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954年日内瓦协议签订后,美帝国主义取代了法国殖民者在印度支那的地位,加紧侵略南越,使南越沦为它的新型殖民地。协议签字后才一个半月(1954年9月8日),美国就拼凑了东南亚条约组织,自行将南越划入这个组织的“保护区域”。同时,它扩大早于1951年成立的驻南越的“军事援助顾问团”,武装吴庭艳集团,并且通过这个集团进行“反共控共”运动、建立“稠密区”等,对南越爱国  相似文献   

2.
美国对印度支那的干涉是蓄谋已久的。日内瓦协定墨瀋未乾,美国就强行把柬埔寨、老挝和南越划归“东南亚集体防御条约”签字国的“保扩”区域。曼谷会议上美国曾要求各成员国和它一起加紧干涉印度支那。曼谷会议结束以后,杜勒斯就按照预定计划于二月二十七日至三月一日到老挝、柬埔寨和南越进行罪恶活动,其目的在于制造紧张局势,进一步加强美国对南越、老挝和柬埔寨的军事控制,使之成为战争挑衅中心,并策划破坏自由普选,以阻碍印度支那的政治问题的和平解决。  相似文献   

3.
在4月8日到10日在巴黎举行的东南亚侵略集团理事会上,美国进一步策划利用东南亚集团这个“极重要的工具”,加紧对老撾的干涉,继续对南越进行骯髒的“特种战爭”,并且要进一步收买以尼赫魯为首的印度大資产阶級,把印度同这个侵略集团联系起来,使印度在同美国沒有条約的形式下成为美国的侵略工具,加紧反华活动,破坏东南亚地区的和平。  相似文献   

4.
阻挠日内瓦协议在老挝实施日内瓦协议是印度支那和平的基础,印度支那各国独立和主权的保征,也是亚洲各国和平共处的重要环节。但是,美国一开始就把这个协议视为眼中钉。美国出席日内瓦会议的代表在世界舆论的压力下,虽曾发表声明:“美国将不使用威胁或武力去妨害这些协定和条款。”但美国拒绝在日内瓦协议上签字。在该协议签订的第二天,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就宣布美国不受这个会议的决定的约束。美国破坏日内瓦协议的第一个行动,就是组织东南亚条约集团。这个集团的成立,离月内瓦协议的签订不到两个月。该集团擅自宣布把南越、老挝和柬埔寨列入它的所谓“保护地区”之内。日内瓦会议最后宣言第四条和第五条明确规定:老挝政府不得从外国接受军事物资、人员和教官的援助;不得参加军事同盟和在老挝建立外国军事基地。  相似文献   

5.
4月22日,美国国务卿腊斯克就南越問題发表了一項演說。腊斯克居然把美国干涉和侵略南越的罪行說成是美国人“喜欢”和“尊重”越南人;把南越人民的反美爱国斗爭說成是“浸略”;把南越民族經济的破产說成是經济“繁荣”;把腐朽透頂的吳庭艳集团說成是“忠誠領导”。腊斯克的一派胡說,原本是重彈美国統治集团的老調,毫不新鮮,但稍微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讲話的重点却放在掩饰肯尼  相似文献   

6.
东南亚的反美怒潮正在空前地汹涌澎湃。美国资产阶级报刊对于美国侵略东南亚、特别是侵略南越的失败,一再发出惊慌的嗥叫。美国著名军事评论员鲍德温承认,南越的“军事形势已经恶化了”,“在有些地区,形势的确是悲惨的”。《华盛顿明星晚报》的威尔逊慨叹:“在东南亚,从越南、柬埔寨直到印度尼西亚、缅甸和老挝,西方的地位在迅速恶化。”美国的负责官员惊呼:亚洲各国“民族主义的热情汹涌澎湃”,到处“冒烟欲燃”了。这些话倒也反映了当前反美大风暴的景象。这是美帝国主义战后以来对亚洲推行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的必然结果,而目前美国要推行这种政策是越来越困难了。  相似文献   

7.
美帝国主义妄想挽救它在南越的败局,一方面继续蛮干下去,打算扩大在南越的侵略战争;另一方面对其“盟国”加紧施加压力,拖人下水。但是不管那一种挣扎,都有一系列棘手的、难以解决的问题。《纽约时报》刊登的苏兹贝格的一篇文章《通向又一个奠边府的道路》叫嚷要对越南实行“空中突击”,但同时又惊呼美国逃不脱十年前法国在奠边府同样的厄运。法国《战斗报》在东南亚条约组织马尼拉会议刚开幕时发表了一篇题为《西方战线在亚洲失败》的文章,巳经预告了美国企图通过会议实现其拖人下水的打算只是一厢情愿。  相似文献   

