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明杰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1(2):127-129,146
采用心电信号采集系统,将心电图机的模拟信号放大滤波后送入计算机,利用现代谱分析法分析了正常人和甲亢患者心率变异信号的VLF/HF值。观察结果表明:甲亢患者和正常人的VLF/HF值有明显的差异,说明谱分析方法是分析甲亢患者自主神经异常的有效参数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
心率变异性(HRV)是反应交感-副交感神经张力及其平衡的重要指标,在临床中可以用作参考实现对心血管疾病辅助诊断及其康复过程中的无创性监测.通过对心率变异信号的非线性特征得到证实后认为,可以利用如相关维数等非线性动力学参数来刻画与分析心率变异信号.传统的计算时间序列相关维数的方法是基于相空间重构理论的G-P算法,通过对该算法的改进,可以大大降低其计算工作量.计算了30例临床病例HRV信号的相关维数,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其结果可以在临床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心率变异性的复杂性与分形维数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挥非线性动力学的潜力,提出了心率变异性(HRV)信号的复杂度分析法和分形维数分析法。由于这两种方法能从较短的HRV信号中提取信息,因此作者又进一步把这两种分析方法发展成动态分析法。用这两种方法分别对一个改变体位的HRV信号和一个发生心肌缺血的HRV信号的过程进行了动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它们都成功地检测出了HRV信号的生理和病理变化。可见,动态复杂度分析法和动态分形维数分析法对HRV信号及类似于HRV的信号是很有前途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4.
采用自制的心电信号采集系统,将心电图机的模拟信号放大滤波后,送入计算机中的采集卡中,采样频率设为1 000 Hz,连续采集5 min的心电信号并保存于硬盘中.利用现代谱分析法和FFT分析法,分析了19例正常人和10例甲亢患者心率变异信号的VLF/HF值.可以看出,甲亢患者和正常人的VLF/HF值有明显的差异.对比现代谱分析法和FFT分析法,在正常人和甲亢患者VLF/HF比值对比研究中,现代谱分析法并无明显的不同和优势.研究结果表明,谱分析法是分析甲亢患者自主神经异常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本文较全面的介绍了心率变异分析中常用的数字信号处理手段。即从时域简单列举了心率变异信号的一些统计学指标。在频域分别对比使用周期图法和AR模型法分析心率变异信号96功率谱密度。给出了分析实例,并说明了AR模型的优点及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近似熵(ApEn)和谱熵(SE)两种复杂性测度,研究了在两组静默(采用中国气功和Kundalini瑜珈练习方法)和正常状态下的心率复杂性。观察到两种状态下复杂度有明显差异,但两种状态下复杂性数值的大小关系对取决于不同的个体。研究结果进一步在心率变化的复杂性方面支持了关于在人体心率和自主调节间存在某种关联的看法,并提供了新的定量描述心率不同状态的方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7.
近20年来,心率变异(HRV)分析作为一种无创检测心脏功能,特别是自主神经系统活动状况的重要手段,成为临床和理论研究的热点之一.笔者提出在时频平面上研究HRV,能够显示HRV信号各频率分量随时间变化的信息,满足HRV分析对时间分辨率和频率分辨率的要求,选择指数分布来抑制交叉项造成的影响.将指数分布应用于药物试验HRV信号的分析,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单纯缺铁性贫血住院患者心率变异。方法选取23名单纯缺铁性贫血患者为试验组,16名健康人为对照组,住院期间限制体力活动,并记录24小时动态心电图。结果试验组心率均值为(84.5±22.4)次/min显著高于对照组(72.6±13.2)次/min(P=0.005)。心率变异参数两组问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体力活动受限的缺铁性贫血患者,心率变异没有显著性改变。 相似文献
9.
10.
韩清鹏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6(3):336-339
设计开发了一种便携式心电监测仪器,用于监测人的肢体心电(ECG)信号.根据获得的心电数据,采用小波变换技术进行心电R峰的准确定位,进而得到HRV序列.对HRV信号进行复杂性分析的结果表明:处于健康状态下HRV信号的复杂度(C(N))要高于处于病理状态下HRV信号的复杂度,且近似熵和复杂度的分析结果一致;处于健康状态下HRV信号的近似熵要高于处于病理状态HRV信号的近似熵. 相似文献
11.
