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通过电位滴定曲线及静态吸附法等测定强碱弱酸型两性树脂在不同pH及不同盐浓度的条件下吸附电解质机理.主要结果是pH≤2时,以离子交换为主,pH2→7时由于内盐键破裂而等当量吸附阴、阳离子作用逐步增强,pH≥7时则以内盐键破裂而吸附离子为主,在有多种反离子存在时则同时发生离子交换作用,在这种pH范围的离子选择性显著大于在pH7以下范围。本文还就吸附机理如何指导生产应用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海带吸附镉离子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多细胞褐藻海带对镉离子进行吸附,研究溶液的pH值,初始镉离子浓度对镉离子的吸附特性的影响.发现pH值对镉离子的吸附影响很大,在pH值为1~6时,pH值越高,镉的吸附量越大.在本研究实验条件下,海带吸附镉离子适宜的浓度为小于500mg/L,海带的最高吸附量为125mg/g(干态).溶液中的镉离子与海带上的钙离子发生离子交换作用,交换率占总吸附量的33%.pH=5.93时得到的吸附等温线可用Dubinin-Radushkevich方程拟合.  相似文献   

3.
多细胞藻海带对Cu2+、Ni2+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了海带对Cu2 ,Ni2 的吸附性能及温度、时间,介质pH值,离子浓度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适宜条件下.海带对Cu2 ,Ni2 的去除率分别为95.17%、97.23%.  相似文献   

4.
水杨酸-硫脲树脂的合成及其对贵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水杨酸、甲醛和硫脲为原料,在盐酸催化下经Mannich反应合成了水杨酸.硫脲螯合树脂(SFT),测定了该树脂对金属离子Ni^2 ,Cu^2 ,Pb^2 ,Zn^2 ,Cd^2 ,Ag^ 及对贵金属离子Au^3 ,Pd^2 ,Pt^4 的吸附性能.研究了吸附时间、贵金属离子浓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树脂对贵金属离子具有较好的吸附能力和较快的吸附速率,吸附符合Freundlich等温式,液膜扩散是吸附的主控步骤.  相似文献   

5.
采用以高纯硅胶为色谱柱,水-有机溶剂为流动相的亲水作用色谱模式,通过改变流动相中有机溶剂类型及浓度、酸类型、缓冲液pH值及离子强度,探讨了蒽环类碱性药物在该色谱模式下的保留机理.结果表明,在所考察条件下,溶质的保留机理主要为吸附及离子交换混合保留机理.  相似文献   

6.
以城市垃圾处理产物为主要对象,研究了不同温度、不同试样、不同配比下的试样对水溶液中锡离子吸附作用;得到了相应条件下的锡离子残留量、吸附锡离子百分数、单位试样吸附锡的重量。在相同实验条件下,生活垃圾处理产物吸附锡离子的作用大大高于活性炭;升高温度可以提高垃圾处理产物对锡离子的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7.
以城市垃圾处理产物为主要对象,研究了不同温度、不同试样、不同配比下的试样对水溶液中铅离子吸附作用;得到了相应条件下的铅离子残留量、吸附铅离子质量分数、单位试样吸附铅的质量.在相同实验条件下,生活垃圾处理产物吸附铅离子的作用和活性炭相似;升高温度可以提高垃圾处理产物对铅离子的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8.
利用瞬态脉冲技术考察了氨在Pt/Al2O3催化剂表面的吸附、脱附和氧化动力学.结果表明,氨在Pt/Al2O3表面存在两种吸附态:可逆吸附和不可逆吸附.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氧和体相中的氧促进了氨的分解和氧化.不同的氧物种和反应温度影响产物的分布.体相晶格氧物种是可能形成水的重要因素,而表面氧物种是氯氧化物NO、N2O形成的主要来源.在氧存在的条件下低温有利于氨分解形成N2、N2O,而高温有利于NO的生成.  相似文献   

9.
环氧酚醛树脂(F44)经多胺交联固化得到了胺固化酚醛型螯合树脂,测定了该树脂在不同温度、浓度、pH值等条件下对铜离子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树脂对Cu^2 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和较快的吸附速率,表观吸附速率常数为0.0293s^-1,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且对微量Cu^2 具有较好的富集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模拟氧化及酸性土壤条件下,用制备的低聚合羟基铁-蒙脱石复合体进行了砷酸根、铬酸根离子的竞争吸附实验,研究了砷酸根离子和铬酸根离子不同用量及不同添加顺序对竞争吸附的影响,并与蒙脱石和含水氧化铁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低聚合羟基铁-蒙脱石复合体对砷酸根及铬酸根离子有不同的吸附能力,但在实验条件下砷酸根及铬酸根离子在低聚合羟基铁-蒙脱石复合体表面不发生竞争吸附。砷酸根和铬酸根的吸附顺序对其吸附量有一定的影响。竞争吸附实验的砷酸根、铬酸根吸附量均高于对其单阴离子的吸附量,此现象在复合体表面最为明显,说明复合体具有独特的阴离子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11.
室温下在实验装置上用工业吸附剂(活性炭、硅胶、氧化铝、沸石)对工业糠醛进行吸附干燥,测定出各种吸附剂的吸附容量及动态附量。在此条件下,糠醛的最大干燥程度在93.5%~98.2%之间。最有效的吸附剂是NaA型沸石,它以较高的动态吸附、较低的结焦性、较高的稳定性(20个周期)优于其它工业吸附剂。  相似文献   

