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杜静 《甘肃科技》2010,26(18):3-5
疏勒河灌区位于疏勒河中游的安西县、玉门市境内,包括昌马、双塔、花海三大灌区,是我国"九五"计划的甘肃省重点农业项目。论述了生态风险评价的基本理论,给出了生态风险评价的数学模型,由灌区开发12年来的实际出发,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水资源承载力变化,得出了不同的排名,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李霞  李振林  宋阁庆 《甘肃科技》2012,28(11):52-54
采用相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方法,以甘肃省为参考,研究石羊河流域的相对水资源承载力.研究成果表明,2005-2008年间,石羊河流域水资源总量平均约19.17 × 108m3.水资源利用量平均为25.69×108m3,利用率达134.03%,实际人口数量已超过水资源总量的承载能力,经济多以发展绿洲农业为主,粗放式的农业生产模式耗费了大量的水资源,导致其实际GDP远低于水资源利用量可承载GDP.在后续的石羊河治理工程中,需继续在水源附近地区开发新灌区、安置移民,关闭机井,以减少生活用水,提高农业用水效率,推进生态环境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技术,从图斑和各支流汇水区2种不同空间尺度,分别对1985,2000,2009年石羊河流域上游山区生态承载力进行定量计算,并对其空间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时间尺度上,24年间石羊河流域上游山区生态承载力总量呈缓慢增加趋势,人均生态承载力呈明显下降趋势,而各类土地生态承载力呈不同的变化趋势.其中,2000年以后林地、草地和耕地生态承载力变化较为突出,表明中国1999年后实施的退耕还林(草)生态工程对其变化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空间尺度上,石羊河流域上游山区生态承载力供给极不均匀,具有与流域地貌特征、环境禀赋和土地利用/覆被及其变化相关联的地理特性和明显的空间异质性.研究结论可为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地制定本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实践表明应用GIS技术计算生态承载力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通过文献查新,在阐述和界定生态移民概念内涵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生态移民与生态环境关系的研究状况,即生态移民环境容量分析、生态移民生态环境影响监测分析、生态移民生态环境影响驱动机制、生态移民生态环境效应分析、生态移民生态风险5个主要方向的研究重点和不足.今后,要紧密结合国家新10a扶贫开发的总体部署,以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为目标,以区域生态移民生态管理为研究主题,注重生态移民安置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生态风险源与受体分析、生态风险预警机制研究等,不断拓宽研究领域,完善生态移民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的理论体系和方法创新.  相似文献   

5.
基于水生态分区的太子河流域水生态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太子河流域水生态系统的分区保护,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了基于水生态分区的水生态承载力模型,模拟了太子河流域水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太子河流域各水生态分区的水生态承载力各不相同。通过对8种情景下水生态承载力的比较分析,认为集产业结构调整、适度经济发展速度、节水及控污于一体的综合方案使各分区水生态承载力的提高效果最为显著。针对各分区面临的不同承载压力,提出相适应的水生态承载力改善措施,为流域水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叶尔羌河流域水生态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流域的水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为目标,采用系统动力学和隶属度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流域水生态承载力的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以新疆叶尔羌河流域为例,设计了9个模拟方案,对其水生态承载力进行了量化分析,确定了叶尔羌河流域的最优发展方案,并提出了提高叶尔羌河流域水生态承载力的具体措施,为流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将生态足迹模型应用于重庆三峡库区8个重点移民区县,通过计算分析其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盈余与万元GDP足迹来分析其可持续发展性.结果表明:8个重点移民库区县的生态足迹都远远高于其生态承载力.各项生态足迹指标中只有林地出现盈余,其余各项指标都出现不同程度的赤字,特别是耕地与草地生态赤字尤为严重.基于以上分析,结合重庆三峡库区的自然、经济以及社会背景提出相应的减少其生态赤字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8.
