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使用Microsoft Visual C++6.0为开发工具,并结合已有的脑电采集器,设计实现了一种集诱发、采集和处理于一体的事件相关脑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系统。该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提供视觉刺激,实时采集和显示脑电信号,对信号进行预处理和小波多分辨分析,同时系统还解决了传统方法中关于刺激和采集不同步的问题。在刺激模式中,系统提供了两种刺激序列。一种是经典的Odd Ball模式,另一种是等概率模式。最后在实际应用中,通过利用Odd Ball模式对受试者进行视觉刺激,并对采集到的脑电信号经过预处理和小波多分辨分析,最终提取了ERP的P300成分,证明了系统在ERP研究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潘谊 《科技资讯》2009,(28):244-244
目的:现今的人们长时间面对生活中各种沉重压力,使忧郁症成为高发疾病。通过采用音乐疗法对98例抑郁症患者情绪改善进行疗效观察,探讨音乐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根据疾病的不同阶段选择针对性乐曲。根据不同的年龄层次和文化程度、抑郁症状的不同阶段。编录音乐歌曲。结果:经治疗,抑郁症患者2周后有效,4~8周效果明显。结论:音乐可以平衡及满足人的情感,达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儿童Stroop效应加工阶段特点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选用小学六年级儿童为被试者,采用事件相关电位研究了Stroop效应的时间进程。实验中要求被试者判断在计算机屏幕中央出现的汉字颜色,并尽可能又快又准地按下相应的键,同时使用32导电极帽记录被试者的脑电信号。结果除了发现反应时的Stroop效应;还发现在汉字出现后大约300 ms左右,颜色与语义不一致的汉字诱发的P300比其它两种条件的波幅要大、潜伏期要晚;在汉字出现大约400 ms之后引发了一个慢波,不一致条件和控制条件引起的慢波波幅在头皮顶部比一致条件大。结果说明儿童Stroop效应的产生是一个复杂过程,干扰效应是早期颜色识别和后期反应选择两个阶段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促进效应则发生在后期的反应选择阶段。  相似文献   

4.
标识设计中语义认知事件相关电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以公共空间标识为研究对象,探索图文语义一致或不一致对用户标识认知的影响.实验材料源于GB/T 10001《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采用Matlab13b和Stata14对脑电和行为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在标识认知过程中,诱发了N170、P200、N300和N400,说明被试经历了分类处理、情绪唤醒、逻辑判断和语义判断4个阶段;图文语义是否匹配2种条件下所诱发的N300在前额区差异显著;N400在前额区、中央区和顶区差异显著.N300和N400可以作为判断标识图形与预期语义是否一致的神经测量指标.  相似文献   

5.
事件相关电位中P300成分的提取及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论文中以实验为基础来研究P300,实验采用诱发P300的经其实验模式——Oddball模式,通过视觉刺激诱发得到P300波形。ERP数据的分析以时域的数据统计分析为主,从中提取了ERP信号中P300成分的两个特征参量——幅值和潜伏期,并时不同捌激序列诱发产生的P300,不同被试或同一被试在不同导联处的P300的特征参量进行分析对比。发现随着刺激序列难度的增加,P300的潜伏期延长。P300的幅值在大脑顶区达到最大值,并通过ERP的电压地形图分析对上述结果进行对比印证。  相似文献   

6.
事件相关电位的刺激方式及最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事件相关电位(ERP)的研究现状,并针对其关键问题即刺激方式的编制进行了详细地概括和评述。就国内外事件相关电位的最新研究内容和热点问题,指出了交叉刺激下的事件相关电位已成为国内外事件相关电位研究的发展趋势。同时,对这种交叉刺激形式的事件相关电位的研究方法进行了介绍,尤其对其刺激的编制做了详尽地论述,并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7.
对32名被试者进行两字汉语词汇和平面图形的辩识测试,以及4~9个两字汉语词汇的回忆测试,结果是词汇、图形辩识测试中,左右半球40Hz事件相关电位(ERP)的发放率(ACT)和平均发放时间间隔(AT)参数存在不对称性。词汇测试中,左半球40HzERP的ACT(16.96)明显大于右半球(14.5),P<0.01;右半球的AT(25.4)明显大于左半球(21.9),P<0.025。图形测试中,右半球的ACT(16.8)明显大于左半球(15.0),P<0.025;左半球AT值(23.9),明显大于右半球(21.1),P<0.025。左右半球不对称的消失与汉语词汇短期记忆有固定组块(7个)的记忆容量有关。  相似文献   