12.
发现18种氨基酸特别是色氨酸.在ToyopearlHW-40S树脂所填色谱柱上表现出非理想排阻行为的基础上,以色氨酸在该柱上的保留时间为指标,探讨不同流动相改良剂对该凝胶与色氨酸之间的相互作用,阐明这种反常行为是疏水作用,离子交换以及氢键三者综合作用的结果,而疏水作用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流动相组成对该凝胶色谱行为具有明显的影响,从而有助于确立该凝胶理想的排阻色谱条件,为利用该凝胶所具有的吸附性能分离分析肽类和氨基酸等小分子物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出了低温氮吸附—两段脱附迎头色谱法测定多孔固体的比表面积.设计了实验程序,并探讨了计算方法.对硅胶、氧化钼和三种活性炭样品的测定结果,本方法准确度和重复性都比较好.方法兼有低温氮物理吸附的特点,以及迎头色谱法快速简便的长处.  相似文献   

14.
钛柱撑蒙脱石对罗丹明B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酸性溶胶法制备了钛柱撑蒙脱石,研究了不同温度、pH值条件下样品对罗丹明B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钛柱撑可以提高蒙脱石对水溶液中罗丹明B染料的吸附能力,吸附过程动力学符合准二级近似,为不可逆化学吸附,平衡吸附数据基本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随着温度升高和pH值增大,钛柱撑蒙脱石对罗丹明B的...  相似文献   

15.
乙酰胺/蒙脱土吸附嵌入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乙酰胺在蒙脱土层面间吸附嵌入研究 ,对乙酰胺与蒙脱土的作用形态予以表征 .认为乙酰胺在蒙脱土层间的吸附嵌入机理有两种形式 ,即 :乙酰胺首先在层面上被质子化后通过离子键合作用吸附嵌入到蒙脱土层面 ,吸附嵌入量较少 (仅为 3mg g) ,对应于乙酰胺分子的单分子层吸附 (化学吸附 ) ;而乙酰胺分子以氢键缔合作用形式吸附嵌入量较大 (为 1 8mg g左右 ) ,稳定性较差 ,易在溶剂淋洗或加热过程中脱除 (物理吸附 ) .所确定的测试方法及作用机理为后续的有机单体吸附嵌入的解吸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磷、 铝与氟交互作用对茶园土壤中氟吸附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验室模拟研究磷、 铝与氟的交互作用对 茶园土壤氟吸附特征的影响. 对照处理下, 茶园土壤对氟约25 min达吸附平衡; 在实验浓度范围内, 氟的吸附量随氟初始浓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 有磷酸根存在下, 吸附平衡时间缩短, 吸附量下降. 在 不同氟铝比条件下, 吸附平衡时间延长, 吸附量下降, 且随铝比例的增加吸附量下降显著. 在低浓度磷酸根和不同氟铝比共存条件下, 氟的吸附量呈增大趋势, 而高浓度磷酸根和不同氟铝比共存条件下, 氟的吸附量有明显减少趋势. 茶园土壤对氟的吸附热力学特征均可以用Freundlich方程和Temkin方程描述, 部分处理可用Langmuir方程描述.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在吸附分离过程中吸附剂与吸附质之间的相互作用,采用溶液离子交换法制备AgY分子筛,研究了动态与静态条件下二甲基硫醚(DMS)和乙硫醇(EM)在AgY分子筛上的吸附作用,再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方法对AgY分子筛与DMS和EM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DMS在AgY表面的吸附较弱,在减压条件下即可从AgY表面脱除,而EM则通过-S-Ag键产生较强的吸附作用。这种差异是由DMS与EM的分子中S元素电荷密度的不同引起的。  相似文献   

18.
在0.2mol·L^-1KH2PO4-K2HPO4(pH6.80)底液中,克林沙星(CF)在汞电极上有一线性扫描还原峰,峰电位Eρ=-1.46V(vs.Ag/AgCl),该峰说明汞电极对克林沙星具有明显的吸附性。测得CF在汞电极上的饱和吸附量Гs=4.82×10^-11mol.cm^-2,每个CF分子所占电极面积为2.64nm^2,CF在汞电极上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测得吸附系数β=1.06×10^6,25℃时的吸附自由能△G^θ=-32.13kJ·mol^-1,电极反应电子数n=2,不可逆体系动力学参量αnα=1.44,表面电极反应速率常量ks=0.26s^-1。建立了吸附溶出伏安法测定CF的最佳条件,方法的检出限为2.0×10^-8mol.L^-1。  相似文献   

19.
考察了不同平衡浓度和吸附温度下丙烯酸甲酯在3种活性炭(AC、Y2、C5)上的吸附情况及水蒸气存在对吸附的影响.研究表明,丙烯酸甲酯在这些活性炭上的吸附平衡数据均可较好地用Langmuir-Freundlich方程描述;在313K和丙烯酸甲酯平衡体积分数为149×10-6~3412×10-6时,活性炭AC均有最大的平衡吸附量.而当丙烯酸甲酯的体积分数低于149×10-6时,活性炭Y2在该温度下有最大的平衡吸附量.该结果与AC有丰富的微孔和中孔,Y2有较小的平均孔径密切相关.在该温度下,吸附质穿透定量活性炭床层所需时间的对数与其入口浓度的对数呈较好的线性关系.在相对湿度低于40%时,丙烯酸甲酯在活性炭上的饱和吸附量不小于干燥条件下的93%.活性炭吸附剂的再生和吸附于活性炭上丙烯酸甲酯的回收在453K下即可较好实现.活性炭AC对丙烯酸甲酯的吸附性能经过6次吸附(313K)/脱附(573K)循环使用未发现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