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5 毫秒
1.
为调查高校贫困生的就业压力、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状况,采用自编的大学生就业压力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状态焦虑量表对广州市1 200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高校贫困生的就业压力显著高于家庭经济中等和良好的学生,并较多地采用消极方式应对,也体验到更多的抑郁和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2.
采用方便取样,选取全国5所高校600名大学生,运用大学生特质宽恕问卷以及总体健康问卷(GHQ)、沉思反应量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和特质愤怒量表进行调查,探讨大学生特质宽恕、沉思与心理健康之间关系.结果表明:(1)特质宽恕存在显著性别差异;(2)相关分析显示,特质宽恕与抑郁、焦虑、愤怒、GHQ均显著负相关(r=-0.18~-0.34,Ps0.001);(3)回归分析显示,特质宽恕对心理健康预测力最佳,对抑郁、焦虑、愤怒和GHQ的解释量分别为8.7%,9.5%,11.6%,7.8%;(4)中介效应分析显示,沉思在特质宽恕与心理健康指标之间均起部分中介作用,当中介变量沉思出现时,特质宽恕对抑郁、焦虑、愤怒和GHQ的变异解释量由原来的8.7%,9.5%,11.6%,7.8%分别下降到2.8%,3.8%,7.2%,2.5%.因此,沉思在特质宽恕与心理健康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特质宽恕既可以直接影响个体心理健康,也可通过沉思间接影响个体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人格倾向与焦虑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大学生的焦虑症状,探讨人格倾向与焦虑症状的关系,为干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湖北省长江大学300名大学生采用无记名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的焦虑症状显著高于常模。大学生的焦虑与神经质有相关(.268**P<0.01),与精神质有相关(.367**P<0.01),与掩饰有相关(-.170**P<0.01);大学生的内外向与神经质有相关(.369**P<0.01),与精神质有相关(.133*P<0.01);大学生的神经质与精神质有相关(.286**P<0.01),与掩饰有相关(-.276**P<0.01).结论大学生焦虑症状较为普遍。帮助大学生养成健康的人格,降低大学生的焦虑感,是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刻不容缓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信任他人量表(Trust in People,TiP)以及自制人口学调查问卷,对民族地区某高校在校本科生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抑郁率为35.7%,性别、年级、专业、居住环境、家庭状况、经济状况、个性特征以及精神疾病家族史与抑郁呈显著相关.建议积极关注大学生抑郁状况,提前干预抑郁情绪,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手机问题使用量表》和《正负性情绪量表》对7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量,探讨大学生人格特征、情绪与问题性手机使用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精神质、外倾、负性情绪与大学生问题性手机使用行为存在显著相关,负性情绪与精神质和外倾呈显著相关;(2)中介效应分析显示,精神质、外倾和负性情绪对大学生问题性手机使用行为有直接影响,负性情绪在精神质、外倾与大学生问题性手机使用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当中介变量负性情绪出现时,精神质对问题性手机使用行为的变异解释量由原来的39%下降到25%,外倾对问题性手机使用行为的变异解释量由原来的25%下降到9%.因此,负性情绪在人格特质的精神质与外倾与问题性手机使用行为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精神质与外倾既可以直接影响问题性手机使用行为,也可以通过负性情绪间接影响问题性手机使用行为.因此,通过培养健全的人格品质,并通过管理情绪等减少大学生的负面情绪,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学生问题性手机使用行为.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人格、行为类型与考试焦虑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大学生人格、行为类型与考试焦虑的关系。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行为类型问卷》(TABQ)及考试焦虑测量表对某校医科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焦虑组A型行为人数明显高于非焦虑组。焦虑组EPQ-P、EPQ-E、EPQ-N分值均明显高于非焦虑组(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考试焦虑的发生主要与时间紧迫感和性格内倾有关。因此,大学生考试焦虑与人格、行为类型相关。  相似文献   

7.
以考试焦虑测量表(TAT)、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艾森克人格问卷(EPQ)为测量工具对505名农业院校大学生的考试焦虑状况进行心理测试与统计分析。结果表明,56.44%的学生考试焦虑水平适中,过度考试焦虑者占10.50%,女大学生的考试焦虑明显高于男大学生,有重大考试失败经历者的考试焦虑明显高于无此经历的学生;考试焦虑与人格、重大生活事件有显著相关。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要切实、有效加强农业院校学生特殊群体的考试焦虑干预工作,并为有效进行考试焦虑心理辅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大学生情绪稳定性与手机依赖之间的关系,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和大学生手机依赖问卷对江苏51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不同手机依赖程度的大学生在情绪稳定性分布上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情绪稳定性的大学生在手机依赖程度上存在统计学意义;大学生手机依赖与情绪稳定性之间相关显著;大学生情绪稳定性对手机依赖具有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分析校园封闭管理下在校大学生的体力活动水平与负性情绪的相关性,探讨不同体力活动水平对大学生负性情绪的影响.以299名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用国际体力活动问卷(短卷)和抑郁-焦虑-压力自评量表分别评估体力活动水平和负性情绪.结果表明:1)校园封闭管理期间,在校女大学生体力活动水平偏低;50%左右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负性情绪,性别差异不明显(P>0.05).2)非参数相关分析结果为体力活动水平与抑郁、焦虑、压力之间呈负相关,相关系数显著性检验均为P<0.001.3)在男生负性情绪方面,与低体力活动组相比,中体力活动组无显著差异(P>0.05),高体力活动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但高体力活动组与中体力活动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在女生负性情绪方面,与低体力活动组相比,中体力活动组只有抑郁情绪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高体力活动组3种负性情绪均有显著差异(P<0.05);高体力活动组与中体力活动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校园封闭管理期间,体力活动水平和抑郁、焦虑、压力之间存在负相关,需要达到高体力活动...  相似文献   

