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冬灌是淋洗盐分的有效手段,但对水盐分布的长期影响尚不清楚。为探究冬灌对长期膜下滴灌棉田水盐的时空影响,于2010、2014、2018年对2008—2019年长期膜下滴灌12a的不同土质农田进行灌水定额为2 800 m3/km2的冬灌,对研究区连续监测,分析了非生育期盐分、春播前水分、冬灌时土壤脱盐率、棉花成活率以及产量的变化规律。未冬灌前盐分逐年降低,2010年第1次冬灌后盐分大幅下降且脱盐率>59.07%,成活率和产量分别≥60.3%和4 501.3 kg/hm2,之后盐分随耕作年限逐年上升;2014年第2次冬灌后脱盐率>56.66%,成活率和产量分别≥70.2%和4 876.3 kg/hm2,随后盐分又逐年累积;2018年第3次冬灌后脱盐率>63.11%,棉花成活率和产量分别≥80%和5 460.7 kg/hm2。观测结果表明:长期使用膜下滴灌技术不会导致积盐;冬灌灌水显著影响了次年土壤水盐分布;不同土壤盐分30~60 cm>60~100 cm>...  相似文献   

2.
盐碱地改良利用技术的发展,对我国尤其是内陆干旱农业灌区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国土治理、生态环境保护等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展望土壤盐碱化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全世界盐渍土面积约10亿公顷;我国盐渍土面积约3460万公顷,耕地盐碱化760万公顷,近1/5耕地发生盐碱化,其中原生盐化型、次生盐化型和各种碱化型分布分别占总面积的52%、40%和8%。新疆盐碱化耕地约133.33万公顷,近1/3耕地盐碱化,其中80%以上为土壤次生盐碱化。新疆除伊犁河谷、阿勒泰地区和塔城部分地区土壤盐碱化较轻之外,其他地区土壤均有不同程度盐碱化,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西部各灌区最为严重,一些耕地由于次生盐碱化加重而被迫成为弃耕地。盐碱危害造成大量中、低产田和农民贫困,使大面积土壤资源难以利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棉花高密度节水滴灌技术的大面积推广,为库尔勒市棉花单产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打开了一个新的空间,大面积出现了每公顷皮棉2700kg以上的条田,特别是首部移动式加压滴灌技术的推广得到广大职工承包户的青睐,推广面积迅速加大,2005年推广首部移动加压滴灌面积3133公顷,占全市节水滴灌面积的38.5%,预计2007年推广首部移动式加压滴灌达10000公顷。其产生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4.
<正>棉花生产上要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益,除选用优良品种外,还必须配合良好的栽培技术.棉花栽培技术中,播种技术是关键一环.只有播好种,达到“早、全、齐、匀、壮”五苗,丰产才有基础.一、播前准备1、土地准备1)选地地膜棉花对土地要求比较严格.应选择肥力高(有机质含量在0.8%以上),速效氮40PPM,速效磷10—20PPM),盐碱轻(总含盐量小于0.2%),地势平,芦苇少,排灌条件好的地块种棉花.土质以轻粘土、壤土、沙壤土为宜.前茬绿肥或小麦复播绿肥最好,小麦、玉米、棉花次之,甜菜、油葵最差.连作三年以上的棉田和病虫害严重的棉田不宜再种棉花,必须轮作倒茬.  相似文献   

5.
棉花是新疆经济的支柱产业,新疆棉花的品质、单产、总产及出口总量居全国之首。因 新疆属荒漠干旱生态农业区,土壤瘠簿、含盐碱重、长期使用化肥、土壤板结、肥效期短、棉花后期 脱肥早衰,直接制约着棉花生产发展。从2000年引进北京世纪阿姆斯生物菌肥,经四年追踪试验, 2002、2003年在低温冷冻的气候灾害影响下,单产皮棉仍达1 652.07-1 803.17kg/hm2,分别较对 照增产23.98-25.84%,霜前花率提高5.46~7.10%。  相似文献   