8.
兩年来,美帝国主义一步步地把法国从南越排挤出去。美国控制了南越的政治、軍事和經济等各个方面。美国的走卒吳庭艳集团正千方百計地帮助美国在南越推行新殖民主义政策。在政治方面。为了实現控制南越的計划,美国首先帮助吳庭艳集团“巩固”政权,鎮压人民的斗爭运动,并  相似文献   

9.
美帝国主义把南越当成是它侵略东南亚的跳板和打“特种战争”的试验场。因此,不惜一再投下大笔赌注,制订种种侵略计划,对越南南方人民进行血腥的屠杀和镇压,犯下了罄竹难书的滔天罪行。各种侵略计划和主要侵略活动“八点措施”肯尼迪上台以后,为了加紧策划对南越的直接军事侵略,于1961年5月中旬,派遣副总统约翰逊到南越活动。约翰逊与吴庭艳发表了一个包括所谓“八点措施”的联合公报。其主要内容有:美国对南越增加和加速供给武器和作战物资;吴伪军由十五万人扩充到十八万人,并受美国军事人员直接指挥;美国“军事援助顾问团”扩充到  相似文献   

10.
“科伦坡计划”国家于10月17-21日在新加坡举行了一次咨询委员会会议,这已是第七次会议了。参加这次会议的有英国(包括英国属地马来亚和北婆罗洲)、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缅甸、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锡兰、尼泊尔、南越、老挝、柬埔寨以及去年新加入的日本、泰国和菲律宾,共十七国。“科伦坡计划”存在着哪些问题? 这次会议所讨论的也同往常一样,主要是上一年度(1954-55年)该计划在各国执行的情况,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做法。首先,关于计划的成效问题:这个一开始就被主创者的英国标榜为“发展”东南亚国家的经济、“提高”生活  相似文献   

11.
摧残民主,扫除异己最近,美国和吴庭艳集团一面反对南北越举行协商讨论全越南的选举问题,一面则在南越大肆镇压一切民主进步力量和排除异己,加紧建立一支由美国训练和装备的军队,并进一步从各方面继续消除法国在南越的势力。今年7月起,在南越全面展开了所谓“告发共产党运动”。迫害的矛头首先针对着回家过和平生活的前抗战人员,同时也牵涉到其他许多要求实施日内瓦协议、实现全越南自由选举的人。这个“运动”的具体做法是:强迫南越人民“检举”前抗战人员和其他民主进步人士。对已被逮捕者则施用酷刑,要他们“自首”。在某些地方还进行了所谓“清乡”。今年7月间对广治省香田乡的“清乡”,  相似文献   

12.
最近,美国統治集团內部在侵略南越的問题上展开了激烈的爭吵。肯尼迪、腊斯克之流一方面不得不承认美国侵略南越的战爭还“看不到尽头”,一方面却又拚命吹嘘已經“有了重要轉机”。而以参議員曼斯菲尔特为首的国会考察团提出的报告却說:美吳集团的統治“現在看来比开始的时候不是更稳定  相似文献   

13.
8月中旬的一天,美国新任驻南越“大使”亨利·卡伯特·洛奇(Henry Cabot Lodge)在旧金山搭乘一架商业飞机前往日本转赴南越任所。一上飞机洛奇就遇见了以暴露美国在东南亚外交官丑恶面目的小说《不体面的美国人》而知名的作者伯尔狄克。对洛奇说来,这真不是一个好兆头。更难堪的是伯尔狄克不揣冒昧地向这位新任“大使”大谈了一番外交官之道。《时代》周刊报道说,洛奇“富有外交家风度地”听取了伯尔狄克的意见。到达日本以后,  相似文献   

14.
美国肯尼迪政府正在南越加紧扩大干涉和进行新的军事冒险。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11月15日在肯尼迪支持下举行会议通过决定,要采取军事和政治双管齐下的措施,加紧对越南南方的干涉;“如果这些步骤未能扭转潮流,美国就将考虑由美国进行更加剧烈的干涉,包括空中和地面部队采取作战行动在内”。紧接着,美国国务卿腊斯克和国防部部长麦克纳马拉在17日先后宣布,美国已经根据同吴庭艳集团的  相似文献   