10.
张婷婷  王月琴 《科技信息》2012,(29):244-245
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为研究工具,对1200名大学生施测,结果表明:家庭功能与心理症状水平显著负相关(r=-0.23**,p<0.01),心理症状水平高,家庭功能水平低,心理症状水平低,家庭功能水平高;家庭功能中,问题解决与心理症状水平非显著负相关(r=-0.02,p>0.05),沟通、角色、情感介入、情感反应、行为控制与心理症状水平显著负相关(r=-0.20**,p<0.01;r=-0.26**,p<0.01;r=-0.22**,p<0.01;r=-0.21**,p<0.01;r=-0.17**,p<0.01)。结论是,大学生心理症状水平高,家庭功能低,心理健康水平高,家庭功能高;问题解决侧重情绪疏导,心理健康水平高,问题解决侧重问题本身的解决,对心理健康水平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贵州贫困大学生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之间关系密切.人格四因子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全国成人组的常模.不同性别、是否独生子女、不同来源地和文理科在神经质因子上具有显著差异.在内外向因子上,文科大学生得分显著高于理科大学生得分.在掩饰性因子上,母亲不同文化程度的大学生出现了显著差异.不同年级、父亲文化程度的大学生在内外向、神经质和精神质因子分上均呈现显著差异.是否兼职的大学生在四个因子分上均没有显著差异.人格神经质和内外向因子对心理健康各因子有一定的预测力.  相似文献   

12.
医学研究生和本科生16项个性对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医学研究生和本科生个性差别,方法:用卡特尔16种个性因素测验作调查工具对103名医学研究生和107名本科生进行测查,结果:研究生组忧虑性(O)和紧张性(Q4)高于本科生组,差异有非常性意义(P<0.01),未婚研究生组稳定性(C),敏感性(I),幻想性(M),独立性(Q2),自律性(Q3)高于已婚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世故性(N)较已婚组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男研究生组有恒性(G)高于女生,聪慧性(B)低于女生,差异有显著性(P<0.05),女研究生敏感性(I)明显高于男性,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相关分析发现聪慧性(B)因子与其它因子无相关性,其余15项因子间均有直接或间接的正负相关性,结论:医学研究生存在高度的紧张和忧虑个性,此类状态影响创造性的发挥和学习过程,医学研究生需要更多的支持,我国医学研究生教育有待改革。  相似文献   

13.
人格教育是高等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代启蒙思想家梁启超明确提出了人格完善的三要素,指出知、情、意三件具备才能成为一个人,他的人格思想对于当代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初中生积极情绪与家庭教育方式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使用EMBU和情感平衡量表,对太原市分层随机抽取的450名初中生进行评定,探讨初中生积极情绪、家庭教育方式及家庭因素的相互关系。测评结果表明:父母亲因子中的情感温暖理解与初中生积极情绪呈非常显著正相关;父亲因子中的拒绝否认,母亲因子中的拒绝、否认,惩罚、严厉与积极情绪呈非常显著负相关;情感得分的学校间有差异,与学生来源有关,生活在不同地域的初中生对父母教养方式的体验存在较大差异,城市的初中生更多地感受到父母的情感温暖与理解;家庭因素中父母是否离异,母亲职业,家庭人均月收入对其积极情绪有明显影响,尤其是人均月收入高的家庭,给予子女的是情感温暖理解,其情感得分较高。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的,旨在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教育活动。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特点、人格塑造有其特殊性和特别要求,构建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要形成领导到位、机构到位、师资到位、投入到位的工作格局,构建课堂教学、课外教育活动、咨询指导、危机干预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促进高职学生的人格成长和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6.
本论文基于随机抽样调查所得数据统计出了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总体水平,并从年纪差异、性别差异、学科专业和家庭经济状况等方面分析了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然后,以统计分析结果为基础阐述了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主客观影响因素。最后,从人格性格、人生观价值观、情绪智力、经济条件、家庭关系、社会支持系统等多个方面全面探讨了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7.
情绪调节效能感是个体对能否有效调节自身情绪状态的一种自信程度。采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量对韶关学院大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韶关学院大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群体分特征呈正态分布。其中理科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优于文科生,男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优于女生,高年级学生的情绪调节效能感优于低年级学生,家庭关系越好的学生优于家庭关系差的学生。高校应当根据大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实际,采取相应措施增强大学生情绪和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8.
利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进行调查,分层随机整群抽样选择三所高校内单亲大学生98例为研究对象,选择同期在校的非单亲大学生97例为研究对照;结果表明:①单亲组和非单亲组EPQ的外倾向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单亲组和非单亲组人格的气质类型差异有显著性(P<0.05),③不同性别单亲大学生EPQ的神经质差异有显著性(P<0.05),④单亲组与非单亲组SCL-90各因子分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认为单亲家庭的氛围对子女人格形成的影响非常深远,少儿时期的思想观念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长大后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单亲大学生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