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采用功率密度为5.6 mW.mm-2的He-Ne激光处理油松种子,处理时间分别为60 s、80 s和100 s,用PEG对其油松幼苗进行水分胁迫.结果发现,经激光处理的油松幼苗在水分胁迫条件下,其幼叶中活性氧产生速率受到抑制,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下降,保护酶活性增强.这表明激光处理油松种子对其幼苗在水分胁迫下体内活性氧清除能力增强,抗旱性提高.  相似文献   

2.
选用双氧水、高锰酸钾、DCCA(二氯异氰尿酸钠)等3种处理条件,对变异山羊绒纤维进行处理.通过测试处理后4种变异山羊绒纤维的断裂强力、摩擦性能、表面形态指标的变化,研究不同氧化剂对变异山羊绒纤维结构与性能的影响.通过分析各种测试指标,得出双氧水作用较缓和,高锰酸钾与DCCA作用(处理)结果相似,作用剧烈.  相似文献   

3.
活性氧与植物防卫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分析活性氧在植物防卫反应中的作用。方法:根据近10年内公开发表的20篇中英文文献对活性氧的种类、特性,以及在植物抗病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进行较全面的总结。结果:介绍活性氧的种类、性质,着重讨论了活性氧的产生和消除机理;并对当前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结论:活性氧在植物防卫反应过程中起双重作用,即高浓度时对植物起伤害作用,低浓度时起信号传递作用诱导植物抗性基因和防卫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活性氧-臭氧联用处理含酚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羟基自由基活性氧与臭氧联合使用处理含酚废水,并在电磁波作用下对含酸废水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活性氧药剂投加量和反应时间对苯酚去除率和COD去除率的影响,并对这些方法的处理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活性氧药剂与臭氧联用,并辅以微波能场的方法处理含酸废水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具有最好的处理效果。对于浓度为0.500g/L的含酚废水,在处理时间为5min的条件下,苯酚去除率达到98.23%,COD去除率达到68.12%。  相似文献   

5.
几种预处理对草坪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草坪草种子萌发困难的问题,研究了去种皮、磁场、双氧水、硝酸钾、干湿交错等处理方法对四种草坪草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去种皮、干湿交错、硝酸钾、磁场、低温、干35℃处理对种子的萌发都有促进作用,而湿35℃、双氧水和暗培养对种子的发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国内某聚酯生产企业现有聚酯废水处理工艺存在问题的调查和分析,提出在生化前增加絮凝—臭氧/羟基自由基活性氧氧化预处理工艺的解决方案,并进行相应的实验研究。探讨了在絮凝实验中絮凝剂种类和投加量、pH值对废水CODCr去除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臭氧、活性氧单独氧化效果和臭氧/活性氧联合氧化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确定臭氧/活性氧氧化法优越性并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 pH为8,絮凝剂的投加量为1.56g/L,通臭氧时间为3min,活性氧投加量为27mg/L时,聚酯废水预处理效果最佳,废水CODCr的去除率可达84%,可生化性比值提高至0.45左右,未检出对后续生物处理系统中微生物产生毒害的醛类物质。  相似文献   

7.
活性氧与植物抗病性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病原菌侵入植物后可诱导活性氧的出发,并且在非寄主互作中比寄 互作中活性氧的积累更明显。我们在禾谷类作物与白粉菌互作的研究中,也得到了同样的结论。活性氧迸发已被认为是寄主防卫反应之一,在植物的抗病性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用不同浓度的PEG-6000溶液处理直叶灰藓,研究渗透胁迫处理对其活性氧代谢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强度的渗透胁迫处理引起直叶灰藓超氧阴离子(O2-·)的含量增加,导致膜脂过氧化,生成丙二醛(MDA),使膜透性增加.在不同强度的渗透胁迫下,直叶灰藓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先下降,随后又升高,其活性与超氧阴离子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抗氧化剂抗坏血酸(As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含量在低胁迫强度下增加,当胁迫强度超过-1.0 MPa时其含量下降,抗坏血酸含量与超氧阴离子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935),并与保护酶协同作用.这说明直叶灰藓与其他高等植物一样具有完善的抗氧化系统,其较强的维持活性氧代谢平衡的能力是直叶灰藓对干旱环境的适应性生理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乙烯对绿豆芽前期生长与品质的影响,采用4种不同质量浓度的乙烯利(30,60,90,120 mg·L-1)对种子萌发前和萌发后进行处理,用以评价绿豆芽各项生长指标。结果表明:在萌发前和萌发后施加不同质量浓度乙烯利溶液对绿豆芽生长和品质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一方面,萌发前用30 mg·L-1的乙烯利溶液处理8 h后,种子萌发率达到62.2%,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而高质量浓度的乙烯利溶液120 mg·L-1则抑制萌发;此外,用30 mg·L-1乙烯利处理,种子侧根生长被显著抑制,超氧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提高,而用较高质量浓度乙烯利溶液处理时,下胚轴长度减小和粗度增加,相同时间产量减小。另一方面,在种子萌发后用乙烯利溶液处理,除30 mg·L-1乙烯利处理外,其他质量浓度在发芽30 h内产量显著降低;而用90 mg·L-1乙烯利处理后,在培养50 h时产量出现显著增加,抗氧化性有所提升。研究结果发现:30 mg·L-1乙烯利对绿豆芽萌发与质量来说是最佳选择,本研究为绿豆芽高效安全的生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当归种子活力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不同光照、不同温度和不同消毒处理,对4种当归种子从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等指标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在暗培养箱25℃恒温下能明显提高当归种子发芽率;当年的当归种子发芽率明显高于存放1年的;提前抽薹种子的发芽率高于正常种子的;50℃水浴和0.2%高锰酸钾处理在降低当归种子霉变污染的同时,也显著抑制了其发芽率和发芽势.  相似文献   

