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为了探讨连续选育多代以后泥蚶形态性状对全重和软体部重的影响,采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对330个2龄“乐清湾1号”泥蚶的壳长L、壳高H、壳宽W、全重Y1和软体部重Y2等5个性状指标进行分析,并建立形态性状对全重、软体部重的最优回归方程。结果显示:1)所测5个数量性状之间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壳宽与全重的相关系数最大(0.952),壳长与软体部重的相关系数最大(0.928)。2)通径分析结果显示,壳宽对全重的直接影响最大(0.479),是影响全重的主要因素;壳长和壳高主要通过壳宽间接影响全重,是影响全重的次要因素;对软体部重的直接影响最大的是壳长(0.415),其次是壳宽(0.390),两者是影响软体部重的主要因素。3)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建立壳长、壳高、壳宽估计全重和软体部重的最优回归方程:Y1=-18.798+0.265L+0.294H+0.646W;Y2=-7.194+0.143L+0.088H+0.203W。  相似文献   

2.
小荚蛏数量性状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测量了小荚蛏壳长、壳宽、壳高等壳性状和活体重、软体部重等经济性状.分析表明,小荚蛏各性状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壳长与壳高、壳长与壳宽、壳高与壳宽、体重与软体部重均呈线性相关;壳长与体重、软体部重呈幂函数相关.多元回归分析建立的壳长(SL)、壳高(SH)和壳宽(SW)、估计活体重(WB)和软体部重(WF)的回归方程为:WB=-2.43 0.07SL 0.21SW 0.06SH,WF=-1.09 0.04SL 0.13SW-0.01SH.  相似文献   

3.
等边浅蛤数量性状参数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测量了等边浅蛤壳长、壳宽、壳高等壳体性状和湿全重、软体部湿重、软体部干重等经济性状.分析表明,等边浅蛤各性状间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显著水平.壳高与壳长,壳高与壳宽,湿全重与软体部湿重,湿全重与软体部干重之间均呈线性正相关,可用线性回归方程模式表示:Y=a bX;壳长与湿全重,壳长与软体部湿重,壳高与湿全重,壳高与软体部湿重之间均呈幂函数关系,可用幂函数回归方程表示:Y=aXb.建立了经济性状与壳体形态性状的多元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4.
泥蚶数量性状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测量了泥蚶壳长、壳宽、壳高等壳性状和活体重、软体部重等经济性状。分析表明,泥蚶各性状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壳高与壳长、壳宽,壳长与壳宽,体重与软体部重呈线性相关;壳高与体重、软体部重呈幂函数相关。多元回归分析建立的壳长(SL)、壳高(SH)和壳宽(SW)估计体重(WB)和软体重(WF)的回归方程为:WB=-3.08 0.05 SL 0.67 SW-0.22 SH,WF=-1.04 0.04 SL 0.18 SW-0.07 SH。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不同地理群体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各表型性状对活体质量与软体质量的影响,本研究以辽宁丹东、辽宁庄河、河北秦皇岛、山东沙子口、江苏连云港、浙江象山、福建厦门、广东惠州等8个地理群体缢蛏为研究对象,分别测量各群体的壳高、壳长、壳宽、活体质量和软体质量,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计算各表型性状分别对活体质量和软体质量的通径系数、决定系数。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地理群体各性状之间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决定系数分析表明,不同地理群体缢蛏影响活体质量与软体质量的表型性状有所不同:辽宁丹东、河北秦皇岛和江苏连云港群体直接影响缢蛏活体质量最大的表型性状是壳高,辽宁庄河、山东沙子口和浙江象山群体的是壳宽,福建厦门和广东惠州群体的是壳长;辽宁丹东、辽宁庄河、河北秦皇岛、浙江象山和广东惠州群体直接影响缢蛏软体质量最大的表型性状是壳长,山东沙子口、江苏连云港和福建厦门群体的是壳高。剔除通径系数检验不显著的自变量,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建立不同地理群体缢蛏表型性状对活体质量与软体质量的最优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回归关系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  相似文献   

6.
为了查明三角帆蚌外荡养殖群体数量性状间的相关性及影响重量性状的因素组成,随机选取30只3龄贝,对其形态性状(壳长、壳高、壳宽)和重量性状(活体重、软体重、珍珠重)等6个数量性状进行测量,换算出体长/体高、体高/壳宽等2个形态比例性状,并应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等方法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壳长、壳高、壳宽3个形态性状都与三角帆蚌的活体重有显著相关性,壳长对三角帆蚌活体重的影响是最主要的,壳长可通过壳宽发挥协同作用;活体重和软体重与珍珠重有显著相关性,活体重对珍珠重的增加具有完全的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7.
选取16月龄池塘养殖雌性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67只,测量其头胸甲长(X1)、头胸甲宽(X2)、腹部宽(X3)、体重(X4)和性腺重(Y),利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计算形态性状对性腺重的相关系数、通径系数和决定系数,明确影响拟穴青蟹性腺重的主要形态性状,为拟穴青蟹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结果表明,形态性状与性腺重相关性极显著(P<0.01),其中体重对性腺重的直接影响和决定程度最大(0.736,54.2%),腹部宽次之,头胸甲长最小.通过头胸甲长、腹部宽和体重估计性腺重的多元回归方程为:Y=14.467-1.556X1+1.626X3+0.245X4 (R2=0.499).  相似文献   

