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外交谋略,事关国家利益,自当力求万全,然而也不能失之谨小慎微,有时适度“履险”,反能“出奇制胜”,达到外交目的。外交上“履险”之策甚多,值得一提的是“边缘政策”。“边缘政策”也者,是指:一方凭借自身的实力,有意将与对手的矛盾和对抗推到危机的边缘,以迫使对手让步和就范,但又注意适可而止,不越过边缘。一说起“边缘政策”,人们很容易同50年代的美国国务卿杜勒斯联系起来。杜勒斯的劣迹是,把“边缘政策”用之于战争冒险,为美国帝国主义利益服务。其实险走“边缘”的大有人在,又何止杜勒斯一人。  相似文献   

2.
杜勒斯病且死矣。在这期间,美国一些资产阶级报刊议论纷纷,忽然大加恭维杜勒斯的“政绩”。有的还替杜勒斯编年表;有的则把他对各项问题的中心论点加以汇编,仿佛怕他的后继者忘怀似的。杜勒斯被描绘成为从来未有的最伟大的美国国务卿。明眼人一望而知,华尔街指挥棒下的这阵“合唱”,正是为了掩饰杜勒斯一贯坚持的战后美国“战争边缘”政策的破产,正是为了遏止因杜勒斯去职而引起的西方国家广大公众反对杜勒斯政策的愈来愈强烈的呼声。美国专栏作家季普曼写道:“我们目前所处的情况在美国现代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因为没有一个总统曾经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给予他的国务卿这么大的权力的。这种权力虽然是总统给予的,但在事实上已经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美国在外交上直言不讳地奉行所谓“实力地位”政策。这个所谓“实力”,就是美国统治集团所经常炫耀的“威慑力量”——它的具体内容是:核武器,分布在社会主义国家周围的军事基地和可以从这些基地以及从美国本土基地和美国航空母舰起飞的投掷核武器的轰炸机,以及一些装有核弹头的短程和中程导弹。实际上,美国自称为“威懾力量”或“大规模报复”的力量,只不过是好听的名词,它并不是目的在于“防御”的武力,而是一种用作侵略性进攻的力量。而且,倚仗着大西洋和太平洋,美国统治集团一向认为自己的胳膊长,可以打人,人家的胳膊短,打不着自己,因此“威懾力量”是十分可靠的,推行“实  相似文献   

4.
半月述评     
美国玩弄恫赫和讹诈的把戏妄图继续霸占我国的领土台湾的美帝国主义,正在进一步地玩弄恫嚇和讹诈的把戏。最近,美国总统、副总统、国务卿连续叫嚣要狂妄地进行原子战争。三月十五日,杜勒斯在记者招待会上说:如果中国人民解放沿海岛屿和台湾,“美国很可能用配备有原子武器的海空军部队来进行干涉”。三月十六日,艾森豪威尔在记者招待会上说:“如果远东发生战争……美国  相似文献   

5.
今年4月22日赫脱继杜勒斯担任美国国务卿以后,美国国务院内部人事上也有某些调整。近一个时期,西方国家的通讯社和报刊,甚至一些当权人物,都在纷纷推测和喧嚷,说什么:赫脱不会象杜勒斯那样生硬,而趋向于比较温和的政策。又说赫脱具有更多的谈判者的气质,而不象杜勒斯的一贯耍弄战争边缘政策。他们还预料赫脱将采取比较灵活和现实的外交政策,美国的外交政策会因赫脱的上台而逐渐有所改变。……美国的对华政策是美国整个对  相似文献   

