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介绍阜新地区1999-2001三年来,社会经济,自然地理概况及水资源的特点,对水资源情况进行了初步分析,说明阜新地区水资源短缺的事实,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2.
用水效率评价是水资源利用"3条红线"管理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水资源管理基本单元,如何合理估算各水资源分区社会经济及用水量是开展用水效率评价的基础.本研究构建全国水资源分区社会经济及用水量数据汇总系统,将县级行政区数据向水资源三级区数据进行转化.其核心是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建立土地利用及高程等信息与社会经济及用水量的相关关系,对全国县级行政区与水资源三级区套图形成斑块的社会经济及用水量进行估算,之后按照水资源分区进行汇总.计算结果显示分区汇总后的数据基本合理同时极大力高了工作效率,能够作为开展水资源分区用水效率评价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3.
多尺度水资源脆弱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资源脆弱性与适应性研究是当前国内外水资源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以陕西、山西为研究区,针对水资源供需矛盾问题,开展了多尺度下水资源脆弱性评价研究.与常见的水资源脆弱性评价不同,本文使用与空间尺度无关的评价指标和函数法评价方法,用于多个尺度的水资源脆弱性评价.初步研究表明,省级行政区尺度有助于把握区域总体水资源脆弱性特征;地级行政区尺度的空间分异比省级行政区明显,部分地级行政区可能对省级行政区评价结果有显著影响;水资源脆弱性大体由南向北升高,评价指标的变化趋势与水资源脆弱性的变化趋势一致;相同或相近的水资源脆弱性评价结果,可能由不同原因造成.根据评价结果,本研究从提高用水效率、实施用水总量控制、开发新水源和治理水污染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适应性对策.  相似文献   

4.
吉林省西部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吉林省西部及周围地区气象、水文、地质和经济等方面大量实测、调查及统计资料,采用多种方法系统研究了该区与水有关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水资源及可利用水资源评价。采用多种方法建立了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各分区水资源可持续开发的有关指标。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确定了分区、市、县及主要城镇的水资源可持续开发模式,为研究区及各级行政区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揭示长江经济带水资源空间均衡特征可为水资源利用效率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以长江经济带130个地市级行政区为研究单元,构建水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人口、水资源-经济共3对匹配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水资源负载指数对长江经济带11个省级行政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进行评价,进而揭示长江经济带水资源的空间不均衡特征和时空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局部地区水资源与土地资源空间分布存在错位。其中四川-重庆、安徽、湖北地区基尼系数超过了联合国规定的警戒线0.4。(2)长江经济带整体平均匹配差异表现为水资源-经济基尼系数>水资源-土地资源匹配基尼系数>水资源-人口匹配基尼系数,长江经济带水资源空间分布与生产力布局不协调。(3)长江经济带水资源负载指数整体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呈现东高西低的特征,2010-2019年长江经济带整体水资源负载指数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6.
京津冀地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为基本框架,构建了京津冀地区水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并基于组合赋权法和分层模糊综合法评价了2000-2014年13个行政区水资源承载力状况.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偏低,其中北京、天津、邢台、邯郸等地承载力较弱,应加快经济重心转移和产业结构调整;张家口、承德、秦皇岛市水资源承载力较强,应保持可持续发展,实现其生态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7.
旅游资源经济转化率是衡量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的重要指标.在对旅游资源丰裕度、旅游经济综合发展水平量化估值的基础上,尝试建立旅游资源经济转化率模型,以2012年的截面数据对全国各省级行政区的旅游资源经济转化率进行定量测算与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旅游资源经济转化率总体水平偏低且省际差异明显;2我国省级行政区旅游资源经济转化率可划分为高、中、低3个等级,其中高等级包含2个省级行政区,中等级包含10个省级行政区,低等级包含19个省级行政区;3东北、西北地区只拥有低转化率等级的省级行政区;华北、西南地区拥有中、低转化率等级的省级行政区;华东、中南地区同时拥有高、中、低转化率等级的省级行政区.  相似文献   

8.
枯水资源是关系喀斯特地区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重要资源和环境因素.创建了喀斯特地区枯水资源评价指标体系;针对水资源系统自身的不确定性、模糊性以及其他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将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中的BP网络模型用于喀斯特地区枯水资源承载力的评价中,并以贵阳市为实例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与实际较为吻合,BP网络模型是喀斯特地区枯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的一种新探索.  相似文献   

