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科学探索的动力来自人们对自然界难以抑制的好奇心。头顶上的浩瀚星空,使托勒密和哥白尼想到了宇宙体系;对教堂里吊钟摆动的关注,使伽利略发现了单摆;对苹果落地的好奇,让牛顿找到了万有引力;凭着对孵小鸡都感到新奇的好奇心,爱迪生给人类带来了电灯、留声机等数以千计的发明。利用自然的力量造福人类的理想,为我们带来了日新月异的科技文明。作为现代文明标志的电话、电视、汽车、计算机,无一不是科技的力量与人类的目标相结合的产物;微软、雅虎、联想、方正的成功,无一不是创新与人们的需要相互激荡的结果。科学并不神秘,更没有什么决定科学力量的“魔法石”,科学的本质在于好奇心和造福人类的理想驱使下的探索和创新。自然喜欢保守她的奥秘,往往不直接回应我们的追问,但只要善于思考、勤于动手、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每个人都能像科学大师和执著的企业家一样——用永无止境的探索创新来开创人类的文明。少年们,快快打开这套丛书,用你们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造福人类的纯真理想踏上自己的探索创新之路吧!  相似文献   

2.
<正>人有好奇心,天性使然。好奇心驱使,科学家总希望从感兴趣领域找出一个理。满足各种各样的好奇心,为科学赢得了发展空间。从地球到太阳系、银河,直到广袤无际的宇宙,人类视野不断拓宽;从物质外部到内部,从分子、原子,进而电子、质子、中子,还有夸克胶子、玻色子等等,展示微观世界的精彩。好奇不止,探索不息。源于古希腊的科学是非功利、求真的,对自然的探索与思考,正是其  相似文献   

3.
字宙旅行     
自从人类关注宇宙以来,散布在夜空中的无数天体,强烈地吸住了人们的心。放射出无限光和热的太阳,被当作万物生长之神来供奉,银光皎洁的月亮,以它美好的憧憬招唤着人类的心灵,满天闪烁的群星,使人们产生了无限神秘之感。人类是好奇心强、富于幻想的动物。自远古以来,就有不少人梦想着离开人间,飞向其它的星球。在日本小说“物语”里也有美女奔月的描写。迄今的各种传说完全是一种幻想。然而到了近代,随着科学的进步,到月球旅行的理想才从幻想逐步变成科学的现实。  相似文献   

4.
是什么改变了人类对周遭世界的理解以及与周遭世界的关系呢?英国《新科学家》杂志认为,也许,只有科技进步才会带来人类世界的根本性变革。未来,科学进步在改变自身的同时将会在哪些方面对人类进步带来潜在的或革命性的影响?《新科学家》杂志就此梳理出50个科技亮点,并邀请众多知名科学家进行解读,共同诠释科技变革所散发的独特魅力。这些亮点的涉及范围遍布生物学、生命科学和地球科学等多个领域,包括DNA折纸术、超级进化、脑图谱、拓扑绝缘体等令人兴奋与惊喜的科技亮点。其中,有些可谓"灵光乍现",有些颠覆先前的偏颇认知,有些带来全新的研究视角……无论如何,它们都在无可估量地改变科学、改变世界。  相似文献   

5.
正我们寻觅新颖事物,但所求并不多。人类有吃的欲望、喝的欲望,以及繁衍的欲望。"人类的好奇心也是如此。"卡耐基梅隆大学经济学与心理学教授乔治·勒文施泰因(George Loewenstein)如是说,我们有着无限的求知欲——去创造、去探索、去孜孜不倦地学习——"求知欲足可与其他欲望匹敌。"那么,好奇心有什么稀奇的呢,难道是因为好奇心似乎并不与任何具体回报相关?"好奇心带来  相似文献   

6.
能源的开发利用同人类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用火与取火是原始人经过数百万年艰苦的生存斗争而取得的光辉战果,对人的进化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火,促使我们的祖先从石器时代经过铜器时代,进入了铁器时代;煤的开发宣告了产业革命的开始,给人类带来了工业化,成为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量;随着电能的使用,人类跨进了现代社会,“共产主义等于苏维埃政权加上电气化”,这句名言高度评价了电对社会变革的伟大作用。几十年来,石油的开采、核能的获取……,使人们不但在地上奔驰、在空中翱翔,还要上穷碧落,飞向宇宙。每一次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总是带着人类步入新的天地。  相似文献   

7.
<正>2014年5月26日北京科学是人类追求真理的事业.自17世纪的科学革命开启现代科学发展的历程以来,人类创造的科学知识体系,科学创造的巨大生产力,以及在科学实践中形成的精神、方法和规范,成为现代文明的基石之一.在知识化、信息化、全球化的当代社会,卓越的科学是推动人类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变革的思想源头,是促进社会繁荣昌盛、引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科学正处在走向卓越的新起点.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学习借鉴和艰苦探索,我国已建立了比较完备的现代科学体系.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科技投入不断增加,研究队伍不断壮大,国际科技合作不断推进,  相似文献   

8.
高峰 《科学之友》2013,(2):35-36
从20世纪中期开始,人类探索的脚步开始迈向外太空。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一方面使人类实现了"天高任我飞"的愿望,另一方面,科技带来的恶果也逐渐呈现出来。短短几十年间,火箭发射造成的污染后果已经显现,而漫天飞舞的太空垃圾正在包围地球,不仅对航天事业造成极大威胁,而且可能给人类造成不可估量的灾难。"火箭直飞上九天"背后的环境问题航天发射时,运载火箭拖着长长的火焰直飞九天的画面,已为人们所熟悉。但就在人们欢欣鼓舞,为人类一次又一次探索太空而兴奋的时候,又有多少人了解发射背后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呢。  相似文献   

