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鸡球虫病流行于世界各地,通常病鸡产生肠炎、贫血、体重和产蛋力降低,严重时大批死亡(Helen,1968),是养禽业的大敌。国外记载鸡的球虫病原有9个种(Krieger,1979)。我国广州家禽有13种球虫,其中鸡有5种球虫(佐仲贤,1981)。福建有关鸡的球虫未见报告。作者于1980—1982年在厦门地区考察了鸡球虫病原的种类及其感染状况,并对堆形艾美尔球虫的内生殖期及其组织病变进行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柔嫩艾美尔球虫厦门株(Eimeria tenella)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单卵囊分离方法从厦门地区饲养的鸡盲肠中获得艾美尔球虫,经显微观察、测量和感染实验,从寄生部位、卵囊形态、孢子化时间和潜伏期等指标测定,实验结果:采用琼脂板方法分离和挑选单卵囊方法进行感染效果理想,单卵囊感染小鸡成功率为60%.该球虫寄生在鸡盲肠部位,其余部位未发现,卵囊形态长卵圆形,长25.80(23.5~28.5),宽20.86(18.5~23.5),长/宽:1.23(1.21~1.27),27℃条件下孢子化时间为20 h.,潜伏期为146 h.与国内一些株进行比较存在差别,确定该艾美尔球虫为柔嫩艾美尔球虫(Eimeriatenella),并定名为柔嫩艾美尔球虫厦门株.  相似文献   

3.
采用单卵囊分离方法从厦门地区饲养的鸡盲肠中获得艾美尔球虫.经显微观察、测量和感染实验.从寄生部位、卵囊形态、孢子化时间和潜伏期等指标测定.实验结果:采用琼脂板方法分离和挑选单卵囊方法进行感染效果理想。单卵囊感染小鸡成功率为60%.该球虫寄生在鸡盲肠部位.其余部位未发现.卵囊形态长卵圆形.长25.80(23.5~28.5).宽20.86(18.5~23.5).长/宽:1.23(1.21~1.27).27℃条件下孢子化时间为20h..潜伏期为146h.与国内一些株进行比较存在差别.确定该艾美尔球虫为柔嫩艾美尔球虫(Eimeria tenella),并定名为柔嫩艾美尔球虫厦门株.  相似文献   

4.
堆形艾美尔球虫(Eimeria acervulina)是鸡中最常见的球虫之一,分布于世界各地,通常寄生于十二指肠,在严重感染时,常使雏鸡精神不佳、厌食和拉白色的粘液粪便,此后生长停滞,体重不增,甚至不下蛋,导致死亡。 鸡堆形艾美尔球虫的生活史首先由Tyzzer阐明,他认为内生殖发育阶段的有性  相似文献   

