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本文详细地描述了迭氮化铅(以下简称氮化铅)的五种自爆现象和实验方法,介绍了目前关于氮化铅自爆的种种解释,作者根据氮化铅自爆的实验现象、氮化铅的晶体结构、在低过饱和母液中氮化铅的结晶过程和N_3自由基的快速反应,提出了产生氮化铅自爆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铅的危害及排除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质与土壤富集的铅可以通过食物链影响人的身体健康。本文对铅的富集作用及影响进行了阐述,并对除铅现状进行了分析,通过研究我们提出了防御措施,以减少铅对人们的危害。  相似文献   

3.
使用相对论性密度泛函计算程序,按照能量最低原理采用共轭梯度方法,对缺铅的钨酸铅晶体进行结构优化处理.计算了铅空位周围晶格的弛豫,得到铅空位周围的晶格结构.结果表明,铅空位周围次近邻的正离子(Pb^2 和W^6 )向铅空位迁移,而铅空位周围最近邻的负离子(O^2-)向远离铅空位的方向迁移.晶格的驰豫结果使铅空位处的电负性降低.  相似文献   

4.
铅烟及铅尘是大气铅污染的主要形式。本文简述了大气环境中铅烟铅尘的危害、污染状况、净化治理及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5.
以城市垃圾处理产物为主要对象,研究了不同温度、不同试样、不同配比下的试样对水溶液中铅离子吸附作用;得到了相应条件下的铅离子残留量、吸附铅离子质量分数、单位试样吸附铅的质量.在相同实验条件下,生活垃圾处理产物吸附铅离子的作用和活性炭相似;升高温度可以提高垃圾处理产物对铅离子的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6.
为去除工业废水中的铅离子,模拟环境条件[1],研究了嗜铅菌干粉与离心湿菌的菌细胞数关系,讨论了其活化及对铅的吸附,为嗜铅菌的实际应用作了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7.
钾肥对铅的植物有效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采用室外盆栽模拟试验,研究铅及铅、镉复合污染土壤中,钾肥(K2SO4)不同施用水平下小麦干重及小麦植株体内铅的积累与分布,从小麦根际、非根际土壤pH值、铅形态分布的角度阐述了钾肥对铅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钾肥可促进小麦干重增长,随钾肥施用水平的提高,小麦植株不同部位铅的浓度逐渐降低,吸收系数逐渐降低,表明增施钾肥可降低铅的植物有效性。钾肥的施用使根际、非根际土交换态铅先略有上升而后下降,碳酸盐态铅降低,铁锰氧化物结合态铅上升,对有机质硫化物态、残渣态铅的影响很小,由于钾肥对根际、非根际土壤pH值影响并不显著,铅形态的上述变化并非由土壤pH变化所引起,而是K^+,SO4^2-与Pb交互作用的结果,但有些机理还尚待查明。  相似文献   

8.
概述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神经毒理学实验室在铅对神经系统学习记忆功能的损伤及药物的修复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①铅对海马突触可塑性的影响;②铅影响离子通道的作用机制;③铅对NMDA受体、非NMDA受体及其通道特性的损伤;④铅与神经递质的相互作用;⑤铅影响基因对学习记忆的调控;⑥牛磺酸,神经节苷脂,抗氧化剂等药物对铅引起的学习记忆损伤的修复机制.  相似文献   

9.
铅挤压阻尼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铅的塑性变形能力,设计制作了铅挤压阻尼器.根据金属挤压理论,分别基于解析法和有限元法提出了分析铅挤压阻尼器力学特征的方法,并建立了相关的计算公式.试验研究了铅挤压阻尼器在不同位移、不同频率组合下的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铅挤压阻尼器的屈前刚度大、滞回曲线丰满,在小位移加载时,阻尼比高达0.5以上;铅挤压阻尼器的阻尼性能与加载频率无关,工作性能稳定.该阻尼器可以作为工程结构风振和抗震控制的消能装置.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铅挤压阻尼器中铅的受力特点,考虑灌铅过程中可能引起阻尼器内部出现的空隙对铅挤压阻尼器滞回曲线的影响,修正了刚塑性模型.使用Deform3D建立了铅挤压阻尼器的有限元模型,在考虑4种不同空隙率条件下,模拟了2种位移幅值的滞回曲线.结果表明:空隙对铅挤压阻尼器挤压力的影响较小,但是对耗能能力的影响较大,由修正刚塑性模型计算得到的阻尼器耗能能力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11.
铅是一种金属元素。远在东晋炼丹术家们就认识了铅,并把铅的一种化合物Ph刃‘叫赤色的丹铅。以此作为使人长生不老的丹药之一。随着人类认识的发展,人们认识到铅不是人体所必需的化学元素,与汞、锅等金属一样,是对健康有害的金属。铅一方面给人们带来各种用途,另一方面随着铅应用的广泛,铅对环境的污染越来越重,也越来越危害着人的健康。l铅污染的来源铅是地壳中的天然成分,背景值平均为16Ppm,实际上未受污染的土壤铅含量在2~450Ppm之间。环境中铅污染的来源有:1.1铅矿的采集和冶炼,铅蓄电池工作,涂料、塑料、橡胶、铅玻璃…  相似文献   

