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2005年,一个由多国科学家组成的考察小组进入北冰洋最鲜为人知的区域——加拿大深海盆地。展开生物多样性考察活动加。加拿大深海盆地位于北冰洋中部,终年为冰层所覆盖,是人类涉足最少的地方之一,曾被认为是生命的”荒遵”今天.借助声波探测等技术,科学家发现这里的生物分布密集程度远比事前预测的要高得多,甚至在冰层中和大洋底也有大量的浮游生物存在,科学家形容说,北冰洋的深海水域其实是“无脊椎动物的乐园”。  相似文献   

2.
<正>冰川积累了大量来自核事故和武器试验的放射性核素沉降物——有时其放射性浓度达到了核禁区及试验场以外所见的最高。美国著名记者迈克尔·艾伦(Michael Allen)深入探讨了这个意想不到的情况以及冰川融化带来的相关风险。想到冰川,脑海里便浮现出广阔、原始的冰层,覆盖着北极和南极的大片土地。虽说99%的冰川都集中于地球的两极地区,但在几乎每块大陆的山脉中,我们都发现了冰川,它们覆盖地球陆地表面的近10%。冰川冰也是这个星球上最大的淡水库——拥有全世界近69%的淡水。  相似文献   

3.
南极洲面积约140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9.4%。南极洲终年为西风寒流包围,年平均气温零下20—70℃。1993年,科学家曾测得那里的最低气温是零下39.2℃。南极几乎全被冰川覆盖,冰层平均厚度在1330米,最厚达4000米以上,冰的总体积为2367.2万立方公里,是北极的9倍。南极大陆只有2%的土地没有被冰雪覆盖,那里有险峰、悬崖、湖泊和火山,是冰雪世界中的绿洲。南极尽管没有居民在那里定居,却有来自各国的科学家在那  相似文献   

4.
<正>提起南极洲,大家的脑海中总会想起白茫茫的冰雪、刺骨的寒风以及那些可爱笨拙的企鹅。那里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地方,也是最荒凉孤寂的大陆,人称"冰雪高原"或"白色沙漠"。南极洲有超过98%的地域都被冰川覆盖着,冰层最厚处超过4000米。可是在这厚厚的冰层之下,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秘密?我们究竟该如何探究南极的地质情况呢?  相似文献   

5.
南极是一块被冰雪覆盖的大陆南极大陆总面积1400平方公里,大于中国和印度的面积之和,相当于一个半美国的面积。这本是块起伏不平的高原,有平地,也有山谷,但银白色的冰雪却掩盖了一切,南极成了一个广阔无垠的冰原c据统计,南极大陆除了不到2%的地方有裸露的山岩之外,其余超过98%的地方全为冰雪所覆盖。从高空俯瞰,可以发现南极大陆是一个由隆起的中部向四周逐渐倾斜的高原,巨大而深厚的冰层就像一个银铸的大锅盖,倒扣在地球的南极。因此,人们又形象地把南极大陆上的冰层称为冰共JllLo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冰盖,它堪称地球的冰库…  相似文献   

6.
科学家们认为:南北极地区巨大的冰层是造成南极大陆和北极的格陵兰岛内陆地区没有发生任何地震的主要原因。南北极地区,终年被冰雪覆盖,冰层极厚。据测算,冰层达到了这些地区总面积的80% ̄90%。厚大的冰层对底部产生巨大的压力,使底部几乎处于一种"熔融"状态。  相似文献   

7.
《大自然探索》2009,(7):9-9
不久前,从南极洲的泰勒冰川喷嘴流出红色河流,它染红了白色的冰层,形成一道独特而醒目的“血瀑布”。  相似文献   

8.
《大自然探索》2011,(12):9-9
天文学家最近宣布,美国宇航局“卡西尼号”轨道器的探测结果表明,土星的卫星恩克拉多斯(土卫二)看起来被大约100米厚的冰层覆盖。组成冰层的超细冰屑微粒的直径只有几分之一毫米,可能来源于土卫二南半球被称为“虎纹带”的长裂缝喷出的间歇泉状射流,射流炯羽中的一些冰屑回落到土卫二表面,在一种缓慢的累积过程中覆盖了较古老的裂缝和陨击坑。下图为艺术家想象的一条活跃虎纹带,其中发蓝的区域有新近暴露出来的水冰。  相似文献   

9.
严炎  刘星 《科学之友》2013,(11):34-35
在几百万年前广阔的冰河世纪,冰川从极地几乎延伸至赤道,整个地球覆盖上冰冻的皮肤。正如科学家所描述的,"雪球地球"的环境条件导致地球成为一个完全不同的星球。"我们谈论的是另一个世界。"美国宇航局戈达德太空研究所的琳达·苏尔这样说道。大陆大小的冰川20世纪90年代早期,科学家发现了好几处罕见的特征,暗示着地球上曾发生过某些寒冷事件。几乎在每一个大陆上都发现了  相似文献   