5.
山羊球虫病较为常见,病原约有14种(洪凌仙等,1983;Levine et al 1967;Le-vine,1973)。阿氏艾美尔球虫(Eimeria arloingi)是山羊球虫病的一种重要病原,呈世界性分布,感染率高而致病性强,严重者常由于病羊贫血或电解质紊乱而导致死亡。有关本虫的生活史,Lotze(1953)曾有研究报道。国内对该虫的病原生物学的资料十分贫乏。洪凌仙等(1983)首次报告福建山羊球虫计有11种,平均感染率85%,其中阿氏艾美尔球虫感染率高达70%虫,虫种的百分比为49。本项研究主要针对本虫在病羊肠组织的内生殖期虫体进行详细的考察,同时对本虫的有性生殖期作进一步的超微结构研究,为防治本球虫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海南省海口等八个县(市)2000只家兔的球虫种类研究,发现有一个属、十二个种。它们是艾美尔属(Eimeria),斯氏艾美尔球虫(E.stiedae Lindemann),黄体艾美尔球虫(E.flavescens Marotel and Guilhon),穿孔艾美尔球虫(E.perforans Leuckart),中型艾美尔球虫(E.media Kessel),无残体艾美尔球虫(E.irresidua Kessel and Jankiewicz),梨形艾美尔球虫(E.piriformis Koflan and Pospesch),盲肠艾美尔球虫(E.coecicola Kheisin),肠艾美尔球虫(E.intestinalis Kheisin),松林艾美尔球虫(E.matsubayashiiTsunoda),大型艾美尔球虫(E.magna Perad),长型艾美尔球虫(E.elongataMarotel aild Guilbon),小型艾美尔球虫(E.exigua Yakimoff)。并对种的特征作了描述。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告厦门地区家兔球虫计有11种,全系我省新记录,其中无余体艾美尔球虫(Eimeria irresidua)为我国首次记录。穿孔艾美尔球虫(Eimeria perforans)感染率最高达77.5%,肝艾美尔球虫(Eimeria stie-dae)致病性最强,可使病兔大批死亡。实验证明肝艾美尔球虫不能感染豚鼠,说明本虫有严格的宿主特异性。本虫的致病性不仅与感染卵囊强度有关,且与兔龄亦密切相关。感染7万卵囊组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均高。血检证明谷草转氯酶(GOT)、谷丙转氨酶(GPT)活力在第13天最高,50天后又较近于对照组,而血清总蛋白低于对照组。切片中显示,感染3天后小胆管上皮细胞中有滋养体。第6天开始有裂体生殖,第13天达高峰。配子生殖见于感染后的第10天,第15天数量最多。感染后第21天开始排囊,高峰在第29-40天,组织的病变以第13至第15天最为显著,肝汇管区胆管和纤维广泛增生,形成大小不等的假小叶。25天后胆管上皮增生呈乳头瘤样。40天后肝脏产生胆汁性硬变。血清中酶活力的增高和组织中虫体大量的无性繁殖导致胆管上皮和肝细胞严重损害这是实验动物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柔嫩艾美尔球虫厦门株(Eimeri tenella,Xiamen strain)感染宿主后造成的血清生化指标的变化,选择14日龄艾维因雏鸡(Avian chicken)80只,随机分为两组,一组(n=40只)感染柔嫩艾美尔球虫厦门株,另一组为对照(n=40只),分别于感染后的第2~8天从颈静脉取血,通过检测血清中的生化指标,探讨鸡感染柔嫩艾美尔球虫厦门株后对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检测结果显示,感染球虫后引起升高的指标有ALT、血清葡萄糖、肌酐和尿酸.而降低的指标包括AST、Na 、Ca 、K .其中ALT、AST、Ca 、血清葡萄糖和尿酸等指标在感染后第7天逐渐向正常指标回归,Na 、K 和肌酐等指标在第7天仍然沿着原先的趋势升高或降低.说明宿主感染柔嫩艾美尔球虫厦门株后,多数指标与球虫致病作用强弱相一致,而有些指标却由于宿主生理功能的严重损害,在短期内无法恢复.实验结果表明柔嫩艾美尔球虫厦门株可以引起宿主肝功能,肾功能及离子水平的改变,尤其是肾功能的损害可能是造成鸡死亡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1988年3—5月,检查了河南省武陟县家猫66只粪便各一份,按照新的分类法,发现了4属5种球虫,即猫来文球虫,利氏来文球虫,瓦氏贝诺球虫,鼠肉孢子虫和猫艾美尔球虫。对其形态特征进行了详述,记述了感染率和感染度。  相似文献   

10.
球虫病被认为是迁徙水禽中最广泛的致病性寄生虫之一,该疾病主要是由艾美尔球虫属(Eimeria)物种引起.该研究对分离自升金湖和菜子湖越冬白额雁(Anser albifrons)粪便的3种艾美尔球虫的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基因进行测序和特征分析,并重建了艾美尔球虫部分物种的系统...  相似文献   