12.
铅在高炉内的渗透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昆钢生产实际,对高炉内铅的渗透机理进行了系统的考察与研究.结果表明:高炉内铅不能简单地通过砖衬的原始气孔进行渗透.铅在高炉砖衬内的渗透行为主要是通过各种缝隙,特别是炉壳与砖衬之间的间隙而进行的.当耐火砖受侵蚀较严重时,铅进入砖内部并发生膨胀变形,进一步破坏耐火材料的组织结构.基于新的铅渗透机理,对高炉排铅孔设计理念进行了探讨,为铅负荷较高的高炉进行合理炉型设计、安全稳定生产和提高高炉寿命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利用低温合成的方法制备了活性磷酸钙,并检验了活性磷酸钙处理含铅废水的性能。对处理剂的用量、细度、铅的浓度、处理时间、pH值等因素对除铅效果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活性磷酸钙对铅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可用于处理含铅废水及制成特殊用途的铅处理剂。  相似文献   

14.
铅是世界冶金史上最早发现的几种金属之一,我国用铅的历史比较悠久。先秦时期,铅器多被用作随葬品,充当明器的角色。其器类比较多,涉及到了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铅器的发展变化以及分布的情况,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  相似文献   

15.
铅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一种重金属,通过影响许多酶,生物膜和生化过程发挥对人体的广泛毒性效应。由于铅对人体毒性作用的最低阈值是不存在的,近年来研究重点由大剂量职业性铅中毒转移到环境中低水平铅暴露对机体的影响。铅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进入人体,少量无机铅及四乙基铅也可经皮肤吸收。食物成分对铅吸收的影响非常大,本文综述了各种微量元素对铅毒性的影响。 1 膳食中钙,磷酸盐及维生素D 众多营养素中,钙对铅吸收影响最大。大鼠的实验中,当饲料中无论钙或磷酸盐或两者成倍增加时,从胃肠道的铅吸收减少了近一半。而…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铅的利用、国内外儿童铅中毒现状、铅中毒的根源、铅中毒对儿童的影响以及采取的驱铅方法做了讨论,介绍了金属硫蛋白对驱铅的意义,同时提出了防治儿童铅中毒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比了P_b—S_b合金、S_b—P_b合金及变质铅钙合金的电化学特性,对提高铅钙合金性能的途径亦加以讨论。变质铅钙合金的性能优于当前国外通用的铅钙合金,是一有前途的蓄电池板栅合金材料。  相似文献   

18.
采用精确的结构因数实验数据和Behavi模型赝势,用Ziman理论计算了液态铅的电阻率,计算结果和实验数据符合很好,讨论了Ziman理论对液态铅的适用性以及适合于液态铅的赝势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铅与牛血清蛋白的相互作用及模拟透析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与人血清白蛋白相似性很强的牛血清白蛋白作为模拟血液,利用红外光谱法对铅与牛血清蛋白(模拟血液)的相互作用情况进行研究,使用原子吸收法和电导率仪对模拟血液反应体系中铅的浓度和电导率进行检测,利用透析法进行含铅模拟血液除铅试验。结果表明,含铅模拟血液的电导率降低,铅与牛血清蛋白发生了络合反应,甲基峰和亚甲基峰也出现了明显变化。透析法能降低反应体系中铅的浓度,利用纤维膜的吸附作用,能有效的吸附铅与牛血清蛋白作用后的大分子络合物,使得铅的去除率高达90%。  相似文献   

20.
铋膜电极微分电位溶出法测定螺旋藻中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镀铋膜电极替代镀汞膜电极微分电位溶出分析(DPSA)测定铅的方法,考查了同位镀铋膜测定铅的条件.结果表明,铅可在镀铋膜电极上产生灵敏的微分电位溶出峰,并据此建立了螺旋藻中铅的同位镀铋微分电位溶出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