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当前,历史文化古迹资源开发面临着不合理的改造和被破坏的巨大压力。而错误的建设和盲目的开发更加快了资源特色的消失;历史文化古迹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已成为一对难解的问题。本文试就这些问题,并以“三坊七巷”为例来浅要探索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2.
西藏历史古迹文化可以追溯到史前时期,它包括大量的文化遗址、碑铭、典籍。文章认为保护和开发西藏历史古迹文化资源对西藏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并就西藏历史古迹文化资源开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文中以汉中市西乡县堰口古镇为例,通过实地调查法、定性分析法、系统论方法分析了古镇历史遗产资源及其保护现状,发现了古镇旅游开发中存在着历史遗产受到破坏、城镇规划不重视等问题,提出了文化遗产保护与第三产业结合、历史文脉挖掘与旅游资源开发结合等策略。  相似文献   

4.
西安城南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既是古长安历史文化发展的重要地区,也是西安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今天西安中心城区在文化蕴含上的延伸.对这一区域的历史文化环境如何进行保护,是保护西安历史文化名城与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内容.通过对这一区域历史文化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透视,找出制约这一地区历史文化保护的问题所在,为当地旅游发展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科学研究,以及随着旅游开展带来的相关文化保护规划问题作好前期准备,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5.
目前文化旅游正呈现出迅猛发展的势头,而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是文化旅游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湖南西部作为土家族、苗族的聚居地,具有古朴浓郁的民俗风情、神奇独特的古迹遗存,积淀了深厚的民族文化和独具魅力的民俗艺术形式.在述评湖南西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特色以及特殊作用基础上,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战略构思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沟增辉 《科技信息》2012,(11):314-314
寒窑遗址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我们在传承其背景故事的同时感悟深刻的时代爱情价值。西安拥有深厚的的历史文化底蕴,这里的历史遗址是华夏文明的见证,也是西安都市旅游文化开发产业链上不可或缺的一抹亮点。在西安深厚历史背景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西安历史遗址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的意义及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旅游资源保护的现状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环境保护与旅游资源保护是种与属的关系。但是目前我国旅游资源保护的现状不容乐观,面临严峻的考验,存在很多的问题急待解决。本文通过分析旅游资源保护现状及其原因.从宏观上提出解决问题之策。  相似文献   

8.
林爱平 《海峡科学》2003,(11):19-20
本文在分析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开发文化旅游的互动关系的基础上,提出福州开发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必要性及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四川省攀枝花市为例,从攀枝花的旅游资源现状、工业移民文化对攀枝花旅游资源开发的影响、攀枝花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三方面入手,对中国传统工业移民城市旅游资源开发的一般性问题进行研究,旨在为这类城市的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一点可供参考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针对大通古镇的历史概况与文化特色、传统建筑的现状、保护发展规划及大通古镇保护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应从维护大通古镇原真性、文化性、差异性、持续性出发,坚持宜游、宜商、宜居的开发原则,对古镇的保护开发应以抢救濒危古建筑、保护整修传统建筑院落为基础,深挖历史文化资源、对文化资源进行重组,找准定位、打造特色,运用市场运作方式保障大通古镇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11.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正确处理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关系。科学地保护文物古迹更是北京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就长城、故官和圆明园这三个举世闻名的文物单位的一些现状和做法提出了质疑和设想 ,并进而探讨了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文物旅游,是文物与旅游的最佳结合。从现实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文物与旅游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良好关系:文物为旅游提供发展条件,它的妥善保护和合理利用,是旅游业最好和最持久的重要资源;反之,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及其与之俱来的经济效益,又为文物事业提供物质支持,利于文物古迹的抢救和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13.
建水县文物旅游开发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水县文物古迹众多,被誉为“古建筑博物馆”、“古民居博物馆”,被批准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文章从建水县实际出发,阐述了建水县文物旅游资源状况,对其文物旅游开发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促进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协调发展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百色作为桂西名城,除了自然景观资源和历史文化底蕴之外,还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在时代发展的过程中,百色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百色起义有关的革命历史遗迹也经历了剧烈的变迁。在文献考证结合实地调研的基础之上,文章首先对百色起义前夕的百色城厢整体面貌进行初步复原,继而对与百色起义相关的主要遗迹的变迁脉络作一历史与现状的考察。基于所得认识,作者认为,对百色市区革命历史遗迹的保护与开发,应该遵循四项原则:一是须保持革命历史遗迹的整体性和内在的关联性;二是在保护与开发过程中应该对现有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三是须重视文物本身的保护工作;四是须同时重视对其他人文、自然景观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相似文献   

15.
我国西部12省、区、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其特色主要表现为壮丽的自然景观,浓郁的民族风情和珍贵的历史文物,西部丰富的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大,是我国旅游资源战略后备基地西部各省、区、市应抓紧我国21世纪旅游业新的发展机遇,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中,把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放到重要位置,在开发中,开发与保护应同时并举,注意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以文化为载体的区域经济竞争在我国逐渐展开。西安作为13朝古都建地,拥有大量的皇宫遗迹、宗教遗存和其他古建筑群等显型文化,同时还拥有反映帝王政治、民风民俗和盛世商贸等隐型文化。西安应充分利用自身独特的古都文化资源优势,将城市发展定位于打造“东方古都,世界神韵———五千年东方文化的辉煌与传承”的品牌上,正确处理好产业选择中的底牌与王牌关系、资源开发中的隐文化与显文化的关系、开发模式中的文化开发与文化保护的关系,全方位发掘古都文化资源并实现产业化,从而增强西安经济竞争力,推动西安经济的快速发展,提升西安城市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相似文献   

17.
柳江国家地质公园是中国北方院校进行地质野外实习、科研的基地,其各类地质遗迹闻名中外,公园周边地区有很多待开发的自然、人文景观可作为旅游资源.本文从园区地质遗迹保护开发等方面进行探讨.根据当前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发展前景,提出我们的建议,以利于柳江国家地质公园进行合理的规划,在保护、开发中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实现柳江国家地质公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8.
由于旅游与自然环境的天然联系,使得人们越来越重视旅游的“绿色化”,绿色旅游奉行的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处理好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关系,能够获得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多赢”。文章通过分析西藏旅游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西藏绿色旅游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9.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黄河流域自然和人文景观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各有侧重。先秦时期,在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方面主要奉行的是儒道朴素的顺其自然、天人合一、注重保护的理念。秦汉时期,对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主要体现在封禅设施的建设、苑囿的建设等方面,那时还建立了相应的管理制度。魏晋南北朝至唐宋时期,佛教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因此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在开发的过程中都被打上了佛教文化的烙印,例如泰山石刻、石窟类旅游文化景观等;另外,在开发方面,其管理制度逐步健全。明清时期,由于对黄河流域的过度开垦,黄土景观逐渐呈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