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我国城市高速发展,现今有大批新建或改建的小康生活区在城市周边兴建。它极大的改善了人民居住质量。从小区给排水管网的安全、环保、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在给排水规划设计时应充分计算小区给排水水量,并合理的选用给排水管道材料,综合布置好城市地下管线,进行可靠的水力计算等尤为重要。本文作者通过工程实例,结合实际工作经验,综合分析多方面原因,对室外给排水的设计与应用情况作进一步的总结和阐释,为室外给排水工程的设计优化提供参考,以供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解决"三农"问题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任务之一。邓小平高度重视中国的"三农"问题,他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中国农业基础地位理论、农业战略理论、农业发展理论等作了系统全面的论述,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农业思想理论体系。在邓小平农业思想指导下,中国的农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并初步实现了人民生活总体小康的水平。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的农业战略思想将继续指导我国的农村改革发展,推进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深刻把握苏州城市精神的丰富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精神是城市的价值追求和精神支柱,是城市的灵魂和名片,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核心力量。充分反映时代特征,整合古今中外优秀精神文化,体现苏州人民的理想和价值追求的城市精神,是苏州的无形资产和无价之宝,是最值钱和最值得珍视的法宝。改革开放以来,苏州从一个消费型的小城市迅速崛起,成为长江三角洲综合实力仅次于上海的特大型城市,并在2004年获评“中国十大最具经济活力城市”,同时摘取含金量最高的“年度城市”大奖,按照《江苏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主要指标》测算,2005年,昆山、张家港、常熟、吴江、太仓和江阴成为江苏省首批全面小康达标的县级市。这6个县市中,苏州占了5个。苏州已成为江苏全面建设小康的先行军。推动苏州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内在精神动力就是苏州的城市精神。  相似文献   

4.
一、三峡移民问题对建设中国西部小康社会的影响 中国东西部差距巨大,西部地区卫生问题关系到中国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江泽民主席曾指出:没有西部地区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西部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西部地区的现代化就不能说实现了全国的现代化。由于重庆地区在中国西部的特殊重要性,建设重庆市的小康对西部小康具有决定性影响。在中国4个直辖市中,重庆是面积最  相似文献   

5.
从总体小康转到全面小康,任务艰巨。总体小康按照1980年提出的目标,人均已经达到800美元,但是总体小康中间存在了不少问题,这些问题我们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到,现在离全面小康差距还很大。有哪些差距?第一作为总体小康是平均的,但各个地区差别非常大。如果按照地区来说,上海人均已经超过4000美元,北京已经超过3000美元;如果从城市来说,深圳已经超过5000美元,大大超过我们全国的平均水平,但是有些西部的城市,人均才4000人民币,差距比较大,县级差距更大。第二是城乡差距,几个数字差别很大。去年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是6000多人民…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居住建筑与设备研究所等单位承担的研究项目“中国城市小康住宅研究”,已取得重大成果,并已进入成果推广阶段。据该项研究,今后我国城市住宅的设计将充分根据人们居住行为以及居住模式来布局,既考虑居住性又考虑舒适性和安全性。做到公私部分分离、食宿分离、居寝分离。住宅的设备和设施水平将有较大的提高。特别是住宅的“心脏”部位——厨房和卫生间,除了扩大面积外,还将根据炊事行为和人们生理卫生习惯,合理布置各种设施。考虑到下个世纪各种家用电器设备会大量增加,因此,要充分利用住宅的平面和空间,合理布置各种设备。各种管道布局的合理化,也是住宅设计师考虑的重要课题。 与此同时,国家建设部也提出了小康住宅新标准,最近对我国在本世纪末实现小康居住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康住宅充分考虑2000年国家经济水平和中等收入居民预期可接受的水平,要以能够达到国际上常用的文明居住条件为标准,共10点。 (1)套形面积稍大,配置合理,有较大的起居、炊事、贮藏空间。 (2)平面布局合理,体现公私分离、食寝分离、居寝分离的原则,并为住户留有装修改造余地。  相似文献   

7.
苏宏升 《甘肃科技》2000,16(1):16-17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人们对住宅的需求正在向“小康”型转变。本文结合建设部关于《2000年小康型城乡住宅科技产业工程城市示范小区规划设计导则》(修改稿)以及《甘肃省城镇住宅建设标准》(DBJ25 -68 -97)若干条例说明 ,就现代住宅小区的供配电系统设计来谈一谈个人看法。1家庭用电负荷水平分析国家建设部关于《2000年小康型城市示范小区规划导则》提出了小康型住宅居住目标的要求 ,分为最低、一般和理想三个层次 ,并对每户电气负荷提出推荐值 ,见表1。表1最低目标一般目标理想目标另外 ,《…  相似文献   

8.
古今中外,在不同时代和不同地域,小康的内涵是不相同的。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人民生活摆脱贫困达到温饱后逐步向富裕社会过渡的一个生活发展阶段。但无论在何种小康概念中,教育的发展水平和人民受教育的程度,都是小康所涵盖的重要内容。本文试对我国小康教育指标体系作一初步的探索。 在当代,国际社会常把成人识字率(或成人非文盲率),大、中学生入学率和人均受教育年限等教育指标列为标志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例如,美国斯坦福大学社会学家英克尔斯教授提出的实现现代化的10项指标中,就有成人识字率和大学生占20—24岁年龄人口的比例两项教育指标。联合国社会发展研究所1970年提出的按七个领域、21项指标将国家划分为赤贫、贫困、小康、富裕四种类型时,除了涵盖上述两项教育指标外,还增加了一项中学生占12—17岁中学学龄人口比例的教育指标。  相似文献   