6.
目的和政策     
美国石油王朝的巨擘、现任纽约州州长纳尔逊·阿·洛克菲勒在今年4月出版的美国“外交”季刊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为“目的和政策”。这篇文章发表在四国政府首脑会议之前,可以说是美帝国主义为什么蓄意破坏这个会议的自供。这个参预美帝国主义决策的垄断资本家,十分害怕四国政府首脑会议将会增强美国国内和它的“盟国”内部要求减轻军备负担的压力,因而露骨地强调美国必须坚持“实力政策”和“威慑力量”,增加军事开支,加紧扩军备战。他惟恐人们将“谈判技巧误认为目的”,要求人们“认清我们国家的目的”,“不得把外交礼貌的策略上的改进同认真进行政治解决(读作侵略)混为一谈”。在这里,这个帝国主义者又一次自己揭露了自己。为了欺骗美国人民,洛克菲勒在文章里也不得不假惺惺地说什么“和平是一项根本的国家目的”,但人们也马上就可以从这篇文章本身中看出,他所要求的“和平”是世界上所有国家都俯首听命于美国帝国主义的“和平”,是听任美国垄断资本控制、剥削、压迫和奴役所有国家人民的“和平”。在东西方关系问题上,洛克菲勒一方面肆意诬蔑苏联的和平外交政策,对原意同苏联保持贸易来往的国家进行威胁;另一方面,他直言不讳地狂妄地表示要从“实力”地位出发来强迫苏联接受美国的概念,谋求使资本主义在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复辟的所谓“政治解决”。尽管洛克菲勒在文章里不得不承认美国已丧失了战略上的优势,但他是至死也不忘情于美国的业已破了产的“实力地位”政策的。他竭力鼓吹为了“安全”要加强报复力量:要加强基地、加强导弹生产、加强整个所谓“报复”系统;极力强调“民防”来制造战争歇斯底里;恐吓“盟国”要有不惜进行全面核战争的准备和决心,并在以核武器为报复力量基础的前提下,要有决心在有限战争中使用核武器和扩大常规部队。洛克菲勒并且在“不能完全从本土出发来保护自由世界”的借口下,公然提出美国有权直接军事占领和干涉任何一个“盟国”。在毫不掩饰地要美国纳税人和美国“盟国”花更多的钱从事“防御”的情现下,洛克菲勒对裁军问题根本当做没有这回事。文章里重复了以防止突然袭击作借口而妄想进行“视察”的破了产的滥调。洛克菲勒在文章里还恬不知耻地把美国自封为“自由世界”、“落后国家”的“保护人”和“恩主”,要“自由世界”国家以及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国家都在军事上承担更多义务——出钱、出人、出基地;在经济上克制自己,保证美国贸易出超,保证美元不疲沓,保证美国资本输出的市场……从这篇文章里面可以看出这位美国垄断资本的头面人物,为了最大限度的利润,为了追求世界霸权,是如何阴险狡猾,如何顽固狂妄。洛克菲勒早从杜鲁门政府时期起,就在美国的“冷战”外交政策制订中起着作用。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洛克菲勒以垄断资本家的身份,更多地公开直接参与美国政策的制订和执行。在“外交”季刊上发表的这篇文章中,他比较系统地道出了美国垄断资本集团的野心与阴谋,说明了美帝国主义为了实现他们掠夺和奴役世界的目的,始终顽固地坚持他们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帝国主义本性是至死不变的。  相似文献   

7.
在所谓“古巴危机”过去之后,美国的宣传机器粉粉散布这样一种论调,说什么肯尼迪政府在加勒比海的一场赌博“粉碎了美国是纸老虎的神话”。但是,一切种经健全、头脑清楚的人,却正是从肯尼迪政府在加勒比海进行核战争讹诈的过程中,进一步看到了美帝国主义外强中干的纸老虎实质。  相似文献   

8.
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在12月8日在芝加哥发表的演说中重弹“实力政策”的老调,他装作看不见美国外交政策到处碰壁的事实,而大事吹嘘已经发了霉的所谓“威懾力量”和“报復”政策。他誇耀北大西洋集团、东南亚集团之类的美国所拼凑的侵略集团,并且再一次表示德国统一问题必须按照美国的条件来解决,这就是由军国主义的西德来并吞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杜勒斯还竭力鼓吹美国的“传教士的精神”,表示美国必须用这种精神来传播美国式的“自由”的福音。一句话,杜勒斯死抱住不放的政策就是:继续以“实力”为后盾在全世界强迫推销奴役别国人民的“美国生活方式”。但是,杜勒斯的“理想”与现实是不是协调的呢?人  相似文献   

