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5 毫秒
1.
一、“三种三收”种植模式 “三种三收”种植模式是一种复式种植方式,全名为“三种三收,立体间作”种植模式。该模式主要是将设施农业和传统农业两种生产方式结合,在充分考虑农作物生长期限及生长条件的基础上,经正确选择,合理搭配,使三种作物在时间和空间上相互交错生长,达到一年收获三茬作物的高效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由于科技进步和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发展,在本地区番茄种植上,充分利用了本地区这种气候特点优势,创造性地形成了特色各异的多种种植模式。这些特色各异的种植模式,极大地扩大了本地区番茄种植面积,极大地提高了番茄的均衡上市力度,对本地区种植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阐述了本地区番茄的几种主要种植模式及其栽培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3.
《中国西部科技》2008,7(29):93-93
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近日,河北省林业厅退耕办、石家庄市科技局、石家庄市农开办等部门组织有关专家就“魔芋组培与高效栽培技术模式研究及示范”项目进行了现场观摩和检测。专家组认为,北方粮芋复合种植和林芋问作栽培模式,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创新了种植模式,增加了北方蔬菜品种资源,种植效益明显提高,填补了北方不能正常生长魔芋的空白。  相似文献   

4.
高效立体种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广应用高效立体种植技术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介绍了高效立体种植技术的种植模式和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5.
农业技术推广的主要模式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发展靠科技,科技转化靠推广。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里,农业推广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另外一方面,合理的农业推广的体制(模式)对于发挥其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我县平川灌区吨粮田种植方式以小麦玉米带状种植为主,它不同于一般的间混套作,是传统农业经验与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结合,是高效利用和深度开发光、温、热及土地资源,增加单位面积农产品产量的有效途径之一。我县自1992年开始示范推广这一高产栽培模式,取得了较好...  相似文献   

7.
御河灌区是一座运行了半个多世纪的老灌区,工程老化损坏,灌溉效益逐年下降,水源日趋紧张,导致供需矛盾严重加剧,为了有效地适应市场经济及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需要,根据灌区范围水土资源情况,加大工程资金投入,落实成本水价,发展节水灌溉,提高了灌区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农业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农田共生互利种植型、种养结合型、种养加结合型3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模式,阐述了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及建议。  相似文献   

9.
目前在我国北方很多地区实施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模式,模式通过沼气的使用,将养殖、加工、种植农业能源连接起来,避免了有害气体和牲畜粪便的随意排放,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本文通过辉县市12户典型模式示范户的调查数据分析,表明该种模式具有良好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路径以及较高的产投比。  相似文献   

10.
从现在到2000年,农业继续作为基础产业,要支撑国民生产总产值在1990的基础上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在我国未来的经济生活中,农业担负着十分艰巨的使命,本文根据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发展现状,基本观点和技术体系,参照国内外农业发展的新动向,新理论,新方法,阐述了中国农业走向21世纪存在的十五个问题,根据中国的国情,分析了现代化农业发展的特点、途径和模式,为中国农业道路的正确选择提供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1.
嘉陵江中游是1个以农业为主的区域,分析其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动情况,把握其变动规律,认识其现状特征,确定其合理发展方向和途径,有助于合理利用土地,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嘉陵江中游地区宗教旅游资源丰富,极具开发价值,对其合理开发利用,推出宗教文化旅游,是促进该区域旅游业发展的有效选择之一。作者分析了嘉陵江中游地区宗教旅游资源的特点,指出目前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进一步开发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嘉陵江流域中段地区城乡生物能源结构状况调查和研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环境的影响,提出了建立该区良性生态循环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水分和热量是最重要的生态因子,本文利用嘉陵江中游地区降水,气温,水面蒸发和地表径流等资料分析了该地区水热状况,以揭示该地区水热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5.
采用历史文献法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引用历史洪水资料和实测洪水资料,分析了公元773年以来嘉陵江下游洪水的概况、洪水时间分布规律及洪水叠加组合规律。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1870年以来嘉陵江下游已确认的较大洪水共有11次,居前三位的分别是1870年、1903年、1981年的洪水;2)嘉陵江下游洪水具有明显的时间分布特征,主要发生在6~9月;3)嘉陵江下游洪水主要受涪江、嘉陵江和渠江三江的影响,三江洪水的叠加对嘉陵江下游洪灾的形成影响重大。嘉陵江下游经济发达,城镇和人口密集,加强该区域洪水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为嘉陵江下游地区的防洪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嘉陵江流域南充段是1个集丘陵低山贫困地区,老区为一体的特殊地区,耕地产出是区域经济的支柱,人增地减,各业争地直接影响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流域生态环境,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建立和完善保护制度,是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7.
简要分析了嘉陵江流域中估即南充地区近50年来森林资源的演变及现状,即区内林业用地面积,有林地面积及其时空格局动态,林木种质资源现状,森林资源利用潜力,森林植被及森林覆盖率动态,森林蓄积及森林动物资源的演变等,得出区内森林资源和相对匮乏,分布不均,亟待保护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以嘉陵江南充水源1995-1997年连续3年的水质监测资料为依据,采用有机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了水质评价,结果表明南充水源在洪汛期受到轻度至中度污染,提出了加强有机污染监控和保护水源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9.
初步探讨了嘉陵江流域南充段生态系统多样性,野生动物多样性在近几直年间的动态及现状,表明本区野生动植物多样性不高,且不断下降的趋势,有关本底资料缺乏,亟待进行详细的研究与及时保护。  相似文献   

20.
嘉陵江流域南充金城山森林群落生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嘉陵江流域南充金城山森林群落生物多样性的测量,揭示了各个样地的多样性指数与其生境具有相关性,由于所处环境条件比较接近,且人为影响严重,故该山森林群落的异质性差,植被组成单一,需加强对其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