基于RS/GIS技术,在转移矩阵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引入3个转移量化指标,探讨了石羊河流域中下游绿洲生态承载力的时空动态和转移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该区域总生态承载力2012年比2002年增加了1.44%,其中中游凉州区增加了0.04%,下游民勤县增加了3.27%,单位面积生态承载力空间异质性明显.2002-2012年,区域内部以耕地生态承载力向城乡工矿居民用地生态承载力、未利用地生态承载力向其它类型土地生态承载力转移为主;耕地、城乡工矿居民用地生态承载力转入量小于转出量,而其它类型土地的生态承载力转入量大于转出量,凉州区和民勤县生态承载力组成变化与上述类似,表明研究区内部各类生态承载力转移方向和数量是影响其内部组成和时空格局的重要因素.民勤县2002年未利用地转变为其它类型土地后的生态承载力转入量占2012年总生态承载力的13.03%,占总转入量的65.52%,说明民勤县未利用地的转出对全县生态承载力的增加贡献最大,是民勤县空间上单位面积生态承载力低值区变为高值区的主要原因.本研究结论可为流域的生态环境建设、自然资源可持续管理及制定前瞻性的可持续发展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甘肃依据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和"一带一路"经济战略的指导思想,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成绩显著。笔者重点研究了近两年甘肃在内陆河流域生态保护方面取得的进展,分析了石羊河、疏勒河、黑河三大内陆河流域现行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实践效果和存在的问题,依据国家最新颁布的《生态综合补偿试点方案》的指导方针,结合甘肃内陆河流域实际生态现状和地方经济特点,提出以"输血式"生态保护补偿向"造血式"生态保护补偿方向发展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舟曲县生态承载力空间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对甘肃南部地质灾害多发区的舟曲县进行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分析.舟曲县2012年人均生态足迹均衡值为1.885 7 ha/人,而人均生态承载力均衡值为1.020 2 ha/人,整体处于生态赤字状态.其中草地产生生态赤字最为严重,水域和林地处于生态盈余.舟曲县有6乡呈现生态赤字,处于生态赤字的乡镇体现了对区域内白龙江流域水资源利用的依赖性.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分析舟曲县各乡镇生态承载能力,可为进一步开展定量化区域生态风险评估和流域的生态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针对生态承载力研究在尺度效应和空间关系分析中存在的不足,基于生态足迹评价方法,利用遥感数据、GIS技术和Moran′I指数,以石羊河流域为研究区,从5种不同栅格尺度(分辨率)对生态承载力开展定量计算和空间格局分析.结果显示石羊河流域总的生态承载力以及各类型土地生态承载力具有一定的尺度依赖性,其中水域和城乡工矿居民地生态承载力较其他类型尺度依赖性更强;随着尺度的增大,生态承载力的全局空间正相关性减弱,各个尺度下局部空间自相关性和空间分布格局具有明显的差距,显示出其对尺度变化非常敏感.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利用遥感数据和GIS技术对区域生态承载力开展更精确的评价和空间格局分析,而且强调在研究生态承载力时应考虑尺度效应,选择适宜尺度的遥感数据开展区域生态承载力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丁辉  石惠春 《甘肃科技》2012,28(10):9-10,91
石羊河流域由于水资源短缺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十分突出,不仅影响到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对西北及华北地区的生态环境也造成极大的威胁.因此,需要对导致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的深层次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建设节水型社会、推行集约生产、实施绿化工程、生态移民及生态补偿等实现流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徒骇河-马颊河流域面临的水资源紧缺问题,采用生态足迹法测算不同空间尺度时该流域2003—2019年的水资源生态足迹、承载力、集约利用度和压力指数,构建灰色拓扑模型预测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农业用水是该流域最主要的水资源消耗部门;德州市水资源承载力最高,聊城市次之;2003—2019年各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逐年升高,水资源消耗量远大于可供给量;2003—2019年流域平均水资源承载力约为1.10×104 km2,水资源利用效率逐年提升,但流域水资源利用尚处于不可持续状态;预测2020—2030年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呈现好转趋势,2030年水资源承载能力为7.86×103~2.10×104 km2。  相似文献   

14.
