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类无疑是当今地球上居于主导地位的物种。数千年来.人类占据地球近1/3的陆地用于农牧业和城市建设.却把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回馈”给大地母亲——将草场改为耕地.过度砍伐森林.无限量抽取地下水.任意引入外来物种.排放核凌料和化学污染物,致使物种加速灭绝,全球气候持续恶化……可以想象,如果地球上的其他物种能够进行选择.它们一定会毅然决然地要求:将人类赶出地球! 假如它们的愿望实现了——从明天早上起.65亿地球人口突然“人间蒸发”(也许是被整体发送到外太空.我们当然不希望人类集体死于疾病或者灾祸).自然的力量再次成为地球主宰。那么.人类消失后.地球会变成什么样子昵?在你即将读到的下面一组文章中,作者就此问题进行大胆的科学狂想。他们就像已经在未来世界遨游过的时间旅行者.将他们的所见以现在进行时态加以报道.于是.我们得以窥探没有人类的未来世界,[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1960年5月25日凌晨4时20分.中国的三名登山运动员王富洲、贡布(藏族)和屈银华成功登上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这是中国人首次登上珠穆朗玛峰峰顶.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从北坡登上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为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位于中国与尼泊尔的交界处,海拔8844.43米,是世界第一高峰。  相似文献   

3.
数字海洋     
林勇 《科学》2007,59(1):10-12
海洋是地球生命的摇篮,是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空间。自有人类以来,认识海洋、征服海洋、利用海洋等海洋活动就从未停止过。信息时代的到来,第一次为人类全面准确而深入地认识和了解海洋提供了可行的技术支撑。1998年1月31日,美国的戈尔(A.Gore)提出了数字地球的概念,认为数字地球是一种可以嵌入海量地理数据、多分辨率和三维的地球表示,并可在其上添加许多与人们生产生活相关的各种信息。这一概念被迅速应用到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领域,而由数字地球引申出的数字海洋也成为人类驾驭海洋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4.
奇云 《世界科学》2003,(6):8-10
只要一日地球上尚有生物,病毒就会存在;有些对人类有益,有些对人类有害,有些虽然和人类没有利害关系,但它们在生物圈的物质循环与能量交流中具有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5.
日地空间环境的监测和预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研究员刘振兴1日地空间环境及其对人类的影响日地空间环境包括太阳上层大气、日地行星际、地球磁层、电离层和高中层大气。其中,地球磁层、电离层和高中层大气称为地球空间环境。随着空间技术的...  相似文献   

6.
地球遭到外星文明的入侵.经过一番激战,人类最终获得胜利。但面对满目疮痍的地球,人类决定退守他乡,远遁土星的第六颗卫星泰坦。不过尚有一些人坚守在地球上.与外星文明抢夺最后的资源。杰克与维多利亚就是这样一个留守团队,他们每天都尽职尽责地完成着自己的任务。  相似文献   

7.
段希祥  曹亦俊 《科学》2004,56(2):35-37
回顾人类与其社会形成及发展的漫长历史可知.地球母亲在自己漫长的演化、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不但衍生了人类,而且也给人类提供了生存及发展不可缺少的矿产资源,为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无脊椎动物是地球生态系统的调节者。作为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基础。无脊椎动物从授粉、土壤形成和养分循环,到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生态旅游等,为人类提供了多种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必要服务。 几乎所有成为人类食物来源的海洋鱼类在它们生命的某个时期都以无脊椎动物为食,而人类或直接食用无脊椎动物,如贝类和甲壳类动物或无脊椎动物的副产品。无脊椎动物为农作物授粉,处理各种废物,为人类提供众多的其他服务,但我们却很少意识甚至完全忽略它们对地球生态和人类生存的重要性。以下是无脊椎动物对地球生态和人类生存所作的一些贡献。  相似文献   

9.
金石 《科学之友》2004,(8):24-25
包围地球的空气被称为大气。像鱼类生活在水中一样,我们人类生活在地球大气的底部,并且一刻也离不开大气。大气为地球生命的繁衍、人类的发展,提供了理想的环境。它的状态和变化,时时处处影响到人类的活动与生存。但地球大气一开始并不是现在这样子的,它是伴随着地球一起成长,经过了亿万年不断“吐故纳新”才变成今天这个样子。  相似文献   

10.
地球系统科学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毕思文 《科学》2006,58(2):46-49
地球系统科学是以全球性、统一性的整体观、系统观和多时空尺度,来研究地球系统的整体行为,使得人类能更好地认识自身赖以生存的环境。更有效地防止和控制可能突发的灾害对人类所造成的损害。地球系统科学在现代技术.尤其是空间技术和大型计算机发展后出现,致力于对地球的整体探索。它以地球科学许多分支学科的大跨度交叉渗透,与生命科学、化学、物理学、数学、信息科学以及社会科学的紧密结合为特征。其研究发展的特点为时空尺度大,综合性强,实用空间大。支持有效监测和预测。研究中大量采用高新技术。采集、存储、处理的数据量都极其巨大。  相似文献   

