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资讯     
星球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10月12日9时整,搭乘2名航天员的中国第二艘载人飞船神舟六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中国载人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升空。10月12日8时许,胡锦涛来到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听取有关汇报,观看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实况。10月16日21时57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生活中.人们对天气的关注越来越密切。阴、晴、雨、雪、冷、暖、干、湿、台风、冰雹等等,无不牵动人们的心。但最近几年来,又一类天气——太空天气或称空间天气正开始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其缘由或许和“神舟五号”、“神舟六号”、“神舟七号”载人飞船上天取得圆满成功.“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实现绕月飞行有关。  相似文献   

3.
正大家好!我是即将飞赴太空的"天宫二号"。人们都说我和大哥"天宫一号"长得几乎一模一样。没错,我们的确是孪生兄弟。一想到很快就能见到阔别多年的大哥,我就会好一阵激动。我大哥是我们"天宫家族"的骄傲,更是我崇拜的偶像。2011年11月,它与"神舟八号"飞船的成功对接,使中国成了世界上第三个自主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在随后的2年时间里,又有两批航天员驾驶"神舟九号"和"神舟十号"飞船前去造访,并开展了多项航天技术试验、对地遥感应  相似文献   

4.
王雯 《科学之友》2005,(11):10-13
两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颗一时而过的水花:两年。普通人依旧过着普通的生活.风平浪静:然而同样是前年.中国航天的历史又被添上辉煌的一笔.中国人民的志气又神奇地高涨起来……两年前那一瞬的惊叹与自豪依然回旋耳际.中国航天第一人杨利伟高扬的手依然荡漾脑海。人们还没有从那一次的辉煌与喜悦中走出来,更大的一次壮举.更大的一次喜悦,更多的信心已经扑面而来。2005年10月12日.又是一个中国人不能忘记的日子。继“神舟五号”航天飞船冲出划时代的那团火.中国第二个载人航天飞船“神舟六号”又惊世驻俗地创造出中国航天奇迹。两位宇航员费俊龙、聂海胜在太空停留时长115.5h.圆满完成了既定任务.以最饱满的状态成功返回,令世人瞩目。本期我们为读者提供一些“神舟六号”背后的故事.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5.
天神拥吻     
中国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顺利完成首次交会对接.中国载人航天首次空间交会对接取得圆满成功。空间飞行器交会对接技术是载人航天的一项基本技术.完成交会对接试验.突破和掌握这项技术是载人航天发展不可逾越的一个重要阶段。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在太空顺利地实现了首次交会对接,  相似文献   

6.
董咚 《科学之友》2022,(7):12-13
时隔6年,陈冬从神舟十一号飞船上的新手,成为了神舟十四号任务的指令长,还带领再度飞天的刘洋和首飞的蔡旭哲征战太空。2022年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30周年,在这样重要的时间点,作为空间站建造阶段的首次载人发射任务,神舟十四号任务意义重大。此次征战太空,作为宇航员的陈冬、刘洋和蔡旭哲早已做足了准备,他们有信心圆满完成此次...  相似文献   

7.
夏汝函 《自然杂志》2011,33(6):361-363
科研是我们探索自然奥秘、认识自然界的手段。最近,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顺利完成对接,这对中国探索太空,进行空间科学试验意义非凡。通过科学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地球内核的结构、成分以及形成历史,解读超冷水是如何形成冰的发现,大脑调控内部分辨率的关键机制,解密宇宙中的大分子谜团,对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的时间重新卡定等等。好奇心是人类探索自然界的重要动力,正因为对自然界的种种现象充满了好奇,科学研究才可以不断深入,更多自然的奥秘才能被揭示出来。  相似文献   

8.
正2021年7月4日,在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外,神舟十二号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携手打赢了一场约7个小时的太空出舱配合战。这是继2008年神舟七号载人飞行任务后,中国航天员再次实施的空间出舱活动,也是我国空间站阶段航天员首次出舱活动。  相似文献   

9.
祖国的荣耀     
10月15日9时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16日6时许,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自主走出返回舱,载人飞船发射圆满成功。此时此刻,身为中国人,只有一个感受:自豪。一个曾经是积弱积贫的中国,一个曾经在她的土地上写有:“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半殖民地的中国,有了自己的载人飞船,有了自己的航天员,要知道目前掌握这项技术的只有美国和俄罗斯,接下来的就是咱们中国,咱们中国哟! 本期科学视点就“神舟”五号升空的方方面面作密集报道,以示庆贺。  相似文献   