11.
<正> 检测磺胺二甲氧嘧啶(SDM)和磺胺-6-甲氧嘧啶(SMM)对豚鼠艾美尔球虫(Eimeria caviae)的抗感染效果,采用豚鼠感染艾美尔球虫的方法。评价两种药品疗效的标准是:观察豚鼠感染E.caviae后排出的卵囊数目以及出现的临床症状。豚鼠接种2.2×10~6(重感染)和2.2×10~2(轻感染)  相似文献   

12.
新疆石河子地区绵羊球虫的调查分类及两新种的记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的标本是于1987—1990年来自新疆石河子地区.通过对86只绵羊的调查,其中61只感染有球虫.经鉴定共发现艾美尔科Eimeriidae艾美尔属的球虫13种,其中两种为新种,即:厚膜艾美尔球虫E.Pachymeria sp.nov.和卵状艾美尔球虫E.odeus SP.nov.并对两新种及其他11个种全部进行了形态记述和体外发育时间的观察.  相似文献   

13.
家鹅球虫种类调查及人工感染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江苏省扬州、盐城地区的鹅球虫种类进行了调查和人工感染试验.结果表明,鹅球虫感染率为74.4%.共鉴定出6种球虫,即:Eimeriaanseris、E.fulva、E.hermani、E.nocens、E.stigmosa、Tyzzeriaparvula.12日龄无球虫感染仔鹅感染5×104个混合卵囊即发生死亡.通过单种卵囊接种试验获得了5种球虫的纯种卵囊并对它们的一些生物学特征进行了观察,为这些球虫的生活史和致病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鸡艾美耳球虫单卵囊分离与种类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建立鸡球虫纯株,选用1~5日龄雏鸡,采用琼脂块单卵囊分离法对实验室保存的6种11株鸡球虫进行纯化,并选用2周龄雏鸡,对每个虫种/株选取1个单卵囊分离物进行增殖和种类鉴定.结果单卵囊接种179只,获得单卵囊分离物42个,单卵囊分离成功率23.46%;对11个单卵囊分离物,通过测定寄生部位、潜在期、孢子化卵囊大小、形状指数(长/宽)、孢子囊大小、最短孢子化时间等指标,鉴定出1个分离物为堆形艾美耳球虫(Eimeria acervulina)、2个分离物为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6个分离物为巨型艾美耳球虫(E.maxima)、1个分离物为变位艾美耳球虫(E.mivati)、1个分离物为毒害艾美耳球虫(E.necatrix).本研究表明琼脂块单卵囊分离法简便易行、成功率较高,同时提示实验室保存的布氏艾美耳球虫(E.brunetti)被柔嫩艾美耳球虫污染.  相似文献   