选取中国河西走廊地区的疏勒河流域和伊朗中部的扎因代河流域,应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比研究两流域近25 a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环境效应.结果表明,过去25 a两流域耕地面积均呈持续增长态势,且疏勒河流域耕地增幅比(0.29%)是扎因代河流域(0.18%)的1.6倍.疏勒河流域增加的耕地面积主要来源于草地,扎因代河流域主要来源于林地.疏勒河流域草地面积呈先减少后增加的态势,主要由未利用地向草地转变所致;扎因代河流域呈先增加后减少的态势,主要来源于林地的退化,且波动幅度大于疏勒河流域.疏勒河流域林地面积呈增加态势,主要因未利用地和草地的人工植树造林所致.扎因代河流域林地呈持续减少态势.疏勒河流域的生态环境质量指数整体呈增加趋势,以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为主导;扎因代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呈显著减少趋势,以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恶化为主导.疏勒河流域未利用地转化成林草地是生态环境改善的主要原因,扎因代河林地退化是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疏勒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可以对扎因代河流域以及"一带一路"沿线的干旱区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以位于祁连山西段疏勒河上游流域内不同地点的钻孔及地温测量数据为基础、借助于地温曲线图分析了各钻孔点不同深度处的地温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海拔高度、坡向、坡度是影响疏勒河上游流域多年冻土地温的中观尺度因素,植被、砂层等地表覆盖条件和季节性河流等局地因素对多年冻土地温影响复杂,使得局地尺度上的多年冻土地温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6.
利用生态足迹和生态压力指数的理论与方法,对汾河上游流域1987年-2003年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盈余亏损、生态压力指数进行了测算,并建立了生态压力指数测算模型以及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盈余及生态安全度变化预测模型.测算结果表明:1)本地区生态承载力呈减少趋势;2)生态足迹均呈现增加趋势;3)1987-2007年生态压力指数从0.77增长为1.64,增长幅度为0.87,增长幅度较大;4)汾河上游流域已经超载,处于不安全状态。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汾河流域在山西省农业中的重要地位和汾河流域农业面临的生态环境压力,根据汾河流域农业生态功能区与农业经济板块的对应关系.分析了不同生态功能区适宜的资源节约型高效生态农业模式的建立模式.提出了汾河流域应建立不同生态功能区资源节约型高效生态农业模式类型。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生态足迹计算模型,以2003年开县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计算为基础,计算并分析了开县2003-2006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对开县的土地承载力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作出了评价.从2003年的数据计算结果来看,消费和产业结构单一是造成开县生态赤字的主要原因.从时间序列上看,开县的生态足迹连续多年高于生态承载力,人均生态承载力基本保持稳定在0.426 538~0.434 438 hm2之间,但生态足迹却呈现较大的波动且与耕地的生产性土地面积的波动以及生态赤字的波动趋于一致.开县生态赤字严重,处于不可持续的发展状态,主要原因是开县经济对农业的依赖过强.  相似文献   

19.
运用1998-2018年农产品播种面积面板数据,计算整个河西走廊、三大流域、15个区县专业化系数和8种主要农产品地方化系数,从地区和农产品角度分析河西走廊农业生产地区专业化水平的时空格局演变,定性分析影响农业生产专业化演变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河西走廊初步形成了疏勒河下游棉花专业化生产区域、黑河和石羊河上游薯类专业化生产区域、黑河和石羊河中游玉米专业化生产区域,以及疏勒河中下游和黑河上游药材专业化生产区域的专业化生产格局; 1998-2018年,河西走廊区域整体及各流域农业生产的地区专业化水平显著提高,专业化发展呈先明显增长、后缓慢下降的趋势;除金塔县的其余14个区县的专业化水平均提高,区域专业化水平在空间上形成从西北向东南梯度降低的格局,专业化重心整体向东南方向移动.棉花、药材和薯类地方化水平较高,除蔬菜和药材外,其他6种农产品地方化水平都在提高,但各农产品地方化发展演变趋势差异显著.定性分析表明,区域专业化发展演变是在农业资源禀赋、农业政策、市场需求、技术进步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实现的.河西走廊应结合资源禀赋条件积极推进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推动区域土地有序流转,推广农业机械化生产,促...  相似文献   

20.
以干旱区内陆疏勒河流域为研究区,先应用HANTS算法对时间序列植被指数进行去噪和重构,再分别利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和扰动指数算法对土地荒漠化的空间分布规律和时间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HANTS算法能有效地对时间序列植被指数数据集进行平滑和滤波,降低噪声的影响,重新构建吻合疏勒河流域植被物候特征的时间序列植被指数数据集;该流域土地荒漠化状况总体趋于改善,荒漠化空间分布主要呈现南部上游山区显著改善,中部中下游平原轻微改善,北部马鬃山山区重度恶化的规律;该流域荒漠化时间变化呈现不规则的微小波动,且与空气相对湿度变化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