6.
以河北省沧州南大港盐碱湿地3种农作物种植区(苜蓿、棉花、玉米)和自然生长的芦苇区的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并分析了土壤理化因子和土壤酶活性的空间分布及变化规律,比较了4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它们的影响及其对盐碱土壤的改良作用。结果表明,南大港湿地土壤盐碱化较为严重,较之苜蓿和天然芦苇,农业耕作下棉花和玉米采样点的土壤pH值较低,有机质、全氮、硝态氮、铵态氮和全磷含量相对较高;与土壤肥力相关的碱性磷酸酶、脱氢酶和FDA水解酶等活性也相应提高。研究表明农作物种植能够降低南大港滨海土壤酸碱度并提高营养物质含量,对改良土壤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农田土壤盐碱程度对土壤碳固定和碳排放的影响,选取吉林西部不同开发年限的盐碱旱田、水田为研究对象,进行野外采样和实验测量。测定土壤盐碱程度的基本理化指标:土壤pH、电导率和碱化度;同时测定土壤有机碳和无机碳的稳定碳同位素比值。研究结果表明,旱田土壤整体盐碱程度较高、固碳水平较低,土壤-大气碳循环较慢。随开发年限的增加,盐碱程度没有显著降低;而水田土壤盐碱程度相对较低,固碳水平较高,促进了土壤-大气碳循环。随开发年限的增加,土壤盐碱程度得以改善,土壤固碳水平提高。总体而言,玉米的种植无法较为有效地改善土壤盐碱程度和土壤碳的固定,而水稻的种植则可以改善土壤条件,有利于土壤对碳的固定从而降低碳排放。在全球温室效应大环境下,研究区应大力关注水稻种植产业的发展,改造盐碱土壤,为减缓区域变暖做出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8.
董荣 《安徽科技》2001,(1):18-21
近年来,安徽省农村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加快,结构调整方兴未艾.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以养殖业为突破口,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2000年,全省粮食面积调减近27万公顷,较1999年减少4.5%;油料、蔬菜面积多增加近14万公顷,较上年扩大30%,优质稻、优质麦、"双低"油菜、脱毒甘薯面积分别达到47万公顷、28万公顷、55万公顷和44万公顷,较上年都有大幅度增长;优质猪、牛、羊、禽分别达到35%、45%、30%和60%.乡镇企业发展也出现了重要转机.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农作物秸秆利用率,改良盐碱土壤的肥力状况,研究秸秆直接还田和秸秆堆肥还田以及不同投加量对盐碱土土壤肥力的改良效果和小麦植株的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堆肥还田,盐碱土壤的p H降低了0.30~0.85个单位,秸秆直接还田,盐碱土壤的p H降低了0.05~0.49个单位,秸秆堆肥还田土壤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含量比秸秆直接还田改良效果显著,且秸秆堆肥以1:12(质量比)覆土,更利于小麦生长和盐碱土的改良.  相似文献   

10.
为验证科丰达对棉花产量、改良土壤的影响,以及对提高棉花抗盐碱能力方面的作用,明确科丰达的适用剂量,133团在棉花上进行了科丰达的大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每公斤棉种用"科丰达"3g包衣,对棉花生长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新疆各地为了提高棉花的单位面积产量,普遍采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栽培棉花的新技术,而且这一新技术在不断地提高,大大地促进了棉花生产的发展。塑料薄膜覆盖地面以后,改变了土壤的生态条件,土壤养分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土壤腐殖质状况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它的含量大小和组成对土壤肥力有很大的影响。最近,为给制定棉花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对地膜覆盖棉花的土壤生态变化进行了研究,同时对土壤腐殖质状况的研究也做了一些工作。  相似文献   

12.
在海拔800~1600m鄂西南高山地带利用耐寒大白菜品种与白肋烟套作可以改良土壤,提高烟叶产区复种指数;大白菜与白肋烟套作不影响烟叶和大白菜单作时的特征特性,产量,质量稳定;与单作相比,套作单位面积纯收入比单作白肋烟提高:1.0~1.6倍,也比单作大白菜提高50%~100%.本文介绍了高山大白菜与白肋烟套作的种植方式,适宜范围,品种选择、田块规划、育苗、田间管理、病虫防治及采收调制技术.  相似文献   

13.
根据近年农作物病虫发生演变规律、冬前病虫残存基数、农作物品种布局及当前苗情,结合历史资料和气象部门对2007年气候预评估,综合分析预计:2007年我市水稻病虫总体偏重发生,其中稻飞虱大发生,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纹枯病偏重发生,稻曲病中等至偏重发生,稻瘟病将局部流行。小麦病虫总体呈中等发生,其中赤霉病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小麦纹枯病中等发生,穗蚜将偏重发生。油菜菌核病将中等偏重发生。棉花病虫总体中等发生,其中棉盲蝽在部分棉区中等偏重发生,棉花枯萎病发生面积有所扩大。预计水稻病虫害发生面积为2140万亩次,小麦病虫害发生面积为70万亩次,油菜病虫害发生面积为230万亩次,棉花病虫害发生面积为620万亩次。  相似文献   