15.
家禽球虫病分布于世界各地。在家禽产业中,由于球虫病引起的经济损失非常大,有时雏鸡的感染率可达80%~100%,死亡率达20%~50%,因球虫病造成鸡群生长滞缓,产蛋下降等所带来的经济损失,更是难以估量。感染家禽的9种艾美尔球虫(Eimeria spp)是:柔嫩艾美尔球虫(E.tenella)、布氏艾美尔球虫(E.brunetti)、毒害艾美尔球虫(E.necatrix)、堆型艾美尔球虫(E.acervulina),巨型艾美尔球虫(E.maxima)、哈氏艾美尔球虫(E.hagani)、变位艾美尔球虫(E.mivati)、和缓艾美尔球虫(E.mitis)和基前艾美尔球虫(E.praecox)。不管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球虫病一直是家禽中发病最高的疾病。为了防治球虫病,长期以来世界上普遍使用药物防治,在美国一年销售抗球虫药的金额就高达八千万美元以上,欧洲经济共同体是2700万英镑以上。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掌握青海省部分地区和不同年龄段牦牛球虫病的流行规律,本研究从青海省海北州海晏县、祁连县和黄南州尖扎县采集1月龄,3月龄,8月龄和1岁以上的牦牛粪便587份,用蔗糖漂浮法进行球虫卵囊检查。结果表明:球虫卵囊阳性粪便为310份,占52.81%。临床引起的腹泻率为23.85%。海晏、祁连、尖扎县牦牛球虫感染率分别为47.85%,48.92%和63.53%,各地之间感染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3月龄的球虫感染率最高(79.22%,P0.05),1月龄内的牦牛球虫感染率为最低(17.72%,P0.05)。共发现牦牛感染13种艾美尔球虫,其中Eimeria bovis,E.canadensis,E.ellipsoidalis和E.zuernii为调查地区牦牛球虫感染的主要虫种,均为致病性较强的虫种,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实验小动物艾美球虫(Eimeria)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内指的实验小动物仅限于啮齿类 (大鼠、小鼠、地鼠、豚鼠 )及家兔。这些小动物寄生的艾美球虫种类繁多 ,寄生频度高 ,有些具有明显的病原性 ,危害很大 ,在《国标》中被列为应排除的寄生虫之一。球虫中除家兔艾美球虫在国内曾有较为系统报告外 ,其它小动物球虫尚少触及 ,属于本底不清 ,这是本文列题的目的。根据手头有的资料 ,粗略地整理 ,提出如下意见 ,供商榷。(1)根据艾美球虫的宿主特异性特点 ,将近 30多种球虫按动物类别分成五组 ,便于检索区分种类。(2 )目前分类依据主要是靠卵囊的形态特征 ,遇有虫种多时 ,种间特征则难辨 ,这主要是…  相似文献   

18.
范薇 《实验动物科学》2007,24(1):50-51,47
目的探求一种安全高效的驱治高原鼠兔球虫的方法。方法选用复方伊维菌素干悬浮剂和天字球虫粉2种抗寄生虫药,采取经口给药(灌服和加入饲料、饮水),观察驱治效果。结果实验室检测到高原鼠兔感染的球虫属艾美尔科,艾美尔属,初步鉴定出5个种,总感染率87.09%(108/124)。给药1 d后,阳性率下降为39.51%,30 d后为14.51%,第45 d为0。结论针对野生感染的球虫,采用复方伊维菌素干悬浮剂和天字球虫粉联合驱治效果良好,为人工饲养高原鼠兔的寄生虫病防治和寄生虫质量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对雏鸡肾脏病理损伤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4日龄海兰褐雏鸡80只,分为对照组和感染组。感染组每只鸡口服接种8.0×104个柔嫩艾美耳球虫孢子化卵囊,分别于接种后第0,3,6,9,12天,每组随机取鸡5只,心脏采血,测定血清尿酸和肌酐含量,同时取感染后第6天鸡的肾脏,观察其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表明:感染组鸡的血清尿酸含量于感染后第3,6,9天显著升高了267.41%(p<0.01),81.41%(p<0.01)和52.09%(p<0.05),肌酐含量在感染后第3,6天也显著增加了63.61%(p<0.05)和81.80%(p<0.05);肾脏的实质细胞呈轻度的颗粒变性或水泡变性。提示:球虫感染导致雏鸡肾脏病理损伤。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四川省部分地区养鸡场鸡艾美耳球虫的感染现状,于2021-2022年在四川省凉山州普格县、甘洛县、宁南县、喜德县、雷波县、西昌市太和镇以及资中、德阳、绵阳9个县市18个养鸡场内采集152份粪便样品,通过显微镜检查出球虫阳性样品10份,阳性率为0.07%.利用传统形态学鉴定和PCR等方法对出现球虫阳性的10个样品进行鉴定.结果显示,10个阳性样品均有多个引物扩增出阳性条带,其中除MY3和DY外,其余样品均与4株柔嫩艾美耳球虫分离株18S rRNA基因同源性关系最近,聚成一大支.所采集样品地区的养鸡场感染情况总体良好,个别鸡场出现阳性病例,均呈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