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储耀红 《江西科学》2005,23(5):664-666
物理学是人类改造物质世界智慧的结晶,人类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同时也追求美和创造美,物理的美有概念美、规律美、意境美、内在美、艺术美等不同的表现形式。物理学中蕴涵着丰富的美,物理美具有很大的作用。美育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它应当渗透到学校的所有教育活动和各科教学过程中去。本文通过物理所蕴涵的美及美的作用来探讨如何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有效的渗透美。  相似文献   

2.
电视新闻画面美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现场直观美,二是形象真实美,三是时空同步美,四是内容新意美,五是信息丰富美,六是传情达意美,七是运动纪实美,八是思维快疾美,九是语言残缺美,十是受众参与美。  相似文献   

3.
化学教学过程中的创造美、想象美、形式美、意境美、时时可见,处处可显。引导学生发现美、鉴赏美,以美的创造来了解化学现象,以美的想象来感悟化学知识,以美的形式来揭示化学规律,以美的意境来领略化学真谛。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发掘方方面面的美的素材,捕捉每一个美的机会,潜移默化地进行美的教育。  相似文献   

4.
论述"美"是屈原的人格和全部作品的思想核心与最高理想。屈原的"美"有形成的过程和"外美—内美—美政—美人—美"的层次,是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屈原第一次将"美"提升到形而上的高度,他以"美"争鸣于诸子家,因而完全可以成为"美家"。屈原的美与诗同是他的创造,美与诗是屈原的两座高峰。  相似文献   

5.
数学美初探     
顾瑜 《科技咨询导报》2007,(10):183-183
数学美作为美的一个独特形式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可以感受到,而忽略数学美甚至不承认美是不妥当的。本文试从数学美的特征及其发展提出论述。认为数学美应包括统一美、简洁美、奇异美和和谐美等。  相似文献   

6.
析青少年形体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象貌的美,高于色泽的美,而秀雅适度的动作美,又高于象貌的美。这是美的精华。""形体"美并不单单等于"体形"的美。形体的美,代表了一个人总体,它是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综合,美的形体,体现了一种美的精神,表现了一种更高的内在生活。坚持健身是保证健康的最基本的一条。保持健身的意识是坚持健身锻炼的前提,也是保持形体美的前提。  相似文献   

7.
汉诗之美,离不开诗歌的语言之美;英诗之美,也离不开诗歌的语言之美.同样道理,汉诗英译之美,也多在于译诗的语言之美.因此,在汉诗英译的过程中,应将汉诗的语言之美,转变为英诗的语言之美.诗歌的语言之美,主要包括典雅之美、通俗之美、简隽之美、借鉴之美、和谐之美、精当之美等.  相似文献   

8.
<正>何谓"美",它是通过艺术的美化调动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在心灵深处受到感染和感化,从而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同时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美的东西总能让人赏心悦目,爱美,求美,也是儿童的基本心理。让学生在学习中欣赏美,享受美,于不知不觉中受到美的熏陶,也是小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英语教学中,通过渗透美,促使儿童对小学的英语产生浓厚兴趣,以美求真、以美激情、以美育人,让儿童受到美的熏陶,同时也把英语学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可以概括为美不自美、中和之美、致用之美、无言之美和创造之美。这五者可以衍生出当今大学美育的五重逻辑,即美不自美:在意识中肯定美;中和之美:在辩证中理解美;无言之美:在体验中感受美;致用之美:在生活中表达美;创造之美:在实践中生发美。  相似文献   

10.
荣艳娇 《科技信息》2012,(34):341-341
美在我们的生活中普遍存在,在护理工作中也处处体现着美。例如:护理职业形象美、语言美、操作规范娴熟美、护理环境美、人际关系和谐美等。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应积极去发现美、欣赏美,并善于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美。因为美的事物能使自己、患者及更多人产生美的感受。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民族声乐的韵味美是构筑在两大基本美学思想之上的,即语言的表现和曲情的表达。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其内在的“风骨”之美。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美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秉承了我国传统的和谐统一的审美追求的同时,也受到了西方音乐美学思想的巨大影响,是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与西方音乐美学思想交融的产物,形成了如下的美学特征:“词情、曲情、声情相触合”的情感美学特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相交融”的创造性美学特征;“传统风格、时代气息相共存”的现代性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3.
马飞 《皖西学院学报》2009,25(1):155-156
五千年灿烂的文化历史,孕育和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声乐艺术。流派纷呈、同中求异、博采众长而独树一帜,以其特有的传统风格展现出中国声乐学派的美好未来。  相似文献   

14.
民族声乐现代性是指当前的民族声乐歌唱技法、演唱风格、咬字吐字、民族语言等的方式符合当代人的视听习惯和审美需求等特征。中国民族声乐从最初的传统戏曲、曲艺和民间原生态歌曲演唱,历经百年的发展、改革、创新,它的内容和形式已经较为完整地形成了具有现代性的中国特色的民族声乐文化。  相似文献   

15.
藏族传统声乐艺术是藏族先民在千百年来不断总结和完善的艺术结晶.它的美学特征是根植于自身文化传统,也是通过具体的演唱特点和技巧来实现的.文章阐述了藏族传统声乐美学的构成因素,以及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歌唱技法,旨在使藏族传统的声乐艺术在传承和发展中,能够把自身富有特性的美学传统延续下去,并能在现代藏族声乐艺术中展现出来.  相似文献   

16.
《满江红》琴歌鲜明地体现了汉语作为一种高度音乐化的语言对声乐曲的旋律发展具有一定指示性。通过对乐歌和琴歌两个不同版本的《满江红》进行比较分析,挖掘古曲琴歌《满江红》在声乐性、音乐性、文化性等方面的艺术特色,以及其在文化传承、深度审美能力的培育和表现等方面的教学及表演价值。  相似文献   

17.
民族声乐艺术具有“重字”的传统,演唱时要充分展现字的表现力,对歌唱咬字吐字发声技巧的美学追求是其重要特征之一。在演唱实践中,要在科学发声的基础上,力求咬字准确、吐字清晰、依字行腔、字正腔圆,保持发声清晰性、共鸣性与连贯性的统一,同时根据歌曲表演的情境,采用一些字的特殊的表现技巧,来展现民族声乐“字”的韵味和美学追求。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民族声乐多元化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发展的今天,中国民族声乐正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迅速向前推进。文章分析了中国民族声乐多元化发展的基础和必然性,阐述了中国民族声乐多元化发展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9.
从高师音乐声乐培养目标与现行教学模式、声乐技能训练与“以审美为核心”的中小学音乐教学要求的角度看,高师声乐教学不仅要训练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教育能力,更应重视声乐审美意识的培养。而高师声乐审美意识与审美品格的提高,既是对声乐艺术审美属性的张扬,又是对声乐教学目标的执着追求。  相似文献   

20.
民族声乐的发展始终要遵循科学性、民族性、艺术性和时代性。其中科学是共往,民族性是个性,艺术性是横向发展,时代性是纵向发展。只要评论处理好它们之间关系,中国民族声乐就能更加丰富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