8.
抑郁症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抑郁症是一种病态的情绪低落,是一种情感障碍,属于心理(精神)疾病的范畴,其主要临床症状为情绪低落,快感的丧失,精力疲乏、无力.许多抑郁症患者常以其附加症状如头痛、失眠、胸闷、心慌、气短、心前区不适、上腹饱胀、腹泻、食欲下降和体重减少等躯体性主诉到综合医院就诊,使抑郁症患者错失诊断和早期治疗的机会而贻误了病情.因此,为提高抑郁症在综合医院的诊断和治疗率,本文拟就抑郁症的诊断和治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对单纯T2DM与T2DM伴发抑郁症进行对比研究。选取2型糖尿病住院病人,60岁以下患者用贝克抑郁量表,60岁以上患者用老年抑郁量表进行测试,将患者分为单纯T2DM和T2DM伴发抑郁症两组进行对比研究。一般情况下,文化程度和婚姻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血皮质醇8∶00am,16∶00pm和0∶00am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2型糖尿病伴发抑郁症与文化程度和婚姻是否美满有一定关系,2型糖尿病伴发抑郁后可以导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10.
11.
通过对引种地和栽培地除虫菊花头生长发育状况的比较,发现,引种前后除虫菊花头的生长发育时间、平均干物质重量、除虫菊酯的积累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并通过对这些差别的讨论,我们阐述了生态条件对引种的影响,认为生态条件的差异是导致除虫菊花头生长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通过亚硝酸钠、硫酸二乙酯和紫外线的复合诱变,得到浸出Zn^2+浓度较高的混合微生物A、B、C、D和E.诱变前后混合微生物于30℃、160r/min条件下,在闪锌矿矿浆浓度为20%的9K和Leathen培养基中培养40d,浸矿结果表明,5组混合菌的Zn^2+浸出量均比没有诱变处理的对照高.其中E的浸矿效果最佳,在含闪锌矿的9K和Leatllen培养基中浸矿40d后,Zn^2+的浸出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28.6%和183.3%.诱变后混合微生物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  相似文献   

13.
菠萝浓缩汁是菠萝最主要的加工产品,在常规的加热浓缩过程中通常伴随着易挥发的香气成分损失.为了探明最容易挥发损失的香气成分,同时建立一种鉴别菠萝汁饮料是由鲜榨菠萝汁还是由菠萝浓缩还原汁生产的方法,进行了菠萝原汁的真空微波快速浓缩前后挥发性成分的变化规律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方法对菠萝原汁和菠萝真空微波浓缩还原汁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检测对比.结果显示菠萝经真空微波浓缩后消失的成分为己酸甲酯、2-甲基丁酸乙酯和罗勒烯,损失较大的几种成分分别是D-柠檬烯,十五烷以及古巴烯等.浓缩后增加的成分主要有香叶基丙酮.结果说明己酸甲酯、2-甲基丁酸乙酯、罗勒烯等成分可能是热浓缩过程中最容易挥发损失的成分,同时这些成分可作为鉴别鲜榨菠萝汁和浓缩菠萝汁还原果汁的特征性成分.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以AlCl3·6H2O、Ca(OH)2、漂白精和稳定剂M为原料研制新型混凝-氧化剂(简称ROJ)的制备方法及其作用机理.ROJ用于处理合乳化油废水的实验结果表明;CODcr去除率达80%~85%,油和浊度去除率达90%~95%,与目前常用的混凝剂Al2(SO4)3、PAC、PFS及FeSO4相比,ROJ具有处理效果好,处理费用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讨了达来诺尔及其附近地区全新世以来的湖面变化与发展趋势、植被演替与气候变迁过程。并根据区域环境演化背景,提出了国土整治的初步意见。  相似文献   