9.
<正>人们普遍拥有这样一种心理:越是朦朦胧胧的东西,就越想扯下它的神秘面纱,弄清它的来龙去脉。所谓好奇心,就是这种面对自己不了解的事物,能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竭力想把它搞清楚的心理倾向。因为对天空的好奇,人类发明了热气球、滑翔机、飞艇和飞机;因为对海洋的好奇,人类发明了轮船、潜艇和潜水运动;因为对太空的好奇,人类发明了火箭、卫星、飞船、空间站和航天飞机……研究表明,一个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人,往往勤奋自信,善于钻研,勇于创新。  相似文献   

10.
正2015年,全球科学进展可圈可点。经各大科学媒体盘点梳理之后,人们得以重新回顾科学这一年的生长,了解科学和科学家如何应对挑战性难题,品味科学本身的苦乐和科学为这个世界带来的变化。基因组编辑、矮行星之旅、量子纠缠实验、人类考古学新发现、埃博拉疫苗等等为世人带来了震撼、喜悦,还有一丝忧虑,也激起人们对新一年的憧憬和期待。  相似文献   

11.
张新民 《科学通报》1996,41(Z1):102-102
<正> 机械作为人手的延伸,伴随人类渡过了漫长的历程。自18世纪,科学给它安上蒸汽的强大动力之后,引起了一系列工业化革命,推动了社会的飞速发展。进入本世纪后,它又把人类托上蓝天,至本世纪60年代,它与航天技术一起带着人类遨游太空,使人类初步实现了直接探索宏观外部空间的梦想。然而,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人类希望对微小领域的了解日盛,这就对机械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希望它更灵巧、更细小。特别是随着微电子技术及机电一体化的发展,电子部件与机械部件在尺寸上的矛盾日渐突出,使人们从70年  相似文献   

12.
科学中的美     
科学与艺术是人类智慧世界中最为流光溢彩的两座殿堂。人们谈论着科学的严谨、抽象和纯理性,却忽视了科学与艺术之间的某些姻缘与联系。一项出色的科学理论、艺术成果,往往同时也具有审美的价值。对美的追求,同样体现在科学技术的创造活动之中今年5月的上海科技周,将有一项重要  相似文献   

13.
<正>国际空间站如同一个小月亮,悬挂在太空。它闪烁着人类的智慧、勇气、力量和科技的光芒。国际空间站注定成为全人类的骄傲,成为太空探索的重要里程碑。太空金字塔古埃及人把智慧、才能和金钱都用在了建造金字塔上,使它成为古代人类最著名的建设工程。  相似文献   

14.
仰望宇宙天空,星星点点,无限的遐想和思索,浩瀚深邃的苍穹深处,茫茫无边的宇宙之中。还有其他生命吗?古往今来,人类对地球之外的智慧生物、地球之外文明世界的思考和探索,始终充满着好奇心和求知欲,这就是科学得以发展的一种动力。探索地外文明,它使人类不断拓展了自己的视野.更深入地了解宇宙,也推动了天文学、生物科学、空间科学和众多其他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创造更美好的未来具有潜在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第34届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于3月27日至3月30日在北京工商大学良乡校区举行。大赛以"感悟与分享——我的科学梦"为主题,通过封闭答辩与评审、公开展示与交流、科普报告会、中外师生论坛、专项奖颁奖典礼、"科学·梦的N次方"优秀科技成果展示及开闭幕式等环节,使广大青少年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在感受科技进步为人类带来美好生活的同时,通过创新大赛这个舞台,与更多的同龄人分享追逐科学梦的成功与快乐!  相似文献   

16.
正5月19日至26日,2018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暨北京科技周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精彩登场。本次科技周通过生长动画、互动投影、手绘漫画、实物模型、互动体验、娱乐游戏等多种形式展示了460余个项目,让我们近距离地感受到了军民科技融合和科技创新成果带来的震撼力量,了解到了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成果,同时还体验到了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和精彩纷呈的互动展品,增强了我们对科学进步和科技创新的体验感、获得感。  相似文献   

17.
探索大自然奥秘、攀登科学高峰,不仅需要有志献身科学事业的个人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更需要群体力量和智慧的聚合. 回顾科学的发展史,一些重大发明和创造,无一不是由科学工作者通力协作完成的.1876年,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建立了一个为解决新兴的电力工业提出的各种技术问题的研究所,集中了100多个不同专业的科学家、工程师和技术工人.  相似文献   

18.
《知识就是力量》2014,(4):84-87
第34届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于3月27日至3月30日在北京工商大学良乡校区举行。大赛以“感悟与分享——我的科学梦”为主题,通过封闭答辩与评审、公开展示与交流、科普报告会、中外师生论坛、专项奖颁奖典礼、“科学·梦的N次方”优秀科技成果展示及开闭幕式等环节,使广大青少年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在感受科技进步为人类带来美好生活的同时,通过创新大赛这个舞台,与更多的同龄人分享追逐科学梦的成功与快乐!  相似文献   

19.
尼采曾有句名言“上帝死了”。作为人之精神皈依的上帝,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其信仰是日趋式微了。今日之人类,面对自然无穷尽的挑战,傲然独立,凭借的正是自己灵智的产物——科学。现代科学技术为现代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科学探索对人类思想的深刻影响,使整个人类都清醒地认识到了科学的进步就是人类的进步,科学的  相似文献   

20.
战前的科学     
第二次世界大战深刻影响了人们对科学的看法,远超其他历史事件.特别是在广岛和长崎,科学展现了令人生畏的力量.科学与技术、政府之间的合作有可能会带来严重的风险.我们应该重点发展哪些技术?应该怎样规范科学研究,引导它向特定目标发展?政府又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二战以来,政府资助并组织了许多大规模研究,掌握了技术应用的方向,比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