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关于图的染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得到如下结论:若图G不含有至少为5的奇图和H^*作为子图,则x(P(G))≤3;若图G不含有长至少为5的奇圈,则x′(G)=△,若图G不含有长至少为4的圈,则t(G)=△+1;等。  相似文献   

2.
海南岛西部不同林龄橡胶林土壤养分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研究热带人工林巴西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生态系统不同林龄土壤养分的特征,对热带地区种植橡胶及其更新进行了生态效益评估,并研究了海南儋州地区幼林早期(2龄)、幼林晚期(7龄)、开割树(16龄)和老龄即将更新树(30龄)4种不同林龄的橡胶林土壤养分含量的分布特征,结果如下:(1)不同林龄橡胶林胶园...  相似文献   

3.
基于输出系数模型的云南洱海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洱海流域北部罗时江、弥苴河、永安江3个子流域作为实验区,利用输出系数模型对子流域内农业非点源氮、磷污染进行估算,结合罗时江、弥苴河、永安江水质监测数据,对模型输出系数进行率定和验证,得到一组适用于洱海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估算的输出系数.利用该组输出系数,对洱海流域范围内农业非点源氮、磷污染负荷进行估算.研究表明:氮、磷污染空间分布具有一致性,乡镇污染输出于地域分布中呈现出“南北高中间低”的趋势.不同非点源氮污染贡献率依次为大牲畜养殖>农村生活排放>种植业>生猪养殖,不同非点源磷污染贡献率依次为种植业>农村生活排放>生猪养殖>大牲畜养殖.  相似文献   

4.
间伐对杉木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短期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大径材培育目标下间伐对杉木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短期影响,为缓解杉木人工林地力衰退问题和大径材定向培育提供指导。【方法】以16年生杉木人工林为对象,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3种间伐强度,分别为强度间伐(32%,编号HIT)、弱度间伐(23%,编号LIT)、对照组(0%,编号CK),研究不同间伐条件下杉木人工林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SMBC)、生物量氮(SMBN)含量的变化及其化学计量特征[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比,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与土壤全碳(TC)、全氮(TN)含量比,即SMBC/SMBN、SMBC/TC、SMBN/TN]之间的差异。【结果】在不同间伐强度下,杉木人工林不同土层SMBC、SMBN含量及SMBN/TN的值从大到小依次为HIT、LIT、CK;SMBC/TC的值除在≥10~20 cm土层以强度间伐(HIT)最高之外,其他土层均以弱度间伐(LIT)最高;SMBC/SMBN的值除在≥20~40cm土层,以CK最高外,其他土层均以LIT处理最高;从土壤的垂直分布特征来看,杉木人工林SMBC、SMBN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0~10、≥10~20、≥20~40 cm,即呈现出SMBC、SMBN含量随土层加深而降低的趋势。【结论】强度间伐对SMBC、SMBN含量影响明显,可能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加强对土壤地力的维护,从而改善杉木大径材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organic matter(SOM) and total nitrogen(TN) were studied in different plant communities of the Yajiageng vertical belt in Gongga Mountain around the Dadu River banks. The results show: (1) the contents of SOM and TN of the plant communities gradually decreased with the following order: subalpine coniferous forest (3 027 m), subalpine meadow (3 873 m), coniferous broadleaved mixed forest(2 737 m), subalpine shrub(3 565 m) and treeline(3 564 m). (2) With soil profile depth increasing, the contents of SOM and TN gradually decreased. For different vegetation types, the contents of SOM and TN in sub-alpine coniferous forest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other vegetational types. (3)The ratio of the content of carbon to the content of total nitrogen (Cc/CTN)WaS 13.5-27.6, which was relatively lower than the appropriate Cc/CTN of 25-30, and indicated that the soil in favor of the organic matter decomposed and nutrients released. Cc/CTN in the soil had no correlation with sea level altitude. However, its distribution in the soil x, aried with different vegetation types. (4) Nitrogen in SOM existed mainly in the form of organic nitrogen, and Cc/CTN in the soil was not obvious correlated with SOM and TN.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零电流开关结构的单开关管的三相升压功率因数校正整流器 .软开关动作可用低功率的辅助电路来实现 .文中分析了ZCT电路的工作原理 ,给出了电路设计的准则 ,并对一个1kW、50kHz的整流器进行了仿真 .结果显示总谐波失真小于 9% .  相似文献   

7.
Using the data from 15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stations scattered between 28° N—45° N and 90° W—77° E we obtained the total electron content (TEC) variations with time during a large solar flare.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flare makes the TEC of ionosphere increasing in a large spatial area. The amounts of the TEC enhancement are mainly determined by the local time of subionospheric point, and the largest TEC enhancement is about 2.5 TECU. It is also concluded that the TEC enhancement is not symmetrical about the local noon time, the TEC enhancement values during morning hours are larger than those of the afternoon hours.  相似文献   

8.
总变差不增差分格式计算一维,二维溃坝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近年来发展的处理空气动力学中激波间的断的一类高分辨率格式-总变差不增格式(total variation nonincreasing scheam,简称TVNI)计算一维和二维溃坝波,在TVNI格式中考虑了底摩擦项(非齐次项),。研究了糙率对模拟溃坝波的影响,一维的计算结果与Stoker分析解和Lax-Wendroff格式解进行了比较,可以看出TVNI格式具有分辨率高,计算简单的优越性,二维计算采用了对称的方向分裂算法。  相似文献   

