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官学兴办前的汉初 ,私学教育就已存在 ,使古代的文化典籍、科学知识通过私学教育得以很好的保存和广泛的传播。在汉武帝开始兴办和发展官学后 ,官学虽然在国家教育中占据主导地位 ,但私学在官学的影响下却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并与官学相辅相成 ,互为补充 ,在持续发展教育事业、加强经学传播、完善教育体系、促进科技发展等诸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育学兴办前的汉初,私学教育就已存在,使古代的化典箱、科学知识通过私学教育得以很好的保存和广泛的传播。在汉武帝开始兴办和发展官学后,官学虽然在国家教育中占据主导地位,但私学在官学的影响下却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并与官学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在持续发展教育事业、加强经学传播、完善教育体系、促进科技发展等诸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宋代学校由于承办主体的不同,经费来源也有多种形式及渠道,如官学的学田租息、学校的产业经营收入,私学的自筹经费等.较为稳定的官学经费和便捷灵活的私学收费方式为宋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4.
在历史转型时期,我国教育打破了官学(政府设立的学校)一统天下的局面,出现了私立学校、民办教育等新的办学模式。如何使各种各样的私学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并与官学相辅车成。这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事实上,这并非新时期的特殊产物,早在两千多年前它就在教育发展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并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本文以史为鉴,从探讨我国古代私学的发展和课程设置中,总结出古代私学的现实意义,以期以当前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有  相似文献   

5.
徐晓霞 《科技信息》2008,(17):36-37
19世纪晚期是东南沿海地区私学迅速发生蜕化转型的时期。在短短30余年时间里,新式私立学堂经历了从产生、发展到逐渐走上正规化的过程。这一时期私学有如下特点:在数量上超过官办学堂,但仍以中小学为基础;与官学相比,所办学堂符合社会需要,体现了其民间适用性及灵活性原则:其经费来源主要为捐资和学生缴费。  相似文献   

6.
当前,社会舆论为教育呼吁,九年义务教育法公布了,学校在增加,教改在进行,这是事实,但事实背后潜伏着危机,正如一艘巨轮,外形壮观,但能源不足,机件老化,能顶着风浪前进吗?知情者对普教的忧虑有甚于此。我国的教育“先天不足”教育的危机是有社会历史渊源的,我国教育是“先天不足”。其一,我国古代的教育有三种形式,官学、私学、书院。官学弱,私学穷,书院少,教育薄弱。其二,从隋朝以来的科举制到明、清的八股取士,扼杀了教育生气,钻进了死胡同。其三,教师地位始终低下,孔夫子在世时,不受重用,死后只得个空名。科举时代,少数中举者,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书院始于唐,兴子宋,经过四个发展阶段。通过对其教育管理模式的解构,注意到了私学、官学对书院的渗透。尽管宋代教育管理模式表现出明显的弊端,但对当时社会的全面进步,起着重要作用,对今天的教育改革也提供史鉴和启迪。  相似文献   

8.
通过两汉的两种教育模式——官学与私学的产生发展情况及其各自的特点,分析了在两汉时期它们对经学的发展的影响与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中国古代教育的萌芽,学校雏形的产生,学制的逐步完善,私学与官学的发展,书院的特色以及从孔、孟到董仲舒、王充,程朱理学到颜元等的演化发展过程,分析了中国古代教育制度和教育理论中的系统观念。  相似文献   

