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城市住区绿化生态性评价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住区绿化生态性包括植物个体和群落结构的生态合理性,为人类提供生态服务的功能性.从绿化生态性的内涵出发,用层次分析法和Delphi专家调查法建立住区绿化生态性评价指标体系.文中指出各指标的分级标准,提出一种住区绿化生态性评价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上海旧城区住区,以不太高的建筑容量和很高的居住密度为形态特征。反映居住密度的指标也是一项生态指标,而生态质量又以物质环境优劣表达。作者在分析上海旧住区的具体表现后,认为如此低下的物质环境必然带来一系列的生态性后果。从城市现代化的目标之一是改善旧住区生态环境出发,文章提出了必须要有相应的环境对策五点。  相似文献   

3.
赵霞 《科技资讯》2006,(3):30-30
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和环境的污染已严重威肋着人类的生存。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社会普遍关系的问题。在过去长期以来,在提高住区环境品质方面,人造硬质景观、特定的功能、活动设施及场地一直是规划与建设的重点,相对来讲,环境的自然性、生态性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忽视对自然景观资源的利用,重人工环境,轻自然环境,重珍稀性、观赏性,轻地域性、环保性。  相似文献   

4.
笔者结合油田居住小区环境景观的设计实践,分析油田经济适用小区环境设计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创意地解决实际问题,力图营造具有“实用性、生态性、家园性、休闲性”的经济适用住区环境景观,积极探索“亦工亦居”油田小区环境设计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剖析当代高层住区外环境面临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对弹性规划、生态系统和各要素和谐共生等三方面的深入探讨,努力寻找出高层住区外环境建设的发展之路,使现代高层住区外环境在发展中能融入城市的整体环境,走上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6.
21世纪人类生态住区规划述要同济大学朱锡金21世纪是人类对之充满各种期望的时代,在这新世纪的伊始,人类住区将如何进一步再发展,以达到生活质量和社会质量的全面提高。本文从生态住宅、它的规划目标、生态住区的功能、近接居住环境、住区环境保障等方面分别述要,...  相似文献   

7.
住区室外环境功能建设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住区室外环境建设已是今天房地产业的重头戏之一,开发商和(准)业主均极度关注这居住环境.长期以来人们错误地把住区环境的景观功能视为高于一切.本文探讨了真正健康住区环境的功能本真.  相似文献   

8.
绿色住区环境是一种以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为指导,规划、建设、经营、管理的城镇人居环境.当前,绿色住区环境建设将"改善住区环境生活质量"为目标,努力营造出一个以"生命,活力,健康发展"为指导的住区环境.文章从几个方面探讨了现代住区环境中的"绿色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9.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需因地制宜创造特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城市道路景观的塑造是提高城市人居环境的重要内容。铜都大道是铜陵市南北向交通主干道,联系城市三个组团,地形复杂,高差变化大。设计在满足交通功能的同时充分研究环境、利用地形、维护生态、挖掘历史,将道路的功能性、生态性、景观性、文化性融为一体,在城市道路景观特色设计方面作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0.
由于山地城镇住区所处山地环境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山地城镇住区的规划设计成为城市规划与设计学科的一个特殊研究领域。本文以攀枝花市西区格里坪安置小区规划设计为例,从山地住区环境特征出发,以山地住区地形地貌的保护和利用、环境的营建、住区空间组织和景观设计四个方面来探讨山地住区的特色营建。  相似文献   

11.
浅谈居住区生态景观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居住区绿化是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环节。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居住区绿化美化的要求及欣赏水平也越来越高。因此居住区绿化应从遵循城市园林绿化规划原则出发,着重注意生态及景观设计,才能使居住区环境适应现代城市化要求,满足功能需要。  相似文献   

12.
以安徽省阜阳市“华诗雅地”居住区为例,以开发企业自身文化为主的品牌特质,结合地段区域处于人文气息浓厚的文教区,融汇阜阳城市地域特色,同时结合生态型居住区的建设,将其融入到本次景观规划的设计元素中,创造出一个传承历史、展现当代的生态家园,力求在城市化快速发展、各种社会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为居民创造一个贴近自然享受的现代化人文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镇化的持续快速推进,我国经济社会水平和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然而,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城市生态居住环境的质量却难以令人满意。因此,2006年国家制定《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将"城市生态居住环境质量保障"列为城镇化的优先领域之一。本文介绍了自《纲要》实施以来,我国在城市生态居住环境质量领域的科技布局、技术进展、对社会经济的贡献、面临的挑战等情况,并提出了进一步提升居住环境质量方面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以上海市奉贤区为例,综合考虑自然环境、土地利用和服务设施等因素,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成对比较法确定指标权重,在生态敏感性分析和土地适宜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在排除A类基本农田和高生态敏感区的前提下,进一步考虑区位、社会和服务功能,选择出适宜建设的区域.研究结果表明:奉贤区适宜进行开发的用地面积占18.88%,可在指导下进行适度开发的用地面积占8.20%,不宜作为城镇居住区用地面积占14.92%,需要对敏感脆弱生态环境进行保护的区域占26.52%,另外有31.49%的区域为基本农田,禁止进行开发.为奉贤区滨海生态区建设与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对区域整体人居空间布局优化和城市总体规划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合理的产业结构会因不合理的空间布局给城市环境带来负面的外部性效应,导致城市生态环境的总体发展不平衡和局部恶化。在城市经营中,欠发达地区在城市产业结构生态化之后要求实现产业空间布局的生态化。丽水市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经济功能区定位,明确生态产业的发展方向,合理规划生态工业区、生态农业区、生态旅游区以及城市商业区和居民区,其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绿色居住理念深入人心,生态型水景的设计将是居住区必然的发展趋势。基于生态水景设计的概念和内涵,从工程设计角度分析了昆明市居住区水景设计现存的问题。以昆明世博生态城工程为例,重点对昆明市居住区生态水景观设计应注意的问题及设计对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城市人居环境包括硬环境与软环境两个方面。人居硬环境除了居住的房屋之外,更包括居所所处的周边环境及整座城市的土地、空气和水资源以及自然生态圈等;人居软环境主要指一座城市的文化,它既是人居软环境的核心内容,又是提升城市人居环境总体水平的核心竞争力。人居硬环境与软环境的建设既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又可以互相转化与促进。  相似文献   

18.
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是实现城乡统筹用地的关键环节之一,平原地区是我国农村人口集中分布的区域,因而进行平原地区农村居民点土地的集约利用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根据资源稀缺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帕雷托最优理论,探讨了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的运作模式、集约潜力计算的指标选择、影响评价和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分析.该研究选择河南省东部平原地区的柘城县,进行了实证分析,虽然目前还不能较准确地用数字来定性地研究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但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对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以位于贵州的少数民族典型村落羌寨为例,对现场采集的数据进行整理,深入分析村寨的自然形态特征和民居的建筑形态特征,把握其关于形态学方面的典型特征和其演化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自律性。根据羌寨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羌寨整备与保护规划设计的三个层次,并对村寨保护规划和民居建筑保护更新提出具体策略。使其在保护少数民族村寨原真性和完整性的同时关注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的改善与提升,促进少数民族村寨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