10.
董咚 《科学之友》2022,(7):10-11
心怀山海,眼有星辰。浩瀚太空再度迎来中国人逐梦苍穹的身影。神舟十四号是我国第九次执行载人航天飞行任务,这次发射任务有何看点?三名航天员为何堪称是“最忙太空出差三人组”,他们肩负着哪些使命?下面,小编带您走近神舟十四号乘组,看他们如何遨游苍穹。  相似文献   

11.
星球     
《科学之友》2005,(11):14-14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国家测绘局公布珠峰新高程为8844.43m,坦普尔1号彗星核心成分为灰尘,宇宙中生命诞生是普遍现象,美国展示2018年登月太空船  相似文献   

12.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升空,体现了中国在航天技术方面的实力,同时也将带动中国一批高技术企业的发展。国家科技部副部长马颂德称,“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上天表明中国进入航天领域的决心。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著名美籍华人科学家丁肇中声称将帮助中国建太空站。马颂德在参加深圳高交会举办的“多国科技部长论  相似文献   

13.
2011年9月27日,长征二号F—T1火箭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一举把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送入太空预定轨道,标志着我国航天器空间交会对接飞行试验拉开了序幕。在今后两年里.它将先后与神舟八号、神州几号和神州十号三艘飞船分别对接,初步建立长期无人在轨运行、短期有人照料的载人空间试验平台,为研制和建设空间站积累经验。面对这一航天动态,人们不禁要问:空间站的建设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情况呢?为此,有必要介绍一下国际空间站的建造简况。  相似文献   

14.
正2016年10月23日,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上搭载的一颗伴随卫星在太空中成功释放,并且对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组合体进行了第一次拍摄。10月24日,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组合体首张合影图像传回到地面。据了解,伴随卫星回传的首批图像共有300多幅,都是来自于天宫二号上携带的一颗小卫星,它就像是一个无线遥控的"自拍杆",正是在它的帮助之下,才有了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飞船的第一张太空合影。天宫二号伴随卫星是一颗微纳卫星,它是天宫  相似文献   

15.
前沿     
正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圆满成功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此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发射取得了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6.
走进我们生活的新学科——空间天气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方成 《自然杂志》2006,28(4):194-198
2005年“神舟”六号运行期间,中央电视台每天推出的空间天气预报引起了人们对空间天气学的关注。空间天气学不仅对那些引人注目的空间工程(如双星计划、嫦娥工程以及载人飞船等)有较大影响,就连我们日常生活也常常受到空间天气的影响。为此我刊特约太阳物理学专家,中国科学院方成院士撰写了该文,系统地介绍了空间天气学这一新兴的交叉学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航天员选拔与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和2005年中国成功进行了神舟5号和神舟6号载人航天飞行,中国成为继美、俄之后世界上第三个用自己研制的载人航天器将自己选拔训练出的航天员送人太空的国家!2008年9月,中国又成功进行了航天员首次空间出舱活动试验.  相似文献   

18.
不久前,一个阳光绚丽的日子,笔者有机会探访了位于京郊的“中国北京航天城”,观看了正在积极备战“神六”载人航天飞行的航天员地面模拟训练、新研制的“神六”航天服“、神六”飞船进场前的测试,以及“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等。这一派中国航天技术天天向上、欣欣向荣的景象,令人兴奋,令人激动。浩渺苍穹,再次凝聚起亿万华夏儿女向往、探索的心。“神六”出征太空倒计时走进飞船的总装测试房,大厅中央竖着一块“倒计时”电子牌,看到倒计时留下的时间,我们一阵高兴,因“神舟”六号飞船要比预计的时间提前出征。换好洁净的工作服,通过“冲淋”过…  相似文献   

19.
20 0 2年秋天 ,金秋送爽。对于刚刚发射完“神舟”三号飞船 ,又准备发射“神舟”四号飞船的航天人 ,尤其是对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环境工程部动力学环境实验工程技术人员来说 ,更是贵客盈门。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西侧 ,那个气势不凡的院落 ,那个曾经被誉为托起中国航天人之梦的必经之地 ,迎来了物理学家、 1 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丁肇中教授此次是第二次来到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环境工程部。早在六年前 ,以丁教授为首的一批科学家就利用航天飞机搭载磁谱仪为探测太空的实验项目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环境工程部进行了成功的合…  相似文献   

20.
廖保平 《世界科学》2006,(10):46-46
瑞典仿古商船“哥德堡”号在航行9个多月后,7月18日,驶抵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广州,这是瑞典商船与广州时隔261年的重逢。这样一次重逢,让许多中国人充满了好奇、好感和憧憬。好奇是因为这是一次跨越历史时空的故地重航;好感是因为“哥德堡”号从来没有向中国贩运过鸦片;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