9.
要研究当代苏联的“外交学”,不可不探讨一下它的几项入门课: 弄虚作假欺骗撒谎指桑骂槐讹诈恐吓偷盗窃听诬陷栽脏特务称雄阴谋颠覆  相似文献   

10.
1956年年底,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在交给艾森豪威尔的一份秘密备忘录中,担心英法侵埃战争失败后阿拉伯民族主义的加强,会形成“对西方的主要威胁”。因此他建议,美国的“主要任务”是要“克服阿拉伯民族主义的加强”,否则,美国就无法在中东“填补真空”。“艾森豪威尔主义”就是根据这个“蓝图”设计出来的。人们看到,美国的侵略矛头不是针对某一个阿拉伯国家,而是指向全体阿拉伯民族,目的是要打开阿拉伯民族主义的缺口,从阿拉伯人内部来击溃阿拉伯民族主义。但是,美国的这种企图是肯定地不会成功的。杜勒斯的悲哀正在于:他既不懂得历史,也不懂得时代。去年叙利亚局势的发展再一次表明,阿拉伯民族主义  相似文献   

11.
今年4、5月间,美国副总统尼克松访问了南美八个国家;7月间,艾森豪威尔总统的弟弟密尔顿·艾森豪威尔到中美洲各国去访问;最近,国务卿杜勒斯在中近东形势正紧张的关头,又抽身去巴西进行了三天的访问。这一系列的忙碌活动,表明了美国对拉丁美洲包藏祸心,而杜勒斯的巴西之行,更突出地暴露了美国怀有迫切的不可告人的目的。在“间接侵略”的幌子后面杜勒斯在里约热内卢发表了一篇演说,其中强调所谓“共产主义的威胁”和“问接侵略”的危险性来进行恫吓。杜勒斯说:“间接侵略和为外国利益而煽起内战的技巧已经达到了完善的地步。  相似文献   

12.
最近美国政府一连串的阴谋活动十足证实了侵略者正在加紧武装干涉中国内政,阻挠中国人民解放台湾,扩大对中国的侵略,准备新的战争。美国侵略集团对中国的战争挑衅是从两方面进行的:一方面是策动联合国来进行所谓停火的诡计,另一方面是加紧战争的挑衅来恫嚇中国人民。侵略者自以为找到锦囊妙计,得意洋洋地说:要末中国接受“停火”,让蒋介石卖国集团残存下去,并容忍富国侵占台湾的行动;权末就是冒战争的危险。而在美国侵略集团进行无耻的讹诈中,保守党当权的英国政府则从中扮演帮凶者的角色。但是久经反抗侵略斗争的锻炼的中国人民,既不会落入阴谋者所设的圈套,也不会被战争威协所嚇倒。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别人干涉内政,一定要消灭蒋介石  相似文献   

13.
《青年科学》2013,(6):34-35
英国媒体称,目前,世界上有8个国家公开表示拥有核武器,但人们有理由怀疑一些国家私下拥有核武器或正尝试研发核武器。核走私早已成为令国际原子能机构头疼的问题。为应对可能由核武器主导战场而导致的战争,美国的媒体近日披露了一项由美国空军主导的攻击系统——“末日地铁”。与繁忙的民用地铁线路不同,“末日地铁”与数个发射井配合使用。无人驾驶的车辆将搭载核武器,随时准备接受攻击命令,将核武器由发射井发射升空。  相似文献   

14.
小知识     
何谓“新月计划”“新月计划”是美国在亚洲北起日本、中经印度支那半岛、西迄印度的所谓“新月地带”内,建立一个军事包围圈的侵略和战争计划。其目标是妄图孤立和包围中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干涉这个地区的国家内政,阻挡这个地区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早在1953年底,当时的美国副总流尼克松就曾向国家安全委员会提出在亚洲建立一个“新月形”军事系统的建议的梗概。 1954年1月12日,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在解释美国在远东的计划时说:“从战略观点来看,美国在这个地区的利益,是与所谓沿海岛屿锁链非常密切地联系着的。这个沿海岛屿链锁包括两个大陆基地:在北部是朝鲜,在南部我们希望是在印度支那半岛。  相似文献   