9.
正十九大报告深刻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  相似文献   

10.
科技下乡,给农民更多的盛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要着力解决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突出问题,维护社会稳定,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他指出,中国13亿人口中,有9亿农民生活在农村。只有9亿农民都达到小康,中国才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1.
中国财政部长金人庆在最近指出,城市要反哺农业村、工业要反哺农业,中国明年争取全面取消农业特产税。金人庆说,解决“三农”问题是本届政府主要施政目标之一。要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  相似文献   

12.
现阶段我国城市化已经成了当今社会经济发展最为关键和核心的部分,部分核心城市发展已表现出明显的郊区蔓延特征,机动化等现象,当然这些也是在城市化这个重要因素推动下而产生的.文章通过对于"区域城市化、城市郊区化、城市近郊区和边缘区的城市化"的描述,分析了不同层面上中国城市化所面临的具体问题和可能对策.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的小康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本世纪末实现小康为目标、以建立一个小康社会为核心来构思中国式的现代化;它从提出、发展到完善,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小康战略构想,富有丰富的科学内涵;它特色鲜明.既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思想原则,又展示了立足本国、放眼世界的战略目光,既继承历史,又面向未来,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  相似文献   

14.
郝薇 《天津科技》2010,37(1):26-29
污水处理厂在改善城市环境、节约水资源、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市政和环保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污水处理行业的职业安全问题出发,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列出部分典型案例,并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玻璃幕墙光污染及其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采用玻璃幕墙饰面与日俱增。人民生活正逐步迈入小康,居室条件不断改善,对室内气候、人体健康、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玻璃幕墙在建筑艺术上豪华美观、别具一格,增添了城市的景观。但是它把大量的太阳辐射热直接反射回大气中去,以及产生的强烈反射眩光,相当程度地污染了建筑周围的光环境和热环境,  相似文献   

16.
以职业教育推进农民工城市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博 《甘肃科技》2005,21(8):12-13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和转化,已经成为“三农”问题的矛盾焦点。本文从改进职业教育现有格局,发挥职业教育的优势和特点,提高农民职业技能,达到促进农民工的城市化和农民增收的角度进行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7.
邢碧云梁静  卫婧菲 《科技资讯》2014,(6):131+136-131,136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城市定居工作和生活,中国城镇化水平已经进入了一个高峰期,这是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志。但与此同时带来的问题也很多,比如城市资源短缺,城市环境被破坏,城市住房紧缺等等。本文根据当今城市用电情况引入了城镇化带来的城市用电问题,并阐述了城市中在夏季用电高峰期间相关部门进行分段配电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水是自然资源,又是经济资源,更是战略资源。饮用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目前,全国的饮用水环境安全形势十分严峻。有数据显示,通过饮水发生和传播的疾病在中国有50多种:我国仍有3亿多农村人口和部分城市人口的饮用水存在安全问题:全国发生影响饮用水源地安全的污染事故不断,有的污染事故给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造成了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9.
增产1万亿斤粮食和使农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是“九五”时期农村工作的两大任务。Z000年我国城镇居民和东部沿海地区农村将提前或基本达到小康水平,而关键是中西部农村能否实现小康目标。一、农村小康建设的形势伴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开放,农村小康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特别是进人90年代以来,农村小康建设由点到面进入了整体推进阶段。但到本世纪末实现农村小康目标的任务仍非常艰巨,当前农村小康建设的形势十分严峻。农村小康建设进程大大低于城市小康建设进程。按1990年不变价,城市居民人均收入为2400。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为…  相似文献   

20.
在我们庆祝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四十一周年的时候,我们好好学习一下毛主席有关十月革命的论著,是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的。十月革命的道路是全世界人类前进的共同道路。对于我们中国来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了。正如毛主席所说:“中国共产党就是依照苏联共产党的榜样建立起来和发展起来的一个党。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中国人民,在十月革命的光芒照耀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克服种种困难,终于战胜了敌人,取得伟大的胜利。苏联的存在,是中国人民革命和世界人民革命事业的极其重要的有利条件。毛主席早就指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只有社会主义的国家,社会主义的领袖,社会主义的人民,社会主义的思想家、政治家、劳动者,才能真正援助;而我们的事业,没有他们的援助是不能取得最后胜利的。”在我国革命胜利以后,毛主席又再三强调指出,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中苏两国的友好团结,进一步加强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是我们的重要任务。我们现在把毛主席阐述十月革命伟大意义和其它有关十月革命的一些文章、演讲和言论,集辑在一起发表。全文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是阐述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意义;第二部分是阐述中国革命同十月革命的关系;第三部分是阐述苏联的存在和强大对世界和平和各国人民解放事业的意义;第四部分是阐述学习苏联先进经验的必要性;第五部分是阐述中苏友好团结的意义和作用。我们认为:如果能很好地学习毛主席这些重要思想,一定会使我们在为人类进步和世界和平的正义斗争中获取无穷的力量和信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