10.
唐朝的文教政策包括在确立儒家思想主导地位的基础上吸取众家之长发展教育;允许私学存在,形成官学、私学共同繁荣的教育形式;在隋朝创立科举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科举制,使教育直接为统治者服务;"推恩示信""、爱之如一"的民族文教政策总方针以及建立有助于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求学制度等。这些文教政策对吐蕃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如下影响: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带来了先进的汉文化;吐蕃子弟求学于唐朝,进一步促进了汉文化在吐蕃的传播;寺院教育成为吐蕃教育的主要形式;儒学教育在吐蕃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1.
这是作者为<中国学习思想通史>写的一篇<序>.作者认为,中国古代学习思想的基本特征是以儒学思想为主导的,以经典为学习文本的、诸子与释道为补充的多元并存的形态.现代学习思想的基本特征是以中西文化的冲撞与融合为背景的,以批判传统和学习西方科技为特征的创新形态.而古代与现代有继承而不可截然分割,又有明显的区别.从总体上看中国传统学习思想是"天人合一"的模式,分而言之,它有四个显著的特点:人通过学习所要达到的是智慧之境;知行观是中国学习思想中极为重要的问题;中国学习思想中贯穿着一条王官之学与民间之学互动、感应、消长的规律;史官文化形态是中国学习思想的显著特征之一.中国学习思想统摄多个学科,涉及到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具有知识论与智慧论内涵的研究课题.现代化要求学习从个人行为转变为"全民学习,终身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学生权益满意度现状及差距,论文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对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进行了IPA现状分析(重要性-绩效分析)与差异化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学生在各权利重要性与学校绩效的感受上有类似之处,不管是公办高校还是民办高校,学生都非常重视自己的合法权益,但就学生在对待自己所在的高校的实际表现来看,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的学生的感知度存在非常明显的差异.从学生的感知缺失角度而言,公办高校学生满意度略高于民办高校学生,但整体满意度偏低,这意味着高校在维护学生权益方面的效果还不甚理想,权益保护机制的建设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3.
对南宁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城市融入教育研究发现,其实施有区位优势与文化优势的特点,也存在财政支出压力大与公办学校接纳能力有限的劣势;既有南宁市经济发展稳中向好与国家政策上重视、地方响应迅速有效的机遇,也面临随迁子女教育质量难保证与进城务工人员流动性强、教育规划与管理难的挑战。在机遇与挑战、优势与劣势并存中,利用区位优势,借鉴毗邻地区成功经验;巧用文化凝聚力,推行社区融入教育;紧追经济发展劲头,增加财政收益,缓解教育支出压力;挖掘公办学校接纳潜力,规范民办学校管理等方式促进南宁融入教育的推行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对于早期的传统中国社会来说,“知识”既是“我们所相信的事”,也是其中所包含的认识论.文章主要探讨中国古代社会主要存在两种知识类型:其一是一直占据中国社会主流的儒家知识,这也是我们认知中的正统的知识类型;另外一类是常常被人忽视的作为经学的补充而存在,甚至未得到主流价值认同的知识,它往往以神话、想象等方式呈现出来.这两类知识都在中国独特的时空观影响下形成,具有其独有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试论中国古代教育机制的沿革及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教育的兴起 ,无论是官学或是私学 ,也无论是在书院或是乡塾 ,学制的确立和机构的设置 ,教学和教育理论的完备 ,都独具特色 ,因其内蕴的中华民族文化理念而成为世界上的绝无仅有。学校教育的形成 ,书院教育的演化 ,学塾教育的发展 ,完善了中国古代教育的特有体系。  相似文献   

16.
任何一个社会都不能缺少整体性的价值理性共识,它表现为社会成员基于对该社会制度安排的合法性积极认同基础上的自觉、自律的行为风范表现,因此构成文明、公正而健康的现代政治国家的核心治理理念,同时也是现代公民社会健全发育之最重要的内在结构性因素之一;市场经济“理性经济人”之偏狭的“工具理性”预设,决定了其很难形成“社会-文化人”的公共价值体验与情怀;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所出现的“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分立,客观上使有关“公共事业”的使命、责任等问题被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意味着必须重塑以“群体互惠与意义共享”为价值目标的自愿的“公民社会共同体”的生存信念,并将其作为一种理想的新制度价值理念选择。  相似文献   

17.
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方法,对上海市试点中小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现状进行调查,探析学校体育场馆资源与社会共享的效果.结果表明:学校领导对开放学校体育场馆具有较高的理论认识水平和较积极的态度,但对进一步加大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力度的支持不够;对外开放主要是室外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时间和项目与群众需求有较大差别;群众活动的组织与体育场馆的管理问题仍是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政府购买服务、市场分担风险、社会参与管理的运作模式是推动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制度保障.建议进一步加大公共体育资源政策措施的研究,加大宣传力度;加快城市体育场馆资源的建设和整合,在发展中逐步实现区域体育资源的均衡;大力扶持和培育公益或盈利的公共体育文化服务机构,承担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管理任务.  相似文献   

18.
公共新闻在进入我国之后被认为是中国新闻报道的“新希望“,是继民生新闻之后中国电视新闻的第二次革命、中国新闻改革的出路。公共新闻理论的引入与我国现代的舆论环境及传播环境、传播行为、传播心理有着直接的关系,我国社会及新闻本身的发展均为公共新闻理论在我国的运作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受进士科考录取对象之偏好制约,以德宗贞元年间为界,唐代接受教育主模式之异化可划分为前后两期:前期由于多录取生徒,故官学繁盛;后期官学颓败,录取进士偏重于乡贡,因而私相授学占据了主要地位。后期的异化结果,一方面打破了世人对官学素有的崇仰之情,另一方面有利于国家捉襟见肘财政的缓解,符合唐王朝的整体利益。  相似文献   

20.
简论古代中国史家的民族史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中国史家的民族史观,包涵族类、文化、政治三方面的思想要素。文化是古代史家民族史观的最高价值判断标准,文化主义是这一史观的本质特征,其主要表现形式即中国中心观念;族类思想则主要表现为“华夷之辨”和华夷一家的观念:同时,华夷之辨和华夷一家又是两种不同的政治诉求,即“正闰”观和“大一统”观。这一民族史观深刻影响了古代史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