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立了数控机床电主轴的热动力学模型,基于热动力学理论对电主轴系统的热源分布及温度场的传热特性进行分析.采用互相关和互信息量算法研究了数控机床电主轴系统的热敏感特性,分析了温度场对热变形的影响规律及耦合特性,结果表明电主轴系统存在热敏感区域并具有热漂移特性.通过在热敏感区域内筛选温度敏感点从而建立热误差预测模型,实现了对电主轴轴向和径向热变形建模和预测.以YK73200数控齿轮磨床为试验平台开展了电主轴系统的热敏感特性试验.通过对磨床电主轴系统热变形预测值与实测值进行分析和对比,验证了电主轴系统热敏感区域温度与相应热漂移之间的内在关系模型,试验结果为开展精密数控机床热误差补偿技术研究提供理论指导和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2.
热漏对内可逆卡诺热泵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内可逆卡诺热泵性能分析的基础上,本文研究热漏对热泵性能的影响,导出考虑热漏情况下,内可逆卡诺热泵最佳性能系数与泵热率间的优化关系,揭示了热漏系数k对热泵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热疲劳过程力学行为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运动强化模型和热弹塑性理论对轴对称问题的热疲劳过程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中,采用增量理论模拟热疲劳的循环加载过程,采用初应力法对每一增量步下进入塑性单元的应力应变进行迭代计算,同时考虑了温度对材料性能、蠕变及应变速率的影响。还对45号中碳钢圆柱形试件进行了同相和异相热疲劳试验。试验与计算表明:利用本文的数值模拟程序计算得出的滞后环与试验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4.
作者利用热场动力学方法(TFD),提出了具有有限温度的热叠加态。研究了这种热叠加态的量子统计性质及其与温度的关系。提出热场态的热压缩的定义,并讨论了温度对热压缩的影响,在一定的条件和适当的温度下,这种热压缩将被增强。  相似文献   

5.
烯烃稳定性比较方法的讨论唐宗礼(贵阳师专化学系贵阳550008)烯烃的稳定性在有机化学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一般采用氢化热数据进行比较,也可用生成热比较[1]。但对某些烯烃异构体,两种方法比较得出不同结论,如异丁烯与反-2-丁烯的比较。两种比较方法有何...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热分析方法,研究了氟酸钾与二氧化锰、氯酸钾与氧化铜的催化反应.采用Coats—Redfen 积分法处理热重曲线,求算了以上催化反应的动力学参数:活化能 E,反应级数 n,频率因子 A,速度常数 k.通过热重 TG、差热曲线对比了这二个催化反应的行为及特点,探讨其中可能包含的反应,并发现了氧化铜对高氯酸钾热分解的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有无风扇的情况下,通过改变暴露温度与暴露时长,研究了较高空气温度的偏热环境下不同热暴露经历对中国长沙某办公房间内人员分体空调控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历28℃和30℃的热暴露后,受试者无风扇使用时最终选择的室内温度分别为25.3~26.3℃与25.7~26.7℃,而使用风扇后最终选择的室内温度分别为26.7~27.4℃与26.9~27.3℃,相比无风扇时上升了0.5~1.7℃与0.6~1.3℃.受试者的变温需求(初始与最终)在无风扇使用时与暴露时长呈二次非线性关系,在有风扇使用时呈线性关系.各工况中,人员变温需求与室内温度呈三次非线性关系,与人员的总体热感觉存在线性相关性.暴露温度、暴露时长和有无风扇3个因素对控制行为的单独作用显著(p0.05),其中暴露温度的影响最大,暴露时长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8.
以唐钢棒材厂现有热装热送工艺中的连铸方坯为研究对象,考虑了带与不带保温罩两种热送条件,结合辐射和对流的复合边界条件,对铸坯在热送过程中的温度梯度的变化进行了计算机模拟与解析,所得结果与实测符合得较好.利用本研究定量给出的铸坯在热送过程中保温罩的保温效果及其断面上温度梯度的变化,对减少铸坯热送过程中的热损失、提高热装温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上海地区冬季建筑室内热环境实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上海市非空调房间冬季室内热环境进行了连续测试,并在对测试结果进行详细分析和讨论的基础上,与北方典型城市非采暖房间冬季室内热状况进行了对比,指出了上海市非空调房间冬季建筑室内热环境特征。  相似文献   

