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热带钢轧制速度和厚度控制的计算机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对一多机架热连轧机精轧机组的液压自动厚度(A.G.C.)及相应的活套及主传动控制间的相互影响进行了仿真研究,得到了一些实秀并被证实有参考价值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流程工业多智能体系统协调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典型的流程工业过程为对象,结合分布式工业过程控制的特点,分析了多智能体应用于复杂工业过程控制的可行性、必要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工业过程控制的多智能体系统的体系结构及其协调控制过程.板带热连轧机过程控制是典型的分布式过程控制对象,文章从综合控制的角度出发提出热连轧机工业生产过程多智能体系统的体系结构,给出了体系结构中各功能模块的组成及其处理过程,并重点分析了轧钢过程中精轧机组中板形和板厚控制的协调过程.  相似文献   

3.
热连轧生产过程计算机仿真系统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系统地介绍了热连轧生产过程计算机仿真系统的结构,功能及设计与实现。它用Client/Server模式,在两台计算机上实现了除加热炉外整个热连轧生产线的仿真。  相似文献   

4.
蔡洌  李世其 《系统仿真学报》2007,19(23):5559-5565,5596
在交互式仿真对生产物流系统的分析过程中往往需要借助于虚拟现实技术和仿真与可视化的同步计算能力。虽然高分辨率模型能够更加精确的描述实际系统的行为,但是随着仿真模型复杂度的增加,整个仿真系统需要运行在高分辨率的条件下,导致计算机计算负荷增大,计算能力成为瓶颈。在虚拟环境下对生产物流系统进行交互式仿真分析要求仿真和可视化的实时性。基于层次建模和多分辨率仿真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生产物流系统交互式仿真方法,并以汽车生产物流系统为例,开发了原型系统,验证了新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混杂Petri网在流程工业生产物流建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张劲松  李歧强 《系统仿真学报》2006,18(10):2717-2721,2729
在对某炼油厂生产过程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混杂Petri网对整个炼油厂的生产物流进行了仿真建模。该模型既包括了离散事件动态系统又包括了连续变量动态系统,更符合生产的实际情况。在该仿真模型的基础上,可以根据不同的优化目标对生产物流进行实时优化。最后介绍了仿真系统的模型框架并对仿真实例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6.
基于DENEB-QUEST质量仿真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建立基于DENEB-QUEST的制造系统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研究分析了在DENEB软件平台基础上建立质量仿真系统的可行性。最后文中给出了一个基于DENEB-QUEST的质量仿真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并对其具体实现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生产前此仿真系统强以对生产中可能遇到的质量问题进行模拟,以减少实际生产中的质量问题。在实际生产中。它又可与生产过程中采集到的数据相结合,从而转换成一个实际的质量保证系统。  相似文献   

7.
以大型冶金联合企业的钢锭轧前生产过程为对象,研制开发了一套计算机仿真培训系统,介绍了相应的硬件结构、软件实现和系统功能。文[1]则详细讨论了仿真数学模型及其工业验证结果  相似文献   

8.
介绍聚丙烯反应釜生产过程仿真培训系统,从工艺流程、人工控制、自动控制等对聚丙烯生产过程进行全面仿真,采用面向对象设计,多用户交互方式网络环境下运行,经过实验培训得到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可重入制造系统中可视化仿真调度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吕文彦  党延忠 《系统仿真学报》2003,15(9):1297-1299,1303
可重入制造系统调度问题随着半导体工业的迅速发展日益得到重视,仿真调度是解决这类问题的重要方法,可视化仿真因其仿真过程的可监控性与良好的交互性在仿真调度中得到了采用.本文将可视化仿真应用于可重入制造系统的调度,通过引入虚拟设备对这类制造系统进行了基于生产路线的可视化仿真,有效地解决了直观表达该类系统加工路径重入性的问题,提高了调度效率.  相似文献   

