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由空间转动的不变性决定两个任意自旋系统的弹性散射振幅的结构,以及任意自旋系统的康普顿散射振幅的结构。讨论了空间反射不变性和时间反演不变性给出的进一步的限制。在讨论中以自旋张量为基础,结果可用于多次散射和极化分析。  相似文献   

2.
利用四单形以及它的对偶1-骨架自旋网,描述了一种纯空时的量子跃迁,给出了跃迁振幅的表式.论证了自旋网编织成的3维空间在相邻跃迁阶梯间的顶角的体积改变,并给出了明确算式,同时得到了4维空时度量的一种平坦量子涨落模式.  相似文献   

3.
从氘核与核子的散射截面在自旋转动下的不变性讨论了由散射截面确定相移的非单值性.给出了在核子与氘核弹性散射下的南氏交换.  相似文献   

4.
利用圈量子引力中自旋网顶角定义的一种新的体积不变量,给出"2+1"维和"3+1"维空时单形跃迁的振幅.得到了自旋网跃迁过程中空间体积膨胀的结果.将这一结果引入空间编织理论之中,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跃迁中由于体积本征值改变的宇宙量子膨胀模型.同时利用量子四面体提供的量子信息,对引力场的产生提出了一种解释.  相似文献   

5.
基于扩展的SSH模型,考虑链间耦合作用,研究了有机共轭聚合物中链间耦合强度以及耦合区域宽度对极化子动力学的影响.研究表明,电场驱动下极化子在近邻链间的跃迁过程与耦合强度及区域宽度密切相关.当链间耦合强度适中且耦合区域宽度与极化子宽度相当时,极化子最容易实现从一条链到近邻链的跃迁.此外,若耦合区域存在几何缺陷,即便强电场也难驱动极化子在链间跃迁.  相似文献   

6.
极化是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常见判定电磁波极化的方法比较复杂.该文以复振幅矢量表示的电磁波为例,给出了一种通过比较复振幅矢量平方的模值和复振幅矢量模值的平方比值大小的方法来判断电磁波的极化状态.方法的简单易行,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极化的概念.  相似文献   

7.
在磁场和库仑场作用下,采用线性组合算符法计算了非对称量子点中极化子的跃迁频率.计算结论:跃迁频率不仅与磁场回旋频率有关,还与横向和纵向有效受限长度、极化子的振动频率、库仑束缚势、电子-声子耦合强度有关.研究结果表明:极化子的跃迁频率分别是磁场回旋频率、库仑束缚势、极化子的振动频率、电子-声子耦合强度的增函数;是横向和纵向有效受限长度的减函数,说明量子尺寸效应较显著.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自旋极化的MS-X_a方法,在晶体CsFeCl_3的实际的D_3d低对称品场下计算了络离子(FeCl_b)~(4-)的电子结构。给出了单电子本征值和本征函数和自旋极化分裂,用过渡态理论计算了部分光学跃迁和电荷转移跃迁的能量。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了自旋极化MS-X_α方法,计算了铬离子(CrO_4)~(5-)的电子结构,给出了单电子本征值、本征函数和自旋极化分裂。用过渡态理论确定了基态组态,计算了部分光学跃迁和电荷转移跃迁的能量,并研究了配位体距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了自旋极化MS-X_α方法,计算了铬离子(CrO_4)~(5-)的电子结构,给出了单电子本征值、本征函数和自旋极化分裂.用过渡态理论确定了基态组态,计算了部分光学跃迁和电荷转移跃迁的能量,并研究了配位体距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量子场的相互作用理论的主要任务是根据给定物理过程的跃迁振幅推算由实验可以直接测定的跃迁几率,在求解跃迁振幅时,有效正规乘积的确定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本文对该过程的求解做了简化,根据物理过程确定使Sji≠0的正规乘积,简化了利用算符对易性求解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纤锌矿Al_yGa_(1-y)N/Al_xGa_(1-x)N三角量子阱和GaN/Al_xGa_(1-x)N方量子阱中流体静压力对极化子能量和电子-声子相互作用对极化子能量的贡献(极化子效应)的影响.给出极化子基态能量、跃迁能量以及极化子效应随流体静压力p和组分x的变化关系.理论计算中考虑了纤锌矿结构中介电常数、声子频率、电子有效质量等参数的各向异性和随压力p和坐标z的变化.结果显示,随着流体静压力的增加,纤锌矿Al_yGa_(1-y)N/Al_(0.3)Ga_(0.7)N三角量子阱和GaN/Al_(0.3)Ga_(0.7)N方量子阱中极化子基态能量和跃迁能量缓慢减小.定域声子、半空间声子以及它们之和对基态能量的贡献随流体压力p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即极化子效应增大.随组分x的增加,在两种量子阱中极化子基态能量和跃迁能量逐渐增大.半空间声子对极化子基态能量的贡献随组分x的增加而降低,而定域声子对基态能量的贡献随组分x的增加而增加,它们之和对基态能量的贡献随组分x的增加而增大.纤锌矿Al_yGa_(1-y)N/Al_xGa_(1-x)N三角量子阱中极化子基态能量和跃迁能量以及极化子效应随流体静压力和组分的变化规律与GaN/Al_xGa_(1-x)N方量子阱结构中相应量的变化规律相似,但量值不同,前者中基态能量和跃迁能量以及极化子效应明显大于后者中相应值.  相似文献   