8.
我国沿海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nicus)群体可依据其头胸部侧面斜纹延伸到头部腹面与否分为2种不同形态变异类型.随机选取室内相同养殖环境下2种形态变异类型F1群体对虾各90尾,分别测量体长(X1)、头胸部长(X2)、第1~6腹节长(X3~X8)、尾节长(X9)、头胸部宽(X10)、第1~6腹节宽(X11~X16)、尾节宽(X17)、头胸部高(X18)、第1~6腹节高(X19~X24)等24项形态指标和体质量(Y)性状.比较2种形态变异类型群体各形态性状与体长的比例参数发现,二者在体形上存在一定差异.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两群体对虾各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p0.01)水平;形态变异类型Ⅰ群体的体长、第1腹节宽、头胸部宽、第5腹节长、第3腹节长和第6腹节宽对体质量直接影响显著;形态变异类型Ⅱ群体则以体长、头胸部长、第5腹节宽和第1腹节宽对体质量直接影响显著;两群体决定系数分析结果与通径分析结果一致.经显著性分析,将偏回归系数显著的变量对体质量建立多元回归方程,形态变异类型Ⅰ:Y=-23.789+1.525 X1+5.183 X10+10.889 X11+5.671 X7-4.066 X5-4.054 X16,形态变异类型Ⅱ:Y=-20.533+1.476 X1+4.759 X11+1.573 X2+6.864 X15,2个方程的回归关系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研究结果表明,该结果可为日本囊对虾生长性状相关选育提供测度指标.  相似文献   

9.
选取77尾野生鸭绿江松江鲈,测量其全长X1、体长X2、体高X3、头长X4、眼间距X5、口裂X4、体宽X7、尾柄长X8、尾柄高X9和体重Y10个性状,计算性状间的相关系数,采用通径分析计算以形态性状为自变量对以体重为依变量的通径系数、决定系数及相关指数,定量分析了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鸭绿江松江鲈9个形态性状与体重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通径分析保留了对体重的直接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的体长、体高、眼间距和体宽4个形态性状,其中体长对体重的直接作用最大(0.454**),其次为体高(0.311**),眼间距对体重直接作用最小(0.119**);决定系数分析结果与通径分析结果有一致的变化趋势,所保留形态性状对体重决定指数为R2=0892,表明所保留性状是影响体重的主要性状.利用逐步回归法建立了以体长、体高、眼间距和体宽为自变量估计体重的多元回归方程为:Y=-16.786+0.161X2+0.465X3+0.221X5+0.323X7,为松江鲈选种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理想的测量指标.  相似文献   

10.
两月龄日本囊对虾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人工养殖两月龄日本囊对虾442尾,共测量了11个形态性状.采用多元分析的方法,分别计算得出了各个形态性状对体质量(Y)的相关系数、通径系数以及决定系数,并且对于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关分析中,所有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体长、头胸甲宽、第三腹节宽、第三腹节高对于体质量的通径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其中通径系数最大的是体长.决定程度分析的结果显示,决定系数之和∑d=0.929 9,这表明体长、头胸甲宽、第三腹节宽、第三腹节高是影响体质量的主要形态性状.最终建立了以形态性状为自变量,体质量为因变量的最优多元回归方程Y=-1.862+0.352 X1+1.087 X3+0.983 X5+0.528 X11.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红树林人工湿地生态养殖黄鳍鲷(Sparus latus)形态性状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内在联系,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通径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对其常规形态指标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黄鳍鲷体质量(Y)与各形态性状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体高(X6)与体质量(Y)的相关性系数最大(0.937),头长(X2)与体质量(Y)的相关性系数最小(0.549)。主成分分析发现黄鳍鲷主要表现为整体结构的协同生长发育。通径分析表明体高(X6)对体质量(Y)的直接作用最大(0.424),其后依次为体长(X8)、尾柄高(X7)和躯干长(X3)。决定系数显示,体高(X6)和体长(X8)对体质量(Y)的共同决定系数最大(0.223),表明体高和体长可以较好地表征体质量;体高(X6)、体长(X8)、尾柄高(X7)和躯干长(X3)4个性状共同决定系数的总和为0.954,表明这4个性状是影响体质量的主要性状。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建立多元回归方程:Y=-244.020+22.019X6+6.892X8+35.383X7+5.535X3。以上结果表明,红树林人工湿地生境生长的黄鳍鲷在养殖及选育过程中应以体高、体长、尾柄高和躯干长作为主要测量形态指标。  相似文献   