15.
自从1954年日内瓦会议关于印度支那问题达成协议以来,这个地区本来是应该得到和平发展的机会的。但是,由于美帝国主义的的破坏活动,这个地区的局势始终不能得到稳定。最近,美帝国主义的阴谋更加层出不穷,印度支那的局势也就更趋紧张,引超亚洲以及一切爱好和平国家人民的深切关心。美帝国主义对印度支那地区进行阴谋活动的目的是要联消日内瓦协议,插足东南亚,力图把南越和老撾拉进东南亚侵略集团,威胁东南亚的和平中立国家的  相似文献   

16.
今年二三月间,美国援外事务管理署署长史塔生在访问东南亚七个国家时,曾要这些国家提出对美国“援助”计划的意见.为此目的,印度以“科伦坡计划咨询委员会”的亚洲国家会议的名议于五月九日在印度西姆拉召集会议,会议目的就是要讨论在区域性基础上使用外国援助,特别是美国“援助”的问题.参加会议的有印度、日本、巴基斯坦、尼泊尔、印度尼西亚、泰国、老挝、南越、柬埔寨、马来亚(并代表新加坡、北婆罗洲及沙捞越)等十国的代表.印度同时亦曾邀请缅甸、锡兰及菲律宾派代表出席会议,但缅甸和锡兰加以拒绝,菲律宾则派遣了观察员参加.会议历时五日,于五月十三日结束。会议的议程,共有六项:(一)使用美“援”的方式;(二)美“援”使用中发生的困难;(三)使用特别基金以发展区域内贸易;建立机构、提供货款以帮助  相似文献   

17.
金兰湾     
金兰湾位于南越中部的庆和省,在西貢东北三百零五公里,北距芽庄二十公里,西距大叻八十公里,北距峴港二百六十公里。它踞于两个半島中間,形成一个弧形。它是美国侵略者在南越扩大侵略战爭的重要“墨渍”据点之一,目前正在大力修建中。金兰湾风平浪靜,港闊水深,最深处达四十多米,十多万吨的巨輪可以暢通无阻,是东南亚著名的天然港湾之一,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今年六月九日,美伪集团就修建金兰湾軍事基地达成协議。  相似文献   

18.
日内瓦会议的成就,标志着美国“实力政策”的惨重失败.但是美国统治集团是不甘心承认失败的,它却变本加属地进行拼凑东南亚侵略集团的活动,阴谋以这种侵略联盟来和它所企图组织的所谓“东北亚联盟”联系起来,造成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包围圈.美国拼凑这个集团的第一步,是指使菲  相似文献   

19.
侵略的新部署 2月22日,美国駐泰国大使馬丁率領一批軍事助手(包括美国駐泰国联合軍事顾問团团长)飞往西貢,同美国駐南越“大使”泰勒和駐老撾大使沙利文举行秘密会議。据美联社透露,会議研究了“重新空襲北越的問題,以及密切协調美国在泰国、老撾和南越的反共政策問題”。据說,“这个会議表明美国把东南亚問題作为一个整体而不是个别問題来对付的一个行动。”在美国看来,边界不再是很重要的問題了。”很明显,这次会議是美帝国主义妄图挽救它在南越的敗局,稳住在泰国的侵略陣脚,策划进一步扩大侵略印度支那战爭的新部署。这以后,美联社3月間透露,美国轰炸越南北方和老撾解放区的飞机有一些就是从泰国起飞的。可見美国同泰国“密切  相似文献   

20.
点滴     
出钱的说了算巴黎“世界报”特派记者乔治·夏法尔在该报连载的通讯“遭受独立考验的印度支那”里,说到吴庭艳集团对美国的从属时,有这么一段绘声绘形的概括: “有什么办法摆脱出钱者的政治干涉呢?当奥丹尼尔(前美国驻南越军事援助顾问团团长)主持南越军队训练工作的时候,他为了强使他的采取保留态度的盟友接受他的意见,甚至拍桌子大叫道:‘谁给的钱?’南越军官们当即要求休会考虑,后来再开会时他们就宣布同意了……”谁有自由? 去年10月26日,南越吴庭艳政府颁布了它的“宪法”。通过这部“宪法”,吴庭艳掌握了南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