13.
用含时多态展开方法,计算了超高斯脉冲激光场中里德堡钾原子两个Stark态21 s与19 f之间的量子跃迁情况.结果表明这两个Stark态之间的跃迁几率与超高斯激光场的初始振幅、脉冲形状参数m和脉冲半宽度有关;在m等于3和m等于4时,当激光场初始振幅和半宽度取合适值时,可以实现这两个Stark态之间布居数的较大跃迁,并实现终态囚禁.  相似文献   

14.
利用闭合轨道理论,研究了激光极化方向对氢负离子在金属面附近光剥离截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激光极化方向和金属面垂直时,光剥离截面的振荡振幅最大;当激光极化方向和金属面平行时,光剥离截面的振荡几乎消失。当激光极化沿其它方向时,光剥离截面的振幅在两种极限值之间变化。因此,可以通过改变激光的极化方向对负离子体系的光剥离截面进行调控研究。计算结果对于研究负离子体系在表面附近的光剥离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理论机制模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SERS效应发现以来,大量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建立了各种理论模型,基于散射增强的原因,可能来自于作用在分子上的局域电场的增强或者分子极化率的改变,其理论机制模型中主要分为两大类:物理模型(电磁增强)和化学模型(非电磁增强)。物理模型将SERS的产生归因于局域电场的增强,主要反映了金属材料本身的光学性质和金属表面的纳米结构性质;而化学模型侧重于分子极化率的改变,认为由分子的基态到金属费米能级附近的空电子态可以发生共振跃迁,从而改变分子的极化率,产生SERS效应。化学模型主要与分子几何形状、电子结构、分子与基底的成键作用和表面环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根据扩展的相对论多组态Dirac-Fock理论,采用“多功能相对论原子结构程序(GRASP2)”,计算了类铜金Au^50 的能级寿命和能级宽度及光谱跃迁波长、跃迁几年和振子强度,分析了轨道极化对能级的影响,指出了Au^50 离子内部的确存在轨道极化现象。计算所得波长值与实验值符合较好,能级寿命与能级宽度的大小关系符合海森堡的能量与时间测不准原理。  相似文献   

17.
利用有效质量近似和变分原理,对直接带隙Ge/Si1-x Gex量子阱中激子态和带间光跃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直接带隙Ge/Si1-x Gex量子阱中带间光跃迁能、激子复合时间和基态振子强度依赖于阱宽和Si1-x Gex中Ge含量.当阱宽大于30nm时,跃迁能、激子复合时间、振子强度对Ge含量和阱宽的变化不敏感;基态线性光极化率随着Ge含量的增加而减小,同时光极化率峰值所对应的光子能量减小.  相似文献   

18.
采用自旋极化MS-xa方法,计算了铬离子(CrO6)10-的电子结构,给出了单电子本征值,本征函数,并用过渡态理论确定了基态组态,计算了部分光学跃迁和电荷转移跃迁的能量。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存在Aharono-Bohm磁通时,一维分子环中局域极化的概率振幅的非线性一方程,并出方程的极化子解,以及其束缚能和相应的电子自陷阱。  相似文献   

20.
超声空化泡溃灭冲击波作用固壁面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抛光后的6061铝进行超声振动空蚀实验,发现当超声振动头与材料表面的距离低于1 mm左右材料表面会有明显的空蚀效果。通过实验研究空蚀时间和超声振幅对材料表面粗糙度以及硬度的影响,发现:材料表面粗糙度和硬度先随着空蚀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在一定时间后出现平缓过渡期,这是由于材料表面波峰被空化泡溃灭冲击波作用后坍塌所致;继续增加空蚀时间,材料表面粗糙度和硬度会缓慢增大;材料表面粗糙度和硬度随着超声振幅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在超声振幅为10.8μm左右达到最大空蚀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