模型,以探讨政策性金融如何通过影响农户的决策行为实现精准扶贫。研究表明,政策性金融支持精准扶贫作用体现在提升农户人力资本以提高农业生产收益率,降低生产经营风险以扩大农业生产规模和缓解信息不对称以弥补信贷需求缺口,同时政策性金融提升贫困农户人力资本有助于降低农业风险,更容易获得信用贷款扶持,实现贫困农户的经济内生增长和自主稳定脱贫,达到精准扶贫的最优效果。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是高等教育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载体,高职院校资助育人的精准化开展,是保证对各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行资助政策的先决条件,是促进社会和谐和教育公平的重要措施。本研究在精准扶贫的视角下,阐述高职贫困生精准扶贫的重要性,客观分析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通过搭建学生资助大数据平台、创新认定工作方式、加强队伍建设等手段,文章提出实现精准化认定的实践路径,借以发挥学生资助工作的育人功效。  相似文献   

14.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扶贫一定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我国扶贫模式由粗放型开始转向精准型,人民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精准扶贫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但脱贫攻坚的任务仍然艰巨。四川省盐边县是一个偏远山区的贫困县,近年来,盐边县深入贯彻精准扶贫政策,通过落实建档立卡工作、建立"五个一"帮扶机制、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发展盐边县特色产业等措施,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扶贫工作也面临基础设施不完善、产业结构单一、扶贫队伍整体素质不高、贫困户脱贫积极性缺乏等困境。因此,针对盐边县精准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多产业协调发展、培养贫困户脱贫的内生动力、重视扶贫队伍建设等对策,以此更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役,为全国减贫事业提供案例。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了解甘肃省岷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现状,通过实地调查法和案例分析法,对甘肃省岷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实地调研,分析精准扶贫视角下岷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主要问题:缺乏销售渠道、缺乏专业人才、加工方式简单.并就岷县益农合作社的发展做出规划.  相似文献   

16.
魏建中 《科技信息》2012,(7):377-377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改革的深入,在大学中出现了贫困生群体,为了保证他们能够顺利的完成学业,政府、学校、及社会提供了大量的贫困资助。本文针对在大学生贫困资助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到出现问题的原因,并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突出的背景下,农村金融一直是我国金融体系中的薄弱环节。践行普惠金融创新发展,凸显共享金融发展理念,助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统筹城乡发展,缩小贫富差距。从普惠金融与精准扶贫目标价值一致性入手,分析了阻碍普惠金融支持扶贫开发的主要障碍,相应地提出构建多元化、广覆盖、可持续的普惠金融扶贫体系对策建议,主要包括:建立有效复合式金融扶贫风险防控体系和补偿机制,规范配置扶贫开发资源,增强贫困地区金融服务可获得性,完善普惠金融生态环境等。  相似文献   

18.
新时代高校加强劳动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时代新人的现实需要,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也是提高大学生劳动素养的必要环节。新时代劳动教育既扶志又扶智,基于受助学生的实际需求,结合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开展具体情况,探析新时代劳动教育融入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体系的具体实施路径,对于新时代各高校进一步提升资助育人成效、推动建立新时代资助育人与劳动教育融合发展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以来,对提升水库移民生产生活水平、维持区域社会和谐稳定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然而,水库移民贫困问题仍然存在,并成为我国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目标实现的影响因素之一。本文在参与后期扶持监测评估实践的基础上,分析制约水库移民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从精准扶贫视角下进行研究探讨,提出对策建议,供有关水利扶贫部门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全面实施"精准扶贫"战略的背景下,高校开展贫困大学生资助也贵在精准、重在精准。目前,作为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的基础性工作,贫困认定主要存在的正是不精准的问题,而其主要原因在于现行政策落实中的"地方假证明"、"学生不诚信"以及"学校的标准不科学、程序不公平和机制不健全"等三方面,于此,笔者提出"对接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及"改进高校衔接工作"的两方面建议,旨在促进高校以精准认定助力精准扶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