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LAN—PABX局部网络是办公自动化的一种优选网络体系结构。该文介绍一种高保密性能的LAN—PABX局部网络的结构和设计技术。  相似文献   

2.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发展的产物,是随社会对信息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要求而发展起来的。其应用领域十分广泛。本文将主要介绍应用于微机中的局部网络的概念及其技术。一、网络的概念所谓计算机网络,就是指利用通讯设备和线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连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计算机网络按照联网的计算机所处的位置的远近不同可分为局域网(LAN)和广域网(WAN)。LAN的范围通常局限在几千英尺内,一般采用电览线组网;而WAN可以是跨地区、跨省市,甚至遍布…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计算机局部网络的五种访问协议:载波监听多次访问/冲突检测(CSMA/CD)访问方式、令牌总线访问方式、令牌环访问方式、时间分段访问方式和查询访问方式。  相似文献   

4.
在着重介绍了Omninet 网络通信协议CSMA/CA 的仿真分析与结果的基础 上,建立了信息包为定长、变长以及考虑应答包情况下的仿真模型。讨论了用户工作 站数目、信息包长度以及应答包对系统性能的影响。通过对CSMA/CA协议与非持 续CSMA协议进行比较分析发现,CSMA/CA协议的性能优于非持续CSMA协议。  相似文献   

5.
6.
借助于《Debuggiog》调试程序,剖析Trans—Net局部网络系统软件,找出其外设软件接口的入口地址,然后对单机打印驱动程序进行改造,从而生成网络打印驱动程序,实现了网络状态下打印机的共享。文中还较详细地叙述了程序的修改方法、步骤,并列出了部分程序清单。  相似文献   

7.
8.
应用局部可数k-网来刻划局部可分度量空间的闭s-像以及局部可分的度量空间.  相似文献   

9.
设A是一个代数,M是一个A-双模,映射θ:A→M称为2-局部导子,如果任给a,b∈A,存在导子θa,b:A→M使得θa,b(a)θ(a),θa,b(b)=θ(b)(θ没有假设是线性的和满的)。本文证明AFC^8-代数A到范数A-双模M上的2-局部导子是导子。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讨论了两种不同的冲突解决方法——回退法和保持法。性能分析的模型是基于一种更实际的假设,定量分析的参数是平均请求服务时间,分析的结论得到了模拟结果的验证,即回退法比保持法好。保持法在高请求率的情况下,要多占用结点周期。  相似文献   

11.
该文利用两级裁决器,详细地推导了一个新的带有局部总线多处理机系统有效带宽的性能模型,该模型基于被拒绝的访存请求在下一个周期被重新提交,获得的模型值与已有的仿真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者吻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证明了:“每一定义在 T_2空间上的 k—重的开映射是局部同胚映射”,并以反例指出,如果把条件“T_2”改弱为“T_1”则结论不再成立。从而对 Gittings 关于 Mi—空间(i=1,2,3)逆象定理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对0-1律的研究提出了一种有别于以往的整体化方法的新方法,称之为局部化的方法,并证明了一个有关局部-整体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以实船板水火加工成型的测试数据为样本,应用的BP网络,分别建立了帆型曲板的最大收缩长度、收缩面积的7参数和5参数的4个神经网络模型,介绍了网络的结构设计及其训练过程,进行了网络的误差分析;算例结果证明该模型具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5.
非交换Gr—凝聚半局部环的同调维数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定义了Gr-凝聚环并且刻画了这一类环的同调维数,这些结果推广和发展了一般凝聚歪关于同调维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多层局部回归网络的非线性系统预测模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提出采用多层局部回归神经网络建立多变量非线性系统多步预测模型的方法,神经 网络模型可提供多步预测控制所需要的系统输出预测值及输出向量对控制向量的雅可比矩 阵.仿真试验表明这种动态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7.
18.
19.
本文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微机局部网络及其系统的基本概念;第二部分介绍了Trans——Net局部网络的主要性能及其功能;第三部分是全文的重点,这部分详细地叙述了在办公自动化(OA)环境下T——Net局部网络的应用、功能开发及扩充的十七条命令;第四部分以发文命令为例介绍了程序框图及其执行过程。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Internet网的产生,发展,连接方式,基本服务的介绍以及对Internet网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前景的分析,力求促使人们通过对Internet网的不断了解与认识,逐步适应信息社会的变化,迎接全球信息化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