15.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理事会巴黎会议于1956年12月11日开始,14日结束。会前,这个集团的主要成员美、英、法、三国之间的关系空前紧张。美国在苏伊士运河问题上的两面三刀,引起了大西洋彼岸一片指责声。在英、法,人们公开质问所谓“英美联盟”和“大西洋政策”到底对谁有利。美国对这种情况不能无动于衷。解铃还是系铃人,美国代表杜勒斯行前说将设法“消除分歧,保证团结”。会议结果,杜勒斯为自己规定的这个任务究竟完成了多少? 一面要扩军备战,一面是力不从心杜勒斯这个任务并不轻松。这并非由于杜勒斯缺少才能,或者因为这位美国代表手不辣、心不狠,而是因为美国和它的大西洋“盟友”之间存在着难于调和的矛盾。杜勒斯的第一个任务,是如何阻止这个集团向非军事化方向的发展趋势。换句话说,就是怎样对付这个集  相似文献   

16.
“美元慌”     
“美元慌”已经有了一种新的涵义。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若干年中,美国统治集团一手拿原子弹,一手拿美元,到处耀武扬威,张牙舞爪,大有独霸天下、“舍我其谁”之概。但是,曾几何时,苏联有了原子弹,而且在掌握氢弹的技术方面走到了美国的前面。于是,白宫的后台老板们失去了一笔重要的讹诈资本。不过,美元在资本主义世界还是最吃香的东西。特别是对西欧那些所谓“穷亲戚”的国家,华盛顿以债主而又兼施主的身份,颐指气使,发号施令,美元一直起着支配的作用。不论是英镑、法郎,或者是西德马克,它们的身价都不能同美元相比。西欧所  相似文献   

17.
核武器家族自从1945年诞生以来,已经“三代同堂”啦。可是前两代——原子弹和氢弹破坏力太大还污染环境。谁也不敢轻易拿它们往别人头上扔。核武器成了专门用来吓唬人的“稻草人”!  相似文献   

18.
2002年,俄罗斯著名军事理论家斯里普琴科发表了一部军事理论名著,书名为《第六代战争》。在这部有关世界新军事技术革命及军事理论发展变化的著作中,斯里普琴科提出了有关核武器效能的一个令人震惊的理论:对任何国家而言,核武器只有“有”和“无”的区别,不存在“多”和“少”的区别。他具体举证说,就核武器的威慑功能而言,朝鲜一枚核弹头对美国的威慑效能与美国10000枚核弹头对朝鲜的威慑效能是完全对等的。简言之,核威慑不要求对峙双方的核力量对称。这也正是本文标题《核武器:10000=1》这一核时代、核武器悖论的题解。为什么在核威慑领域…  相似文献   

19.
假腔和真腔     
最近,关于战争的问题,人们可以从华盛顿听到两种不同的腔调。美国总统肯尼迪在联合国大会上大谈核战争的恐怖,表示美国“不喜欢大规模毁灭时代的世界战争”,假惺惺地叫喊:“人类必须消灭战争——否则战争将消灭人类。”但是,美国的其他的一些政府官员却空前狂热地在鼓吹要进行核战争。像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这样的并非不负责任的人物,不断地叫嚷:美国政府“必要时将使用不论什么样大小和不论什么样数量的”核弹来从事战争,美国准备“使用核武器来保卫柏林。”五角大楼人士并且公开说,美国“参谋长联席会  相似文献   

20.
据4月15日华盛顿电,杜勒斯开了一次记者招待会。在这次会上,杜勒斯对苏联把同艾森豪威尔总统的往来信件发表了,感到非常的“愤怒”。说这做法,是整个外交历史上“我还第一次知道”,把外交信件“糟塌成一种单纯的宣传工具”,“那就是在破坏世界和平常常赖以维系的几根脆弱的芦苇之一”。杜勒斯可真也善忘。为了宣传,杜勒斯本人不就发表过雅尔塔协定的秘密文件吗?包括谈话记录都在内。但杜勒斯确实是位精当的修词大家:在他的心目中,赖以维系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