9.
针对存在于半无限左手材料表面上的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研究其p型极化时的色散关系;通过棱镜耦合得到衰减全反射谱,论证实验上观察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的可能性;分析各种参数对实验观察p极化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的影响,发现不同的参数对表面等离子体激元与隐失波的共振频率及共振强度均有着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介绍了环境监测质量的内涵以及环境监测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同时介绍了环境监测全面管理的基础工作以及监测全过程质量保证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低聚木糖降脂作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喂食高脂饲料的方法建立高脂血症小鼠模型,观察低聚木糖对高脂血症成年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总甘油三脂(TG)和高密度胆固醇(HDL-c)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聚木糖可有效降低高脂血症小鼠血清TC、TG含量,但对低密度胆固醇(LDL-c)含量的升高无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2.
全面质量管理--高校管理的新理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面质量管理在高等教育领域有其适用性。借鉴美国高等教育管理中全面质量管理的经验,建立我国高等教育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对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采用元素分析仪、水洗萃取以及氧弹量热仪联合离子色谱法测定柏林生活垃圾中典型组分的氯含量及氯种类,预测天津城市生活垃圾中的氯含量和氯分布.研究结果表明:萃取法可以区分垃圾组分中的有机氯和无机氯,在检测有机垃圾时,与其他方法相比可测得更高的氯含量;元素分析仪能区分垃圾组分中的可燃氯与不可燃氯,除有机垃圾外测定氯含量较高;氧弹量热仪联合离子色谱法用于测定组分中总氯含量,获得的平均氯含量比另两种方法低15%~25%.垃圾中典型组分的氯含量变化范围很大,从废木的0.1%(干基,质量分数)到PVC的6.0%(干基,质量分数).对于低氯含量的组分(<0.3%,干基,质量分数),各种分析方法的系统差别可以忽略,但这种差别随氯含量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4.
研究Fenton高级氧化技术对水中抗生素盐酸左氧氟沙星的去除效果, 并考察n(H2O2)∶n(Fe2+)、 H2O2投加量、 溶液初始pH值、 反应时间和初始质量浓度对去除效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 当n(H2O2)∶n(Fe2+)=5~25时, 盐酸左氧氟沙星、 化学需氧量(K2Cr2O7法, CODCr)和总有机碳(TOC)的去除率随二者物质的量比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 当H2O2投加量为15 mL/L时, 盐酸左氧氟沙星、 CODCr和TOC去除率分别为88.40%,5952%,3380%; 当pH=3时, 盐酸左氧氟沙星、 CODCr和TOC的去除率分别为9240%,5952%,3451%; 盐酸左氧氟沙星、 CODCr和TOC的去除率随反应时间呈逐渐增加的趋势, 去除率随初始质量浓度的升高而下降; 当反应时间为3 h时, 去除过程基本完成. 在pH=3, 温度为20 ℃, H2O2投加量为15 mL/L, n(H2O2)∶n(Fe2+)=10的条件下, Fenton高级氧化技术对水中盐酸左氧氟沙星的去除效果最好, 达9640%.  相似文献   

15.
根据图像曲率和梯度的特性引入扩散控制变量因子,提出非线性各向异性扩散的图像修复方法,能根据图像本身的几何信息进行不同方向和不同强度的扩散。其中关键参数p能根据图像局部几何信息的曲率和梯度自适应地改变,并控制扩散方向和扩散强度。扩散过程中,在图像的边缘区域,沿边缘方向扩散具有较大的扩散系数,沿垂直边缘方向扩散具有很小的扩散系数;在图像的平坦区域,向周围等强度扩散,而且扩散强度值较大。实验结果与经典的全变分、曲率驱动和P-laplace常数变分方法做比较,表明研究方法能对图像的破损区域进行修复,提高图像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现场总线(FB)是一种数字化的串行双向通信系统,具有高性能和高可靠性的特点,特别适合于底层分散控制。配电自动化水平直接决定供电质量和可靠性,文章在分析当前国内配电自动化的现状后,提出了基于CAN总线的集散式配电自动化系统,并阐述了故障检测、故障隔离、非故障段自动恢复功能的实现方法及CAN总线的通信方式。实践证明,基于CAN总线的集散式配电自动化系统能够实现分散控制和集中管理,从而保证供电质量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菏泽市环境空气质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三年的监测数据,找出了菏泽市空气中首要污染物,二氧化硫(SO_2)、二氧化氮(NO_2)及总悬浮颗料物(TSP)在一年内的变化规律,分析了本区空气污染物的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18.
光子晶体光纤(PCF)与普通光纤相比有其优秀的特性,如单模特性、色散特性以及非线性特性等。简述了光子晶体光纤的基本结构及其优点,并介绍了利用光子晶体光纤制作光子晶体光纤激光器及大功率光纤激光器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软X射线磁性圆二色谱的基本原理,合肥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软X射线磁性圆二色实验站的主要装置,及其采用的相关技术,包括通过斩波器的同步光圆偏振度的计算及其与光通量的折中处理方法、光束线的主要组成和针对本储存环通量低所作的设计、与该实验站兼容的磁铁设计和采用的样品电流采集方式等,并介绍了各部分达到的性能指标.最后用该实验装置对不同厚度的Co多晶薄膜的自旋磁矩与轨道磁矩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随薄膜厚度增加,样品自旋磁矩逐渐增大,而轨道磁矩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20.
分析长江水下三角洲YD 0901孔的粒度、TOC(总有机碳)和TN(总氮),建立全新世以来高分辨率年代地层图(平均分辨率为20a).结果显示,"中全新世大暖期"(距今7ka~6ka)水下三角洲加速营造,同时闽浙泥质区开始缓慢形成.TOC和TN测试数据表明:在距今2.7ka左右,YD0901孔的TN含量逐渐增加,说明流域人类活动逐渐加剧;而TOC由于部分的成岩作用,含量并未明显增加.通过沉积相分析,得到最大海侵面的深度,为准确估算冰后期最大海侵以来水下三角洲沉积总量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