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关汉卿剧作的戏剧冲突与人物性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汉卿在戏剧方面之所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关键在于他能够娴熟地运用戏剧冲突来表现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他的成功经验有以下几个方面:设计戏剧冲突,是塑造人物形象的关键;人物性格的主要方面,是由主要冲突来表现的;人物性格的复杂性,是由多种戏剧冲突来表现的;戏剧冲突不断发展的过程,也是不断充实人物性格的过程;人物心理上的矛盾冲突,也是表现人物性格的重要一环;设计人物自身言行的矛盾冲突,也是表现人物性格的艺术手段。  相似文献   

2.
戏剧独白 (soliloquy)是作家用来揭示人物心理活动和思维活动的一种心理描写技巧。艾米莉·勃朗特在《呼啸山庄》中运用了戏剧独白这一特定的艺术手法。本文试图用心理分析的方法 ,探索《呼啸山庄》中男女主人公凯瑟琳和希斯克里夫的强烈的感情 ,挖掘人物的无意识的精神世界 ,并演绎他们的生死之恋。  相似文献   

3.
话剧《雷雨》表现了戏剧尖锐的矛盾冲突,戏剧的取材、人物、场景、时间都高度集中.戏剧悬念设置以及戏剧人物语言所具有的性格化与动作性的特点,让我们领略了戏剧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4.
话剧《雷雨》表现了戏剧尖锐的矛盾冲突,戏剧的取材、人物、场景、时间都高度集中。戏剧悬念设置以及戏剧人物语言所具有的性格化与动作性的特点,让我们领略了戏剧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5.
以长篇小说《琳达》入围首届梁晓声青年文学奖的作家王嘉馨,接续了老舍、汪曾祺等作家小说与戏剧的“两栖创作”传统,其小说内部的戏剧性也就显得有迹可循。从戏剧冲突看,王嘉馨的小说集《织锦缎》中阿胖嫂、小何、琳达等这些丰富的上海女性群像,既有新女性与旧女性、个人与时代的外部冲突,也有人物自我内心的冲突。从戏剧情境看,精心安排的事件中,女性的命运借由贯连的事件展开,她们的性格也在不同的情境中得以丰富。一些突发的偶然情节,既加强了小说的戏剧化效果,又凸显了人物的真实性格,显示了作家对人生存境况的关切;戏剧悬念则以女性命运的沉浮这一总悬念与层出不穷的小悬念共同营造了小说的戏剧性。  相似文献   

6.
李峰 《科技信息》2012,(21):161-162
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戏剧冲突是戏剧的灵魂,是戏剧主题的基础和情节发展的动力,是社会生活矛盾在戏剧艺术中的集中而概括的反映。著名的美国戏剧家田纳西威廉斯的代表作品之一《鬣蜥之夜》中的丰富而富有内涵的一系列冲突有效地外化了人物心理,深刻表现了当代美国社会的精神危机这一主题,极大地增强了剧本的张力。  相似文献   

7.
《中央民族学院学报》2003,30(2):100-104
对《福乐智慧》的研究范围大多都集中在了对黑汉王朝的政治、法律、宗教、天文、文学等方面,而对其在戏剧历史方面所占的地位考虑的甚少,《福乐智慧》的结构特点、叙述形式、故事情节、矛盾冲突、对话独白等,都体现出了明显的戏剧特征,它是一部生动的诗剧。  相似文献   

8.
戏剧独白诗是由英国诗人勃朗宁所独创的,此类诗的典型代表是<我的前公爵夫人>.以两个译本为例.阐述了戏剧独白诗的特性,即戏剧性、诗人与独白者的距离性以及口语性.并以目的论为基础、两个中译本为语料说明了这些特性对译本翻译策略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戏剧独白诗是由英国诗人勃朗宁所独创的,此类诗的典型代表是《我的前公爵夫人》。以两个译本为例,阐述了戏剧独白诗的特性,即戏剧性、诗人与独白者的距离性以及口语性。并以目的论为基础、两个中译本为语料说明了这些特性对译本翻译策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戏剧的空间艺术方面涵括了哪些内容?在戏剧理论史中一直没有明确。本文试图通过戏剧中的人物群、戏剧冲突、生活环境和社会背景、心理空间、对话、舞台提示(又称舞台说明)、插科打诨与诗词歌赋、潜台词等等方面的阐述,对戏剧空间艺术所涉及的领域作简要解说  相似文献   

