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山西太岳山野生植物资源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太岳山位于山西省中南部,具有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据调查有种子植物91科,443属,1028种。按经济用途可将它们分为10类,其中:1.药用植物228种;2.油脂植物135种;3.淀粉植物62种;4.鞣料植物60种;5.饲用植物104种;6.纤维植物129种;7.芳香植物58种;8.蜜源植物129种;9.蔬菜植物38种;10观赏植物224种。此外,还提出了太岳山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2.
中国海岸带耐盐经济植物资源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我国海岸带耐盐经济植物种类十分丰富,约有115科359属517种具有经济潜力的耐盐植物,其中药用资源植物436种,芳香资源植物46种,纤维资源植物83种,油脂及树脂资源植物50种,饲草资源植物152种,此外还有蜜源植物和观赏植物。作者对其进行了分类评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对文山州分布的云南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并归类统计其资源植物类型,结果表明:文山州分布有云南省重点保护植物42科56属58种2亚种4变种;有13类资源植物,其中以园林绿化、观赏资源植物种类最丰富,其次是材用资源植物,再次为药用资源植物,其它依次为芳香资源植物、具有较高学术科研价值的资源植物、色素资源植物、油脂资源植物、食用资源植物、水土保持资源植物、杀虫资源植物、纤维资源植物、饲料资源植物、橡胶资源植物.  相似文献   

4.
山西太宽河自然保护区资源植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宽河自然保护区位于山西中务山中西段,有着丰富的野生资源植物,维管植物共119科464属887种,按经济用途将其分为15类,其中含种类较多的依次为:药用植物531种、观赏植物180种、有毒植物124种、饲料植物82种、油脂植物73种.概述了主要资源植物,并为资源植物开发利用和保护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南召宝天曼地区野生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召宝天曼地区含有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有维管植物173科,878属,2696种.按其经济用途,可分为12类:食用植物、药用植物、园林绿化与观赏植物、用材植物、纤维植物、淀粉植物、油脂植物、饲用植物、蜜源植物、芳香油植物、鞣料植物、有毒植物.最后提出了对野生植物资源进行保护、发展和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了有效地保护万木林自然保护区内的能源植物资源,制定科学的开发利用对策,对万木林自然保护区的能源植物资源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万木林共有种子能源植物145种隶属于50科,98属,占整个保护区种子植物科总数的37.9%,属总数的19.0%,种总数的14.5%;2.油脂植物(71种)〉纤维植物(53种)〉淀粉植物(16种)〉高糖植物(14种)〉树脂植物(4种);3.区系分析表明万木林自然保护区适合发展亚热带能源植物。  相似文献   

7.
为了促进延安经济发展、合理开发利用野生资源和生态建设。通过实地考察和查阅资料,对延安市13个县(区)的菊科野生油脂类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它们的分布和产量、含油脂的部位、油脂含量及其油脂的主要用途。结果表明,延安菊科野生油脂类植物共有8属8种,可开发利用的有3种。并提出了在合理开发利用野生资源的同时,要注重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见。  相似文献   