11.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为了满足人类心灵和生活的需求.它与人类文明的发展紧密相连。古代流传至今的一些民间传统习俗,是人们为适应当时的地球环境和需要而长期积累下来的生存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地球科学研究的新成就与发展的新走向《地球科学进展》杂志编委、副研究员张志强地球科学,不管是固体地球科学,还是流体地球科学,其根本任务是认识地球,研究地球和其它天体的起源、结构和演化,探索其他天体对地球影响的基本规律,揭示地球环境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效...  相似文献   

13.
龚之森 《科学》2000,(11):44-50
一,用生态环境调控公式来指导各地区生态环境改造计划 1、根据联合国权威机构的统计,地球上水的总量为1.36亿立方公里,但是97.2%为海水,淡水资源又绝大部分集中在南北极冰盖中,真正可供人类使用的只占地球总淡水量的0.5-0.64‰就这点淡水资源还被人类自己污染或管理不当所浪费,很多岛屿根本无水,许多沿海城市严重缺水,大片土地  相似文献   

14.
谁都知道,火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一颗行星,其地理面貌与地球极为相似。天文学家戏称火星是地球的“姊妹星”,就是有望一日人类能登上火星,探索火星,最终移民火星,征服火星。前几年,有不少媒体争相发表了美国人造卫星在火星上发现了一个巨大无比的类似人类脸部的图像,惟妙惟肖,如同真的。这对一些想象力丰富的人来说,无疑将这一人类脸部图像视作为火星人或外星人的精妙杰作。但令人极其遗憾的是,经科学家的仔细分析研究表明,这个人类脸部图像纯粹是由火星上的天然地理环境造就的,是鬼斧神工之作。正当人们遗憾、失望、淡漠之余,…  相似文献   

15.
地球自距今5.4亿年寒武纪生物大爆发以来。由于环境变化等自然因素,已先后造成了5次生物大灭绝。尽管每次大灭绝使大批生物从地球上消失了,但也有些更能适应环境、更进化的生物保留下来并得到大发展,从而使地球上的生物一步一步地由低等进化为高等,而且最后成为最多样性、最繁盛的阶段。但自200年前工业革命以来,由于人类对生态环境的肆意破坏,已导致大批物种消失,使地球进入了第6次生物大灭绝。由于这次大灭绝的主要因素是人类引起的,因此其后果特别严重,如若不采取措施,最后灭绝的将是人类自己。  相似文献   

16.
人类一刻也离不开大气。大气为地球生命的繁衍,人类的发展,提供了理想的环境。它的状态和变化,时时处处影响到人类的活动与生存。  相似文献   

17.
孙立广 《科学》2006,58(4):17-21
900年前,诗人苏东坡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但是,在地球科学家的眼中:浪淘不尽千古风流!人类的活动、南极企鹅、海豹的活动都在自然界留下了蛛丝马迹。寻找破译这些历史遗存的密码.恢复生命活动与环境变化及其相互关联的历史记录,不仅可以满足人类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而且将为人类抉择自己今天和未来的行为提供理性的指示。  相似文献   

18.
地球资源在枯竭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消耗超出了资源再生速度,而自然环境的自洁能力也跟不上人类排放污染的速度.据美国环保机构"全球生态足迹网络"发布的历史数据,20世纪60年代,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呈现生态盈余,直到20世纪70年代,"地球透支日"开始出现."地球透支"的概念最早由"全球生态足迹网络"提出,是指在一年内,人类对地球自然资源的消耗量超过了地球自然资源的再生总量."地球透支日"是不确定的.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消耗也在不断增加,"地球透支日"每年都在提前.  相似文献   

19.
自工业革命开始,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滥用以及大肆捕猎、疫病传播等造成的生态环境的恶化已超越了新物种的进化.生物种类越来越少。环境保护专家认为,目前全球已进人大规模的物种灭绝时代,与地球史上前五次自然灾害所导致的大灭绝不同,是人类活动导致了这场过早到来的第六次危机。  相似文献   

20.
金星真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地球上看,金星偶尔会遮挡太阳.这时它就像一点墨滴一样缓缓地穿过太阳的表面,这就是金星凌日。1716年,英国天文学家埃德蒙·哈雷(Edmond Halley1656--1742)写了一篇论文.他在文中提出借助金星凌日测算日地距离的想法。哈雷认为,从地球上的不同地点记录金星凌日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就可以运用视差原理计算出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哈雷预测,下一次金星凌日将于1761到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