10.
李端俊 《科学之友》2003,(11):36-36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说来有趣,寒冷的南北两极有空洞,陆地上甚至海洋中也有“无底洞”。北极空洞1956年,巴德少校驾驶战机飞越北极点时,发现了一个巨大的空洞。飞机钻进空洞飞行了2 700千米,机下不是北极的冰雪,而是被湖泊、林木覆盖着的山脉和大地,他还看到了像古猛犸一样的动物在活动。南极空洞美国班伽少校在南极大陆探险时,在极点附近,发现了绿色的湖泊。他对湖水作了考察,发现水温比海水温度还高。这一带后来被命名为“班伽绿洲”。南极大陆的冰层厚度平均2 000米,靠地下的火山热是不能形成  相似文献   

11.
金石 《科学之友》2007,(2):20-21
与美洲的发现不同,属于“旧大陆”的非洲从古代起就为外界所熟悉,只是在中世纪被人遗忘而已。一直到大航海时代(15—18世纪),欧洲人才从自己的角度重新“发现”了非洲,并进行了从沿海到内陆的探险。[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南极大陆和格兰棱岛上厚厚的冰层,不仅是地球寒冷历史的见证人。而且在冰层形成过程中,还封存了地球上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如火山爆发、地震、海啸、气候以及大气元素含量的变化史的原始资料。为了让这些被坚冰封存的档案重见天日,科学家正致力于在那里钻取“冰芯”。想请“冰芯”讲述那过去了的事情……所以,在南极冰盖钻孔获取冰芯,是各国科学家主要科考任务之一。我国第19次科考队,曾经在埃默里冰架成功钻取一支长301.8米的连续完整冰岩芯,获得许多珍贵资料。最近,欧洲科学家在南极洲东部钻取一根长3190米的“冰芯”。这根“冰芯”上的同位…  相似文献   

13.
李斌 《科学之友》2005,(4):40-40
目前有关可极冰盖科考的报道中出现了一些误差。虽然南极95%的面积被平均厚达2000多m的冰雪所覆盖,但是海拔4000多m冰盖最高点并非是南极大陆的最高点.最高点应该是位于西南极洲的南极大陆最高峰——海拔5140m的文森峰。  相似文献   

14.
在更新世冰河期,厚厚的冰层覆盖整个欧洲,凛冽的寒风呼啸着扫过低地的苔原,直到地中海地区才开始减弱。茂密的森林和肥沃的草原为野马提供了一个天然的避风港。  相似文献   

15.
大约25000年前,经过艰难跋涉,人类首次从亚洲来到北美洲(这片大陆当时被巨大的冰原和冰川覆盖,这些勇敢的先行者可能是乘船或是沿着海岸迁移的)这样更容易找到食物和藏身之处。然而对考古学家而言,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随着冰川的消融,海平面的上升淹没了这些人类早期迁徙活动的蛛丝马迹。如今,考古学家正和海洋地质学家一道.在墨西哥湾的水下寻找着相关线索。  相似文献   

16.
《世界科学》2010,(3):F0004-F0004
<正>一提到南极大陆,映入人们脑海的是一片白茫茫的酷寒之地。的确,南极洲大部分地区被厚达4000米的冰层覆盖。但是南极洲有约4000平方公里的区域却无冰雪覆盖,分布着许多异常干燥的山谷。  相似文献   

17.
冰原:陆地上其厚度不足以掩盖冰下地形之起伏的毯状冰体,规模次于大陆冰盖。冰缘:原指冰川边缘地区,现已泛指不被冰川覆盖的气候寒冷地区,大体与多年冻土分布范围相当,所以冰缘地貌又称冻土地貌。  相似文献   

18.
南海“魔”现1975年,美国亚利桑那州州立大学学者L.D.库什出版了《揭开百慕大三角区的秘密》一书,提出了地球上存在12个“魔鬼三角区”的理论。12个“魔鬼三角区”的分布为:南北半球各5个,南北极各1个。北半球是:百慕大、日本本州南部、夏威夷至美国大陆间的海域、地中海及葡萄牙沿岸、阿富汗;南半球是:非洲东南部海域、澳大利亚西部海岸、新西兰北部海域、中南美洲东部、东南太平洋东部。“魔鬼三角区”的特点为▲等距离分布,地球因此被分成20个等边三角形,“魔鬼三角区”就在三角形的结合点上;▲南、北半球的“魔鬼三角区”均位于纬度30…  相似文献   

19.
据科学家最新的研究结果发现,全球气候变暖使得格陵兰冰盖的融化速度比任何人预想的都要快。通过对整个格陵兰大陆块的卫星探测显示,冰川向大海移动的速度在过去的10年中显著加快。有些冰川移动速度比20世纪90年代中期快3倍。其携带入海的冰量比5年前多了2倍。这表明,冰层正经历着潜在的灾难性的崩溃。格陵兰拥有的冰足以将全球的海平面升高21英尺(约合6.3米)。如果这成为事实,可是一个灾难性的场景,世界一些主要港口城市将被淹没。全球气温逐渐升高,而且上升速度越来越快,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环境学家将这种地球变暖现象称为“温室效应”。…  相似文献   

20.
与美洲的发现不同,属于“旧大陆”的非洲从古代起就为外界所熟悉,只是在中世纪被人遗忘而已。一直到大航海时代,欧洲人才从自己的角度重新“发现”了非洲,并进行了从沿海到内陆的探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