9.
针对辽宁省阜新彰北沙丘前沿区的水资源特点,分析了该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利用效率低的问题,对如何合理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确保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利用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河北省邯郸地区为例,探讨了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条件下,灌溉农业与旱作农业并存地区土地资源人口承载潜力研究的方法。该方法在对研究区域内的土地质量、水资源、投入水平、灾害与收获损失、水土保持等多种限制因素进行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对具体作物分光温生产潜力、光温水生产潜力、扣除灾害及收获损失后的光温水生产潜力、土地生产潜力共四个层次进行潜力计算。进而在潜力总产计算的基础上,分析消费现状,制定切合区域实际的消费指标,估算未来土地的承载力。最后就挖掘生产潜力和提高土地资源的人口承载力,保护生态环境,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淮安市水资源现状及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淮安水资源为研究对象,在调查评价淮安水资源承载力和水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分析淮安水资源特点、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期在加强水资源管理、优化水资源配置的基础上,促进淮安节水型社会建设,为淮安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生态工业园水环境承载力进行测算,以支持生态工业园各级污废水排放控制,促进生态工业园的可持续发展。方法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生态工业园水环境承载力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提出生态工业园水环境承载力应从自然水域的环境承载力和污水处理厂的纳污容量等层面加以控制,并建立了生态工业园的自然水域环境承载力和污水处理厂纳污容量模型。结论建立的模型可操作性较好,可以有效地测算出生态工业园的自然水域环境承载力和污水处理厂纳污容量。以此为依据控制各级污废水排放,可以有效地保护水资源环境。  相似文献   

13.
北京市水资源承载力的现状及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阐述了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特性及影响因素,根据北京市各县区的统计资料,分析了北京市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水资源承载力变化的总体趋势和驱动因子.结果表明:人口和GDP是影响北京市水资源承载力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2001年北京市人口总量已达1367.78万人,为水资源最大承载人口的5.81倍.再加上工农业的发展,已经大大超过了北京市水资源的承载力,使得北京成为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大城市之一.根据人口的GDP增长率,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预测出了2010年和2015年北京市水资源的供需状况.并提出要实现水资源的供需平衡,应当实行开源节流并重的政策.  相似文献   

14.
银川平原水资源承载力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水资源的概念入手,以银川平原为研究对象,对银川平原水资源自然环境、土地资源、水环境等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在构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定量分析得出银川平原水资源承载力,并对其进行评价,最后系统分析了银川平原水资源量、主要利用状况、水环境质量、区域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及水资源承载性.  相似文献   

15.
旅游环境承载力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系统地阐述了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概念、特征及系统构成,并以秦皇岛市为例,通过测算其生态环境承载力、资源空间承载力、居民心理承载力和经济承载力进行定量分析,以此作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太原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探讨了太原市水资源承载力及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胡晨燕  施介宽  徐斌  秦艳 《江西科学》2002,20(3):146-150
在保证环境质量的前提下 ,充分利用环境资源 ,促进经济发展 ,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 ,正确定量当地大气环境承载能力 ,对于大气环境规划意义重大。本文以此为研究对象 ,研究了污染物在大气中的迁移扩散规律 ,建立了大气环境承载能力量化公式 ,选择SO2 为代表污染物 ,以南昌市为例 ,计算了南昌市的SO2 大气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18.
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47,自引:0,他引:47  
从水资源、环境、人口、发展之间的关系入手,分析探讨了水资源承载力的内涵及研究思路。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模型体系,提出了提高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方针策略。  相似文献   

19.
缺水地区水资源承载力模型研究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3  
从水资源,环境、人口,发展之间的关系入手,分析探讨水资源承载力的内涵,研究思路、步骤,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了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模型体系,提出了提高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方针策略,并以关中为例,研究水资源承载力问题。  相似文献   

20.
辽宁沿渤海地区水环境承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晰辽宁沿渤海地区的水环境承载力与区域重点产业发展之间是否协调,采用改进的指标体系评价法对辽宁沿渤海地区的水环境承载力进行了计算,包括跨区域边界河流、境内河流和区域外调水的承载能力。假定所有跨境河流、本地河流源头水的水质背景值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II类水要求,经计算辽宁沿渤海地区地表水环境的多年平均COD承载力为(8.4~10.9)×104 t,多年平均NH3-N承载力为(0.43~0.68)×104 t。水环境承载力的空间差异主要是水资源自身分布的空间差异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