10.
李文兵  纪扬  李华德 《系统仿真学报》2007,19(18):4288-4291
介绍了连铸生产工序流程仿真的目标。利用面向对象建模技术,构造以连铸子设备为主要对象、以聚集关系和主动对象为结构主体的连铸流程仿真系统的模型。以模型为基础,通过设备组态解决了连铸生产设备和工艺过程存在的差异性问题,实现了连铸生产过程仿真系统的通用性、易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11.
板带轧机变刚度控制的应用及仿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变刚度系数是板带连轧机厚度自动控制系统中一个重要的参数。通过对变刚度厚度控制原理和控制模型的研究,辅助于必要的仿真手段,研究了不同的变刚度系数对消除入口厚度偏差、轧制力扰动以及轧辊偏心等三种情况的影响。最后,综合考虑三种控制效果,对变刚度系数的合理取值作了定量的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冷连轧过程线性化动态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多机架四辊冷连轧机为背景,研究了冷连忆过程的动态模型,建立了冷连轧过程的工作点线性化状态空间模型,实验仿真结果说明了这一动态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冷连轧过程仿真软件包的研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以四机架冷连轧机为背景,开发研制了一个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一定开放性的冷连轧过程仿真软件包(TCRSIM),为新的建模与控制方法在冷连轧过程中的应用研究提供了良好的仿真环境。  相似文献   

14.
球磨机制粉系统建模及广义预测控制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进双出球磨机制粉系统作为火电厂里重要的发电设备,具有非线性、多变量、强耦合、大时滞的特点.从机理法出发,建立球磨机的机理数学模型,并在机理数学模型的输入变量加入一定量的扰动,给出阶跃扰动测试,建立出球磨机系统的传递函数模型.结合作为工业过程控制中应用最广泛的基本控制律—PID控制,在一般广义预测控制算法的基础上,将具有比例积分微分结构的广义预测控制算法俨ID-GPC)首次应用到球磨机上,通过对河北龙山某电厂300 MW大型单元机组负压运行球磨机制粉系统的仿真表明,该算法较一般前馈解耦PID控制具有更好的鲁棒性,更宜于工业应用.  相似文献   

15.
以双机架可逆冷连轧机液压APC(Automatic Position Control—位置自动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相应的轧机液压APC系统的数学模型,根据轧机液压系统的结构特点,分析了系统中参数不确定的因素,采用了不同的控制方式对参数摄动等的不确定性进行了仿真比较。结果表明采用H∞控制具有更加良好的跟踪特性和对参数摄动的鲁棒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崔建江  赵勇  于斌 《系统仿真学报》2006,18(Z2):636-638
随着热轧带钢品种的增加,热轧卷取机系统的张力设定过程已不能完全满足卷取的需要,经常出现不建张和张力过大的现象,影响卷取的钢卷质量。通过对卷取机系统的工艺和控制过程的分析,建立了卷取机张力控制系统的仿真系统,对卷取机的工作过程、模型参数及控制策略等问题进行了离线仿真研究,给出了新的张力设定方法及张力调整过程。实际应用效果较好,可供相似系统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基于自适应变异概率二进制PSO的球磨制粉系统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费敏锐  王灵  钱麟 《系统仿真学报》2011,23(8):1568-1574
研究了一种新型自适应变异概率二进制粒子群算法。提出的自适应变异策略通过以一定的概率进行动态比特转换帮助算法更好地保持种群多样性和搜索新解,从而有效防止算法早熟。最终将提出的自适应变异概率二进制粒子群算法(adaptive mutation based pobability binary PSO,APBPSO)用于球磨制粉系统这一复杂多变量对象的PID控制器优化设计中以验证算法性能。多变量控制器分别采用了三种多目标优化目标函数,仿真结果表明提出APBPSO能有效避免陷入局部最优,其对控制器优化性能优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离散二进制粒子群优化算法及基本的概率二进制粒子群优化算法。  相似文献   

18.
冷轧监控AGC智能Smith预估器的算法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冷轧监控AGC控制的滞后特点,开发出新型的智能模糊PID+Smith预估控制器.给出了该混合型模糊PID+Smith预估器的算法原理及设计步骤.基于推导出的典型冷轧监控AGC模型,利用MATLAB软件对常规PID-Smith及混合型模糊PID-Smith两种控制器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及现场应用表明:相比常规的PID-Smith预估器,混合型Smith预估控制器具有鲁棒性强、动态响应快及稳态精度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针对现代化高技术冷带轧机拥有四种以上的执行机构(包括压下倾斜和精细分段冷却)参与板形闭环反馈控制而构成的复杂板形自动控制系统,推导建立板形自动控制数学模型的通用数学表达式,并进行板形闭环反馈控制策略的机理研究,揭示现有各类板形闭环反馈控制策略的板形控制原理、简化建模思路、优化求解方法及其优缺点,并且研究提出了一种相对完备的板形闭环反馈控制新策略方法--浪形模态法.经离线仿真调试后,浪形模态法已被成功应用于宝钢1550 冷连轧机组的板形控制系统.生产试用表明,浪形模态法可快速精确地将板形缺陷(尤其是四次板形缺陷)控制到目标期望,控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