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3年修订的《公司法》将公司资本制度由实缴制改为认缴制,因此在公司注册登记之时,股东只用认缴相应的注册资本即可。但是首先,实行认缴资本制会导致注册资本的担保功能丧失,给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带来不利影响。其次,在二元资本公示格局下,由于债权人难以及时获知公司资本的实际到位情况,加之股东出资催缴程序的不完善,更是将债权人的利益置于不利境地。为此,应当强化公司信息披露机制,构建股东出资责任加速到期制度,正确适用法人格否认制度,从而更好的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实现股东、公司和债权人三方的利益平衡。  相似文献   

2.
2013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公司设立时实行资本认缴制度。资本认缴制度在刺激投资者投资热情、活跃市场交易的同时,也使得公司债权人利益面临诸多挑战。完善公司信息公示机制,赋予债权人调查取证权、强化公司管理机制、建立第三方监管机构等制度建设对保护公司债权人利益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3.
陈媛 《科技信息》2011,(3):I0235-I0235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下海经商,公司的纷纷成立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严重干扰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交易安全面临严峻的挑战,使公司市场信用降低,社会诚信发生危机,虚假注册资本便是其中之一。我国《公司注册资本登记管理规定》第二条指出,公司注册资本是公司在登记机关依法登记的全体股东或发起人认缴的出资额或者实收股本总额。该规定还明确了公司的注册资本及实收资本不符合  相似文献   

4.
2015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49条、第52条及自2018年9月1日起施行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四)》第4条对危险增加通知义务进行了规定。该项制度的立法目的在于及时对风险变动进行评估,维系保险合同的对价平衡关系。但是,目前上述法律及司法解释条文存在不足,在实务中易遭到保险人和被保险人的双重滥用,其适用范围被不当限缩,两个条文之间存在内在冲突。为解决上述问题,建议将危险增加情形分为主观危险增加和客观危险增加两种类型,并赋予其不同的法律后果;在适用范围上置之于保险合同的一般规定之中,可同时适用于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在条文顺序上,第52条应置于第49条之前。  相似文献   

5.
<正>一、全面深化市场化改革有利于创新资源向高新企业集聚要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效率和公平性;制定负面清单,各类市场主体可依法平等进入清单以外领域,改先证后照为先照后证,注册资本改为认缴登记制;严禁和惩处各类违法实行优惠政策行为,反对地方保护,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竞争性产品完全市场定价;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减少中央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一律取消审批。  相似文献   

6.
关于数罪并罚的两点思考叶昌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关于数罪与数罪并罚的规定有五条,即第六十四、六十五、六十六、七十和七十五条。其中第六十四、六十五、六十六条规定如何适用数罪并罚,第七十条规定缓刑考验期限内再犯新罪,依照第六十四条适用数罪并罚,第七十...  相似文献   

7.
1993年12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十四条规定:“以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作价出资的金额不得超过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20%,国家对采用高新技术成果有特别规定的除外。”第八十条规定:“发起人以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作价出资的金额不得超过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的20%。”1997年9月,国家科委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制定并印发了《关于以高新技术成果出资入股若干问  相似文献   

8.
从规范的立法目的出发,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生效以来的实务案件,《民法典》第1254条高空抛物条款的适用主要有以下几个重点问题:该条款与第1253条物件保有人责任条款之间的适用关系;建筑物管理人安全保障义务的范围;公安机关侦查是否为该类案件的起诉前置程序。  相似文献   