14.
肖丹 《科技信息》2010,(28):I0053-I0053
2005年宜丰县建设用地总面积为5377.99公顷,其中城市用地面积为203.77公顷,占3.79%;建制镇面积为191.55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3.56%;农村居民点用地3799.27公顷,占70.65%,  相似文献   

15.
为评价宁夏河套灌区暗管排水技术改良盐碱地效果,选取5个典型暗管排水区,连续2 a对该区土壤中的盐分、地下水位、地下水质、作物种植效果等进行观测,分析水盐动态变化规律,对暗管排水技术的实施效果进行研究,提出盐碱地治理中暗管排水技术标准.结果表明,暗管排水区在春灌前至停水后,0~20 cm土层的脱盐率为3.4%~83.1%,平均脱盐率为43.2%;20~80 cm土层的脱盐率为10.0%~71.2%,平均脱盐率为40.6%.春灌前、作物生育期间、初冻期的地下水位应分别控制在1.6~1.8,0.8~1.4,1.2~1.5 m.  相似文献   

16.
大白菜地膜覆盖栽培,能够使根系生长加速、活力增强。在播种后92天和对照相比,根系增多22.6—24.2%;根茎直径增加5.4—5.7%;根重增高15.85—18.89%;伤流量增加13.46—38.95%;根系活跃吸收面增大47.7—65.5%。地膜覆盖对大白菜地上部的生长、叶面积增大及光合强度亦有较大的促进。播后45天的大白菜全株重量比对照增加100%叶面积增大25.99—59.35%;播后38—68天之间净光合率增高9.5—44.9%。由于覆盖大白菜具有上述良好作用,最后引起产量提高21.72—25.82%(每公顷平均增产18.75吨),同时也提高了大白菜的品质及等级。  相似文献   

17.
东北羊草草原盐碱斑的自然恢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羊草草原盐碱斑的成因及其自然恢复过程进行了探讨,通过盐碱斑与羊草群落的土壤化学性质比较,可以看出反映盐碱化程度的几个主要指标盐碱斑明显高于羊草群落,而反映土壤营养状况的几个指标则明显低于羊草群落。因此,草地土壤的次生盐碱化的成因是人们对草地的不合理利用,使植被遭到破坏。盐碱斑的自然恢复速度呈指数形式,并受微地形的影响,自然恢复速度平均为17.66%每平方米每年,小面积盐碱斑完全恢复到羊草群落大约  相似文献   

18.
小麦籽粒占生物产量39%,茎秆叶占47%,颖壳占14%,氮、磷在小麦、棉花、玉米籽粒中含量最高,钾的含量普遍以茎秆和壳中最高。棉秆还田450-600kg,每667m~2可供养分N5.98-7.97kg,P_2O_5 1.67-2.23kg,K_2O 11.39-15.51kg。土壤有机质提高1-8g/kg、土壤容重降低0.04-0.08g/cm~3;土壤孔隙度增加0.68-2.38%。  相似文献   

19.
周贤强 《科技信息》2011,(7):I0382-I0382,I0395
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棉花在生产上和工业上有了很大的发展。进入21世纪,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棉花市场化和产业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棉花产业发展进入了新一轮发展阶段。对棉花产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数量、质量、棉农增效、加工和流通领域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20世纪最后十年里,我国年平均种植棉花面积达509万公顷,年产444万吨。进入21世纪后,中国棉花产量逐年增长,年均产棉达到601.4万吨,比上个世纪后十年年均产量增加了35%。  相似文献   

20.
研究表明,盐渍土壤的最大裂缝宽度、平均裂缝宽度和土壤裂缝斑块的平均面积与土壤含盐量有极显著的线性。土壤表面最大裂缝宽度与土壤含盐量呈曲线正相关,平均裂缝宽度与土壤含盐量呈线性正相关;土壤裂缝斑块的平均面积与土壤含盐量呈半对数负相关关系。调查分析表明,土壤含盐量对棉花生长发育影响十分明显,当土壤中Na 的含量达200mg/kg时,危害开始显现,表现为棉花发芽率降低,棉花植株矮小,棉花进入生育期后,结铃少、单铃重轻,造成棉花的产量低下;当土壤的含盐量达到12g/kg时,棉花虽然可以成活,但是不能形成产量;当土壤的含盐量达到15g/kg上时,棉花种子不能发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