11.
铜、锌胁迫对丁香蓼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了铜、锌单一及复合胁迫时对丁香蓼(Ludwigia prostrate Roxb)叶片叶绿素含量和活性氧清除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低质量分数铜(100 mg/kg)、锌(100 mg/kg)处理时,叶绿素含量上升,SOD活性增加,电导率、MDA水平则下降,可认为这是植物的一种保护性机制。但随着铜、锌处理质量分数的增大,SOD活性下降,800 mg/kg铜、锌处理下丁香蓼SOD活性分别是对照的67.05%和53.58%;POD活性则逐渐增加,起主要抗氧化作用,其中以铜(200 mg/kg)+锌和锌(200 mg/kg)+铜两个处理系列变幅最大;MDA含量随处理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加,其中200 mg/kg铜+800 mg/kg锌和200 mg/kg锌+800 mg/kg铜处理时,MDA分别高出对照110%和130%;CAT活性持续下降,但在此过程中作用不明显。因此,铜、锌胁迫明显地影响活性氧清除系统,导致丁香蓼叶片活性氧代谢失调。  相似文献   

12.
在常压下,以高锰酸钾为原料,与双氧水以及一定沉淀剂的反应来制取二氧化锰.以静态坩埚燃烧法,考察了不同沉淀剂、焙烧温度、反应温度、反应物配比对二氧化锰助燃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反应中选取碳酸氢铵为沉淀剂时,氧化锰的助燃效率最高;随着氧化锰的焙烧温度以及反应温度的升高,氧化锰的助燃效率呈增大趋势;双氧水的用量也使氧化锰的性能发生变化,随着双氧水用量的增加,氧化锰的助燃性能也随之提高.二氧化锰最佳制备条件为:以0.05mol的高锰酸钾溶液为基准,30%的双氧水50mL,0.25mol/L的碳酸氢铵20mL,在50℃的水浴中反应3h,焙烧温度为500℃,此时二氧化锰使煤的燃烧效率提高了3%.  相似文献   

13.
活性氧对生物大分子的氧化性损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活性氧在生物大分子如DNA、蛋白质等氧化性损伤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综述了活性氧的产生和氧化作用以及活性氧与一些病理过程的关系,对深入探讨生物大分子损伤的生物化及有关病理学机理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4.
活性氧在植物-病原物相互作用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病原菌侵入植物后可诱导活性氧的爆发,并且在非寄主互作中比寄主互作中活性氧的积累更明显.活性氧的爆发已被认为是寄主防卫反应之一,在植物的抗病性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植物与病原物相互作用过程中活性氧的类型、性质以及活性氧的产生机制和清除系统酶活性;重点讨论在植物与病原体相互关系中活性氧的可能作用,以及植物-病原物亲和性互作与非亲和性互作之间在这方面的差异.并对以上几个方面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Cd(Ⅱ)离子对水生植物石龙尾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包括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活性氧清除系统的活性(SOD、POD、CAT).实验结果显示,受重金属Cd(Ⅱ)离子的影响,在低浓度Cd(Ⅱ)离子溶液处理下,石龙尾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微量上升,O2^-的含量、SOD的活性和比活性及CAT的活性皆有应激性升高,但随着Cd(Ⅱ)离子处理浓度的升高,超过它们的耐受阈值又呈下降趋势,POD的活性则呈持续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6.
稀土对胡麻种子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稀土元素对胡麻种子萌发过程中物质转化的影响,试验表明,用稀土溶液浸种处理对胡麻种子萌发过程中脂肪的分解以及游离脂肪酸进一步转化成可溶性糖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Cd单一及Cd、Zn复合污染对玉米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溶液培养法,研究不同浓度Cd单一及Cd Zn(0.50 mmol/L)复合污染对玉米叶绿素、脯氨酸、MDA含量及SOD、POD、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d对叶片的影响比根部明显,随着Cd浓度的增加,叶片中叶绿素含量降低、脯氨酸含量增加,有效的活性氧自由基清除系统的平衡被打破,叶片中MDA含量增加;而根部的活性氧自由基清除系统的平衡未被打破,MDA含量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Zn能部分缓解Cd对玉米体内活性氧消除系统的毒害作用,降低MDA含量,但Zn和Cd共同对叶绿素的含量表现出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主要研究了外界条件如pH、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液浓度对可见光催化溴化氧铋(BiOBr)降解亚甲基蓝溶液性能的影响和降解机理推断.通过添加各种自由基清除剂深入探讨了其对反应体系中活性氧自由基的抑制作用,从而推测溴化氧铋(BiOBr)降解亚甲基蓝的反应机理,并确定在该反应中起主要作用的活性氧形态.  相似文献   

19.
以模式生物盘基网柄菌为研究对象,通过药物(N-乙酰-L-半胱氨酸和L-单甲基精氨酸)抑制细胞内活性氧或者敲除活性氧结合位点基因(DdFHa和DdFHa/b),探讨在外源性电场作用下,活性氧的含量以及活性氧信号转导对细胞趋电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氧被抑制的细胞和活性氧结合位点基因被敲除的细胞对电场的响应都降低了.这为电...  相似文献   

20.
双氧水的漂白原理及其稳定剂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双氧水的漂白原理及促进双氧水分解的物质,并从结构上阐述了双氧水稳定剂研究的进展,在复配双氧水稳定剂过程中,对加入镁盐的作用提出了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