8.
广西石灰岩山区木本油脂植物资源及其合理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阐述了广西石灰岩山区木本油脂植物资源种类多、数量大,以乔木为主,常绿树种居多;用途广,经济价值高;种仁含油量高,脂肪酸组成和含量多样性,地区分布差异明显,以桂西南和桂西为多等基本特点.提出了合理规划利用和保护现有资源,变野生为栽培,建立相应的生产基地进行集约经营、规模生产,形成经济产业;继续深入开展科学研究,扩大应用范围,探讨新用途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条山野生植物资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条山位于山西省南部,有着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据调查有野生维管束植物129科,497属990种.按照经济用途将它们分为13类,其中含种数较多的依次为:药用植物430种、油脂植物124种、纤维植物90种、饲料植物84种、绿化观赏植物76种.文章分析了该区域主要资源的特点,并为资源植物开发利用和保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黑茶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山西省吕梁山脉西坡,有着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据调查统计该地有野生维管植物90科386属791种,按照经济用途将它们分为19类,其中:淀粉植物21种;食用油脂植物21种;保健品及饮料植物46种;饲用植物135种;野菜及蔬菜植物64种;蜜源类植物28种;药用植物433种;有毒植物41种;木材类植物54种;纤维植物60种;鞣质植物48种;芳香油植物34种;工业油脂植物55种;染料植物22种;水土保持植物50种;绿化植物59种;花卉植物92种;抗污染植物14种;珍稀濒危植物9种.此外,对该自然保护区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6个油茶优良无性系种子脂肪酸组分与含量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索式提取法提取了6个油茶优良无性系种子的脂肪,6个无性系GLR-CY3号、4号、27号、53号、56号、166号种子粗脂肪含量分别为其干重的39.13%、42.71%、44.69%、60.18%、48.07%和50.60%。再进行甲酯化处理,并用气相色谱法分析了6个无性系种子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研究结果表明,油茶优良无性系种子中脂肪酸的主要组成是不饱和脂肪酸,油酸在油茶中的含量很高;6个无性系种子中油酸、亚油酸、亚麻酸3种不饱和脂肪酸在脂肪总量中的含量分别为166号(90.16%)>4号(89.81%)>53号(89.12%)>27号(88.69%)>3号(88.47%)>56号(83.61%);茶油是非常优质的食用和药用资源;6个油茶优良无性系种子脂肪酸的比较同时也可为油茶的选择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野茉莉属植物种类众多、分布广泛,了解该属植物花、果、叶、树脂等的应用潜力可以为提高其观赏、食用、药用、油用、材用和生态等价值提供理论参考。笔者基于地理分布与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植株生物学与生态特性、植物化学研究以及资源利用与扩繁等方面对野茉莉属植物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我国华南地区和巴西塞拉多地区是野茉莉属植物集中分布的区域。野茉莉属植物以白花为主,花香淡雅,是优良园林应用树种;种子油脂含量高达54%,脂肪酸组分合理、油酸和亚油酸占比达85%,可以用于生物柴油制备,相关开发研究有利于丰富我国木本油料产业资源,优化其种植结构。野茉莉属植物环境适应性强,可作为重金属污染修复树种以应对不同环境因子胁迫。该属植物树脂成分安息香是具有抗癌、提神等功效的中药物质;植株不同部位化学成分复杂多样,具有重要的药效机理研究意义。作为木材应用树种,野茉莉属植物在制浆造纸、工艺雕刻等方面应用潜力大。综上,野茉莉属植物具有很好的研究价值与产业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根据2011年秋季南日岛西部海域的底拖网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海域游泳动物种类组成、物种多样性和资源密度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调查海域共出现游泳动物80种,隶属于18目51科63属.相对重要性指数(IRI)大于500的优势种类有鹿斑鲾(Leiognathus ruconius)、杜氏枪乌贼(Loligo duvaucelii)、叫姑鱼(Johnius grypotus)、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等7种;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2.36,种类丰富度指数平均值为4.15,均匀度指数平均值为0.70.所有游泳动物质量相对资源平均密度为1116.23 kg/km2,尾数相对资源平均密度为108 215 ind/km2.该海域游泳动物资源密度处于中等水平,但资源的利用价值并不高,多数为小型种类.  相似文献   

14.
准噶尔盆地南缘西部地区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对比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准噶尔盆地南缘南西部地区各钻井的原油、地面油气苗、以及油砂样品进行分析化验,从其物理性质、轻烃特征、碳同位素以及生物标志物等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详尽的分析,进而通过原油及油砂、烃源岩在物理性质、轻烃特征、碳同位素以及生物标志物和成熟度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对比分析。认为准噶尔盆地南缘西部地区第三系—白垩系原油更可能是侏罗系煤系烃源岩生成的油与二叠系湖相烃源岩生成的油通过断裂或各种裂隙向上运移混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我省成品油市场供求矛盾的分析,阐述了石油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指出了广辟石油资源渠道,建立多元化石油供应体系;建立石油战略储备,降低石油短缺和中断的风险;大力提倡节油,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稳定成品油供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石油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合理配置和利用石油资源提供科学的依据。文章构建了由资源状况、市场供求、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四个子系统共11项指标组成的石油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改进熵值法对新疆石油资源利用状况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1995—2005年间新疆石油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综合指数逐步上升。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高油玉米特性的介绍,结合绿洲农区的光、热资源的耦合效应,对高油玉米在绿洲农区和非绿洲农区适应性差异做了对比,总结出高油玉米的生态适应性,提出绿洲农区高油玉米发展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