9.
近两年,中国成都、南京、杭州等城市接连发生酒后驾车导致的恶性交通事故,其中一些酒后驾车者以"交通肇事罪"被处罚,一些酒后驾车者以"危害公共安全罪"被判刑,由于两种罪名的罪刑差别较大,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少争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在《刑法》第133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133条之一:"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五)》,补充了危险驾驶罪罪名。本文试图在解读立法原意的基础上,分析该罪的具体适用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一、我国的立法与司法实践概况2012年12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63次会议通过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其中第十一条规定:"一方当事人故意制造涉外民事关系的联结点,规避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人民法院应认定为不发生适用外国法律的效力。"这是我国关于法律规避的最新规定。在此之前,我国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以下简称《婚姻法解释(三)》)第十条的分析,对比相关婚姻存续期间房屋所有权归属问题的法律修订,认为《婚姻法解释(三)》第十务构成对《婚姻法》相关规定的抵触,忽视了婚姻家庭关系的特殊性。同时,本文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善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正>一、简要案件情况2022年9月29日,湘潭市应急管理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九十七条第三项、第六项;第一百零一条第四项、第五项之规定,对湖南某电气有限公司作出行政处罚决定,责令限期改正,合并罚款4万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四条第一款之规定,对该公司主要负责人黄某某罚款2万元。  相似文献   

13.
论人格否认制度在我国新《公司法》中的科学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霖 《科技资讯》2006,(4):230-232
2005年我国《公司法》的修订增加了公司股东不得滥用公司有限责任的规定,这一内容是借鉴了境外的“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或称为“揭开公司的面纱”原则,笔者认为(《公司法》第20条、第64条对此仅做原则性规定是不够的,这将可能导致公司经常处于不稳定状态,有违创立公司制度的本意,建议完善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在我国新《公司法》中的适用要件,包括前提要件、主体要件、行为要件以及结果要件等内容。  相似文献   

14.
《杭州科技》2005,(6):12-14
(2005年7月29日杭州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2005年11月18日浙江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批准)第一条为了加强专利管理,鼓励发明创造,推动专利实施,维护专利权人和有关公民、法人以及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和《浙江省专利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专利管理及其相关活动,适用本条例。第三条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将专利工作纳入…  相似文献   

15.
惩罚性赔偿是英美普通法法系中的一种法律救济措施,也是英美法系中富有争议的法律制度之一。在我国民事法律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在合同责任方面首开惩罚性赔偿之先河,并在随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13条中得到进一步确认,更被民法学者列入民法典的草案之中。但我国法律中关于惩罚性赔偿之规定存在诸多不足,于现实生活中并没有产生预期效果。我们应适当加大惩罚性赔偿的适用范围,使之适用于侵权和合同纠纷、妨害民事诉讼等多个领域,全面保护受损害方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6.
新《公司法》对于公司对外担保的规定较之前有了较大的进步,更加放松管制强调自治,加重了公司章程在对外担保方面的重要性。但是由于法条过于简单,导致在适用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困难。本文主要就《公司法》第16条的适用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7.
知识产权跨国交流在当下日趋重要,我国知识产权国际交流过程中因缺乏相关的规定而问题百出。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涉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以下简称《法律适用法》)的制定,填补了我国知识产权法律适用立法的空白。然其仅以3条之规定对知识产权的法律适用及保护做了笼统的概括。本文将从涉外知识产权法律适用争论入手,通过对我国《法律适用法》关于知识产权侵权保护规定的条文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关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8.
《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已于一九九九年十月二十八日经第十七次部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二○○○年十月一日起施行。部长俞正声二○○○年二月十八日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第一条为了加强民用建筑节能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室内热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有关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下列建设项目的审批、设计、施工、工程质量监督、竣工验收和物业管理:(一)《建筑气候区域标准》划定的严寒和寒冷地区设置集中采暖的新建、扩建的居住建筑…  相似文献   

19.
本条例 1 992年 1 0月 31日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 ,2 0 0 2年 9月 2 7日省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修订。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 ,促进技术市场的健康发展 ,保障技术交易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等有关法律、法规 ,结合本省实际 ,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技术交易活动以及其他与技术市场相关的活动 ,适用本条例。第三条 …  相似文献   

20.
为了鼓励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及其科技人员研究开发高新技术,转化科技成果,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作出如下规定: 一、鼓励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和成果转化 1.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及其科技人员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转化高新技术成果,创办高新技术企业。以高新技术成果向有限责任公司或非公司制企业出资入股的,高新技术成果的作价金额可达到公司或企业注册资本的35%,另有约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