16.
针对脑卒中后抑郁症临床漏诊率高的问题, 介绍了该病症的临床症状以及诊断标准; 介绍了治疗该病症的疗法和治疗药物, 对其疗效和副作用进行了分析比较, 并指出综合治疗更适合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17.
以景观空间尺度规律与人的视觉规律为指导,基于RS、GIS以及AutoCAD技术,从江面视点出发,通过测定山水景观视觉空间断面的宽高比,辨识长江三峡库区(重庆段)沿江山水景观视觉空间的类型.从空间视域、视距与观景者视觉接收后所产生的心理体验等几个方面,比较分析了长江在三峡成库前的常年洪水位、成库后的145与175 m水位下沿江景观视觉特征的变化.结果表明:①沿江山水构建出夹景、敞景、框景3种视觉空间类型;②长江水位的抬升对沿江山水景观视觉空间的总体特征影响不大,整体山水景观空间格局不变,夹景空间峡感犹存,雄、奇、幽的三峡风貌基本不变,但高峡平湖景观取代滩多水急的风光,两岸支流可达性增强,消落带由夏水冬陆型转为冬水夏陆型.对此提出了相应的景观规划与建设的对策建议,以期对三峡工程的景观视觉质量影响评价及景观规划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气相色谱-嗅闻对晒制前后山西老陈醋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析,基于保留指数、质谱、标准品,气-质联机共鉴定出84种挥发性风味物质,气相色谱-嗅闻鉴定出42种香气活性化合物,包括含硫化合物、含氮杂环、含氧杂环、醛类、酮类、醇类、酸类、酯类、酚类、其他类。其中2种醋中含量较高的为乙酸、四甲基吡嗪、糠醛、糠醇、2,3-丁二酮等20种化合物,检测频率较高的为3-甲硫基丙醛、2-乙基-3,5-二甲基吡嗪、2-呋喃丙烯醛、香兰素、乙酸、3-甲基丁酸等16种化合物。从化合物种类看,晒后新出现了3-甲硫基丙醇、2-乙酰基呋喃、苯甲醇、丙酸等14种化合物,但有二甲基二硫醚、苯丙酮、丁酸、3-甲基戊酸、丁酸乙酯、2-乙酰基吡咯、5-羟甲基糠醛等19种化合物消失。从化合物含量变化看,晒后四甲基吡嗪、糠醇、苯乙醇、丙酸、乙酸苯乙酯等11种香气活性化合物含量升高,而乙酸、糠醛、己酸、二苯甲酮等29种香气活性化合物的含量降低。总体上,晒制后有杂味的化合物种类及含量降低,而具有良好香气特性的化合物种类或含量增加。研究结果可为山西老陈醋生产工艺的升级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采用固相微萃取(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SPME)结合气相色谱-嗅闻-质谱联用技术(gas chromatography-olfactometry-mass spectrometry, GC-O-MS)分析潮汕牛肉丸煮制前后挥发性香气活性物质,同时结合香气活性值(odor activity value, OAV)确定关键性香气活性成分。结果表明,在煮制前后牛肉丸中共鉴定出42种挥发性成分,包括含硫化合物11种,醛类7种,杂环化类4种,醇类4种,烃类10种,酯类2种,酮类1种,酚类2种,酸类1种;嗅闻鉴定出12种香气活性物质,经OAV分析确认生牛肉丸中的关键性香气成分是二烯丙基硫醚、二烯丙基二硫醚、甲基烯丙基硫醚、反式-2-辛烯醛、己醛、壬醛;熟牛肉丸的关键性香气成分是二烯丙基硫醚、己醛、壬醛、二烯丙基二硫醚。比较关键性香气物质OAV的前后变化,发现二烯丙基硫醚、甲基烯丙基硫醚、二烯丙基二硫醚、甲基烯丙基二硫醚、反式-2-辛烯醛、己醛是导致潮汕牛肉丸煮制风味变化的关键性香气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