11.
古典戏曲在人物设置时,虽然不能离开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但这种人物关系并不是欧洲传统戏剧所追求的对抗性的矛盾冲突关系,它非但不推崇激烈的冲突,反而是作者对冲突的有意淡化。在表现人物之间的冲突关系时,也总是趋向于使这种冲突显得比较温文尔雅,比较诗意,比较有分寸,表现出中国古典戏曲在人物关系设置时对诗性的追求。  相似文献   

12.
作为现代话剧的源头,早期戏剧在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的地位不容忽视。它首先冲破了传统的大团圆结局,并试图建立以人物死去为结局的反团圆结局,体现了近代知识分子悲剧意识的觉醒.从“团圆之趣”到“人物之死”,传统戏剧的圆形结构被突破了,人们对戏剧乃至叙事文学的鉴赏情趣发生了改变。早期戏剧为现代悲剧的崛起作出了勇敢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中国戏曲与西方戏剧是两种不同的戏剧。但就戏剧的本质来说,它们都是通过人物的对话或歌唱以及行动,真实地集中概括地再现现实生活的矛盾运动的综合性艺术。矛盾冲突是戏剧的基础。有行动与反行动的冲突,才有戏剧性。戏剧的矛盾冲突是在一定的空间里展开,在一定的时间里运动,观众直接通过视觉和听觉,获得亲临其境的感受,给观众以深刻的理性认识和感情感染,从而起到教育及审美等作用。这是中西戏剧共同的地方。但具体到中西戏剧的表现形式和手段,就各有其特性,两种戏剧就有所不同了。一、中国戏曲是由诗歌、音乐、舞蹈相结合,说表并重,叙事与抒情统一,人物形  相似文献   

14.
蒲松龄 《韶关学院学报》2007,28(10):105-107
文章主要从家庭自传体戏剧主题与人物刻画两个方面探讨了尤金、奥尼尔和田纳西.威廉斯这两位美国戏剧史上著名剧作家的代表作Long Day's Journey into Night与The Glass Menagerie的共性与差异。虽然两者存在很多的相似之处,但其叙事风格却不同:威廉斯更崇尚人物的内心刻画与神秘浪漫气氛的营造,而奥尼尔则更具有现实主义倾向,注重由小见大,由一个家庭的矛盾折射整个社会的共性问题。  相似文献   

15.
80年代在戏剧探索大潮中涌现出一批写实型探索戏剧,它们既秉承“写实剧”特征,又兼具“探索剧”特点。前者仍以现实主义精神为基石、现实主义手法为主要创作方法,坚持以人物为中心,注意揭示底层人物的命运、生存价值、内心冲突,追求人物关系生活化;后者不拘泥于传统旧有模式,适度进行创新试验,注入一些现代意识,吸纳了西方现代主义戏剧的手法、技巧,或从传统戏曲中汲取营养,采用非幻觉武审美形式,表现出现实主义的开放性和拓展。  相似文献   

16.
历来认为,导致元杂剧《西厢记》中老夫人与张生、莺莺、红娘之间和张生、莺莺、红娘三者之间这两条线索的戏剧冲突的根本动因是各不相同的,前者是社会性动因(即外在动因),后者是性格动因(即内在动因)。但通过对文章的研究发现,导致这两条线索的戏剧冲突的根本动因其实是相同的,这一相同的根本动因就是人物之阃诚信与失信的性格矛盾。  相似文献   

17.
在美国戏剧发展史上 ,尤金·奥尼尔处于传统与现代的分水岭位置上。这使得他在塑造戏剧人物形象时 ,既具有类型化与主观化的现代派色彩 ,又兼备古希腊悲剧人物鲜明且矛盾的个性  相似文献   

18.
《樱桃园》戏剧冲突的淡化,戏剧的生活化是契诃夫一直追求的目标,契诃夫的戏剧走出传统现实主义戏剧的美学范畴,这一特色直接影响后来的现代派戏剧。“停顿”是契诃夫的戏剧节奏的最主要的律动。也是现实生活本身的节奏,这是剧作家深刻理解生活规律的真实记录。《樱桃园》的戏剧结构削弱了戏剧冲突和戏剧悬念,这种戏剧结构无法靠戏剧性来取胜,这同契诃夫追求戏剧生活化的美学思想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莎士比亚戏剧《麦克佩斯》主人翁的一段著名独白进行了分析,揭示了麦克佩斯这一典型形象的心理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20.
袁和平 《咸宁学院学报》2007,27(2):67-69,83
戏剧鉴赏式阅读教学是进行戏剧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本文创导教师在进行戏剧教学时,应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对戏剧语言、戏剧情节、戏剧冲突、戏剧形象进行鉴赏,从而不断提高戏剧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