12.
为开展钝缀锦蛤早期群体选育,通过生长性状研究群体选育的潜力,以经1代群体选育钝缀锦蛤(Tapes dorsatus)为亲本,通过阶段性移养的方式建立7个半同胞家系和混养F_2闭锁群体,分析12月龄和18月龄F_2群体的生长性状相关性,基于约束极大似然法(Restricted Maximum Likelihood,REML)估算12月龄钝缀锦蛤生长性状遗传力。结果显示钝缀锦蛤生长性状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根据多元回归分析结果,12月龄F_2群体壳长、壳高和壳宽对体质量直接作用为0.377,0.370,0.276;18月龄F_2群体壳长、壳高和壳宽对体质量直接作用为0.389,0.361,0.351。2个阶段壳体性状对体质量的直接作用相近,且直接作用大于间接作用,壳长对体质量直接作用最大。相比12月龄,8月龄F2群体壳宽对体质量的直接作用提高。12月龄和18月龄F2群体壳长(x_1)、壳高(x_2)、壳宽(x_3)对体质量(y)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48.724+0.513x_1+0.754x_2+0.882x_3(R~2=0.848)和y=-94.689+0.772x_1+1.141x_2+1.608x_3(R~2=0.864)。估算壳长、壳高、壳宽、体质量半同胞个体遗传力分别为0.14±0.16、0.10±0.08、0.49±0.28、0.29±0.14,壳宽的遗传力最高,表明壳宽是钝缀锦蛤选育的首选性状。本研究结果为钝缀锦蛤群体选育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3.
曾聪  范航清 《广西科学》2006,13(2):147-150
对红树植物银叶树(H er itiera littora lis)的果实和种子进行果形因子:果重(Y)、果长(X1)、果宽(X2)、果厚(X3);果实体积;果实浮力;果实、果壳和种子重量;果壳和种子含水量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银叶树的果实含水量相对稳定;种子与果壳的重量比例(1.8¨1)较大;果实的浮力与果实体积存在显著正相关性(P<0.05,r=0.2995),1/3的果实具有较强的漂浮能力;银叶树果实的各项形态结构指标相对稳定;果重与果厚达到极显著相关(P<0.01,r=0.3557),与果宽达到显著相关(P<0.05,r=0.3186),与果长无显著相关关系(P>0.05,r=-0.0016),果重与果形因子的线性回归模型为:Y=0.388X2 0.4X3-14.165。  相似文献   

14.
【目的】深入了解不同生长时期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形态性状与体质量之间的关系,确定适于大菱鲆人工选育的主要测量指标。【方法】应用相关性分析、通径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大菱鲆6月龄幼鱼及14月龄成鱼全长(TL)、体长(BL)、头长(HL)、体高(BD)、尾柄宽(THH)、体厚(BW)和体质量(BM)7个性状进行分析,同时通过曲线拟合分析获得形态性状与体质量之间的最佳拟合模型。【结果】不同生长时期,大菱鲆各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6月龄阶段,全长(TL)、体高(BD)、体厚(BW)、头长(HL)的直接通径系数达到显著水平(P0.05);14月龄阶段,全长(TL)、体厚(BW)、尾柄宽(THH)的直接通径系数达极显著水平(P0.01),并建立2个生长时期不同性状对体质量的回归方程。6月龄阶段,进入回归方程的各形态性状与体质量(BM)的最优曲线拟合模型均为线性函数模型;14月龄阶段,进入回归方程的各形态性状与体质量(BM)的最优曲线拟合模型均为幂函数模型。【结论】不同时期,影响大菱鲆体质量的主要形态性状不同,且各形态性状对大菱鲆体质量的作用效果也不尽相同,适用的最优拟合模型也不同。建议将全长(TL)(6~14月龄)作为幼鱼与成鱼阶段的主要育种目标性状,同时幼鱼阶段辅以体高(BD)、体厚(BW)和头长(HL)作为参考性状,成鱼阶段辅以体厚(BW)和尾柄宽(THH)为参考性状,从而有效提高大菱鲆的选育效率,为大菱鲆选育提供测量指标与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为估计全州禾花鲤(Cyprinus carpio var.Quanzhouensis)生长性状的遗传参数,采用嵌套交配设计和人工授精法构建了23个全州禾花鲤家系,利用混合线性模型估计全州禾花鲤体质量、体长、体宽、体长/体宽、日增重的遗传力、表型相关、遗传相关及育种值。结果表明:体质量(0.45,P<0.01)、体长(0.42,P<0.01)、体宽(0.36,P<0.01)和日增重(0.39,P<0.05)为高遗传力,体长/体宽(0.12,P>0.05)为低遗传力。体质量、体宽、全长、日增重性状相互之间有较高的表型相关与遗传相关(0.76-0.99),体质量与体长/体宽、日增重与体长/体宽之间表型相关与遗传相关(0.55-0.67)较低。育种值分析显示日增重与体长、日增重与体宽、体长与体宽性状育种值之间极显著相关(P<0.01),采用育种值开展个体选择与表型值选择结果存在明显差异。全州禾花鲤选育应采用多性状综合选育策略,同时改良生长速度、体型和体色性状,从而获得优质高产禾花鲤新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