10.
为了评估热籽感应加温治疗大鼠原位移植性乳腺癌的治疗效果,采用74只乳腺皮下接种Walker-256乳腺癌肿瘤细胞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C组(空白对照组,14只),M组(磁场对照组,13只).T组(热籽对照组,13只),H组(加温治疗H1组,16只;H2组,16只).H1组,43~45℃常规热疗30min;H2组,50~55℃热切除治疗10min.加温治疗后即刻、治疗后12和24h各组均处死2只大鼠行常规病理检查及Bax、Bcl-2、PCNA的免疫组化检测.测量大鼠肿瘤体积并观察长期生存.结果表明,肿瘤侵入乳腺组织,热疗后肿瘤组织出现坏死及凋亡形态改变,肿瘤生长受到抑制.H1组Bax表达增加,Bcl-2表达下降.H1组、H2组PCNA表达下降与3个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H,组、H2组与3个对照组相比,生存期明显延长(P<0.01),H1组与H2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由此得出,2个温度组热籽感应加温治疗对大鼠原位移植性乳腺癌的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11.
研究显示,环境温度的变化对人体心脏活动的影响显著,寒冷或极端温度会给人们带来心血管疾病。本文基于人体心率变异性指标,探讨了温度漂移热环境在室内热舒适方面的优势,并分析了人体主观热评价、皮肤温度与心率变异性之间的关系。本文设置16名受试者从初始稳定温度(24℃或18℃)经历半小时的温降漂移,最后再经历升温回到初始温度。实验收集了受试者的主观热评价与皮肤温度,并全程监测了其心电信号。通过频域分析法,得到了心率变异性的低频功率/高频功率比值(LF/HF)。结果表明:在冬季,适当的温度漂移可以改善受试者对相同温度热环境的热舒适评价;温度漂移对人体热舒适的影响可以通过LF/HF值表征出来;冬季温度漂移热环境下,人体的LF/HF值与平均皮肤温度、热感觉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湘西农村地区冬季住宅热环境与老年人热舒适,2018年1月对当地50户住宅与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测试与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冬季该地区住宅室内温度低,客厅、卧室与厕所的平均温度分别为8.3℃、8.5℃与7.1℃;不同建筑类型中,吊脚楼、木结构瓦房、砖墙建筑室内平均温度依次升高;室内早晚平均温度分别为7.5℃和8.5℃;分别有约70%与40%的老人有冷感觉,在厕所时产生冷感觉的老人比例最高.当地居民冬季热适应行为主要为增加衣物和使用火桶取暖,老年人冬季服装平均热阻为1.60 clo,作为局部加热装置,火桶对室内整体热环境的改善效果不明显,但对老年人热舒适改善效果明显.利用适应性平均热感觉指标(APMV)模型计算得到该地区老年人冬季对热环境的自适应系数λ=-0.26,舒适区温度范围为16.7~27.1℃.  相似文献   

13.
嗜热蛋白酶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国内外关于嗜热蛋白酶的研究成果与应用现状,包括产生嗜热蛋白酶的微生物种类,嗜热蛋白酶的特点、稳定机制及基因的克隆策略,嗜热蛋白酶的生产、提取、纯化以及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一级反应热动力学研究法:热谱面积差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两种一级反应速度常数的新算法-热谱面积差法。应用这两种新方法研究了苯甲酸乙酯的皂化反应和苄基氯的亲取代反应,其结果与文献值相吻合,验证了热谱面积差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预测数控机床运行时热误差对进给系统定位精度的影响,以精密坐标镗床为研究对象,采用红外热像仪和激光干涉仪分别测量进给系统在每个测点的丝杠温度和定位精度,提出进给系统热误差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预测方法,建立了关于温度与位置的预测模型。模型引入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方法对机床进给系统热误差进行预测分析,较好地描述了进给轴热误差与温度、位置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且对样本的依赖度小,有很好的泛化能力,解决了目前线性拟合模型用特征平均温度替代当前测点温度进行计算而存在较大误差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与目前已经在数控机床上实际应用的线性预测模型相比,LS-SVM模型对进给系统热误差的预测精度可达90%,预测精度提高30%以上,取得了非常好的预测效果,具有较高的现实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回顾小行星热物理研究中两种热物理模型TPM(thermal physical model)和ATPM(advanced thermo physical model),讨论了其科学应用及适用范围,分析了其在未来小行星探测任务中可能的工程应用价值。基于TPM可推算小行星的表面热惯量性质,利用ATPM不仅可以研究小行星的表面热惯量与表面粗糙度等特性,还能深入研究小行星的YORP效应(Yarkovsky-O'Keefe-Radzievskii-Paddack effect)。研究表明,在目前的观测精度下,TPM和ATPM均可有效研究并揭示小行星基本热物理性质。  相似文献   

17.
在混合热阻条件下和卡诺热机性能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热漏对循环的影响,导出了有热漏时,混合热阻条件下的卡诺热机的输出功率与效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为了更准确地预测主轴-轴承系统的温度场并实时监测关键零部件的温升情况,建立了考虑热-变形耦合的轴系瞬态热网络模型。根据热弹性力学理论,推导出主轴-轴承系统在装配应力、离心应力和热应力综合作用下的径向复合变形方程,基于热网络法优选试验轴系关键部件作为温度节点,综合考虑润滑剂黏温效应及轴系径向复合应力与变形,实时修正轴系热源、热边界条件等特性参数,实现了温度场与变形的耦合分析。通过编程求解获得了不同条件下轴承的瞬态温升曲线及轴系关键热参数的瞬态特性,结果表明,主轴转速越高,轴系热平衡温度越高,平衡时间越短;迭代步长的选取只影响温升曲线的收敛时间,不影响稳态温度值。与试验数据的对比结果表明,使用该瞬态热网络模型预测轴系温度场可显著降低计算误差。  相似文献   

19.
针对我校应用物理学专业热物理课程教学中涉及到的“热学”和“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两门课程,结合课程内容及教学实际,提出了对热物理体系整合的意义、目标及方法.  相似文献   

20.
用差示测温技术测定了Fe(CN)3-6/Fe(CN)4-6体系及Ag/AgNO3体系阳极过程的热效应,实验中采用热敏电阻测定电极表面的温度变化,利用电流、电极电位、温差和极化时间等数据,运用热电化学基本方程得出电极反应的焓变值.实验结果表明,由热电化学方法决定的焓变与由相对应的离子的热力学数据计算得来的焓变的差值为一恒定值,进一步得出298.15K下标准氢电极反应的绝对熵值为88.4J·K-1·mol-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