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经过2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依靠科技引导,在实施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区域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发挥着示范和带动作用,在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和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等诸多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积累了大量丰富有益的经验。如何认识在应危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新形势下,加强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充分发挥技术创新在促进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中的推动作用,本刊特邀请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专家委员会委员。就可持续发展机制创新与政策导向、经济高速增长与我国的资源环境问题、发展低碳经济及低碳技术创新与应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模式、推进科技成果的规模化应用与产业化、开展循环经济、节能减排、资源综合节约利用带动新兴产业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等方面进行专题研讨。  相似文献   

2.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已成为当代的最强音.6年来,大港区坚持贯彻《中国21世纪议程》精神,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政府创造环境,企业发展经济"的工作思路,注重克服限制区域持续发展的不利因素,推动了区域经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使区域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逐步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成绩显著,社会稳定,各项社会事业稳步发展,2001年12月被批准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一个以红顶、白墙、绿地、碧水为主色调的现代卫星城市展现在人们眼前.  相似文献   

3.
于云洪 《甘肃科技》2005,21(11):28-30,59
近一个半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则越来越严重,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危害.环境的恶化已经成为困扰经济发展的严峻问题.在21世纪,如何保持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吴人坚 《海峡科学》2012,(3):61+68-61,68
科学普及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是科普能否永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以生态环境科普为例,结合本人从事经济生态学研究与科普工作30年的体会,从经验、问题、展望等方面进行阐述与讨论.  相似文献   

5.
青海省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简要介绍青海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该区域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原因与危害、生态环境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以及生态环境治理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6.
林富瑞  齐超仁 《河南科学》1996,14(1):107-110
该镇根据《中国21世纪议程》和实验区总体规划的要求,以改革为动力,以科技为先导,以工补农,积极探索经济与社会协调的新路子,1995年全镇上交税金2500万元,比1994年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100元,比1994年增加270元。  相似文献   

7.
生态环境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我国的农村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本文主要分析了生态环境恶化给农村经济发展带来的弊端,找出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并提出了改进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根据现有研究成果和山东实际情况,本着使人口、经济和生态环境三个系统要在保持平衡的状态下同步发展,使综合效益和复合效益最大的原则,运用AHP法构建了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协调度模型.对山东省1997-2011人口、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1997-2008年,人口、经济与生态环境系统综合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协调度呈现上升趋势;2009-2011年,由于人口、环境压力增大,系统协调度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小城镇规划中可持续发展状况评价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方法采用实证研究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青海省小城镇规划为例,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区域协调发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基于青海省可持续发展状况评价提出依托青藏铁路、以生态建设为先导、以旅游和盐化产业为支柱等区域协调发展对策和建议。结论在编制小城镇规划的过程中,必须以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状况评价为依据,建立以可持续发展为理论支撑的规划方法,从而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对新疆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成就给予肯定,从生态环境与经济的特征出发,具体探讨了在新疆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一些突出环境问题,从宏观上提出了应采取的几点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研究榆林市近15年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现状和动态演变过程。以榆林市1997—2012年统计年鉴和实地调研数据为基础,构建生态环境与经济交互作用下的两个子系统,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两个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根据协同论的思想构建耦合协调发展模型,进而评价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状况。1997—2011年期间,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平均每年下降0.02个点,经济发展指数平均每年上升0.03个点,研究期末耦合协调度为0.406。榆林市生态环境与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整体呈下降趋势,类型为勉强协调发展类环境滞后型。榆林市在未来经济发展中,要采取相应措施保护和建设其生态环境,以期达到经济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12.
13.
森林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因而森林覆盖率的大小 叶生态环境的发展和变化以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协调人 类与森林、生态环境的关系,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中国贫困山区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发展贫困山区经济,消除贫困,通过对我国山地环境系统的野外调查和室内资料分析,本文评述了我国山区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指出了潜在的生态危机。最后,笔者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山区经济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西藏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得出了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前提,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核心,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四大进一步阐明了党的基本路线的理论,规定了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变,指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具体内容,以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机制,要求我们胆子更大些,步子更快些。十四大确立的方针、政策、路线,为我们建立社会发展实验区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社会发展工作是推进社会全面发展的一项重大工程,实验区是先行一步,目的就是为了给社会发展工作创造经验。 第一,建立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需要。 我们党已经制定了三步走的战略了标,要在2000年达副小康水平。“小豪”不只是要把经济搞上去,而是要全  相似文献   

17.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分析陕西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加快发展我省非公有制经济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发展生态经济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大趋势。阐述了对生态经济的基本认识,结合长治市经济和社会基本情况,分析了该市发展生态经济的优势条件和制约因素,认为长治市作为中部资源型后发地区应发挥自身的优势,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从布局规划、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生态旅游、科教兴市等方面提出了长治市发展生态经济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竹林镇从改革开放以来,坚持抓工业促农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努力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1995年社会总产值6.1亿元,人均纯收入3500元,分别为1990年的14倍和1.3倍,成为河南省先进乡镇之一。1995年经批准,晋升为国际级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本文不仅介绍了竹林镇近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主要成就,而且,重点分析了"九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20.
云安县是我国南方典型的丘陵山区县,该县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通过挖掘资源优势,发展循环经济、大力培育扶持品牌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可持续发展试验区的经验可归纳为:1、发展思路清晰,坚持通过科学发展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2、充分发挥丘陵山区县的资源优势,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型产业不断壮大和集聚,成就地方支柱产业,为建设资源型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奠定良好基础。3、打造优势品牌,引领产业升级,夯实产业可持续发展基础,以品牌优势带动产业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