ChunHua Bian QianLi Ma JunFeng Si XuHui Wu Jun Shao XinBao Ning DongJin Wang 《科学通报(英文版)》2009,54(24):4610-4615
Complexity and nonlinearity approaches can be used to study the temporal and structural order in heart rate variability (HRV) signal, which is helpful for understanding the underlying rule and physiological essence of cardiovascular regulation.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s, methods suitable for short-term HRV analysis are more valuable. In this paper, sign series entropy analysis (SSEA) is proposed to characterize the feature of direction variation of HRV. The results show that SSEA method can detect sensitively physiological and pathological changes from short-term HRV signals, and the method also shows its robustness to nonstationarity and noise. Thus, it is suggested as an efficient way for the analysis of clinical HRV and other complex physiological signals. 相似文献
12.
心率变异性是了解人体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状态的方便窗口,近年来已成为心血管疾病临床研究的一个前沿热点。心率变异性长时程功率谱主要成份分为超低频、极低频、低频、高频,不同的频段具有不同的生理意义,文中介绍了了一种可得到各频段局部范围精细结构的分段滤波方法,从而利用于观察各频段的变化趋势,为医学上对心率变异性信号的进一步研究及临床上的应用提供科学的手段。 相似文献
13.
心率变异性的非线性分析——人体心搏的混沌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用自制的心电信号测试系统,采集了健康人和心脏病患者的心搏数据,用非线性方法对心率变异性(HRV)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混沌特性是年轻健康心脏的重要标志,而多变性的降低或周期性的增加往往伴随着衰老和疾病。 相似文献
14.
针对头皮脑电信噪比低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新的癫痫发作预测算法.首先对头皮脑电进行经验模态分解,去除伪差,保留包含主要癫痫预测信息的固有模态分量,然后用Kolmogorov测度来反映大脑的非线性动力学特征变化,并发现在癫痫发作之前,仅位于病灶区域附近导联的Kolmog-orov测度明显降低.通过对3例癫痫病人共5段长程头皮脑电信号的分析表明,这3例病人的平均发作预测时间为338 s,敏感性为66.7%,特异性为19.2%,因此该算法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非心肌梗死冠心病(NⅧcHD)患者在合并心力衰竭和/或合并非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情况下心率变异性的变化情况。方法39例NMICHD患者根据有无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和有无合并心力衰竭分A、B、C、D4组,与30例健康志愿者的心率变异性进行分析对比。结果A、B、C组的SDNN较健康对照组降低(P〈0.05),D组的SDNN、SDNNindex、rMSSD、PNN50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或B组较C或D组的SDNN、SDNNindex、rMSSI)、PNN50皆豆著降低(P〈0.05);A与B组之间,C与D组之间的SDNNindex、rMSSD、PNN50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观察的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中,SDNN是反映非心肌梗死冠心病患者自主神经受损最敏感的指标。非心肌梗死冠心病患者合并心力衰竭较合并非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更易引起心率变异性下降,可能具有更高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高原公路不同天气状况对驾驶人工作负荷的影响,共选定了32名被试驾驶人,包括7名外地驾驶员和25名本地驾驶员,在选定的试验路线上进行了实车试验。在晴天、雨天、雪天、雪天+大雾(能见度5米)的4种不同天气状况下,选取心率变异性RMSSD、SDNN和PNN50值和心率增长率作为驾驶人工作负荷表征指标,研究在高原公路不同天气状况下被试驾驶人工作负荷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高原公路不同天气状况对驾驶人的工作负荷有显著的影响,驾驶人工作负荷因天气条件的恶劣程度和海拔高度而增加,道路的天气状况、能见度及海拔高度的共同作用对驾驶员工作负荷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7.
IntroductionDrivingfatigue overloadinghas threatenedpeople s healthand life. Investigation datum from suggested that estimates ofthe contribution of driver mental fatigue to total trafficaccidents vary from 4% in 1980 to 25% in 1995[1]. Surveyresults revealed that 64% of respondents had experiencedfatigue on the road. In addition, 7% of the subject sampleclaimed to have had traffic accident due to fatigue.Drivingfatigue is a substantialproblem and serious threat inthe …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